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體小説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8W

讀後感是一個感悟的過程,通過它我們可以汲取書中的智慧,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表達對作者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故事,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體小説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三體小説讀後感7篇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1

?三體》這次得到雨果獎,評獎過程雖説有些插曲,也不必將此獎看得比諾貝爾獎還“純粹”,但卻仍然可以説,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標誌着中國的通俗文學也在向世界一流水準看齊。這個事情,其實比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還要重要一些。嚴鋒兄以前有個看法,認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的純文學寫作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好的作品,已經和目前世界一流水準差別甚微,但通俗文學,卻和世界水準有着巨大的鴻溝——我很同意這個看法。《三體》得到行內大獎,可以彌補一下這個遺憾,也可以讓更多作者看到希望。

中國新科幻正在力圖擺脱“通俗”的帽子,這在我看來,大可不必。“通俗”並不一定是個貶義詞,一般人喜歡看的,就是通俗文學——能夠做到大眾喜聞樂見,也是一種特殊的本領,並非人人可能。如果在此之外,還有更深更廣的內涵,也可能會被經典化,耳熟能詳的例子如金庸武俠小説,並不因為其文類通俗而失去業已確立的經典地位。如果擺正自己的地位,通俗文學依然大有可為,並不一定非得躋身於在觀念、內容、形式等方面都在進行探索的純粹文學乃至先鋒文學的狹窄領域——那種探索,本來就是少數人的責任和義務。當然,新科幻如果在觀念、內容尤其是形式方面都進行了前沿性的探索,也會成為高層文學的一部分,但恐怕會大大降低特定時空內讀者的數量,有此雄心的作者,得事先預估其中的風險。

通俗並不妨礙其也關注一些“嚴肅”的問題——當然,關注的方式,處理的複雜性和深度,還是會與嚴肅文學有別。在這些方面,《三體》仍然是通俗文學,它之所以值得學者關注,是因為它涉及到了一些至關重要的問題——當然,處理得如何,則見仁見智。

儘管屬於“科幻小説”,《三體》核心的設定和關注,其實屬於社會或政治領域,只是它把對這個領域的一些基本設定,投射到了廣袤的宇宙時空之中。這部小説的出發點,是很單純的“科幻”問題:地球人是否應該和外星人聯繫,是否應該預先設定外星人的“善意”?劉慈欣後來在採訪中的回答顯然更為周全:我們應該對地球上的同類盡力推行諒解和善意(這已經很難),卻不能不以“最大的惡意”評估可能存在的外星威脅——不能過於天真乃至蠢萌。但由此推廣出來的“黑暗森林體系”這一“宇宙社會學”的“公設”,卻屬於社會、政治領域,也可能存在各種問題,難免引起爭議。事實上,一談到“宇宙公設”,就已進入“道”的領域,這是哲學尤其是形而上學的基本領域,科學在此並無優先權,對我們一般人來説,最好是承認對此一無所知,從而多少能夠保持開放性的態度。

黑暗森林體系,有其洞見——尤其以業已瞭解的人類歷史狀況而言,所以不能一概抹殺,但能否推廣為“宇宙真理”,卻大成問題。其基本預設,可以説來自於一些現代性的流行觀念:在政治學上,不會早於16世紀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假説,在社會學上則明顯受到業已廢棄的19世紀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列奧·施特勞斯曾對霍布斯的假説提出批評,如果假定人只是追求肉體的自我保全,進而僅僅追求技術發展以達到此目的並追求權力的擴展,對於古典哲學來説,這已經標誌着我們喪失了基本的人性,屬於古典哲學家不再有興趣討論的問題。就對人的理解而言,人首先恐怕是一種追求意義的生物,意義問題沒法單純用技術手段化約,“意義人”要先於“政治人”,更不用説“自然人”或“技術人”。事實上,這也是今日社會學業已承認的基本原則——對《三體》的設定最有力的駁論之一,就來自一位社會學背景、網名“風間隼”的學者,他寫到,只要“是與人類一樣有精神覺悟,有自由意志的生物”,“‘宇宙社會學’就一定會涉及到意義問題,絕對不可能用數學來解決。”對此,《三體》考慮顯然不足。

