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心得體會可以彰顯出自己的見解,擁有更大的感觸,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更新迭代內心的感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7篇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1

申冬暖陽海門情;紙墨書香飄長廊。精品課堂展課改;____園丁皆稱讚。核心素養談育人;每月一事在踐行。社團活動紛呈現;生命敍事寫傳奇。

——題記

20__年__月__日,在__區新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下,我終於懷着激動與欣喜之情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學習之旅海門一個温馨而又充滿詩意的教育聖地。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門。的確,短暫的兩天學習,感受到了海門獨特的異地風情與育人氛圍;體驗到了新教育實驗散發的無窮魅力與核心價值。書香校園、每月一事、精品課堂、社團活動、生命敍事不僅是詩與思的交響,更是意與境的融合。

賞異地之景 悟民俗風情

海門,教育的一方沃土。不管是從金碧輝煌的(電視文化塔)標誌建築還是從當地的民俗風情(熱情、恬靜)來看,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江海風情與古樸民居規劃的前瞻性和濃厚的待人文化氛圍。諮詢解惑,海門人總是熱情微笑地為客人指點迷津;穿越馬路,忠實厚道的海門司機以車讓人的禮貌之舉,讓人倍感温馨興許這就是海門家校共育、每月一事成功教育的舉措基石。

觀教育聖地 享育人氛圍

本次學習共參觀了海門實驗中學、東洲國際學校,正餘國中三所學校,不管從學校的建築佈局、辦學設施還是校園文化建設都彰顯了濃厚的育人氛圍。海門實驗中學既有建築物的對稱美又有蘇州古典園林的鑲嵌秀;崇德進學,懷遠敏行的學校精神標識,展現了海門實驗人懷揣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讓所有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的辦學理念,以高起點追求高目標,以高目標追求高質量,孜孜以求,跨越發展,力爭建成現代化、特色化、國際化的一流名校的宏偉藍圖。東洲國際中學北望黃海,南倚長江,在青樹綠草的環抱下彰顯了現代先進的辦學條件和新穎的辦學理念做最好的自己;書香長廊又顯示了該校文化育人的濃厚氛圍。正餘國中一所標準的農村中學,在申冬暖陽的照耀下處處飄灑着墨香紙潤的校園書香氣息,在外顯文化,與人文環境交相輝映下,充滿了詩情畫意,為學校增添無限生機與活力。

觀魅力課堂 悟課改理念

課改,當代教育發展的使命。在東洲國際學校和正餘國中參觀精品課堂學習中,兩所學校在不同的課堂都給求經者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思維、不一樣的感觸。導學案的設計既有大問題教學廣度延伸,又不乏細節學習習慣培養;既有現代先進教學的新穎理念,又不缺傳統教學的文化底藴;既有課堂教學評價梯度標準,又不乏因材施教,個性發展的營養美餐。課堂上,學習任務分配、小組探究交流、彙報學習結果展示、小組自主評價每一個環節無不展示學生以學為中心,以知識建構、問題解決兩大途徑為教學策略。整個課堂教學汲取了金字塔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諸多教育教學理論的精髓而逐步形成自己獨有的課堂模式。看出了海門新教育人在教育理念的支撐下,課改路上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追求的不僅僅是課堂的理想化更是理想化的課堂。

聽核心素養 研行為習慣

每月一事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大舉措亦是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之一。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發展改革的趨勢,亦是我國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國家督學成尚榮老師在做《習慣養成與核心素養》報告中提到行為習慣的背後是一種思維的存在,行為習慣是核心素養的起點。朱永新教授提到:從個體成長看,良好習慣是創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備保障;從教育歷史看,注重習慣養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優良傳統;從教育改革看,注重習慣養成是夯實核心素養的'必然方式;從世界趨勢看,注重習慣養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由此可知,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核心素養形成的路徑之一。每月一事是以習慣為路徑,明確目的,在文化與理論的支撐下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規範的操作與實踐,培養學生完全的人格。這恰恰與核心素養價值力、思維力、學習力和生命力相呼應。同時,在海門兩天學習中參觀社團活動的展示,正是行為習慣的價值與核心素養因素的體現。

