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W

只要我們明確自己思考的主題,就會發現寫心得體會並不難,心有所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要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7篇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1

在今年炎炎七月裏,我參加了“關愛留守兒童”出國留學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省*市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9日至7月13日的五天時間內,我們走訪了很多留守兒童的家庭,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念。在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中,發現有好多年齡都很小,大部分都是由爺爺奶奶撫養,性格也不是都很開朗。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家境不好,產生了輟學外出打工的念頭。“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以前覺得這些事情離自己很遙遠,也沒仔細的瞭解過。這次的實踐,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更加了解了上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會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的舞台,也是一個讓大學生能夠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好機會。這次三下鄉中,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被團隊之間的凝聚力都克服了。從這次深入麻城市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中,瞭解到由於父母不在身邊,造成孩子親情缺失、心理失衡,以致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這使我們感到很心痛。但是俗語曰“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我們所瞭解到的留守兒童中,有好多孩子表現的都很早熟,很懂事,絕大多數都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們為此都感到很高心,很欣慰。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2

在這個炎熱的七月,我參加了xxx學院“攜手明天,共享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團赴xx縣下鄉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xx月xx日至xx月xx日的八天時間內,我跟隨志願服務團為留守兒童送去了温暖與慰問,宣傳了上海世博知識、地震避險知識等。通過開展素質拓展遊戲、課業輔導、家書手機短信送親情、熱門思想彙報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尊重了他們的人格。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豐富多采的活動內容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理解了“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台,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説,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為他們感到高興。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心得體會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以上是《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的範文參考詳細內容,涉及到他們、我們、兒童、留守、自己、社會實踐、活動、孩子等方面,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3

愛心在延續。5月20日,記者從株洲市婦聯瞭解到,今年株洲市將繼續舉行“傳遞彩虹郵包情暖留守兒童”公益活動。只要你出資100元,就將有一個留守兒童在“六一”前夕收到一份“彩虹郵包”。

在國際六一兒童節前夕,株洲市又開展新一輪的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為留守兒童送上一份“彩虹郵包”,讓留守兒童也能感受到節日的快樂。過年或過節送一份禮物,給留守兒童一份快樂,這是關愛留守兒童的具體表現。其實,除了過節或過年送禮物以外,我們還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表達我們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之情。

關愛留守兒童,首先就是關愛他們的生活。平時多詢問他們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好。留守兒童時在家缺少照顧,為留守兒童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照顧就是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如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為留守兒童免費提供書包和學具等。也可以給他們送一些好的課外書籍,引導他們快樂閲讀。提醒他們按時作息,有序生活,筆者曾給班上一位留守兒童打電話早上叫她按時起牀來上學。如果留守兒童的衣服在日常生活中扯破了或脱線了,及時幫他們縫好。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愛。作為班主任,為學生準備好一個針線盒,也是為幫助他們做好準備。

關愛留守兒童,其次是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留守兒童因其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不能過問他們的學習。我們可以主動關心他們的學習。學校裏的班主任每天過問一下班上的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作業做完了麼?覺得學習快樂麼?對於他們學習困難的,及時做好個別輔導工作。發現留守兒童的一點滴進步,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多一份關心,多一份鼓勵,給留守兒童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留守兒童的快樂學習。

關愛留守兒童,第三是要關注他們的成長。留守兒童平時缺乏家長的關愛和管教,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所以在日常生活、日常學習過程中,要及時觀察他們的動向,更多關注和引導他們朝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長。可以開展心理輔導講座,為留守兒童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指導他們綠色上網、文明上網,同時學會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確保他們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在畢業前夕,引導他們堅持努力學習,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畢業考試。同時也要幫助他們分析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來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鼓勵一部分成績好的先讀普高,再讀大學;也鼓勵一部分成績差一點的,選擇好合適的高職院校,學習一技之長,為實現就業而努力學習。

只要我們用真心去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就能從更多的角度去關愛和關注他們,一定可以為留守兒童營造出一個健康、快樂、立體的和諧成長環境,從而順利實現引導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4

