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安妮日記》讀書筆記通用1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在書籍中品味歷史的博大態度,看書要仔細品位,閲讀書的時候要回味。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安妮日記》讀書筆記通用18篇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

那是一段並不完美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麼事都是留意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我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搞笑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我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完美的。”安妮在日記裏寫道。

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裏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完美期望,她將温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着黎明並鼓勵別人,温暖別人。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願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着期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此刻,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着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完美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裏,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此刻的時光。

“我期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着説:“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裏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温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完美願望,記錄她對自我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着我和更多人。

願安妮能將這温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2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我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個性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完美詞彙——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明白,温暖,完美,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明白,頹廢,空虛,迷茫,但是是糟踐自我;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明白,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3

週日爸爸回來時,給我帶回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剛拿回來,我就迫不及待的讀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寫的。這是一本她在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錄了安妮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兩家在“密室”中度過的長達兩年的艱苦生活。這本書表達了安妮對戰爭的深思。安妮是個多麼堅強樂觀的人呀!她是我們多少孩子的榜樣!可惜,安妮並沒有親眼看見戰爭的勝利,不然,她必須會很開心吧!

雖然,安妮並沒有看見戰爭的勝利,但她留下的日記卻成為了人們深刻反思那場人類杯具的珍貴教材。

《安妮日記》這個故事人人皆知。因為它飽含着永不泯滅的人性,藴涵着不朽的精神傳奇,奏響着真與美的旋律。安妮,你是我的榜樣!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4

《安妮日記》裏的小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為什麼呢?那就跟我來吧!

《安妮日記》講述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和人在密室裏的真實記錄。安妮原先是居住德國的法蘭克福,由於有外來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從這時開始她把日記本當成了自我最知心的朋友,並且把它取了個名字——吉蔕。也從這時開始,她用她的筆以一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在密室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寫下了關於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種種問題。

他們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這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也用日記恢復了原先的鎮定。雖然她寫的每一篇日記十分簡短,但是我們能夠看出安妮很想恢復自由。

我想:在密室裏那麼泛味、苦悶,安妮也應對着種種恐懼、不安,但是她怎樣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寫日記來消除這些呢?這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記》裏的日記很簡短,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這本書之所以能夠選為世界名著,也因為它的真實和樸素,而也是它的真實、樸素,安妮的堅強自信把我給感動了。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5

當我在新華書店尋找書來寫讀後感時,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記》所吸引。以前我不知在哪裏聽説過,《安妮日記》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期間所寫的日記,但是具體的資料我並不清楚。於是藉着這次“品味書香,誦讀經典”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就透過閲讀這本書來寫讀後感。

簡介:《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裏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後,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閲了資料後,我深刻的明白:在二戰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情緒抑鬱----“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最不好。這時屋子裏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鬱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裏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着我,拖曳着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我像一隻被關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杆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着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並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更就應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樑,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自我的一份力。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6

我有許多課外書,每一本都十分吸引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安妮日記了。

《安妮日記》這本書記述了安妮一家和皮特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了密室裏。在密室裏的生活必定是艱苦而難熬的。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不能開燈,天天説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仍然一絲不苟地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仔細地寫日記。

安妮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她為了這個理想不謝懈地努力着。雖然生活在密室中,但她從不放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着。就在光明要到來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密室,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自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雖然安妮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但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我相信《安妮日記》回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述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

寒假裏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裏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為了躲避戰爭,在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全家搬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後屋,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把那裏當成了他們的“密室”安妮自從搬到了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頭凝望天空,總感到事情會越來越好,殘酷的戰爭終將結束,合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的。

二年以後,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人投入了集中營。殘酷的現實摧毀一切,最終安妮死了,死於傷寒,這一切多是討厭的戰爭和種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記中還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的活着。”所以我們通過閲讀這本書,能夠了解歷史、戰爭及種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種勇敢、堅強、不屈服樂觀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種人生態度。

希望世界上永遠不要有戰爭,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8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的第一本日記,安妮是一個很有自己的獨特思想、也很有自己主見的女孩。這本書所講的,是安妮在世界大戰中寫出了自己在藏身之地發生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主要説的是安妮在祕密小屋發生的一些事。比如説有人生病了,要知道生病就會難受,一難受附近的荷蘭居民就會告密,對於安妮他們來説,生病可是件麻煩事。我最喜歡安妮所説他們是怎麼樣過節,在過節時,安妮他們總會互相交換禮物,或者一起去樓下聽廣播。每次聽廣播,安妮心中都抱着希望,因為廣播是他們知道外面事情的唯一工具。

