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月亮狼讀後感模板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K

只有在認真讀書後寫出的讀後感才有實際意義,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強我們對書上思想的認識,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月亮狼讀後感模板8篇,供大家參考。

月亮狼讀後感模板8篇

月亮狼讀後感篇1

我已經在很早之前就想閲讀毛姆的這本書了,但一直被其他事情耽擱了。最近,我終於讀完了這本書,內心受到了莫大的震撼,隨之而來的是內心的澄淨和平靜。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的書名本就深深吸引着我,“月光”意指何物,“六便士”又是何意?直到我瞭解了書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的人生故事之後,我才解開了這個謎團。

思特里克蘭德原本是一個頗有成就的英國證券紀紀人,但是人到中年,卻突然拋家棄子,前往其他國度追尋自己的“繪畫夢”。中途在巴黎還因為自己對繪畫的執着和對外界的漠視而破壞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儘管並不是他的本意。當我讀到這時,我其實是對思特里克蘭德抱有偏見的態度的,我無法理解他為何能夠如此心安理得地拋棄妻子和孩子,訣別安樂、幸福的生活,反而追求貧苦、潦倒的流浪生活,還能用不近人情的態度面對周遭的人。後來,在他選擇到一個叫“塔西提島”跟土著人一起生活直至死亡的時候,我才真正走入到他的世界。

原來他一直追求的是靈魂自由的境界——這是生活的終極奧祕。然而當他選擇了與常人不同的生活的時候,他註定走上一條充滿考驗、佈滿泥潭的“不歸路”。旁人的猜疑、誤解、諷刺和偏見是對堅定理想的考驗,人性中固有的慾望和對愛情的渴求是對初心不染的考驗,生活的貧窮和窘困則是隨時可能湮沒理想的泥潭……然而諸多的不幸都未曾動搖過思特里克蘭德對探求生命價值與意義的信念。當他已經身染瘧疾,全身痛癢無比時,他仍然堅守一間簡陋的木屋,在四壁連同天花板和地板上繪畫着自己心中的“伊甸園”。在雙目失明甚至死亡之前,他繪着的畫毫無疑問是注入了他對生命和這個世界全部的理解,他終於看見了自己的靈魂在原始的天地間自由地歌舞着,也便死而無憾了。

可是最令我大受震撼的是,思特里克蘭德竟然在臨終時囑咐伴侶將自己的心血全都付之一炬!這樣一件藝術界偉大的瑰寶隨着一把熊熊大火化為灰燼,愛藝術的人都會感到萬分遺憾。可我轉念一想,站在這個天才的角度來講,他實現了自己的追求,死而無憾,何況從一開始,他創作的目的就不是為了給旁人看的。最偉大的藝術從來不是為了流傳千古而創作的,只是為了淋漓盡致地表達內心對美的純粹的愛。

書名的“謎底”由此顯而易見了。“月亮”是精神的充盈,而“六便士”則是物質的滿足。對比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常人,又如何能理解這樣一個只要“月亮”,摒棄“六便士”的人呢?“在滿是六便士的地上,你抬頭看見了月光。”月亮和六便士,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狼讀後感篇2

一直想看的一本書。它太有名,腦海裏一直重複着這樣一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只有他看見了月亮。

於是在未打開這本書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不斷在想,不斷在想象,它到底説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是關於愛情、親情,還是光榮與夢想?

直到我真的開始閲讀這本書,到第二章結束,也沒能讀懂它的好。後來,看見這個四十多歲、有着美滿家庭、事業有成的男人卸下了世人眼中充滿豔羨的光芒,不顧一切要去追求創作夢時,我的心竟也是顫抖着的。

誰能想象,誰又能相信,這個男人放棄了擁有的財富與地位,卻僅僅是因夢想。他説,我告訴你了我必須畫畫。這可由不得我。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得好不好無關緊要,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會被淹死。

每每感受到這個瘋子體內的瘋勁,每每同情他的命運時,我就會想到二十一歲的自己。那時的我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心裏莫名燃起的一團火,後來我想那可能真的只是一團偶然升起的無名火,冒冒失失地開始了飛蛾撲火的人生。

斯特里克蘭遠比我幸運。在他身上,有對繪畫的無限熱情,有多少人羨慕也羨慕不來的天賦。而我呢?先天不足,後天也不見得有多努力,除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和懊惱,還剩下什麼?