這個暑期我進行了一個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於今年7月份在鹽城市阜寧縣阜寧附小開展了為期2天的以“關愛留守兒童、共擔社會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這這次的走訪中,那些孩子給了我們相當大的震撼,無論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來説我們都受益匪淺,留守兒童大多是隔代監護即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進行看護,但在走訪中我們發現這種方式存在着一些問題:

一、學習方面,留守兒童的學習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

有些留守兒童知道家裏供其讀書不易,同時也體諒到父母的辛勞,因而發奮學習,成績很是優異,走訪中可以看到牆上貼滿了獎狀;但是有的留守兒童由於在留守期間是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生性調皮貪玩,由於監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重養輕教,致使孩子在學習時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導制他們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

二、性格方面。

在走訪中發現不少留守兒童較內向,逆反心理較重。有些孩子很好交流但是也有孩子沉默寡言,由於他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際交流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訓,而祖(外)父母多數情況下也缺乏這方面的技能,因此,當這些孩子長大後,人際交流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同步發展,很難和別人溝通。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們看到了留守兒童對於生活執着的追求,看到了他們為改變命運做出的努力,一個喜歡寫小説的留守兒童在回答為什麼喜歡寫小説時這樣説道:“現實世界過於殘酷,只有在小説中才能有完美的結局”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卻説出如同飽經世事的中年人所説的話,讓我們深思,讓我們感慨。

或許在自己父母親眼裏,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仍然是一羣孩子。但是面對着農村兒童,我們儼然看到了我們那逝去的童趣。走了,或許再也不會來這裏,或於我們的命運再也不會相交,但這片土地,這羣孩子,這片空氣都將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個人簡歷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5

由於是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能夠參加由大二師兄、姐組隊實踐小分隊,我感到很高興。活動時間為8天,在這8天裏,所有隊員共同合作明確分工順利完成這次實踐。在這次實踐中充分體現了我們農業院校學生吃苦精神,同學們團結協作、互相幫助,較好地反映了我們學生幹部整體素質;遇到點點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我心中,使我再三思索,頗有所獲。今天,我將自己此行心得體會寫下來,希望對於自己、對於我們這個羣體能有些許幫助。新店鎮中心國小是雅安市第一家留守兒童之家,這是一塊急需社會給予關注年輕土地。隨着經濟發展,父母逐漸地從農村走進城市務工,而他們孩子卻留在農村由孩子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而這就是問題所在,在這樣教育背景下產生了隔代問題,小孩子們就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導致性格孤僻等問題。有句話叫少年強則中國強,那麼兒童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他們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我們這次實踐主要就是希望能帶給他們快樂,儘可能同他們敞開心扉地交流,享受到大哥哥大姐姐帶來愛,實踐證明我們是成功。

從走進校園看着孩子們微笑那一刻,我知道這次實踐將是具有特殊意義一次實踐。進入學校我就安排隊友將他們行旅搬到教室安排住宿,由於我負責搞後勤,安排完住宿事我就去聯繫學校老師幫我們準備廚房做飯用用具。第一天晚上大家開了個會,討論第二天教學任務。感覺真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於我們大多數都不是師範專業,如何備課成了一大難題,想到以前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其實老師他們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還好有一個從西華師大過來師姐幫拿主意才弄好明天上課內容,以後幾天我們備課工作很順利。由於是以暑期夏令營形式開展我們活動,上課時就沒像平時老師上課那樣嚴肅,就上課時間而言主要是給他們講英語,讓他們提前感受英語學習氛圍;此外還講述普通物理小實驗,培養他們對科學熱愛;也有剪紙課,讓他們學會動手,鍛鍊自己動手能力,這都是教學上事兒了。

