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文脈讀後感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7W

讀書對於我們而言好處是非常多的,可以幫住我們更好的“駕馭文字”寫出優秀的讀後感,會寫讀後感不值得驕傲,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讀後感才是有意義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國文脈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中國文脈讀後感6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1

早已耳聞餘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書架上看到餘先生的這本書就痛快買了下來,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斷斷續續讀了已經半年有餘才算初步讀完。接下來談談讀完這本書的感悟吧。

何謂中國文脈,“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發展幾千年來的一種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等級是文脈的生命。文學的等級沒有像官階、軍銜、財富等這樣的東西來界定,它由一種不太明顯的東西來定,這種東西叫——品味”。什麼是品味,這裏我給大家幾個品味對人產生影響的例子。我們常説一個人讀過什麼樣的書在他的身上就會有這樣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風格等。一個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車裏肯定不會聽着舒緩的softmusic。一個飽讀詩書的學生也不會去帶一條大金鍊子。

當今社會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師的旗號來以文炫已,以文訓世的現象數見不鮮。如某丹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多少人津津樂道,我當時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幾次,甚至家裏還買了他的書,最後聽説因在北京大學演講穿着暴露被轟趕下台。現在還有很多頂着無數頭銜到處給人送去心靈震撼的“大師”,請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

我發現現在很多國小生盲目的揹着並不理解的發矇文言,例如《三字經》裏邊有些東西已經明顯是錯誤的、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的講述早就應該退出文化記憶的文化殘屑、。

面對上述現象先生直言“文脈既隱,小丘成峯。健翅已遠,殘羽衝鵬。”因此迫切需要來搬開蕪雜重新梳理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2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

寒假裏,閲讀組推薦了幾部書,我先上網搜了一下所有書目的介紹,打算選出自己比較喜歡的來讀。第一眼,我就看到了餘秋雨的名字,毫不猶豫先搜尋了他的《中國文脈》,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紅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撥着我的心,所以當即拍下了這本書。這部書一共分三個部分:

一是中國文脈。餘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國古詩的源頭——《詩經》,還談到了諸子百家中的老莊孔孟,從體裁上來看還賞析了楚辭、秦碑、漢賦等;然後縱橫大唐詩文,點評南唐李煜,盛讚了宋代豪放詞風及愛國情懷。隨後,他論元雜劇、明清小説,最後來到近現代,回望了王國維、陳寅恪等學者。這一路寫來,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國雜亂的文學史按年代、體裁及歷史作用清晰地梳理開來,讓我的腦中的歷史文學知識立即呈立體狀。

二是筆墨歷史。作者縱覽歷史,回望過往,從甲骨金文,一直寫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寫了漢字之於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它的書寫是一種集體人格程序,有風範和表情,不僅是集體的審美,更有韻致,推進了文化的美學品格。漢字千年,歷久彌堅,漢語魅力,當並不只遣詞達意,更須在用典引文、在修辭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個話題來説中國的上古時代,從猜測皇帝到感悟神話,然後寫殷墟甲骨,考古記事。餘先生回溯了黃帝和炎帝的時代,他列舉了很多史家對於上古中國歷史的質疑,認為華夏文明皆是外來,或者,認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麼三皇五帝,都是後人的神話傳説。

以我的學識,讀起本書來覺得有些費勁,但卻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我通過閲讀本書,把上大學時期學到的古代文學史回顧一遍,又親近了中國歷史。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温。循着這條脈絡,我感覺自己好像在探尋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頭。餘秋雨先生説自己想通過梳理中國文化的脈絡來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對於我而言,我讀過他的這本書後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長者智者導引着,忘記了眼下的喧鬧與物慾,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只想徜徉於中國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尋、去收穫,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嗎?想來,在當今社會中能讓人擺脱紛繁陸離的世界,精心潛讀的書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對於中國文字,我雖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變、他的美、他的精髓我從未想過,讀了本書,我剎那間發現原來漢字竟然是一種藝術,感謝餘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寶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還可以把這座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也同我一樣感受中國漢字的魅力,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啊!至於最後的一部分內容,我只做了瞭解性的閲讀,覺得他有很多歷史的專業知識,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還是前兩個部分的內容。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3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值得一遍遍翻閲。既是文脈,便依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由黃帝時期寫到近代,講述了千百年來文脈的流傳,或是激烈的脈動,或是微弱的哀吟,但不變的是他頑強的生命。

