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孃的讀後感800字優秀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1W

讀後感是我們與作者靈魂的對話,讓我們更加貼近他們的創作,讀後感是我們與文化傳承的紐帶,讓我們與經典脈絡相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孃的讀後感800字優秀7篇,感謝您的參閲。

孃的讀後感800字優秀7篇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1

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逆境中喪失自我,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尊嚴,如果自尊自愛,永不放棄,那麼生命之花就會在逆境中絢爛地綻放!

?簡愛》講述了一個名叫簡愛的女孩的故事,她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過着貧窮的生活。但是她堅信自己不能選擇財富,但可以選擇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最終會有獨立的財富和親人。每個場景都非常令人驚歎,使人堅強。

簡愛説過這樣的一段話,給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體現她的性格。她説:“如果大家老是對殘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順,那麼那些壞傢伙就更要任性胡來了,他們會什麼也不懼怕,這樣也就永遠也不會改好,反而越來越壞,當我們無緣無故捱了打,我們一定要狠狠地回擊。”我很贊成簡的這種説法,因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碼的要求。是自尊,支撐一個卑微女性不斷奮鬥的自尊!簡.愛的高尚品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震撼了一個又一個的心靈。只要對世界充滿了希望,不屈服於逆境,自尊自愛,哪怕你是一朵野百合中,也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春天。正如常言道:“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傲骨即是自尊,它能催人奮進,戰勝困難,使心中的道德得到昇華。

但是海倫彭斯,她的觀點與簡是截然不同的。海倫主張凡事能忍就忍,這樣自己快樂,別人也會對你好一些。我覺得海倫的這些話在我們看來是很讓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寬容、忍讓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懷,是令人欽佩的。我們無需去評價她的話,至少我們應從中悟出些什麼。我很喜歡海倫的一句話:“我覺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費在懷恨和記仇上。”只要我們每人都能記住它,多多去理解別人,體諒別人,關心別人,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樂觀地對待生活,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充滿陽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閃光點,給我不同的感悟。珍惜自己已擁有的,不因沒有而自卑,但因擁有而滿足!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着在逆境中站起來,一次失敗就如白板上的一個黑點,我們應該去看那一片白板,而不是去注重那一個黑點。有尊嚴的人會不斷奮進,戰勝逆境,無尊嚴的人會在逆境中停滯不前,喪失自我。我們不要去畏懼他人的權勢,更不能因攀權貪財而棄了自己的尊嚴。樂觀對待生活,善待自己,面向陽光。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2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平凡的世界》,如果讓我總結一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感受的話,我想我會給出這樣的兩組詞: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

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含豐富的生活圖景。

主人公孫家的兩兄弟孫少安和孫少平,屬於努力抗爭命運的一類人。孫少平——我發自內心地佩服這樣一個角色,是因為他面對困難所表現出的不懈的奮鬥。他的經歷讓我不得不想起了不倒翁,想起了彈簧,不管你怎麼推他,怎麼壓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敗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後,我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奮鬥着的少平。

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樣如此窮苦境地下,仍然不放棄讀書的機會,我能夠想象得出,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褥裏,當他就着昏暗的光亮讀書的時候,心裏因為讀書而產生的興奮感和崇高感,但是我不能設想自己若是處在那樣的一種境地,是否還能保持着一顆乾淨的上進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這邊脱掉骯髒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坦然風趣地和比他條件優越十幾倍的朋友探討人生,我能想象他在和那些能與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們暢談時,心裏的自豪和暢快,但是我不能設想,當我也這樣落魄的時候,我是否敢於面對昔日的朋友。

令我敬佩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田曉霞,和少平擁有純潔愛情的女子。她是一個高幹的女兒、一個省報記者居然不離不棄地愛上了一個煤炭工人,這樣的愛情沒有地位的隔閡,沒有權力和金錢的支配,那是跨越了一切界限的兩顆心靈的交匯與吸引,我欣賞她的奮不顧身,並且我也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我是一個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華的年輕人,處在我這樣的一個年紀,應該是努力奮發的,應該像少平那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我想,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但願自己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3

今天,我在家裏讀完了《目送》這本書,感覺對我的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目送 讀後感。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台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讓我得到了感悟:當大家長大了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會放手,讓我們自己闖出一片新空間,而不能扼殺在對孩子的溺愛的搖籃裏,讀後感《目送 讀後感》。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台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台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台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為他認為,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台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 “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説了龍應台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説,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台和她的母親卻説:“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 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他深深跪下,眼淚決提。讀到這裏時,我不禁發現,全國各地的人們,對自己的長輩都是無比的孝順,因為,沒有了他們,就等於沒有了他們自己。這也是都長輩的一種尊敬。

雖然我可能還沒有真正的讀透這本書,但,它卻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裏,一輩子也不可能忘記。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4

