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完成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同學們對名著人物的領悟,認真寫好讀後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閲讀相關的著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8篇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1

早已耳聞餘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書架上看到餘先生的這本書就痛快買了下來,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斷斷續續讀了已經半年有餘才算初步讀完。接下來談談讀完這本書的感悟吧。

何謂中國文脈,“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發展幾千年來的一種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等級是文脈的生命。文學的等級沒有像官階、軍銜、財富等這樣的東西來界定,它由一種不太明顯的東西來定,這種東西叫——品味”。什麼是品味,這裏我給大家幾個品味對人產生影響的例子。我們常説一個人讀過什麼樣的書在他的身上就會有這樣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風格等。一個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車裏肯定不會聽着舒緩的softmusic。一個飽讀詩書的學生也不會去帶一條大金鍊子。

當今社會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師的旗號來以文炫已,以文訓世的現象數見不鮮。如某丹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多少人津津樂道,我當時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幾次,甚至家裏還買了他的書,最後聽説因在北京大學演講穿着暴露被轟趕下台。現在還有很多頂着無數頭銜到處給人送去心靈震撼的“大師”,請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

我發現現在很多國小生盲目的揹着並不理解的發矇文言,例如《三字經》裏邊有些東西已經明顯是錯誤的、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的講述早就應該退出文化記憶的文化殘屑、。

面對上述現象先生直言“文脈既隱,小丘成峯。健翅已遠,殘羽衝鵬。”因此迫切需要來搬開蕪雜重新梳理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2

去北京玩的時候,看到了餘秋雨的《中國文脈》一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競也是愛不釋手,是因為封面的“黑”裏透紅,還是因為黑色封面上雖小卻也很顯眼的白色字體餘秋雨?説不清是什麼原因,雖説明知道上網去買的話肯定會打折的,在這裏買一點也不打折,是原價38元,書也比較笨,紙也是有些泛黃的,也還是比較重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總也不能放手。

一、中國文脈篇

許是那股“潛流”,許是“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許是對《詩經》的評論:在平實的麥香中熔鑄着偉大和奇麗;許是對先秦諸子的文學品相的分等級,許是對“屈原”的肯定:一動一靜,一祭一讀,都是屈原;魏晉文脈的三段論,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真的是一部《中國文華史》,不同時代的文化的比較、四大名著的論述……真的能讓我們“從當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裝扮中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然後,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託者、企盼者。”真想,去領略這份文脈,莫再等待。

二、筆墨歷史篇

筆墨是我的喜愛,但也只能算是喜愛,在上學的時候學習過它,現在還要使用它。對過去的毛筆字也只能算是一項喜愛,好歹會提筆劃拉幾下,愛好王羲之的行書、歐陽詢的楷體,看它們是一種欣賞,或者説只能是愛看,卻不會賞它,讀過了這個筆墨的歷史篇章,裏面有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喜愛毛筆字了,假期裏也抽出時間來翻開很久以的書法字貼寫了幾張,很是生疏,但看到筆墨的痕跡,嗅到墨香,心裏總是一種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草的神韻總是承現在腦海中,圍繞在身邊,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學家,去古墓中尋找感受古人的那種書法氣韻。

東晉王家,那種歷史文化,王家那數也數不清的書法家,自王正的八個兒子,產生了四個傑出書法家,其中的王曠又出了比自己有名的兒子王羲之,這個膽腹東牀快婿也娶了個“女中仙筆”郗璿為妻,又生了七擅長書法的兒子,“凝之得其韻、徽之得其勢、操之得其體、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這種家庭中的每一個人不可能不懂書法,連獻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書名筆,東晉王家,無處不飄逸着書法的香氣,若能在其家的外牆院站一站、聞一聞那種感覺也會令人心醉。王羲之的書法在唐朝皇帝的珍愛中進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現了習王的“歐柳顏趙”,這四家之中,我最喜歡歐陽詢的字體,也曾習過它的字帖《九成宮醴泉銘》,歐體的書法以“險勁挺秀”而名,評《九成宮醴泉銘》的也很多,“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者也。餘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或軍運筆之妙諦。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遵勁,於右軍之神氣骨力不相悖,實世之珍。”讀到這兒,總不免提筆再去臨習一下字帖,卻總感到那份神韻離自己太遠,即便極其遙遠,但能臨摹一下總能沾到點墨痕,還得多抽時間學一下,宋代的“蘇黃米蔡”也曾領略過,尤其是其中的蘇軾,很喜歡他的詞風,也喜歡他的筆韻,“蘇黃共閲一手卷”,蘇黃的情趣相同,蘇軾的《寒食帖》,黃庭堅的《松風閣詩卷》也有相通之處。

雖説明清的書法沒有唐代的鼎盛,但我還相信歷史已入黃昏,文脈不會打盹,筆墨也會重振。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3