聽生命敍事 悟真愛育人

?教育就是喚醒》一書提到:一名好教師的重要條件的前提是愛教。知之深,才能愛之初;愛之切,才能行之堅。每月一事具有獨特的價值取向,在聽到張小敏老師自律行動敍事《允許孩子犯錯誤》中讓我看到了老師豁然與大愛;在聽到陳雪峯老師閲讀行動敍事《做一個精神充實的人》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細心與無私;在聽到張燕老師好學習慣行動敍事《你若盛開,青春自來》,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真誠與關懷每位教師的闡述無不讓人感動,無不讓每一位熱愛教育的工作同仁產生心靈共鳴用愛教育,書寫生命傳奇。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2

親子閲讀,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和觀察能力,還能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為今後的學習作奠基石,我們家長需要用心投入。孩子的習慣,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引導;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發現和激發。下面是我親子閲讀的一點點分享:

首先,閲讀貴在堅持。作為家長都不堅持,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做到持之以恆呢?就像我,中間放棄了一段時間,他也跟着放棄了,現在我們倆都重拾了這份堅持,現在的他明顯的由被動變為了主動,閲讀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在閲讀中,他找到了樂趣;在閲讀中,他發現了世界;在閲讀中,他吸取了教育智慧,他在閲讀中成長着。

其次,閲讀須選對書。繪本閲讀是他這個年齡段最適合的書籍,繪本的畫面很細膩、豐富,簡單的故事,簡單的對話,有時候可以不需要文字,通過畫面他來猜測故事情節或創編故事,是想象和創造的結果,讓孩子從繪本的圖畫中讀出故事,也能欣賞繪畫,讓閲讀成為一種樂趣,而不是任務。我們選的書還要尊重孩子的年齡和心裏特點,選一些他感興趣的,增加閲讀效果。

最後,閲讀必重環境。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安靜的環境,一個嘈雜的環境如何讓我們都靜心閲讀呢?坐在牀上的睡前30分鐘是我們的固定時間,安靜又和諧。我想帶他去圖書館借書看,一方面感受那的氣氛,另一方面培養他愛惜書本,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其實,不管多大年齡的小朋友,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親子閲讀,是最好的選擇。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3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經我市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團隊成員推薦,我有幸閲讀了《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這本書,這本書內容豐富,它是開啟幼兒教育的一扇門,這本書裏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幼兒教師釋疑教育困惑,指導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書。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是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策略彙集。內容包括《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三部分,用52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展示了當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教育技能。每個問題中均設置了五個環節:體驗分享、案例、分析和提示、教育策略、資源庫。這幾個環節能引導我們在自我體驗下,逐步參與教育思考和研究;其中每一個主題的內容和形式都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從具體的、容易理解的案例、分析、教育策略、新信息等的閲讀過程中,漸漸領悟新的教育觀點、學習新的教育技能。從而使我們懂得如何利用周圍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改善幼兒受教育環境、促進家長和社區參與早期教育的新策略。幫助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教育理論與日常生活、教學活動的相關性,在新教育觀念與行為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這本書中舉了大量的案例,這些案例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是經常會碰到的,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鳴。在每一篇案例下都有相應的教育策略,可以幫助我們遇到相應的事情來解決問題,如當我們遇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是怎麼在想的,怎麼在做的,而書中的作者又向我們傳達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總能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比如案例:《感動的微笑》,講述的是劉教師的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案例,這樣的活動案例再尋常不過了,很多老師也都會碰到,但它卻給我印象比較深刻。活動講述的是劉老師上的一個語言活動《微笑》,活動開始,劉老師以微笑的表情給幼兒一個輕鬆、自由的交談氛圍和與他們生活經驗相適應的話題,促使幼兒交流的願望,使幼兒表達的積極性得以激發,對孩子們的各不相同表達,劉老師都能用微笑來認可回報,並抓住教育契機,對不愛講話的張賽月及時的啟發,使孩子們都能感到非常的開心,引發了孩子的主動參與交流,讓我們感悟到了語言美對孩子的感染和教育價值。書中在案例的描述後有一個“分析和提示”,就是對這個案例的剖析,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分析孩子之所以產生這一行為的原因。

