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家庭家風家教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8W

很多人對寫心得體會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誤解,實用的心得體會是可以讓我們的思想得到昇華不斷進步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家庭家風家教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家庭家風家教心得體會6篇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1

近日,《關於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在全國發行。“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好的家風對家庭成員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影響,倘若家風不良,必將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因此,家風不僅關乎個人品行,更關乎黨風政風民風,建好家風受益無窮,應是我們常抓不懈的永恆課題。

激活文化因子,在以理導人中建好家風。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優秀傳統家風文化傳承於各個時代,弘揚於社會各個層面,孔子的“詩禮庭訓”、諸葛亮的“誡子格言”、范仲淹“自立、讀書、清儉、行善”八字家風、司馬光的《家範》、朱熹的《朱子家訓》,焦裕祿“焦門家風”等等。這些優秀家風文化是跨越時空的寶貴精神資源,在中華兒女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裏,為我們提供了安身立命、軌物範世的可貴鏡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加強家風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引,營造了廉潔從政、服務為民的良好社會大環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員幹部要努力激活這些家風文化因子,真正把家風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帶頭樹立良好家風,以良好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清正、社風民風淳樸。

善講家風故事,在以情感人中建好家風。家風故事是最好的營養劑。講好家風故事,能夠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引領新風尚。從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到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從朱子家訓教育子孫“恆念物力維艱”,到周恩來“一片菜葉抹碗底”的簡樸飲食,一個個家訓故事、一句句家教箴言,承載着祖輩對後代的希望與囑託,也藴含着豐富的人生智慧與美德。總書記曾回憶,小時候母親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報國”四個字,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是一生追求的目標。由此可見,“講好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因此,我們抓好家風建設,要善講家風故事,將大道理講成“小故事”,把陳情與説理結合起來,要注重把家風故事講出質量、講出水平,做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好的家風故事能涵品養心,能厚德明禮,總能讓後輩在迷茫時堅定,在困頓時堅強,是我們幹事創業、成事興業的關鍵所在。

堅持細照篤行,在以境育人中建好家風。“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要想良好家風春風化雨、温潤人心,關鍵還是身體力行,不僅要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言傳,更要注重立足眼前當下的身教。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出現時,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圍追堵截,而是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幫助家庭成員明辨是非善惡,明確道德責任,糾正偏差行為。要自覺追求健康情趣,努力在家庭中營造向善向好的氛圍,在自身的心口如一、表裏如一、知行合一中做好樣子、樹好標杆,給後輩留下管根本管長遠的立身做人、為人處世的優秀品質。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涵養性情、滋養身心,有力於黨員幹部專心致志工作。因此,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在家風建設上做出表率、當好“主角”,牢記與其“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樣子”的道理,正心修身、律己持家,將全部心血和汗水傾注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步伐中。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2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代表着成長之地,是人生的起點,也是心靈的歸宿,而家風,則是涵養一個人行為品德、精神風貌及內在素養的重要“法寶”。總書記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高度肯定了建設優良的家風的重要性。

我成長於黔西北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十分重視我們兄弟姐妹的教育問題。直到我們幾個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父母仍未停止對我們的教育。現在回憶起來,才發現這諄諄教導的背後,是父母對我們能夠做一個崇德向善的有用之人的殷切希望。