幾天下來我感覺到與孩子相處還是很容易,他們缺少父母愛,只要我們給他們一點兒關懷,他們都會感動不已。平時老師上課時候由於學生太多,每個老師所能顧及到人有限,有學生難免會覺得老師偏心什麼之類,在心裏面就會產生缺失情感使他們心靈容易受到創傷,往往只能無條件地、被動地承受現實。他們孤獨、自卑、精神壓抑、性格孤僻,不願意與老師和同學溝通;他們內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閉。這幾天來相處還是遇到了這樣問題,有一個小女孩除了上課外都是一個人單獨一起,還好我們多有注意觀察,每天都由一個同學送她到家,幾天下來她就願意同同學一起耍,這讓學校老師及我們隊員都感到高興。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但願孩子們以後能夠得到更多關懷。

雖然我沒參與到教學中,但我後勤工作還是開展得很好,儘管每天都很累,看到大家開心我也就滿意了。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主要工作就是後勤,幾天下來收穫頗多,作為各種工作或是活動開展重要保證,做好後勤具有重要意義。同學習中生活中事兒一樣,後勤工作需要細心對待,每件事落到實處,可將任務分配到每個人身上。總之,這次經歷在以後我想都會用到,實踐就是積累經驗,不斷豐富自己閲歷。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6

隨着生活質量漸漸提高,生活得壓力也逐漸加大。為了家庭能夠解決温飽和奔向小康,有好多人開始了外出打工生活。一方面為了生活,一方面為了家裏經濟,只有先放下家裏小孩,外出掙錢,為孩子學業家庭生活而艱苦奮鬥。

殊不知家中孩子有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或者在親戚家裏寄住苦楚。從小我也是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由於觀念跟理想不一樣,在童年時光裏,缺少了父母陪伴,我深有體會這樣感受。為此我對這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十分積極。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熱情去温暖那些只有過年或者幾年不見父母孩子們。

我們在村委會幫助下,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這是我們與留守兒童及他們現時監護人直接面對面交流大好機會,在與這些兒童交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父愛母愛渴望,他們最常説就是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過多憂慮使他們過早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們自我覺得與其他孩子是不平等,有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概念。在與他們現時監護人交談中我得知這些小孩平時貪玩,功課作業基本無人監督,他們作為現時監護人也沒什麼辦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幹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我覺得這不單單是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問題,是全社會留守兒童一個縮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兒童是祖國未來,他們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心理。 我跟着我團隊,走去走訪。看了才真正體會到,城市小孩與向下小孩就是完全不一樣。城市孩子乾淨整潔,但是也只是温室花朵;鄉村孩子誰沒有整潔外表,但是他們快樂着,因為他們自由。這就是城鄉之間區別,包括環境,更包括孩子。面對着我們走進他們世界,他們明顯沒有城市孩子自信,有意識抗拒。但是我們花了心思去與他們遊戲,與他們説話,他們才慢慢接納我們這樣對於他們來説是城市來大哥哥姐姐們。可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也是從他們年紀裏走出來。他們心思我們懂——他們缺少了一種關愛。

在交流中我們也瞭解到了這幫孩子很想像電視裏面那樣,爸爸媽媽帶着去玩,特別是六一兒童節那天,這是專屬於他們那一天。而不是學校就放假一天那麼簡單。可惜有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家裏老人更不可能會陪着孩子玩(指大部分)。城裏面會有孩子父母帶來廣場或者去吃大餐,玩個痛快。也會有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過。而村裏孩子最快樂地方就是田裏地裏和河邊。慢慢他們缺少了一種特殊關愛。從而會使一些孩子變得叛逆和過度調皮。這將是對孩子們一種慢性心理破壞。所以我們從家裏長輩入手開始我們第二項活動。

經過我們進行調查,並進行統計。我們這次更加深入到了村民們生活中,我們劃分區域分工合作,隨機調查,調查只是一種形式,我們有機會便會與他們拉家常,感受他們幾十年來生活變化從他們口中讀出他們歷經滄桑,從他們眼神中讀出他們生活喜怒哀樂。這次調查也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還是不瞭解我們目,對我們還有排斥心理,我也盡所能去化解他們這種心理,這對我也是一種考驗與磨練,用我所學知識去解釋給他們聽,這樣不僅鍛鍊了我表達與應用能力,也鍛鍊了我人與人之間溝通能力。在我們努力之下,問卷調查終於如期完成。這既有我自己努力,也有我們團隊分工協調,我不僅更加深刻認識到知識作用,也感受到團隊力量。