接下來一個內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們老師可以怎麼做,採取一些什麼樣的教育策略幫助孩子改變這一現狀,很具體,這個《感動的微笑》的案例,書中給予的“教育策略”。

1、創設讓幼兒自由表達,有話就説的語言環境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意識擴展幼兒語言交流的內容。

3、創造個別交流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平等對話。

4、利用文學作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進行合作交流的活動。

6、通過設計、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有話可説。

7、主動與不愛説話的幼兒交談(具體的內容在書p45頁)。

我班大多的孩子就是不敢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我運用了好多的方法對他們的幫助也不大,通過這個案例、分析與提示、加上教育策略對我有了很大的提示,使我茅塞頓開,知道了怎樣讓幼兒愛説會講。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吸引我的是大量來自一線教師所寫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教育案例,及非常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指導。現在我們教師專業學習時常不知道如何將先進的理論具體地轉化為自身的教育實踐,往往是對《綱要》的理論耳熟能詳,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操作。《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它裏面裏還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後都很有用,所以建議年輕的老師們,都可以來看看這本書,這會成為我們自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階梯,它會讓我們在專業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輕鬆。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4

就在前兩天,我看完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有所感觸,產生了想寫點什麼的衝動。

讀這本書,讓我最大的感慨不是信用,不是堅持,不是微笑,而是自信。

“要重視自己的價值。”人如果不自信就自卑,一旦自卑就會恐懼,一旦恐懼,工作就成了負擔。“別人能造東西,我為什麼不能呢?”這是相信自己的吶喊。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去勇敢面對責難和嘲諷,去不斷地嘗試動搖傳統和挑戰權威,那麼,一些發明家就沒有發明,蒸汽機、電燈、電話就不知道何時出現。一些哲學家就沒有着作,人們對自己、對宇宙的研究還在神學、神話中打轉。

有人大喊:“我們生活多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係?我們必須堅強,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征服的,無論代價多大,認定的事情必須做到。

中國有殘疾人九千萬,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不要享受特殊照顧。事實也如此,他們大多數人都通過不懈地努力,自食其力,有的甚至為後人瞻仰,乃至人們都忘記了:他們原本只是殘疾人。

張海迪5歲的時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但他憑着自己的那番自信,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鍼灸,在當定行醫。並擁有“八十年代活雷鋒”的美譽。

真令人難以相信!他們都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不是他們不能做什麼,他們之所以創造了這麼了不起的成功,正如他們所説:“從來沒有告訴自己,我有什麼不能做的。”這就是自信!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能量寶藏,只有找到了鑰匙,才能把潛能開發起來,而自信是唯一一把開啟你內心寶藏的鑰匙。

講個故事吧。有一個業務員,不管把他派到多麼艱苦的地方,通過努力,他的年薪都有五萬元。公司見他業績穩定,決定把他派到更大更好的地區開疆僻壤,第一年,他的年薪就上了五萬;可是第二年還是五萬,第三年,其他新業務員薪水都高過了他,有的甚至高几倍,他依然還是掙五萬元。

公司找他談話後發現:問題的癥結不在於推銷區域,而在於他的自我評價:“我是一個農村來的,一年能掙這麼多,夠了。”是的,以前都不敢想薪水,現在竟然有五萬了,很知足,心裏也沒有繼續努力的衝動。

達到了心中的小目標,人們就有各種藉口停滯不前,這就是典型的小富即安,不思進取。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現在的業績如何,你本身仍然具有才能和力量去做使自己成功、快樂的事,開啟自身寶藏大門的鑰匙就是用自信去喚醒心中的前進力量。

去做從來不敢想的事,去改變自己的.否定信念,要儘快地從“我不能”“我不配”等自我限制的觀念所施行的催眠中清醒過來,大聲呼喊:“我能得到!”以充沛的自信,去實現你的成功人生。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最偉大的推銷員不是擁有多麼好的銷售技巧,而是擁有一顆善良智慧的心,擁有優良的道德準則,擁有成功的人生目標,擁有自我實現的信仰……

有點難,但並不是做不到。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5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藴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温暖學生,亮麗自己!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6

其實生活在當今社會中,就這樣,已經看淡了好多的事情。但好多事情還是得去完成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害怕麻煩,只要去接受,去融入,去發揮,去完成,就好,這也是生活當中一系列的過程,過程即便有些繁瑣!可等到開花結果便會是美麗!

