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9W

為了加深自己對一本書的印象,大家都是及時的記錄在讀後感中,優秀的讀後感不在於篇幅的長短,而在於是否能夠打動人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7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1

書一開頭,就提出了這兩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問題,引起了主人公蘇菲的思考,正是這兩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把她從平凡的現實世界帶到了神祕的哲學世界,為她開啟了一扇思想的大門。

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兩個問題?如果某天你的手機(時代不同的緣故,或許沒有幾個人家門口還有郵箱)也收到一封這樣的信息,你會認真思考嗎?大概會置之不理吧,或許某些好奇心強的人會回撥回去,但有多少人會去思考這兩個問題呢?倘若是老師對學生提問,學生大概會不假思索的説;“我是_x。”這就是享受着安逸生活的人類,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回憶一下,我們究竟對問題有幾分探索精神?我們究竟真正認真的思考過問題多少次?可能一次也沒有。我們就像機器人一樣,木然的接受着一堆堆數據,卻不會去思考,不會去質疑。老師不是萬能的,書不是萬能的,百度更加不是萬能的,如果每個人都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探索精神,沒有質疑精神,沒有反抗精神,那火車從哪兒來?書本從哪兒來?電腦又從哪兒來?如果每個人都碌碌無為,得過且過,那我們的大腦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我們和其他的生物還有什麼區別?

我們的稜角被現實磨得光滑,我們的思想被自己無情的禁錮,誰還記得,人類的文明,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我們的先輩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堆積出來的?誰還擁有,那無知無畏的探索精神,敢於質疑哪些權威?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會被歷史銘記,才會無悔於自己的一生。

思想本身的危險就在於思想本身是不安的。他拒絕接受已經形成的定見,他需要從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發去認識人,這本身就意味着動盪、不安、危險,還有進步。就像一個被按在水裏的人,嗆了水才能夠學會思考。而我們恰恰需要的就是這種不安的思想,沒有思考,沒有質疑,就沒有進步,沒有真正的未來。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2

昨天我閲讀了《美麗的規則》一文,課文講述了“我們”去看企鵝歸巢,途中看到美麗的“風景”。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它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種習慣。

我們每天都在和各種規則打交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規則是人們應該遵守的,可卻總是有人為了點小便宜而選擇去違背它。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去書店。在過馬路的時候,十分不幸地趕上了紅燈。我看了看紅燈,又看了看那邊正準備闖紅燈的“大部隊”,心中一陣糾結,腦海似乎出現了一黑一白兩個小身影。黑色的那個説:“趕緊過去吧,你難道不想趕緊買到那本你想了兩個月的書嗎?”可白色的那個卻説:“不行,不行,你難道忘了你學過的那些道理了嗎?綠燈行紅燈止才成方圓啊!”黑白兩色的身影各持一詞,我想了想夢寐以求的書,便直接把白色身影説的那些拋到了腦後。拽着姐姐的手往前走了一步,可姐姐卻一下子將我拉了回來。我望了望越走越遠的“大部隊”,滿臉不願地瞅向姐姐。“姐,怎麼不過啊!離綠燈還有挺長一段時間呢!”可接下來姐姐的一番話卻讓我無地自容,“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教過我們‘紅燈停,綠燈行︐,我們不差那一會,等等吧!”我看着姐姐,心中特別不是滋味。那一刻,我明白了許多,“規則”有時候比一些東西更重要。

正是因為規則,所以才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別樣的美麗;也正是因為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3

?蘇菲的世界》一部充滿哲理的書,主要講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就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和各種哲學學説:如果把宇宙比作魔術師,把地球比做一隻用於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於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並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並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哲學的世界,有太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尋。每一次的發現便是一次人生的頓悟。

儘管我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蘇菲的世界》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與啟示。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4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並要我開門拿包裹。蘇菲隨手把門帶上後,便拆開了信封……

蘇非用手指着鏡子裏的自己説:你是誰?此時蘇非和我的腦子裏想得是一樣的:我是誰?不用説,我是莊子婷,可是這個叫莊子婷的人又是誰?是我。得,又繞回去了:我是誰?我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誰,這不是太可笑了嗎?我甚至無法去決定自己的長相、父母、家族,我更沒有選擇自己是人還是獸的權利,這不是太不合理了嗎?但這些卻是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世界從何而來?我不知道,説實話,到現在為止沒人真正知道不是嗎?

哲學問題是永恆不能改變的嗎?是,也不是。有關於宇宙之類的各種事物的來源,各種各樣的類似問題在人類腦海裏佔據了幾千幾百年了,我還想不着,沒有人可以解決或回答這些疑問,而人類也永遠不會停止自已的思考和探索。同時,隨着人類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巨大改變,新的問題每天會不斷冒出來,機器人會有自知力嗎?人腦是如何進行運作的?人類和機器的實質區別在哪裏?