藉着暑假這個空閒的假期,我花了7個小時把餘秋雨的《中國文脈》讀完了。總體感覺給自己的中國文學史複習了一下。複習過程比較輕鬆。有笑着感歎的地方,也有不甚滿意的地方。

新意並不多,把冷飯熱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曉風明月的感覺。好在時間線索比較清楚,分類也比較明確。

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他因為對曹操的偏愛,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國。對羅貫中缺乏足夠的敬意。

其次是他對越是遙遠的東西評價越高,越是接近現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評價。好像是文脈消失了一樣。這個見解缺乏説服力。

第三是對百姓在文學史上地位評價的前後矛盾。前面説稷下學宮裏不需要草民。後面又説只有百姓還記得屈原,好像給了屈原無上文學地位的是百姓。

最後是對紅樓夢的解讀評價,雖然很高,説這是人性生存與美好的幻滅,但是分析軟弱無力,缺乏獨到見解,又不敢在眾多理論中闡明旗幟,不夠給力。

為了可以追求語言的生動,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確實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後面,越覺得寫法出現模式化,就在笑不出來了。

?中國文脈》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在這我也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下。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4

車窗外是綿延的山脈,高低起伏,各有其態。遍佈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幾許裸露的山脊,卻也不覺突兀,黃褐色的土壤與竹的墨綠相襯,頗有幾分相映成趣的味道。這,或許便是一種脈吧?一種自然的脈,有起有落,或有斷裂,卻依然渾然一體。這,又多像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提到的文脈啊。不過是一個有形而一個無形罷了。

所謂文脈,在餘秋雨先生看來,便是一個減法。依我所想,所謂減法,便是由加法演變而來。如若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藴,沒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會有這文脈一説了,更遑論餘秋雨先生那種手握斧鉞大膽取捨的果敢與對文化的敏鋭洞察之深刻。

全文從太過古老以致無法考究的神話開始,帶領我們穿越一個個朝代,領略朝代中各個文采魅力均是驚豔絕倫的著名文人,探尋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生平,追隨他們的足跡,直至今朝。而將這一切串聯後得到的,即是餘秋雨先生所説的“文脈”。

初論及文脈,我不能説一無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約是如山脈一般的、專屬文化的一條脈絡。然而卻從未想過這脈絡中湧動的是什麼,或者説是什麼組成了這脈絡。那麼,是什麼呢?是文人嗎,還是所謂“文化”呢?

我自是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幸運,家門前的大山裏還能有幸遇到古舊的藏書閣,但畢竟,家附近還是有山的。懷揣着對“脈”的一種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頂俯瞰,俯瞰山脈,也俯瞰林立的樓房。入目密佈的樓房,假若城市是一種“脈”,那樓房該是這條“脈”的基礎。那文脈的基礎是文章麼?是詩詞歌賦麼?不,我想不是,文脈的基礎當是文字,是餘秋雨先生口中的“筆墨”之雛形。因它只是墨色端莊的方塊字,還未曾擁有那種恣肆壯美的體態與內在。

餘秋雨先生認為,筆墨是用來書寫歷史的,它貫穿了古今,述説了一代又一代的傳奇。沒有錯,筆墨的確承載了歷史,但在我看來,在看了《中國文脈》一書後的我看來,承載歷史真正內涵的,卻是文字,筆墨真正能代表的,不過是當代人的一種精神罷了。我從未覺得自古以來的文人是文脈的全部,對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書中隨餘秋雨先生的思潮,隨歷史的波濤,我見過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跡、坎坷和輝煌。沒錯,他們是筆墨的傳承者,他們也用自己的精神書寫了歷史,但是,倘若沒有文字,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又何以書寫呢?筆墨於我,不過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種更具國人內心真情的文字。但換個角度,筆墨又是文字的昇華,用文字來講述情感,或許需要很多描寫,而筆墨,也許只需幾許。也因此,筆墨和文字成為兩種不同的體系,儘管它們本是同源,同是用於表達國人內心真情。當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無意感慨,但眼看這時代,筆墨除了成為文檔中字體一欄的固定一員,也並無太多用處,並不為大多數人鍾情。儘管政府提倡學寫毛筆字,學習這種筆墨,可是真正喜愛它,不將它視為一種無奈的任務,抑或是炫耀的資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認在千千萬萬人中,總有那麼些鍾情於筆墨的人們,但需要我們灌注情感、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的筆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藴、有閲歷的人們,又還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為看重文字。