加油,我自己!我會用我自己的速度前進!但與此同時,可能會有人超越你,跑的比你快。可你別慌別比較!因為用自己的速度,你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掌握自身的心靈!有些人天生條件就優越。有些人是需要靠後天努力!所以,用你自己的速度前進吧!你的人生,你掌握!有時事情越是棘手,困難!越是要堅持不懈,奮力一搏!因為你不知道那道門後會是什麼!別退縮,別把自我鎖上!加油!

還有沒有想説什麼,卻又説不出個所以然的時候?還有你今天擁抱了沒?我想要擁抱!來人丫!讓我抱一下!??也可以自己跟自己説説心裏的那一種心態嘛。自娛自樂一下哈!

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崗位努力着!每當身處不同的領域,就必須得轉換身份,心態,角色!沒有誰怠惰、不付責任!或是不適合!這完全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想這個人!把不喜歡、不習慣的眼界!在放寬一點點!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即便真的不ok!也不要去攻擊!就安靜帶過吧!共勉之。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當你要給人們施加痛苦的時候,所有的痛苦都應一次性地迅速施加在他們頭上,因為他們品味痛苦的時間越短,他們被激怒的程度也就越低;在給予人們好處的時候,卻要一點一點地逐步地給,因為只有在這樣連續不斷的給予中,人們才能最大強度地感受到你的好處

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生。心情,雖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一切都好;心情差,一切都亂套。有時輸了,不是輸給他人,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情。壞心情,貶低了自己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能力,攪亂了自己的思維,影響了自己的信心。

我們時常會感覺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們總説生活繁瑣,其實是自己不懂得品味。我們總是爭強好勝,其實是自己虛榮心太強。其實,人生就那麼簡單,多點快樂,少點煩惱,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閒了就發微博,做一個最單純的人,走一段最幸福的路

茫茫人海可以找到一個心愛的人,這是多麼大的福氣,或許沒有你想象那麼好,應該也不會糟糕到哪裏,所以要知福惜福好好珍惜,多説關懷話,少説責備話。如果你一昧追求,你會發現你失去的越來越快。如果你懂得珍惜,你會發現你獲得的越來越多。幸福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我們一直覺得妥協一些、將就一些、容忍一些可以得到幸福,但當你的底線放得越低,你得到的就是更低的結果。不要總抱怨自己遇到的人都不靠譜,如果別人總這麼對你,那麼一定是你教會了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你。愛是平等的,可以付出更多,也可以愛他更多,但決不是妥協、將就、容忍。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緣分是相互的,幸福是自找的;尊重彼此的選擇,享受尋找的快樂。緣來時不狂喜,緣去時不悲泣;人生需要一種灑脱,緣份也需要一份淡定。看淡了得失,沒有了耿耿於懷,你就會擁有一種寬容博大的淡泊情懷,擁有了一份可貴的心靈平靜。

讀經典談感悟.心得體會篇7

?大綱》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以讀為本”是語文學科的主要特色,是感悟型語文教學遵循的極為重要的原則。

語文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有指導的讀書活動,把課本的規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同時全面提高學生自己的語文素質的過程,擯棄繁瑣分析,注重讀中感悟,這不僅是教學方法的改變,而且是教學思想的根本轉變。讀中感悟則相反,是教師的啟發誘導和激勵下學生自己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藴含着的思想感情。即由讀生疑,由讀求悟,由讀生趣,由讀生情。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在課堂教學如何具體操作呢?閲讀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讀書內化的過程。學生學習一篇課文,總是初讀感知,再精讀理解,而後熟讀積累,最後遷移運用。各個階段的任務不同,因而引導感悟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下面結合《豐碑》一文教學實踐談點個人的具體做法。