只有對平庸的人生心有不甘罷了。反正,我得掙扎。

月亮狼讀後感篇3

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的證券交易人突然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拋妻棄子,身無分文的來到巴黎,在一間破舊的廉租房裏開始了自己的第二重人生。沒有蓄謀已久,不是頭腦一熱,他像是被魔鬼抽走了靈魂,被命為畫奴,終其一生只為畫畫。對於世人的指控,情人的以死相逼,他冷酷無情,巋然不動;對於朋友的接濟與善意,他理所應當的接受,還不斷打罵欺辱他們。這樣的奇幻,卻又有種魔力在震撼着我們,他技藝粗陋卻堅定地強調“我必須畫畫”,他在臨終前瞎着雙眼卻將生命的那種明豔、壯美、力量鋪陳在整個房間,又甘願將其付之一炬,他把生命託付在畫紙上,只有用顏料填塗才能擁有色彩。

坦白説,毛姆筆下的這種人是不存在的,相比於原型來説更像是毛姆自己的理想化身,是為歌頌理想而存在的人物。原型高更在做出改變一切的時候也是經歷了諸多選擇和考量的,但文中的斯特里克蘭卻是直截了當的改了行,讓人摸不着頭腦。但從全書來看,正因為他是斯克裏特蘭,所以他一定會這樣,對於世俗的拋棄,道德的背離,人際關係的逃脱,正證明着他不具有社會人的特質。一切的社會行為,包括給人做翻譯,和朋友的愛人建立情人關係,都是為了生存和原始需求的服務,是對社會的妥協。而他兩次搬遷,從高度文明的上流階級到魚龍混雜的底層階級,再到無管轄的自由狀態,隱居大山深處,都體現着他在想方設法逃離人類社會的枷鎖,所以如果用道德標尺去衡量他是不公平和沒有意義的。

而這樣的斯特里克蘭卻有着超脱常人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去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説我必須要去做什麼,是因為權衡利弊下這麼做更有好處或者更符合道德標準,但很少有事情是無緣由的必須要做,如果有這樣的人,在車流中一定要逆行,沒有任何理由,彷彿神明的旨意一樣,我們八成會覺得他瘋了,而斯特里克蘭卻正是這樣,在社會的洪流裏非要無故的逆行。

而支撐這種不明智逆行的正是理想。想法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像是一棵小樹,不斷的開枝散葉,有的被人砍掉了,有的自己脱落了,而理想則是樹的主幹,在我們成熟以後沒有道理的去堅持,去喜歡,去奮鬥,有的人能找到自己的主幹,在故宮修40年的表也不覺得無聊;有的.人在沙漠里科研十幾年不能與家人通訊也覺得付出值得;有的人像斯特里克蘭一樣拋棄一切在西單的地鐵站歌唱。他們是幸運的人,但大多數人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主幹,最終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過着效益第一,職稱優先的中產階級生活,但偶爾還是迷茫,像是書中侷促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一樣。也許我們暫時不幸,沒找到可以為之奮不顧身的理想。但通過這本書,我想説的是,我們還有可能遇見理想,還有時間為之奮鬥,在斯特里克蘭完成生命裏最宏大最震撼的巨幅圖景時,那明黃和鮮紅交織的是生命的激越和力量,是理想的榮光,這種淋漓盡致的激情和意志彷彿命運交響曲結尾的休止符,無聲卻激昂迴響。我被震撼了,理想太美,為堅持理想還是屈服現實舉棋不定的人,還沒遇到理想的人們,要敢想敢夢。

理想啊理想,我願為你臣服,獻上我的生命,做你永世的奴僕。

月亮狼讀後感篇4

大四時候看尼采的超人理論,説這個社會不能容忍部分人凌駕於規則之上,進而破壞部分人的生活。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無論怎樣的道德體系,適用的都只是大多數芸芸眾生,而更多推動這個社會的天才,卻往往不能適應於普遍性的社會規則。