向優秀學習,勇於拼搏。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的家鄉還是一個十分貧困的小鄉鎮,艱難貧苦的生活讓父母更加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父親常説的一句話就是“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不過,父親和母親都不會一直乾巴巴強調這一點。那時候,堂哥們通過努力考上了“鐵飯碗”,買了車,蓋了新房,算是脱離了農門,相比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我們,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母親看在眼裏,就問我們,是不是很羨慕,也想像大哥他們一樣?我們幾個都點了點頭,母親就語重心長地説,那是別人努力拼搏來的,你們想要那樣的生活,只有向他們學習,努力讀書。在那之後,他們就儘可能給我們創造學習的條件,當我們認真學習時,再苦再累的活他們都獨自幹了,不打擾我們學習,而當我們貪玩不想學習時,就會默默帶我們下地,在苦累的農活中磨鍊我們的意志,然後更加堅定學習的決心。正是在這種身體力行的教育下,我們幾個都發憤圖強,先後考取了大學,隨後再考上了研究生。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八個字我至今記得相當清楚,這是父親教我寫作文時寫在我本子扉頁上的話。那時候的我由於太小,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隨着我慢慢長大,才明白父親是希望我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父親常説,人難免會有低谷的時候,而這時候,對你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都是你的貴人,要懂得感恩,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能幫的你也要儘量幫一把。印象最深的是,自從我考上國中後,父母每年都會在家裏養一隻羊。那時候,以我的家庭條件,是完全上不起這所在全縣都很出名的私立學校的,但那年學校有一個政策,只要考試達到學校的要求,就有給予減免學費生活費的待遇。在父親看來,雖然這是學校的政策,但要感恩學校這個政策,才讓我有機會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親想要感謝學校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而在我們家鄉,有端午殺羊過節的習慣,於是父親每年都會養一隻羊,在端午這天邀請學校的老師們來聚一聚,這個習慣一直持續了很久。通過這樣的方式,父親把要懂得感恩的思想灌輸給了我們。

與人為善,敢於“吃虧”。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吃虧是福”。在父親看來,“會吃虧”是一種很好的修行,因為只有敢於“吃虧”,才能“享福”。小時候的我們想不通吃虧和享福之間的關係,於是父親開着拖拉機(當時家庭重要收入的來源),在給別人拉完貨後,就會去石山上拉一車碎石,讓我們幾個帶上工具去填補道路的坑窪。我們不解,路是大家的,為什麼要讓我們幾個來鋪呢?父親説,我們幾個來鋪路,看着是我們吃虧,別人享福了,但實際上,修橋補路不但方便了別人,也方便了我們自己,是一件“積德”的事。在生活中,父親也會教育我們,執着於小利是目光短淺的行為,與人有利益衝突時要學會“退一步”,與人交往要友好和善,胸有度量才能真正做得了事。參加工作成為一名“公僕”之後,我才更加明白父親對我們要敢於“吃虧”的教導,因為這代表着沒有“吃虧”的精神,就無法談奉獻精神,更無法談為人民服務了。

回想一下,我和兄弟姐妹們先後走上公職人員這條路,其實和家庭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很大關係,而我一直很感恩有這樣重視家風建設的父母。與此同時,我想,我也有義務將之傳承下去,積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3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説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温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裏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説,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説,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裏,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説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説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説,要麼只説好。但是,有實在人説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説,説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説。娶媳婦看丈母孃,説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説,有人説,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4

什麼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對修養、氣質、智慧、人品的傳承,家風是由父母家族長輩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家風一旦形成就能不斷繼承和發展,使整個家族有了一種靈魂和底藴,家風傳承越久家族底藴越深厚。

首先是修養,一個好的家風會讓人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前幾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讓我感動,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帶着她幾歲的小女兒在公交站台等車,小女孩手裏吃着零食,然後隨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媽媽望着她對她説“媽媽在家裏怎麼教你的?亂丟垃圾是不對的,趕快撿起來丟旁邊的垃圾桶裏”小女孩彎下腰把垃圾撿起來丟到了垃圾桶裏。年輕媽媽的教育讓小女孩知道了亂丟垃圾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小女孩在媽媽這樣的教育下必然會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

説到氣質大家腦海裏肯定出現了大家閨秀,紳士風度這樣的詞語,對,就是這樣的,良好的家風會有一種良好的氛圍,在這種有氣質的家庭的家風中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説髒話,見了長輩要行禮打招呼,走路要目視前方腰板挺直等等。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氣質的一種表現。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礙出入,他決心把它們剷平。智叟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説: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後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而山不會加高,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動,便派誇娥氏二子把山揹走。有人會想我們是在談家風,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個人的事而已,其實不然,愚公為什麼説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那是因為愚公的家風,愚公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辦到搬走兩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的大智慧留給了後人,後人一代一代傳承這樣的家風,相信一定會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個家族的家風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誠信,正直,勇敢,真誠,坦蕩,寬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覺自醒等等。

社會是由家族組成的,好的家風會形成好的社會風氣,一個民族的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好的家風的傳承,讓我們把好的家風傳承起來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5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6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於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後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範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於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後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小來偷針,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慾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後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説明多數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慾的過度追求現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着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於小,防惡於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