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你受了委屈還是遇到困難,都要樂觀勇敢微笑地面對生活,就像桑蘭、張海迪一樣,雖然她們的身體不健康了,但是她們的心靈是健康的!要相信,美好就在不遠處!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9

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過着富裕安寧的生活,作文《安妮日記》讀後感。從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證券執政後,對猶太人進行殘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過13歲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與日記做朋友,名為“吉蒂”。這時候,德國法西斯已侵佔了荷蘭,對猶太人進行更為殘酷的迫害。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樓的房屋裏面,成為了他們隱蔽的“密室”,同樣為猶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進去……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他們在密室裏整整生活了2年。2年這可是什麼概念哪,他們居然那麼有毅力地生存了下來,我感到十分地感動。詳細地描寫一下,為了躲避德國法西斯的攻擊,他們不得不把密室蓋得嚴嚴實實,窗户全部釘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簾,擋住光亮。白天,為了不讓下面的人發現,只能輕手輕腳的,如果是現在的話,我們應該是很難辦到的!

可世界還是存有一些極少的好心人,他們的食品就是從靠公司幾位員工。這些人無私為他們奉獻,給予他們食物,書籍,學習!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過的,在裏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陽光,不能觸摸自然,是極其枯燥,煩悶的和無聊的!這裏沒有要好的朋友,沒有良好的老師,沒有無限的快樂,沒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戰爭形勢,不停地轟炸使他們煩躁!

安妮總説“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説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泄,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説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裏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閲讀愉快!作文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0

“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受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安妮·弗蘭克

總是想為這本書寫點什麼,卻不知道怎麼下筆。我想我讀這本日記的時候就是在讀這個少女的人生。安妮有她的主見,有她獨特的想法。戰爭讓這個十三歲的小女孩成長,最終成為一個有深度,對生命、對生命有追求的人。不,其實更加準確的是……戰爭逼她成長。

安妮在這間狹窄的藏身小屋裏,藉助對日記的傾訴,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一本日記,記錄了她從快樂、期望、隱匿、抑鬱、悲憤到最後的掙扎和死亡。這本在黑暗中寫成的日記,帶給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則是温暖與堅強。在困境中,每個人對死亡的態度可能都不一樣。而安妮選擇的,是樂觀與堅強。這本細膩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一頁頁日記,猶如一串珍珠,串聯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戰爭可以摧毀一切,但唯獨不能摧毀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這是對納粹德國暴力的訴控!是對反法西斯的堅決抵抗!是猶太人民在二戰期間艱難生活的一個縮影,是戰爭的罪惡,是人性的貪婪與掙扎。

開頭的那句話很顯然地體現出了安妮對待黑暗生活的樂觀。安妮在這間祕密閣樓中的確度過了一個提心吊膽卻又美好的25個月。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戀。我想這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經歷,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願。

“我覺得,不僅政府需要對他們的行為負責,普通公民也有責任。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慾望,總想駕馭別人,控制別人,否則只憑少數政客興風作浪,是不會發起戰爭的。”這是我從書上摘抄的一句話。這句話很瞭然地説明了戰爭的原因。不錯,每個人心中都是有衝動,有慾望的。這使他們不顧一切地滿足自己。或許,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會是激動人心的,但之後,將會是對和平的漫長而又痛苦艱難的等待。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在納粹瘋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記記錄了這可怕的一切。

這個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進了密室。在華一半的年齡,卻要接受這黑暗、動盪的年代,這公平嗎?枯燥的空氣、單調的飯菜,還有性格怪僻的居伴,這使安妮的各種行為都受到壓制。黎明前的黑暗,為什麼就這麼的長?沒有人可以忍受這種黯淡無光的生活。“黎明真的會到來嗎?”我在心裏暗暗的問着自己,更從心底裏祝福這個少女安妮……

密室裏的生活枯燥壓抑,但是絕不能放棄希望——她想成為一名作家和記者。這是一個美麗的願望,但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這個內心堅強的女孩在日記上仍然執着的寫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好告終,和平與詳和會重新回來。此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的這些理想!”此時,我清晰地看見,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中瘋狂的吶喊着,帶着心中不泯滅的希望與那個無畏的夢……

在距離他16歲生日尚差3個月的時候,她在那個可怕的貝根貝爾森集中營裏,永遠地閉上了她那雙充滿了對和平渴望的雙眼。“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是的,你的願望實現了。我相信《安妮日記》會被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有愛,安妮用它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為什麼?為什麼正義的人總是難逃厄運?