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大學生活以來首次親身步入社會,儘自己能力將學到知識用應用出去。同時也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知識。為以後社會生活積累了很多經驗。最後希望我們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愛。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篇7

作為一名新教師,能參加這次“留守兒童心理關愛”國培,我感到非常榮幸。聽了很多教授的課以後,我的心豁然開朗,對心理學的興趣也更濃厚。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已經過去的一週裏,我聽了很多教授的課,每個老師的課都有他的特色,都使我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課,是xx的“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工作坊,就是利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對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她的課與眾不同,和我們平時上課差別很大她的課操作性很強,注重實際,非常實用,不像我們大學學習中比較重視理論知識和書本知識。宋教授上課時,教室裏沒有課桌椅,學員坐在墊子上。上課前期,宋教授為了讓學員能更好地融入到這個新的集體,做了很多準備活動。

比如説,她讓我們所有學員圍成一個圓圈,當她説“西伯利亞的大風颳啊刮,刮到穿紅色衣服的身上”時,穿紅色衣服的人要離開自己原來的座位,找到空位。如果最後誰沒找到座位,就要表演一個節目。

再比如説,為了讓我們更加熟悉,宋教授安排了一個小遊戲“石頭,剪刀,布”。每個學員主動找人出拳,輸者要跟着贏者,並且,輸者要把手搭在贏者的肩膀上,一個接一個,最後連成一條長“龍”。

上課時,更是精彩紛呈。舉個例子,宋教授讓我們全體學員男女各站成一排,男女一一對應,先用遮眼布把男學員眼睛遮住,女學員當男學員枴杖,扶着男學員下樓梯,又上樓梯。後來,女學員的眼睛被遮住,男學員當女學員枴杖,扶着女學員下樓梯,走過草坪,又上樓梯。在整個活動中,所以學員不可以説話,但可以用動作提示對方。

通過這次活動,瞭解我們是否相信他人。如果被遮住眼睛的人走得穩,心理不害怕,不緊張,那麼,説明他信任“枴杖”。反之,則説明他還沒有完全把心交出去,不太相信“枴杖”。當我的眼睛看不見,被人攙扶着,一開始我的心理一點底都沒有,不知道前面是不是平坦的大道,我不敢走下去,只是被人拽着走,但是走了一會兒之後,感覺也不那麼害怕,心卻沒有完全放下來。

這個活動讓我們瞭解了盲人的難處,痛處,我們應該更多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盡我們的力量去保護他們!

再舉個例子來説,宋教授讓我們寫“人生五樣”,這“五樣”對於一個人來説,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可以是人,物,抽象的東西,等等。寫好之後,去掉一個,並且用黑筆塗掉,直到看不見。一次去掉一個,直到最後只剩下一樣,是最珍貴的。

取捨之間,真的很難。很多學員最後留下了孩子,因為對他們而言,孩子是希望,是未來。有的學員最後留下了父母,像我,因為我覺得,父母生育了我,又養育了我,所以,我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父母。

有的活動很殘酷,比如,宋教授説,假如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允許你在最後時間做五件事。當聽到這裏,很多學員的心一下子暗淡下來,有的學員甚至忍不住流下淚來。有的説想給父母洗一次腳;有的説,平時工作忙,沒時間和家人出去玩,在生命盡頭,想陪家人出去好好地玩一次;還有得説,想給學生上最後一節課。我們靜靜地聽着,很感動,覺得好像真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的確,正如宋教授所説,人生中很多事都是未知的,所以,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趕緊行動,應該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善待每一個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忽視了兒童的心理感受,這次培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不僅要重視兒童學習成績,身體狀況,而且要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使他們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希望看到這篇體會以後,老師們能夠更多地關注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