這些問題太燒腦了,來我們説些可以實時解決的。想要保護地球的多樣性,我們就應該徹底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生活模式,把我們所處的時代當做生活的中心如同把地球當成宇宙的中心一樣可笑。對我們來説,當下自然是最重要的,最有意義的,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未來不重要,我們應該像尊重現在一樣尊重未來。

我們是生活的主角,人類則是地球的主角。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5

記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電影后去找來這本書看的。

在圖書館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蘇菲的世界》。説是“唯一”毫不誇張,當時的網上除了對電影的簡單介紹,幾乎找不到書的相關情況,“蘇菲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詞組,所有的中文網頁搜索結果也只不過三頁,而且大多是繁體。

翻着泛黃的書頁,我用了整個暑假的時間咀嚼完。期間思考的樂趣以及原著帶來的驚喜伴我度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受益匪淺。雖然電影的內容遠沒有原著的豐厚充實,但還是非常感謝它帶領我走進了那個“世界”。

看原著的過程像是登山,一級一級地爬上去,走到最後,你發現自己彷彿已經遠離了芸芸眾生,遠離了庸碌的生活細節,你抬頭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後,你試着向周圍的同類呼喚,卻發現他們總是不屑一顧。他們沒有嘲諷,只是不解,然後走開繼續他們無關痛癢的蜚短流長。《蘇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謂的哲學啟蒙書而已,並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當時像一個意外獲得宇宙最大祕密的小孩一樣,對書上的每個字都視如藴藏巨大能量的咒語。隨之而來的是對生活中瑣碎事務的極大厭倦感以及對大眾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極度反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6

這次看的是英文版的,很多專有的名詞可能並沒有和中文的對上,比如説所謂的“唯物”、“唯心”啊。不過好在書是給一個十幾歲的小孩上哲學課,專有名詞和流派都有比較好的解釋,所以説具體的中文名詞是什麼不重要,至少我認為意思我是明白了。(當然也可能我認為自己明白了,但實際並不是那個意思呵呵)

其實我並沒有接受過真正的哲學教育,我所學的哲學叫做馬克思主義哲學,其實是嚴重影響了我們思維的發散性,培養出來的都是統一的三觀。我以為自己會對於有人認為世界是意識的感到十分荒唐和可笑,但當我沿着歷史的發展和走勢,讀到那些思想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可笑或荒唐,我甚至認為他們每個人,每種觀點都有道理,先被蘇格拉底説服,後又認為柏拉圖説得對,後又被持相反觀點的亞里士多德説服,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斷思考的,只不過思考的結果是,我並不十分確定什麼事。我想我有些理解為什麼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最後反而相信了有所謂的上帝等神明的存在,因為當人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發不能確定什麼,而人總是需要確定的去相信某些事物,也許最後就只能把這神祕且神奇的力量歸屬給上帝了吧。

我一直是非常喜歡哲學,但有時也怕自己想的太多,不是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嗎,這中間的尺度有時還真是難以把握。但我認為這是不在我控制範圍之內的事,這不是什麼選擇你可以這麼做,也可以不這麼做的事,這就是我的生活狀態和方式,或者換句話説,這就是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思考一些哲學的命題,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會想很多。也許我唯一能控制的是不斷地調節自己的平衡。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00字篇7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書一開頭,就提出了這兩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問題,引起了主人公蘇菲的思考,正是這兩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把她從平凡的現實世界帶到了神祕的哲學世界,為她開啟了一扇思想的大門。

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兩個問題?如果某天你的手機(時代不同的緣故,或許沒有幾個人家門口還有郵箱)也收到一封這樣的信息,你會認真思考嗎?大概會置之不理吧,或許某些好奇心強的人會回撥回去,但有多少人會去思考這兩個問題呢?倘若是老師對學生提問,學生大概會不假思索的説;“我是---。”這就是享受着安逸生活的人類,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回憶一下,我們究竟對問題有幾分探索精神?我們究竟真正認真的思考過問題多少次?可能一次也沒有。我們就像機器人一樣,木然的接受着一堆堆數據,卻不會去思考,不會去質疑。老師不是萬能的,書不是萬能的,百度更加不是萬能的,如果每個人都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探索精神,沒有質疑精神,沒有反抗精神,那火車從哪兒來?書本從哪兒來?電腦又從哪兒來?如果每個人都碌碌無為,得過且過,那我們的大腦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我們和其他的生物還有什麼區別?

Tags:讀後感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