牙齒緊咬着,把頭往上抬,我發現天空是那麼藍,這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安妮在密室裏逼我們更渴望光明。敬佩、惋惜、悲哀、氣憤……這些字眼交織在我的心裏。人們都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於安妮來説,也許,死亡就是人世間最好的一種解脱,並且,她的日記能流傳到現在,這已經是最好的回報,可是,我為什麼不能為安妮感到開心呢?

“哎”——輕輕的歎息一聲,我無言以對……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2

當我爬在巍峨的黃山上,當我漫步在東方明珠塔之上,當我走在人民用血汗築就的長城之上……每一次,這麼多的“每一次”都讓我有千言萬語想高聲吶喊出來,那便是讓我最自豪的話語:“我有一個美麗的夢,美麗的————-中國!”這是發自內心的吶喊,這是發自內心的激情……

對於小時的我來説,美麗的夢想似乎是那樣的遙不可及。記得有一次,我在作畫,一羣女生突然走到我身邊,冷嘲譏諷道:“咦?這是什麼玩意兒?”“鞦韆”“什麼,我看這是磚塊吧!”説着她們都仰頭大笑,還説我不是畫畫的料。我立刻紅着臉,低下了頭,我感覺我的心都碎了,這是我的夢想,卻這樣被侮辱。於是,我放棄了。因此在那時候,我眼中的夢想就像一個漂亮而又透明的泡泡,在廣闊的太空中飄來飄去。可正當停留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正想用手去觸碰的它的那一刻,美麗的泡泡就這樣————破了。因此,我從不相信夢想的存在。直至有一次品讀完《安妮日記》,這才讓我感受到夢想的偉大。

安妮生活在“祕密小屋”25個月。在漫長的日子裏,唯有13歲的安妮用她富有生活氣息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讓她記錄下小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真的很難想象,當猶太人們因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感到痛苦時,安妮卻仍然能夠以樂觀的心態將這一切化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奮鬥的動力。安妮説:“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就是這樣的一段話,卻讓我感慨萬千。安妮把寫作當成心靈的支柱,即使常為這樣的生活而沮喪,但從沒有絕望過。她樂觀地認為這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我在想,她在這樣殘酷的戰爭中都能夠堅持夢想,為理想努力、奮鬥。那對於身在和平與寧靜中的我們來説,為何不像她一樣,勇敢而又堅定地放飛夢想、追逐夢想、實現夢想。

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成為一位像安妮一樣能夠追求理想的人,能夠放手去追逐一切的人,能夠成為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中國依然存在。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3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説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着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心獨白,也是對德軍佔領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收穫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着籤喪權辱國協議,把原本屬於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後,讓我們向着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後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4

如果説戰爭是一個黑色的主題,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落下的最沉重的一筆。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買下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每一次翻開它,看到那一行行刺痛人心的語言,我的心格外沉重,我替那些可憐的人兒深感倍憤,對無情戰爭和可惡的納粹也感到更加生氣。

《安妮日記》裏面講述的是作者安妮·弗朗克的生活和經歷。安妮·弗朗克於一九二九年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當時的猶太人是受到歧視和排擠的,同常人地位都差之毫釐,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是要遭到殘酷迫害的。就在安妮過完13歲生日不久後,他們一家就開始躲藏生活。安妮一家和範·丹夫婦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安妮父親曾經辦公的大樓的一處隱蔽地方,被安妮稱為“密室”。

自從來到這裏後,他們每天過着心驚膽戰、惶惶不安的生活,無論幹什麼,都得小心翼翼、悄悄的,生怕弄出聲音來被人發現了。窗户拉上了窗簾,不讓一絲光線透出來或照進來。只有在深夜稍微探下空氣,但更不能出發響聲了。本來,一個本應在家裏享受陽光、享受自然,在學校快樂學習,一個擁有藍天、自由飛翔的花樣少女,現在卻因民族被歧視而躲在看不見陽光,享受不了生活快樂的小屋中,比鳥籠中失去自由的鳥兒更加痛苦,是多大的打擊和折磨啊!