斯特里克蘭背叛了幾乎所有人,妻子孩子朋友,他一直在用很極端的方式表達着對金錢地位以及別人同情的厭惡,在書過去三分之二的時候我都對這個男主着實愛不起來。吊兒郎當的沒有責任心又毫無義氣不懂感恩,彷彿全世界就只有他一個人,自私的活着。我一直想知道究竟什麼才能撼動他那顆冷漠無情的心,直看到最後才恍然,他特立獨行,他桀驁不馴,他不在乎世人的目光,都是因為他只忠於自己的心,為了那虛無縹緲的目的地,獨立的活着。

藝術作品的深淺並非只浮於手法技巧,斯特里克蘭瞎着還畫得出那般震人心魄的偉作不僅源於靈魂深處的渴望和對藝術毫無道理的使命感,更源於他把自己對世事與人性的通透與洞察融入了作品。藝術家本就是通過藝術手段傳達主觀世界,手段不是目的。這也恰恰解釋了為什麼他要義無反顧的離開生活了17年的地方,因為不能兼得,那種環境和身份束縛了他主觀世界的構建和釋放。斯特里克蘭是天才,所以他總與周圍格格不入,也時常對周圍人的言辭行為表露出譏誚、嘲諷、不屑,這是兩種精神層面的碰撞。

月亮狼讀後感篇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鼴鼠的月亮河》。這本書十分精彩、有趣,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我來先敍述一下這個故事的內容吧。從前有一個地方叫月亮河,鼴鼠米加的家就住在這兒。米加跟他的兄弟都不一樣,他全身黑色,又不喜歡吃東西,但愛動腦,有一顆善良的心。米加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師,每天帶着孩子們學習挖掘技術,想讓他們也成為挖掘專家,可是米加對此卻不感興趣,他決定去闖蕩世界。米加遇到了尼裏。尼裏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米加就決心幫她製作一台洗衣機。為了買零件米加孤身一人去了城市,他遇到了魔術師咕哩咕——一個經常唸錯魔法的老頭,向他學習變魔術,賺了很多錢。米加漸漸長大,他的洗衣機經過不懈努力也終於設計出來了。可是一次意外,咕哩咕把米加變成了烏鴉。米加又遇到了烏鴉紅辣椒和烏鴉首領黑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鼴鼠憑藉自己的挖掘本領幫助烏鴉戰勝了老鷹鐵嘴,這讓他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最後米加又回到了家鄉月亮河,實現了他發明洗衣機的夢想,也幫助了好朋友尼裏。

通過學習,我感到友誼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也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更能增強自己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月亮狼讀後感篇6

願你追上命運這匹馬,不捨愛與自由!

重温了一遍威廉。薩姆塞特。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在早之前就看過一遍,但覺得感悟沒有那麼深。第一次讀只注重故事情節,這一次更注重人物的塑造與形象。書中的人物躍然紙上,生動飽滿,各有性格,也把人物性格的兩面性與複雜性寫的有理有條,人的成長脈絡清晰可見……

這是一本關於夢想與追尋的書。“月亮”是美好而遙遠的,就像人們追尋的夢想;但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甚至最後會一無所有得。“六便士”象徵着世俗瑣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價值。可是,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温飽的六便士。

他——查爾斯,一個股票經紀人,生活還算富裕,有妻子和兒女。但當他選擇了夢想,抑或説,他是被夢想擊中了。他便會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奔赴巴黎,遠赴太平洋,流落荒島,傾其所有,即使到最後的貧困潦倒,患麻風而死也從不後悔,他都只為夢想而活。15年之內,這個看起來極其普通的中年人,風馳電掣,越過城市,越過文明,越過階級,越過太平洋,越過人性,終於追上了命運這匹烈馬。

也許,我們一開始都覺得他好可憐,當全世界都在追逐着夢想的時候,查爾斯卻在追逐他的噩運。因為,被夢想俘虜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運。但當他提起畫筆時,他就像一個君王,君臨天下!無法想象,這時他會是多麼地自豪!