作者對中國文脈的解釋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間主流;不屬於哲學學派;雖然重要,但體量不大;時斷時續,斷多續少;對周圍的其他文學現象有依附力,更有排斥力。

其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作者尋此文脈用的是做減法的結果,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但是減法不是那麼輕易做的,就像取捨的度怎麼衡量由誰衡量,對所謂的經典名著的敬畏,對聖人的言論的敬畏,這一切都是阻礙。

“指手畫腳的人,大多不懂斧鉞。開山闢路的人沒有時間參與討論,由此造成了等級的倒錯、文脈的失落。”

決定文脈品級的是品味,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脈。但是中間缺乏路標指引,看似清晰的結構也因此變得不可控。所以才會導致文脈的沉浮。

文化好像總是被作為政治、經濟、世俗的附庸,屈原總是被冠上愛國詩人的名號,詩人便詩人,非要與愛國扯上關係,不加愛國二字他依舊也可是輝煌的存在。這隻由他的文化造詣決定,實話説《離騷》我現在也只能零碎背下,初見時極其厭惡他的兮來兮去和他層而疊之的生僻字。但是不可否認之中“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句所藴含的美好意願和個人節操。

作者對與市場亂象感到不安,一切虛假的冠冕套在不合地位的作品上然後炒得高價,表面上是佳作頻出,實際上是亂象,破壞了所謂的文脈品味秩序。用作者的話來説是“文脈既隱,小丘稱峯;健翅已遠,殘羽充鵬。”通俗一點講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話粗理不粗嘛。既授冠冕,必承其重。若是讓一些不知哪個地方跑出來的作品成為文脈支撐,那這豆腐渣也只有傾覆的結局了。所以説文化亂象必須警惕。

文中細講了很多人,既愧於文化又益於文化的秦始皇、《史記》和司馬遷、魏晉名士、陶淵明、盛唐爆發下的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文化光亮數不勝數,一一略過,講些我感興趣的好了。

先前聽聞有個書法作品叫做《肚痛貼》還笑的不能自已,直到我讀到了王家深院部分,王家到底有多少傑出的書法家?王羲之的父親王曠,伯伯王導和叔叔,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茂之……數不勝數。王羲之五子均是書法大家,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個家族中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書法家,“女中仙筆”郗璿,文化翹楚謝道韞。在這種文化薰陶之下連保姆李如意也寫得一手草書。脂粉裙釵之間,典雅的筆墨如溪奔潮湧。圍牆內的場景是怎樣的?這個門庭中進出的人大概很少討論書法。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張便條或許就能成為現在海內鬨搶的國之珍寶。

誰也不把書法當專業,誰也不以書法來謀生。出現在那裏的,只是一種生命氛圍。

這種家族性的文化大聚集,常被認為是生命遺傳(我原也這麼認為),作者則認為這是書法藝術在經過無數錘鍊後走到的一個經典的創造平台。這是難得出現的高尚文化,少有爆發,爆發之後就成為了永久典範。

唐代懂得崇拜,懂得從盛世反過來崇拜亂世,懂得文化極品不管出於何世都只能是唯一。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平安帖》……任何熱愛書法的人在抄寫這些名帖時都會興奮,獲得精神上的富足,我相信。

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講述了百家爭鳴時期有名的幾家,老子孔子不必多説,我們或已對他們熟悉的不行。震撼我的是那個時期的黑色亮光。