我很遺憾,我現在才看到這本書,本來可以在七年前看到的。但過錯導致錯過,雖然書和人不同,但此情此境已非彼情彼境,亡羊補牢事後彌補,但傷疤只會隨時間而變淡卻非消除,骨子裏的氣質卻隨時間推移而越發濃厚。

如果早點看這本書,在我僅經歷的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段日子,我可以找到一個年長的同伴,可以找到一份慰藉,還可以不至於整天想着跳樓。沒有誰願意成熟,因為成熟就要付出代價,有人説渴望成熟,當你真正去經歷了或許就不這麼想了,生活磨平了我們的菱角,於是我們圓滑了成熟了,沙子在貝殼裏最後成為珍珠是要用身體去研磨的啊。沒有誰願意遠比同齡人成熟,和同齡人沒有共同話題,總是去趨向和奉承是一件痛苦和遺憾的事情。

復讀九年級像怨婦一樣上着,而高中像傻子一樣過着,大學像狗一樣活着,就這樣,三年四年,七年,一晃而過。蹉跎的是歲月,流逝的是青春,消磨的是鋭氣,一路有平坦舒適,也有坎坷艱難;走過陽光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有過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上帝在那兒為我關門開門和開窗關窗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平平淡淡,也就沿着一條曲折的路不斷在前進。

經過那一年的鍛鍊,我的臉皮厚度那是與日俱增,心裏承受力那也是節節攀升,越來越感覺自己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只要你沒把我弄死,我總是能跳出來蹦躂的。

現在我最怕的是別人説我是個好人,我覺得這是在罵人,因為潛台詞是“你是個傻子”,我自己做了什麼事我自己清楚,不需要別人誇獎,自己肯定自己就行,就像左手去握右手,給予温暖和鼓勵,除了我自己外還有什麼人瞭解我呢?

而我最不怕的是別人罵我,越罵,我越開心,反正被別人罵多了,聽着聽着就習慣了,要是在睡覺的時候罵,那就更好,聽着聽着就睡着了,催眠曲!

我知道我的境界離季老先生相差太遠,但自我感覺還是很虔誠的在看這本書的,雖然沒有沐浴更衣,齋戒三日,但在看書的這兩天時間裏,內心始終保持着一種平和從容,即使我昨天忙得天昏地暗,累得天旋地轉,心裏依然水波不驚。

只有經歷才能懂得,我始終相信古今中外,只要是人,在很多方面特別是思想情感方面有許多的共通之處。相交於先生,我的這點經歷九牛一毛,我的人生閲歷不值一提,但我畢竟懂得了生活需要苦中作樂,活下去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氣,人一旦下定決心堅持,那種忍耐和執着是非常可怕的。

?牛棚雜憶》,我明白了,對於過去傷害過自己的人,能夠不偏不激,包容多過責備,忍耐多過報復,能設身處地的為人着想,服從大局,自我犧牲;而對於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有的僅僅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眼神和動作,卻能夠感激一生,適時便報答。先生一生研究佛,只此一點,先生已達至大乘境界。

?牛棚雜憶》,我明白了,一個人要堅持自己的信仰,堅定自己的內心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越是挫折磨難,越是要堅持信仰、堅定內心。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在於困難時口號喊得有多響亮,而在於能不能堅定的站在風口浪尖,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牛棚雜憶》,我明白了,生命是一個狀態,生活是一個過程,死亡是不可預知的,但卻是突然的,在我們活着的時候就不用討論死亡,“不知生焉知死”,不管前世來世,也不管昨天明天,過好今天,活在當下!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5

在我的印象中,當代文學作品(尤其是“十七年”)大部分都是以勝利者的角度進行敍事,因為意識形態的關係,也因為歷史本來就是勝利者的歷史。但從《白鹿原》開始(最先開啟這種風氣的應該不是《白》,這裏僅以我個人的閲讀經驗而言),可以看到作家有意識地淡化政治。這種淡化並非指小説中沒有階級對立、沒有政治立場分野(最典型的,鹿家兩個兒子就一個在共產黨一個在國民黨),而是指作者刻意迴避了政治立場選擇,僅僅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寫白鹿原上的隱祕史,也就是説,裏面人物命運的變化與其政治立場本身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山本》也是如此,井家兩個兒子,一個在游擊隊,一個在渦鎮白手起家,一手創辦並壯大了一個小型武裝隊。在這部作品裏,作家同樣有意迴避了政治立場上的對壘,兩個人最後的不同命運,並非是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甚至可以説跟政治沒什麼關係。這就是一部寫秦嶺上一個鎮(一個縣)的發展史,同時穿插了游擊隊和其他各種組織的戰鬥。

所以,或許這種寫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作家們(可以)開始有意識地迴避那些宏大的、主旋律的基調,而單純地表達自己的文化情感和訴求。當80後有些作家開始寫鄉土小説以重尋所謂的“歷史感”時,50、60後們的作家已經開始尋找鄉土小説中更多樣化的敍事可能。