在這種情況下,她用她的筆記,記述了在小屋的一切,筆記陪伴安妮度過了26個月艱難而悲傷的時光,同時也在這樣的暴烈情境下,去糾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點,鍛鍊自己的性格。雖然她很不幸,生活條件更差勇,但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喪氣,仍然抱着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胸有理想、頑強拼搏的性格真讓人佩服啊!我記得安妮曾説過一句話:“假如我仰望天空,我就想,一切都將會變好的,這種苦難必定會有盡頭,和平與安寧將重新降臨世界。”

安妮説得沒有錯,其實只有人們才會愚蠢地去鬥爭,戰爭是無情的,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痛苦的。如果人們用“善”,對待每一個人,和睦相處,一定可以成為朋友。要戰爭的,發動戰爭的,殘害百姓的,都是惡人。我想,不只是安妮一個人對和平的呼喚,那是千千萬萬的人都盼望的,呼喚着的世界成為一家,他們那些可憐的猶太人可重在同一個藍天下成長!只是安妮沒有那麼幸運,就在戰亂和黑暗即將過去,和着光輝的來臨前,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在法西斯集中營悄然地凋謝了,一個終符無聲地劃過了那那短暫的生命。安妮,雖然你沒有看到今天世界的和平。

但是,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不是希望你的《密室》能成為作品嗎?雖然你沒有寫出,但是你的文章日記卻保留了下來,完成了你的“作家之夢”,也讓你的和平之聲漾起了激情。只要人們心中有愛,手牽手,心連心,通天塔也可以建起;

如果我們不團結,斤斤計較,老想着自己得利,就算通天塔建了也會轟然倒塌掉。和平是人類發展的橋樑,一起加油吧!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5

去年暑假,我讀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它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安妮·弗蘭克曾被世界人民稱作——永遠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隨着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裏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日記》這部電影,造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安妮日記》這本書後,留下了一句話,她説:“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令我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令人的淚水流個不停,但卻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現在,看了我介紹的《安妮日記》,大家一定也喜歡上了這本書了吧,也很想讀它了吧!找個機會一定要讀!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6

1942年—1944年,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雲佈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衞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歎,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7

我經過朋友的介紹讀了《安妮的日記》,這是安妮·弗蘭克留下來的日記。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一個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關在密室裏苟且偷生,或許她的生活就從此黯淡無光,然而安妮就是這樣一個不服命運的人。

安妮,猶太人,身處二戰時期,為躲避納税的迫害,躲進父親公司大樓的幾間密室。在密室生活,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甚至不能開窗,密室裏暗無天日,夏日裏灼熱的空氣令人窒息,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安妮一臉陽光,將內心的從容保持到了最後。

最可怕的不是知道自己下一刻就要面臨死亡,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死亡的陰影下生存。人們往往面臨困境便輕言放棄,在絕境下失去信念,他們竟然都不如一個13歲的小女孩。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最壞的結局,迷茫着不知所錯,在困境中迷失了自己,被軟弱蠱惑了信念,便喪失了判斷的能力。有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結局,卻自以為看透了一切,在胡猜亂想中淪陷……信念便是最好的良藥,有信念的人會在黑暗中看見希望,在孤島上看見船隻,在寒冷中觸摸温暖,他們不會無所事事,而是想着如何讓生命更有意義,他們會充滿理想,不會在悲傷裏沉淪。

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品德便是:尊嚴,志向,信念。浮華一生,人生如夢,誰願意寄人籬下,在挫折與自卑中度過一生,倘若失去信念,便不再有追夢的力量,失去了志向和尊嚴,生命的意義又何在?人生苦短,信念也顯得尤為重要。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在密室中度過,而她生命的華彩樂章便在一本日記上奏響。她沒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多遠,卻通過日記在成長道路上走得這麼遠,她的年齡很容易讓人想成一個不懂人事的孩子,可是她的內心世界早已超脱她的年齡,她內心的温柔,從容,淡定譜寫了一曲壓抑下綻放陽光的青春歌謠……更重要的是,她憑藉心中那堅定的信念,走過了看似兩年,實際如一生般的時光。

她的夢很美,她的微笑從來沒有消失……

要知道,信念在,陽光也在,幸福尾隨。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8

1942年7月,13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裏,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

剛見到這本書,知道這是二戰期間安妮在密室中寫的日記時,我很驚訝又有些懷疑,不相信在那種環境下,還會有人靜下心來寫日記。可當我查閲資料確認這本日記是真的時,我就感動了,為安妮的勇氣、為她那一顆不懼的心。

她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二戰後我想出版一本書,叫做《密室日記》……”“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裏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裏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這便是安妮那強大的內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並把他們在密室中艱辛的生活和她通過廣播知道的外面納粹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的這些事情,都作為了她日記的材料。那是一種怎樣的樂觀與淡定啊!

《安妮日記》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歷史,但卻仍然能給我們帶來啟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難,我們也應該靜下心來,不要因為困難而亂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