作者認為孔子是堂亮的棕黃色,類似我們的皮膚和大地;老子是縹緲的灰白色,近似於天際的雪峯和老者的鬚髮;莊子是飄逸的銀褐色,韓非子是沉鬱的金銅色……

墨子,是黑色。墨子有一批絕對服從命令的學生。整個墨家弟子組成了一個帶有祕密結社性質的團體,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想起我們也有的結社權利)較之諸子百家中其他學派的親密師徒關係,墨子的是濃烈的凝聚力量,感召弟子共赴生死,他的弟子同時具有了一種仁俠精神。

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於齊國創辦的稷下學宮,延續了一百三十多年。

它以極高的禮遇召集各地人才,讓他們自由的發展學派。稷下學宮對於尋聘和自來的學者根據學問、資歷、成就分別授予不同的稱號,使學宮在熙熙攘攘之中,維繫住了基本的學術秩序。

稷下學宮之人“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這既為國政出謀劃策,又能使各學派獨立於政治之外,自由發展。幾乎同時雅典學園的興盛,一中一外,不變的是自由思維的發展。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4

車窗外是綿延的山脈,高低起伏,各有其態。遍佈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幾許裸露的山脊,卻也不覺突兀,黃褐色的土壤與竹的墨綠相襯,頗有幾分相映成趣的味道。這,或許便是一種脈吧?一種自然的脈,有起有落,或有斷裂,卻依然渾然一體。這,又多像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提到的文脈啊。不過是一個有形而一個無形罷了。

所謂文脈,在餘秋雨先生看來,便是一個減法。依我所想,所謂減法,便是由加法演變而來。如若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藴,沒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會有這文脈一説了,更遑論餘秋雨先生那種手握斧鉞大膽取捨的果敢與對文化的敏鋭洞察之深刻。

全文從太過古老以致無法考究的神話開始,帶領我們穿越一個個朝代,領略朝代中各個文采魅力均是驚豔絕倫的著名文人,探尋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生平,追隨他們的足跡,直至今朝。而將這一切串聯後得到的,即是餘秋雨先生所説的“文脈”。

初論及文脈,我不能説一無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約是如山脈一般的、專屬文化的一條脈絡。然而卻從未想過這脈絡中湧動的是什麼,或者説是什麼組成了這脈絡。那麼,是什麼呢?是文人嗎,還是所謂“文化”呢?

我自是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幸運,家門前的大山裏還能有幸遇到古舊的藏書閣,但畢竟,家附近還是有山的。懷揣着對“脈”的一種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頂俯瞰,俯瞰山脈,也俯瞰林立的樓房。入目密佈的樓房,假若城市是一種“脈”,那樓房該是這條“脈”的基礎。那文脈的基礎是文章麼?是詩詞歌賦麼?不,我想不是,文脈的基礎當是文字,是餘秋雨先生口中的“筆墨”之雛形。因它只是墨色端莊的方塊字,還未曾擁有那種恣肆壯美的體態與內在。

餘秋雨先生認為,筆墨是用來書寫歷史的,它貫穿了古今,述説了一代又一代的傳奇。沒有錯,筆墨的確承載了歷史,但在我看來,在看了《中國文脈》一書後的我看來,承載歷史真正內涵的,卻是文字,筆墨真正能代表的,不過是當代人的一種精神罷了。我從未覺得自古以來的文人是文脈的全部,對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書中隨餘秋雨先生的思潮,隨歷史的波濤,我見過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跡、坎坷和輝煌。沒錯,他們是筆墨的傳承者,他們也用自己的精神書寫了歷史,但是,倘若沒有文字,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又何以書寫呢?筆墨於我,不過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種更具國人內心真情的文字。但換個角度,筆墨又是文字的昇華,用文字來講述情感,或許需要很多描寫,而筆墨,也許只需幾許。也因此,筆墨和文字成為兩種不同的體系,儘管它們本是同源,同是用於表達國人內心真情。當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無意感慨,但眼看這時代,筆墨除了成為文檔中字體一欄的固定一員,也並無太多用處,並不為大多數人鍾情。儘管政府提倡學寫毛筆字,學習這種筆墨,可是真正喜愛它,不將它視為一種無奈的任務,抑或是炫耀的資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認在千千萬萬人中,總有那麼些鍾情於筆墨的人們,但需要我們灌注情感、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的筆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藴、有閲歷的人們,又還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為看重文字。