不過,即使純粹從數學模型來説,《三體》的設定恐怕也未見得自洽。“黑暗森林體系”可以看作設定條件下的“博弈論”的一個解,但它是否“最優解”或“唯一解”,恐怕並非不存在疑問;還不用説,最初的設定條件:兩個公理和兩個推論,是否存在矛盾因而不能自洽,也並非毫無疑義。“博弈論”問題的合理解,關鍵在於如何達到“納什均衡”,由此如何評估“黑暗森林體系”的自洽性,應該交給專家去處理。我們唯一可以提供的意見是:力量和衝突(全面的戰爭狀態)恐怕並非最優解,遑論唯一解。如果推廣到更復雜的系統,問題也就更為複雜。我們知道,霍布斯由“自然狀態”假設,推出的是一整套政治理論;即使天馬行空的科幻領域,劉慈欣非常可能受其影響的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小説中的“心理史學”設定(本身受19世紀思想影響),也並非如同“黑暗森林體系”那樣暗黑;事實上,即使劉慈欣自己,也存在矛盾——《三體》第三部中,倖存下來的人類,關注整個宇宙的命運時,其所思所為,也與“黑暗森林體系”並不相同。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2

第一次讀《三體》是在五年前,只記得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並且歎為觀止,五年後,回想起來,只記得文革、葉文潔和降維打擊了,很奇妙地又重新翻開了這個漫長的故事,紛至沓來的細節有的與記憶重合,有的卻像未開封一樣引人入勝,與第一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跟着三部曲主角們經歷現實與想象的融合,亦真亦幻。作者劉慈欣真的很會講故事,人性剖析的尤為透徹,其知識面之豐富之專業不得不叫人五體投地。真善美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卻又不能以片面去評斷某個人物代表某種品質,因為每個人物都是千層白麪根本無法用一個詞語概括,就如亂世梟雄,總會有一些影響歷史的關鍵人物,看完書又會覺得,無論誰處於那個位置,結果未必就不同,所謂殊途同歸,那些決定命運的時刻,將整個宇宙的歷史都改寫了,但又怎麼知道它就不會如此呢?

文中對大場面的刻畫展示了宏觀宇宙的博大,對細節的把握又展現了平常人類的渺小,樣樣都被作者拿捏自如。當我掩卷三部曲之後再來回憶,發現我的記憶好似真的經過了成千上萬年的腐蝕,對於地球往事已模糊不清,僅僅記得那是一個漫長的鋪墊,鋪陳宂長卻不沉悶,那些動人心絃的橋段就不再贅述,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解讀和唏噓。或許我更喜歡的是地球之外的故事,以廣袤的宇宙為背景,雖然深不可測,卻又充滿了殘忍的浪漫,以宇宙為尺度的毀滅實在太令人震撼了!星球的毀滅僅在咫尺之間,毀滅即創造,這也許就是宇宙的美學。而生命,確實是一個奇蹟,説它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對,必然中的偶然也好,它脆弱又美好,堅韌又殘酷。宇宙的生滅周而復始,也可能真的不只存有一個宇宙。空間可以翹曲,而時間並不存在,只因參照系的不同,才有了對時間的感知,大宇宙的奧祕和深邃,繁星的升起與隕落,包括四維碎片,歌者,三體運動,越是稀奇莫測的事物越讓我充滿好奇和探索欲。

小説裏的人物覺得二維化的太陽系像極了梵高的星空,不過後來,那隻剩一片漆黑,看完整個宇宙的幻滅,感覺對生命更添敬畏,更想珍惜這滄海一粟的浮生,有人活得跌宕起伏,有人過的平淡乏味。在無限的宇宙廣度下,眾生不過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無論如何,能夠處變不驚的生活,大約就不枉此生了。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3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説好多年!最近在電影《超體》的影評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説《三體》。大眾普遍認為《三體》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無數科幻迷,他們為《三體》建立了三體網站,開發了三體遊戲,三體的電影也正在籌拍中。《三體》的評價譭譽參半,因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佔一半。爭論讓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網下載《三體》三部曲,花一週時間看完,然後被深深震撼!實話説,我看過無數的科幻小説,之前從沒看過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説,在我的認知裏中國作家的科幻想象力總還侷限在《小靈通漫遊未來》,走不出地球。但《三體》突破了我這偽科幻迷的已知認識,給了我關於文明,關於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體》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描繪了宏大壯麗的太空景象。通過拉伸到整個宇宙,整個時間,整個維度的視角,記述了勾心鬥角的精神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格局宏大,立意高遠。《三體》非常有創意,將各種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裏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愛因斯坦,馮諾依曼,秦始皇等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國人寫的書,非常的有認同感。作者擅長不斷地拋出懸念,分析過程步步驚心,經常有一種被逼迫的喘不過來氣的感覺,很有種看美劇的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的意思。這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就像我們小時候看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説,不把它看完,否則便如千百小蟲在心裏咬噬。並且為每解開一個懸念,出現的新事物都必須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則後續的劇情就無法理解。如時間的奇點,潛伏在地球的質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項箔,我好久都沒為看小説而動過腦,在看《三體》時卻必須得不停地停下來想象、理解。

