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7W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

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閲讀。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一

第一、明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升綜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對於課程改革要進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課程改革有問題,我們不迴避,而是用全面深化進一步堅持和發展。

第二、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核心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人成才。

第三、明確了五個統籌的工作任務。這是一種頂層設計。

1.統籌國小、國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等學段(包括職業院校)。

2.統籌各學科,特別是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學科。

3.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

4.統籌一線教師、管理幹部、教研人員、專家學者、社會人士等力量。

5.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等陣地。

第四、明確了十個重點措施。

1.研究制訂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

2.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3.編寫、修訂高校和中國小相關學科教材。

4.改進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

5.加強考試招生和評價的育人導向。

6.強化教師育人能力培養。

7.完善各方參與的育人機制。

8.實施研究基地建設計劃。

9.整合和利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10.加強課程實施管理。

結合實際工作我認為:立德樹人,先樹班風,學風: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貌又稱班級的風氣。是班級中形成的在情緒言論、行為、道德面貌等方面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穩定的傾向。是一個班級建立在對自己、對別人和對集體的新生基礎上得到集體輿論支持的集體成員的自覺行為。它通過班級成員的言行、風格、習慣、態度等表現出來。班風一經形成,便會成為一種約束力,反過來影響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班風對外是班級的形象,對內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

抓好學風建設。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班風建設的成敗。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文明守紀之風 ,讓每位同學都成為班風、學風建設的主人。班風、學風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抓好整體班風、學風建設,才有利於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報告還提出要實施“人才強國”發展戰略,這充分説明黨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知教師崗位雖是普通和平凡的,但教書育人的職責卻是光榮而神聖的。我認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這樣才能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才能對工作一絲不苟。教師的主要使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人才,因此我深感身上的責任重大,工作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和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一名新時代的大學教師應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專業教學之中,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

“行百里者半九十”。復興夢想變成現實,只有靠實實在在的行動,每個人都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地把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有機統一起來,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我將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在這美好的新時代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期待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將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樹立“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自覺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以“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我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神聖的教書育人事業中。我將緊密結合日常工作,利用課堂教學這個平台,把宣揚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專業教學中,在教學工作中實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文化方向的引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著名作家路遙説過,“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某種事業。”不忘初心,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教育這塊聖土上,我將執着耕耘,不斷前行。

教書育人個人心得體會三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説: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説,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説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説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