無論多少年過去,文字依舊是人們表達、體現情感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從國人出生開始,由身邊人引導;上學,又轉變為談吐和作文;工作,又演變成所謂論文的存在;再過幾年,它又成為你抒發內心愁緒和歡樂的表達方式。就這樣,文字成為證明國人生活閲歷、文化內涵,抒發國人內心情感的幾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莊的方塊字牢牢佔據了絕大多數國人的內心,國人慣於用此表達,也鍾情於用此表達。這種表達,往往成為中國歷史上浩長文脈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話、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直至近代、現代、當代的散文、新詩、小説等等。也正是因為這種表達,專於文字的表達,使得文字無可替代地成為中國文脈奠定的基礎。

至此,我終於解開困擾我內心許久的謎題,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脈之基礎。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端莊方塊字是有無窮魅力的,僅一個字,就可以從它的變形中發現無數奧妙。而當文字一個個匯聚在一起,成為文章的時候,文字就彷彿是你的心,它連接了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維空間和二維平面中架起溝通的橋樑,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華所在,也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生命的傳承,生生地擔起了中國的文脈。

行走在這條文脈之上,領略文字的偉大,雖從不曾妄圖將自己與文脈相接,但卻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脈永存。

文字中華民族的根源,中國文脈的基礎,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中國之魂。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5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幾千年的發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成為穿越時空成為不朽的經典?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説:"減而見筋,減而見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的取捨。

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歷史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強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了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味來決定的。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類尊嚴。文中字裏行間都充滿着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和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敍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愴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峯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通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學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啟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現始終雲繞着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中國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現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説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偽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裏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

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味;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

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中創造奇蹟的創造力!

中國文脈讀後感篇6

秋末冬初,一本書闖入了我的生活,餘秋雨用自己的筆墨,承接了幾千年的中國文脈。

作者先總序文脈,與書法歷史,再按時間順序仔細講述,從黃帝一直講到近現代,滔滔不絕。而在你仔細品讀時,你會發現作者文字優美,又會感歎作者評判有力。作者會用大量詞語辭藻來描寫唐詩的美,也會運用比喻解釋眾人李白與杜甫友情不平衡的談論,甚至會用反問語氣將挖《紅樓夢》中啞謎之事問到一無是處。

在作者的筆下,最犀利的句子,會成為最有力的槍,駁斥膚淺的眾人,自成一派。他會用明清與近現代對比,使近現代彷彿人才輩出的假象被真相的到來拍打在一邊,而且將明清説成“最鬱悶的年代”。他會用詩作數量證明乾隆一人寫的詩遠超《全唐詩》,但論質量,還有什麼好比呢?他還會用最理智的論證説明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是最不希望他離世的人,而民眾的黑白思維促使他被扣上了反面印記。

看到真相被揭示我會暢快淋漓地叫好,而獨到詩意的語段我會仔細品讀,愛不釋手。我讀到作者在小山上遭遇狂風暴雨時的孤寂,用心感受;我讀到墨子演説自己的抱負,感動萬分;我讀到詩經的雎鳩黃鳥、蒹葭白露,品味其中的喜怒哀樂;我又讀到李白對於千古蜀道、九曲黃河、瀑布飛流的驚訝,隨即讚歎着他超凡的詩作;我更讀到斷裂的《富春山居圖》的慨歎,為它精彩而又不堪的命運歎惋。

然而,本書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的深刻問題,可以研究的重要課題,更是提出了振興文脈的呼籲。的確,夢想的實現在於實幹,新一代的我們,要傳承中國文脈,為它的發揚光大做出不懈努力。

而我也感謝作者,感謝他引領我進入如此高深的討論,賞析每一篇文章。我用驚奇的眼光看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從容大氣,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深邃,看到“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萬丈豪情。如今的我,已與文學為友,以文脈為師,真正愛上了文化。

Tags:文脈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