書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會學理論,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讓我們停下來思考,在人類科技尚未達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時,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體》一書作者劉慈欣,大家俗稱——大劉。生於60年代,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水電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發電站的軟件工程師。他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科幻小説,現在是當今中國科幻屆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三體》的出現,讓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説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幾乎是炙手可熱。《三體》的英文版已開始在美國出版發行,憑大劉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他承襲了古典主義科幻小説中節奏緊張,情節生動的特徵,並且在看似平時拙樸的語言中,濃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學和自然的偉大力量。他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黑暗森林法則),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無邊際(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滲透了一股對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覺得科幻小説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即使你所處時代的技術能力和知識力量不夠,也能夠藉助作者的想象力到達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謝劉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讓我看到了更遠處!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4

從《三體》到《黑暗森林》,之中有很多描寫革命鬥爭的都聯繫上了時期,雖然發生的事件都是以未來和現有科學理論為材料,但其中對錯誤的鬥爭方式和時期的黑暗事件的諷刺異常明顯。我是個90後,沒有親身經歷過2019年時期,從歷史瞭解到的,是關於那十年間的許多在現在看來是荒唐的事!而作者換湯不換藥的描寫讓我們更為接近地接觸到那一段沉重的歷史。

革命需要血的代價。在“地球三體運動”一章中,描寫了一羣地球叛軍(説是叛軍可他們的思想也是想把地球變美好,可是他們的思想太負面了,居然認為人類無藥可救必須滅亡!)信仰三體文明跟廣大人類唱反調。如果説一切事物的結局就是毀滅與虛無,人類終將消亡,地球終將步入末日,宇宙終將走向無盡黑暗。那最終有什麼意義呢?還是説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其中演變的過程才是永恆的真理?宏觀上去想,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就如那個可怕的“農場主假説”:一個農場裏有一羣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佈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殺了!

剛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的後背冷汗直冒!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存在高維的生物拿我們當雞看,就如上帝一般,那麼人類的所有文明豈不是都是笑話!

之後想想,嗤笑一聲,這不是杞人憂天嗎?就算真的存在,也不能夠是人類的腦袋能夠想象出來的場景,那跟現在,真的是太遙遠太遙遠……

有如史強那般的現實樂觀主義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生活的態度。畢竟跟那些以紀年級的時間單位相比,人短短一生幾十年連滄海一瓢都談不上吧?偏偏現實中連這些都不珍惜,不可學。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5

我是一個十足的小書蟲,涉獵廣泛,對科幻情有獨鍾。《三體》是中國硬科幻實力派作家劉慈欣的著作,是一套好書。

?三體i地球往事》主要寫了人類劣跡斑斑,已無力再拯救自己。對人類已經絕望並將希望託於三體人身上的組織——地球三體組織,開始了龐大的計劃,三體艦隊在用魔法般的技術鎖死了地球的基礎科學後,開足馬力飛往地球……

?三體ii黑暗森林》主要寫了聯合國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缺陷,選出四位面壁者,展開了神祕的“面壁計劃”,三體人雖然本身不能識破計劃,卻從地球叛軍中選出的精英,開始了智慧間的搏鬥。

?三體iii死神永生》主要寫了兩個文明的覆滅:三體星球被宇宙中的“光粒”擊中,整個星球頓時爆炸得灰飛煙滅;太陽系則受到了維度打擊:從三維跌向二維,使其成為了壯觀的圖景。死神是唯一一座永遠亮着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裏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讀了《三體》系列,我感慨萬千。在偉大的宇宙面前,我們渺小如螞蟻,不值一提。宇宙之大之妙,我們無發想象。它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在三體文明的“水滴”對地球太空艦隊的攻擊中,人類的狂妄自大和對抗更高級文明時的渺小與慘烈一覽無遺。我領悟道,懦弱與膽小並不是其毀滅的原因,傲慢才是。宇宙不是童話,是殘酷的、沒有法則的黑暗森林。而一個文明看重另一個文明的最高表現形式竟然是:趕盡殺絕。這,顛覆了我的世界觀。地球壯觀的二維化使人驚心動魄,假警報的到來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自私與黑暗,兩個文明的覆滅,又使人黯然神傷。