另,不知道是不是人年紀大了就會產生寫這種寫“史”的創作衝動。50萬字不少,其中對秦嶺一帶地方風物的介紹非常詳實、細緻。但可能是我先入為主的觀念,類似的作品中,《白鹿原》是最好的。難怪某老師曾經在課上説,賈平凹兢兢業業寫了這麼多小説,有時甚至一年一部長篇,但他肯定也想自己有一本《白鹿原》。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6

漫步書海,輕撥書頁, 善良與純真,美麗與永恆,一切的動人的美好都籠罩在黑暗之下。人們,本該有的人性的光輝,被麻木所侵蝕。耳畔響起的是巴黎聖母院的鐘聲,敲鐘人卡西莫多用生命詮釋着人性的的光輝。

?巴黎聖母院》中,世界文學大師雨果用他那引人入勝的生花妙筆講述了這樣一個發生在中世紀黑暗時代的悲劇性故事:

中世紀的法國,一位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行人的目光,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弗羅洛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命令教堂敲鐘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鐘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卡西莫多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着,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法比,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弗羅洛趁機威脅吉卜賽姑娘,逼迫其嫁給自己,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無辜的姑娘被絞死了。卡西莫多在把弗羅洛推下教堂摔死後,自己也擁抱着埃斯梅拉達的屍體死去了。

強忍住心中的萬般感慨,寫下最真實的這一段感受:什麼才是善良的真諦?相貌,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麼?當無辜的小姑娘走向刑場時,有多少明知緣由的所謂的“紳士淑女”在一旁冷眼相看,甚至幸災樂禍。當真正的生死關頭,又是誰飛身救起小姑娘?是那個醜陋的、如同怪物一樣的敲鐘人——加西莫多!美,是由心靈所締造的。這是人類內心深處的所追尋的情感,我深切的感受到了。

生活中的我們每天奔波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繁重的學習有時壓的人喘不過氣,面對學業也曾心生厭惡,曾經許下的心願也曾想過放棄。

不過,我想説,我感謝《巴黎聖母院》,因為是他教會了我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是他教會了我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堅信人性的美好;是他教會了我堅持內心的追求永不放棄。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讚美。當污濁沾染上你的軀體,請記住,把握好內心的高潔。

孃的讀後感800字篇7

魯迅,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文筆犀利、詼諧著稱,可謂是近代中國黑暗社會中的一支醒世之筆。而在讀過《朝花夕拾》後,我認識到,少年時與青年時的經歷正是促使魯迅先生後來發展的主要動力。

?朝花夕拾》共10篇散文,外加《小引》、《後記》各一篇。其中《狗、貓、鼠》中,交代了魯迅仇貓的原因,仇貓實際是魯迅先生對貓一樣兇殘奴性角色的諷刺與厭惡,也是他對現代評論的感情由來;《二十四孝圖》是魯迅先生對違揹人倫,毒害社會的“孝”的諷刺,對封建禮教的抨擊;;《五猖會》則以童年看會經歷,含蓄的表達了他對封建教育與思想的不滿;《無常》中,活潑可愛的無常鬼充分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廣大人民的喜愛,更有力地批判了不平等的社會制度,竟使廣大人民要到陰間尋“公正的裁判”。魯迅先生之後的求學歷程,則鋪就了他通向革命的一條道路。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魯迅先生的棄醫從文,用文學喚醒人們是必然的。因為他童年時無論美好或否的記憶,都化作了他之後前進的力量,魯迅先生善於從中汲取教訓,思考探索,對現實有進一步的認識。即使痛心,也能決心改變。

“朝花”雖然“夕拾”,但卻並不晚。只要能領悟,總結經驗,將回憶化作力量,我們就能在前進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

當然,“回憶”並不單指個人,祖輩與父母的回憶,國家與民族的回憶,都能給我們力量。

縱觀古今,每一個王朝的覆滅,總能讓新王朝的統治者吸取教訓,清明治國。如秦與漢,隋與唐,元與明,皆是如此。新中國的大步邁進,也是以舊中國的殘酷記憶為力量,走上覆興之路。

而橫覽各國,每個國家必須重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若不從歷史回憶中總結經驗。國家也不會長治久安。這就是全球推行歷史教育,要求人們瞭解歷史的原因。

無論從國家發展還是個人成長,將回憶化作力量,都是人們必備的功課。

偉大的詩人杜甫,飽受國破家亡之苦,可他卻沒有因此頹廢消極,而是滿懷救國的決心與志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他的詩句中,書寫出了杜甫一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步步成長。

總而言之,回憶亦或美好亦或悲傷,能阻我們前進又能給我們力量。對於美好的回憶,一味沉溺只會滯留不前。對於悲傷的回憶,一味傷痛只會抑鬱難行。將回憶化作力量,實是人進步的上上之策。

過去的只是回憶,而我們需面對的是將來。將回憶的包裹卸下,只留下經驗與力量與我們同行,我們才能走向成功。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