我們都説要給自己的人生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爾斯拋棄了妻子,拋棄了兒子和女兒。每讀到這確實覺得,他有些殘忍——為了那遙遠的月亮,連身邊的美好也可以置之不理,嗤之以鼻。這或許就是人性的複雜性。

是的,讀完這本書,我從一開始對查爾斯的不屑、憤怒與同情,轉而覺得他也是很執着、很偉大。在他生命的盡頭創作了那幅鉅作:氣勢宏大,感光敏鋭,熱情奔放,然而其中也帶着一種可怕,令人感到恐懼的元素。其中的人物似乎擁有造出他們的泥土的特質,與此同時也具有某種神性。讓你看見人赤裸的原始本能,而你感到害怕,因為你看見了你自己。有時藝術就是這麼神奇,通過一幅畫,可以看清人性的善惡真醜。

他説,他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要掙扎。是啊,當被夢想擊中,唯有追尋自己的內心,踏過千山萬水,才能找到心靈的棲息地。如同掉進水裏的人,無論你遊得好與不好,你就必須游過去,不然就會死亡。而作為讀者的我也讀出了很多感悟,查爾斯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塵世,他卻抬頭只看見了月亮。而作為凡塵一芥子的我們呢,是否有勇氣大膽的不顧一切地追逐那月亮而可以忽視了那賴以生存的條件。在當今時代,這或許很難吧!並不以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跌跌撞撞地逐月,而在沒有任何經濟基礎能力的情況下。夢想是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的,併為之鍥而不捨,孜孜以求!要知道,查爾斯在離家前,他是上了一年的畫畫班的,這就為他創作藝術打下了基礎。這便是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都説,有夢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堅持這夢想。但查爾斯做到了,他幾乎放棄了所有,唯獨沒有放棄夢想。他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曾喪失追逐的勇氣,最後他確實做到了,他成了一名偉大的藝術家,即使這是他離世之後。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好事多磨,通往成功的路,荊棘叢生,滔天大浪,我們走過去會遍體鱗傷,要過關斬將,即便倒下也要活得漂亮,只為自己的精彩!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夢想呢,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劑調味料,願你我都可以看得見六便士,也可以看得見那清輝如水的月亮。我們要熱愛生活與追逐夢想一同並行,一如説生活並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願明月清風與你我相伴,愛與美好與你我長存!

月亮狼讀後感篇7

生活中也許我們能夠忍受孤獨、寂寞,也能夠忍受謊言甚至背叛,但是卻無法忍受觀念不同,更無法打敗理想不同而產生的背離。很多人分手的原因不是為了名和利,也不是不能容忍對方的缺點,只是簡簡單單地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正像紅樓夢裏的賈寶玉與薛寶釵,其實寶玉是喜歡寶釵的,她舉止端莊,容貌出眾,説話很條理,做事有分寸。特別是寶釵會體貼人,對老太太問寒問暖,對母親恭敬孝順,對王夫人和鳳姐更是有求必應。可是寶玉只是喜歡她外在的東西,看見寶釵露出雪白的粉嫩的臂膀,卻想如果換成林妹妹,也許自己會摸一把。可見寶玉對寶釵根本就無非分之想,更討厭她勸自己追求仕途經濟。

或許人性本來就是相通的,地球本來也是圓的,所以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説《月亮和六便士》裏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也是如此,甚至結局都有些相似。寶玉是拋棄了嬌妻薛寶釵當了和尚,他是告別了糟糠之妻,去追求自己所謂的理想。

那麼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故事梗概。男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來是一位很普通的證券交易員,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只不過與大多數女性一樣,有點愛慕虛榮,兩個孩子也健康快樂。他真應該滿足於人世的快樂,儘管這種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靜。但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拋棄了在外人看來有前途的事業和美滿的家庭。人們都以為他有了外遇,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而且他以前根本不怎麼專長繪畫。

別人都以為他瘋了,他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的畫作也完全沒有品味,除了個別蹩腳的畫家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他似乎很知足,只要每天都在那裏作畫。但最後他感染了病,而且又成了盲人。新婚妻子一直照顧他,幫助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後來他身體潰爛而死,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燬了掛滿壁畫的屋子。