回味幾番,我心中縹緲的霧氣漸漸散去,堅定的信念顯露出來:珍惜現在的一分一秒,做最好的自己,努力學習,讓宇宙成為明天的主題,讓宇宙,成為我們明天的墊腳石,讓宇宙這張神祕的畫卷,在我們手中清晰地展開!這,就是我的理想和信念,是我讀《三體》系列的感想。《三體》中並沒有明確的正義與邪惡之分。三體人為了躲過三個太陽帶來的折磨的痛苦,向太陽系發起攻擊;地球人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與他們展開殊死搏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都會為自己的慾望與生存而奮鬥,我們,亦不是如此?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6

這個暑假,我看了《三體》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説。

當時媽媽把它買回家的時候,我不太想看,因為它有1000多頁,而且三部一本比一本厚,又因為是科幻小説,比較難懂。我剛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太好看,但是讀到後來,覺得越來越引人入勝,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第一部看完了。

?三體》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

一點就是科幻。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狀態”在我當時讀到時感覺很震驚,再想想好像又很正常。就好像在警告所有人類:宇宙是冷酷的,也許發現外星人會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

還有一點就是它對“人性”的描寫。我當時看了人類在三體文明的威脅下不但沒有拼命研究與之對抗的`方法,反而為誰走誰留的問題爭吵不休,最後甚至明令禁止逃往太空的時候,我覺得真的很可笑。仔細想想,不都是這樣嗎?人都是自私的,現在已經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顧全大局了。別説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這樣:我小的時候,和幾個小女孩一起玩,有一個人提議説,讓我們其中一個人帶其她人到她家去玩,並且要把自己的糖果和冰激凌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也要把自己的玩具給大家玩。本來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去自己家,誰會願意犧牲自己的東西呢?沒有人主動站出來,那就石頭剪刀布吧,但是被選中的那個女孩卻反悔了,最後我們不歡而散。而三體人呢?卻認為“這對我們來説不是問題”。我就覺得這部小説和其它的小説真是不一樣。在這本書中,人類的情感反而成了毀滅太陽系的罪魁禍首,也因此,它給我帶來了許多震撼。

在第三部中,程心兩次以愛和責任的名義把世界推向深淵。但是最後,她還是沒有放棄,為了保住大宇宙的未來,把647號宇宙的物質歸還了。智子説:“你還是在為責任活着。”但是,智子最後也選擇了幫助她。我想,宇宙是沒有對錯的,雖然可能會招來禍患,但是永遠不要放棄愛與人性。

三體小説讀後感篇7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

疫情期間閒來無事,無意中看到了在書櫃裏放着的三體,腦中便產生了想再攻讀一次的想法,翻開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簾的是略微發黃的書頁,上面刻滿了時間的印記。翻開書頁,慢慢品讀,我又見到了汪淼,葉文潔,楊衞東,羅輯,程心,史強,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歡的話:“全員進入深海狀態,自然選擇號,前進四!”也安靜的躺在那裏。彷彿上一次的攻讀,還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讀了一遍,看到了大劉用自己的基本理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這座文學史上的豐碑。

?三體》本身,對人性,有着極其準確的認知。其中,對人類的自大,無知,以及目光短淺,進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們,就像住在地下室,卻總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卻沒有能力和條件。而我們又像那從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卻沒有能力。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人類像個孩子一樣,對着深淵喊道:“嘿!這裏有人嗎?”此時的深淵正在凝視着這個無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槍對準了他。畢竟,在這片無盡黑暗的森林裏,信誰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獵人,同時也是獵物,只有隱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獵的資本。

而我們轉念一想,宇宙無比廣闊,而你我,包括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時間這條長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那個奇點而來,最終,也將歸於虛無,而人類文明的生命歷程,在宇宙這這本“故事會”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個故事。

人們,總是高喊保護地球,實際,人類指示地球存在46億年中的一瞬。而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種幸運。就好比,一隻小鳥,大聲喊道,要保護自己的這片雨林。

這,和人類文明在其中認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為數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樣荒謬,人類需要保護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過都是想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存在一會兒,儘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跡。儘管,這些痕跡終將歸為塵土。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豈不是做什麼都是無用功,沒有意義。

恰恰相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繁衍後代的任務而來,或者來説,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並不只是單單的繁衍後代。也不是為了進化而來。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我們的存在,正是為了給現在的歲月以文明。為我們現在的時光,輸入生命。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會給我們本身賦予意義。

“我是一束煙花。”

“我要燃燒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開的更加耀眼奪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開後一切還是會歸於黑暗。”

“但我知道,這片天空曾因我而絢麗過。”

“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