一、初讀階段如何引導學生感悟

教師教學一篇課文,首先應引尼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教《豐碑》一文時,從題入手,通過審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去領悟課文。我先問學生:“看了課題,你腦海裏出現了什麼問題?。一個學生問:“這篇課文的題目為什麼叫《豐碑》?”我當即肯定,並在課題後畫了個問號。又一個學生問:“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我也給予肯定。接着,我便鼓勵學生自己通過讀書思考來解決。由於學生是帶着問題去讀書的,所以讀得十分投入。通過初讀,學生大體上知道課文敍述了一件什麼事,歌頌了誰,課文為什麼要以豐碑為題。這樣學生初步感知了課文,為進一步把握課文的重點奠定了基礎。

二、精讀階段如何引導學生感悟

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把握和整體認識後,就要針對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體味領悟。所謂重點,就是課文中具有關鍵性主導性的內容,所謂難點,就是學生在初讀課文時的疑惑的地方,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整篇課文就迎刃而解了。

如《豐碑》一課的重點是第三段,以將軍的情感變化為主線,以將軍誤解軍需處長為重要情節,在讀中進行理解,抓住重點詞句讀,“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着”,從而體會將軍之所以如此悲憤,是因為看到老戰士被凍僵的悲壯場景。接着以“抽動”與“抖動”兩個詞比較,來體會此時此刻將軍悲憤加氣憤的特殊感情。還要讓學生反覆讀這一段,讓學生體會到:不是戰士沒聽見,也不是戰士們不願服從將軍的命令,因為他們知道被凍僵的是軍需處長。此時此刻戰士們似乎“血”凝固了,“淚”往心裏流,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讀“將軍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裏……”將軍為什麼愣住了?他在想什麼?通過讀原文,體會將軍因眼前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而呆住了,由誤解到內疚這一心理變化過程,再把將軍神態、語言描寫的兩個句子用氣憤的語氣、輕快的語速加以比較,使學生明白將軍愈悲痛氣憤,愈能顯示出軍需處長的崇高偉大,使學生用心感受軍需處長的“豐碑”形象。

第七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仍然要通過多種“讀”來理解課文。面對死亡,軍需處長為什麼那麼鎮定?那麼安詳?因為他為了革命,為了戰士,視死如歸,體現了他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讓同學們用敬佩的語言朗讀這段文字。目睹此情此景,將軍的淚止不住了,“他的眼睛濕潤了”,將軍千言萬語化作一個莊嚴的“軍禮”,這軍禮包含着怎樣的感情?從哪能些詞中體會到的?(飽含着悲痛、愧疚、激動、自豪……的情感),從下列詞語中可體會到:“緩慢地吸了一口氣”“舉到齊眉處”,這時老師引導學生,帶着對軍需處長的深深敬意,朗讀第十二自然段,語速緩慢,由悲痛到激動,讓學生感悟到軍需處長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作出自我犧牲抉擇的,可見其精神偉大,品德崇高。

配以低沉的哀樂,老師再引讀第十三自然段,課堂教學再一次理入高潮,這位可敬的軍需處長,就這樣離我們遠去了……“風更大了,雪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將“覆蓋”換成“掩蓋”、“遮蓋”,讀一讀,可以體會出“掩蓋”意思不符;“遮蓋”不能反映出整個身體被包圍的事實。只有“覆蓋”寫出了風狂、雪大,同時表達了作者地限的崇敬之情。課文教學重點,在朗朗中得到突破,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着軍需處長的身軀,確實是一尊晶瑩潔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那捨己為人、勇於獻身的精神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共存,在後人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三、熟讀遷移階段如何引導學生感悟

熟讀遷移階段引導學生感悟,主要是通過範文語言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閲讀實踐活動中,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才會讀得一遍比一遍好,感受一次比一次深。正如古人所説:“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逐步形成了對語言文字的悟性,有了這個悟性,也必將遷移於表達,使學生逐步達到準確、得體、生動地運用語言。更重要視遷移性的練習,並注重練後評議。如《豐碑》一文讀過後,學生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什麼,對哪些地方感受最深。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難道你們不想對軍需處長説些什麼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之後,佈置學生寫讀後感,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表達對烈士的崇敬之情。學生寫好後,請幾個學生當眾讀自己的話,並帶領學生進行評議,通過評議,學生知道哪兒好哪兒不好。為什麼不好,進一步鍛鍊了感悟語言的能力。從而實現了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