故事似乎很荒唐,也確實是藝術的再創造,但是你我的身邊也許就有這樣的人。為了追求夢想,可以拋棄所有的榮華富貴,可以做出我們認為非常荒唐和絕情的事情,比如弘一法師李叔同。可是對他個人來説,是一次壯舉,一次人生的涅槃。

再比如釋迦摩尼,他本來是一位王子,也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出城,他看見了人間有生老病死,於是他開始痛苦。換作別人,也許過幾天就想開了,該幹嘛還幹嘛!可是他們這類人就是瘋狂。好像孫悟空,本來是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學到了一點仙術,威脅閻王爺讓他長生不死,玉皇大帝又封他做了弼馬温,他還不知足,終於被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才安穩。

所以有些人天生的就是愛折騰的命,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可是如果世界缺少了這類人,每個人都滿足於享受安逸的生活,都對枯燥乏味的生活環境安之若素,雖然少了很多麻煩,卻也失去了一些熱鬧。我們就會在一潭死水中生活,沒有一絲波瀾,更不會掀起驚濤駭浪。

為什麼我們喜歡大海,為什麼也驚歎流星,更加欣賞激流勇進的快艇。因為生活需要活力,人生也需要波瀾。如果大雁不再翱翔在藍天,駿馬不再奔馳在草原,海燕不再與海浪搏擊,天空不再有雨後的彩虹,生活還有什麼趣味。也許你會説,讓他們去搏擊吧,我只負責看熱鬧。這種人應該是大多數,但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想躍躍欲試,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只要時機成熟,醜小鴨也會變成白天鵝。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每個人都在被生活塑造,也被社會貼上不同的標籤。有的標籤很合適,即使是六便士,也每天快樂。有的標籤貼錯了,但是由於貼的太緊撕不下來,或是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撕下來,也就這樣一直貼下去了。即使你是月亮,也可能被貼錯了標籤,所以月亮也會有缺憾,月光也似淚水不斷地拋灑。

月亮狼讀後感篇8

“你不是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而是成為你不得不成為的人”—毛姆

初看書名,不太理解這兩者之間有何牽連。説是理想與現實,可月亮雖是手不可摘卻是自然存在,金錢看似隨手可得大多又都遙遠。到底誰是理想,誰是現實,本是有些模糊的。難道低頭撿了六便士就不能再抬頭看月亮麼?理性人做久了就是有這種糾結,對虛幻的文學之美少了些許感受力。原來講的是人到中年是否該繼續懷揣夢想並孤注一擲的事兒。

我想説的是關於自我與自我之外,關於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故事。

一個42歲的男人,拋家棄子,出走流浪,他該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拋棄所有?可是那一切他真的擁有麼?一個妻子,混跡於作家圈的中上層社會,攀附着形形色色的表達者,尷尬又小心地提起丈夫,內心並不以一個能給她帶來優越生活的男人為驕傲和感恩。作為她的丈夫,不過是她擁有完整的平凡生活的工具和掩飾,是她作為妻子和母親角色的必然出演。她的丈夫真的擁有她麼?孩子自不必説,為了離開而接近的現實存在,不管當初因何帶到了世上,他説的沒錯,養了那麼多年,他的責任已盡。那麼他自己呢?像大多數人一樣,前面四十年過着該做的人生,一份體面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為養家餬口而奔波。當他數十年如一日回到家面對生活的瑣碎,心中是否有那麼許多時刻想要逃離?是否他也迷茫,眼前的人事哪些點滴是真正屬於自己?到底他在做的是那個想要的自我,還是別人眼中的自我?而他的人生到底是活成該活成的樣子,還是他自己認為的樣子?所謂自我,一方面是一種客觀存在,能夠區分的該是不同於他人的特徵,可大多數都是一個個符號的標註,並不覺得abc有什麼本質區別,甚至他人都沒興趣分別;一方面是一種主觀定義,本心能夠感受和認可的部分。而這方面,大多在現實的蠅營狗苟中模糊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們經常會有這種疑問。當物質越來越多的滿足了本身並不需要的虛榮後,內心日益空虛,到底該用什麼填滿?於是他走了,也許他並不是真的想畫畫,只是一定要有一個理由支撐他離開,決絕地離開。他選擇了畫畫。他內心有太多迸發的激情需要表達,他找不到出口,他覺得也許畫筆可以。正如他身邊朋友建議的,也許他應該嘗試其他方式。因為在他所生活的年代,並非所有人都有這種被現實所扭曲的內心和壓抑的病態,大概金融業就是有這種特徵,集中放大了形色各異的人性,使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理解、厭倦並逃離。如果你追尋的是自我,説到底,關他人什麼事呢?書中多次提到,他如何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舒適。我想他是在乎夠了,經紀人是一個高壓的職業,現實和虛擬的世界中充滿了人性的貪婪和恐懼,讓人看到所有的不堪和邊界的突破,沒有底線,而他自己就是底線。他還有什麼需要在乎呢?而自我的舒適該是由於長久的麻木吧,習慣了不享受乃至不感受,正急需一些不適感甚至強烈的刺激才能激發出早已麻痺的感官神經,才能引導體內和心中的種種激情。可見長久的渾渾噩噩後再次找尋自我需要透過多大的痛苦才能做到。甚至於到死才能真正釋放。我能理解作者寫他在完成最終的作品後選擇銷燬的意圖,那樣才符合真正自我的態度。但其實,他根本不在意他人是否理解或認同,甚至不在意他人是否得見。對於他而言,創作結束即為圓滿。

説説夢想與現實吧。很多人會把內心向往卻無法實現的叫做夢想,其實我是不太認同的。既然嚮往為什麼不能把它變成現實?我們是多麼輕易地給自己找到各種藉口,時間、自由、甚至現實都能成為之一。我們很多時候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對於他人是多麼地不可或缺,更多的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吧。當他離開之後,他的妻子經歷了短暫的痛苦,確認他不會再回來時,便理所當然地背起了家庭的責任,按部就班地生活開了,似乎他從未在過。最初的感覺沒有錯,她只是需要一個角色,而至於他是誰並不重要,只要能滿足她的一切虛榮心即可,甚至即便沒有也不要緊,她還能收穫同情,生活安然無恙。到底是我們覺得自己重要還是缺乏追尋的勇氣?如果你知道自己要的並去追尋它,你就會得到。現實是什麼呢?我們用盡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認清了生活還能熱愛的英雄主義算不算平凡?放棄一切選擇了浪漫主義的方式卻終無所獲算不算平凡?像高更一樣致死尋找自我而終被世人所理解算不算平凡。他的荒唐行徑以他死後畫作受追捧而得以有了更偉大意義的初衷,那些曾經被嘲笑的粗鄙行為似乎也因此成為藝術家不可或缺的缺陷,他的夢想真的不依賴於現實麼?如若千百年後都沒有人能接受他的作品,那他的一生不就只是他的一生了,連附加的意義都沒有。也許更重要的是把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或者為人所認同的結果。可是在他死後這種世俗意義的現實對他有何助益呢?而他的夢想,與其説是畫畫,不如説表達,或者內心真實情感的釋放。他創作的過程一度受阻,需要藉助於最原始的性愛才能激發,而當他發現自己仍囿於身體的慾望時,他害怕了,彷彿又走進了曾經的桎梏和枷鎖。最後他在一片現實的伊甸園裏,與一個對他無所求的女人結婚生子,並且生活下去,在生病的過程中完成了最終的釋放與表達。原來他想逃離的並不是婚姻和家庭,只是身邊人企圖的控制、擺佈和要求,以及世俗的標準和界限。他需要一個家庭,一個女人,但前提是,他必須首先是他自己。

我們很多時候成為了不得不成為的人,可是在此之中或之後,如果還有某個時刻你也在思考自我,追尋自我,是不是也可以在向想要成為的人的路上前行,就那麼一步步地走過去呢?當你彎腰撿起六便士的時候,也順便抬起頭看看月亮吧。也許看着看着它就在你心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