無論多少年過去,文字依舊是人們表達、體現情感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從國人出生開始,由身邊人引導;上學,又轉變為談吐和作文;工作,又演變成所謂論文的存在;再過幾年,它又成為你抒發內心愁緒和歡樂的表達方式。就這樣,文字成為證明國人生活閲歷、文化內涵,抒發國人內心情感的幾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莊的方塊字牢牢佔據了絕大多數國人的內心,國人慣於用此表達,也鍾情於用此表達。這種表達,往往成為中國歷史上浩長文脈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話、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直至近代、現代、當代的散文、新詩、小説等等。也正是因為這種表達,專於文字的表達,使得文字無可替代地成為中國文脈奠定的基礎。

至此,我終於解開困擾我內心許久的謎題,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脈之基礎。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端莊方塊字是有無窮魅力的,僅一個字,就可以從它的變形中發現無數奧妙。而當文字一個個匯聚在一起,成為文章的時候,文字就彷彿是你的心,它連接了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維空間和二維平面中架起溝通的橋樑,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華所在,也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生命的傳承,生生地擔起了中國的文脈。

行走在這條文脈之上,領略文字的偉大,雖從不曾妄圖將自己與文脈相接,但卻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脈永存。

文字中華民族的根源,中國文脈的基礎,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中國之魂。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5

乘隙讀畢餘秋雨先生《中國文脈》,特來作結。

此書位列“餘秋雨書系”十八卷之首,有提綱挈領、開宗明義之重任。倒是我1998年遇到的《文化苦旅》,僅位列第九卷。可知此雖為後成之書,在先生心中分量卻是極重。先生今年將69歲,讀古人歎世代風華,臨舊跡感往事來去,行萬里成久遠之思,籍散文展樸正情懷。我年淺筆拙,只能簡談所感,向有歷史擔當的前輩文人致敬。

文學之中,我與詩最有緣。兒時我不懂詩,初讀《新編唐詩三百首》,讀得不解風味。長大一點後,什麼詩都讀。就這樣長到17歲——那時正讀高二,冬日裏某一天,我紅衣紅褲紅靴紅帽,執飯盆快步從飯堂返回宿舍。走到澡堂子後牆之時,我突然拍拍腦瓜子,告訴自己:“哦,這就是詩啊。”從此我認為自己懂了詩。我也寫詩,13歲和兩個女孩結了詩社,關注洋娃娃也關注世界。這段詩旅18年後戛然而止。

與詩的糾葛並非解決我人生大問的單純線索,軍、史、哲等著作也淨化了我的心靈。如果不是有那三年,安然坐讀這些血火交織的文字,我至今仍將是當初那顆單薄頭腦。同時我感恩身邊不懈奮鬥的人們,他們以待人行事來為我定義,什麼叫做心胸與夢想。

述説以上經歷,是想説明在有所準備之後,閲讀較不易辜負著者苦心。餘先生縱橫古今,將文脈正統,聯接於品格性靈;把傳世之作,勾嵌於人生沉浮。由於情境皆活,讀者可盡覽數千年名士風采。名士之間,落筆則有輕有重。例如屈原一節,他甚至附上《離騷》全文今譯;而不可繞過的蘇軾,卻僅寥寥數語。約取之間,彰顯著者思考結論——餘先生重視的當代文人之文化重任——“拔其神質,靜候佳音”,正在其中。

讀畢掩卷沉思,印象最深處,一為《離騷》天真爛漫之情,與《夢遊天姥吟留別》遙牽一線。二為歐陽詢楷書我多年珍愛,不想先生亦重。三為陶淵明不為人孰知的短詩四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再拜友人推薦此書。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6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則是依靠文字為載體,傳遞獨立人格的思想內涵,觀念主張,它在一代又一代歲月的風化中日臻完善,嬗變為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秦的諸子百家,大眾的儒家思想,端午清明的節日風俗……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物質文化,二者都是我們這個民族萬千人民的智慧結晶。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思想的巨人以文字點燃文化的火炬,即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科學民主思想代替封建迷信,但並不止步於此,正如餘秋雨所説:這種轉化更有一種接近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鬥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着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為文化,是因為它們各自都牽連着一個完整的世界。

展望建國xx週年的今天,各種文化思潮此起彼伏,我們接納優秀的外國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包容各自民族的個性,但不管怎麼説,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因為只有她,才賜予我們第二重血與肉,才讓我們在濃濃歷史迷霧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

在歷史的觀照下,我們尋找現實生活的脈絡和意義,如同久旱逢甘霖,我們遇見文字,如飢似渴寫下內心孤獨與沉思的獨白,大膽而羞怯的表達我們的愛情與希望,耳邊廝磨迷茫與猶豫不決。似野草,春風吹又生,似煙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似,卻又不是,然而記錄文字,就是塑造我們自己。

希望你的文字裏,有餘光中“聽聽那冷雨”的鮮活匠氣,有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冷峻深邃的思想,更有春秋《詩經》“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熱烈敦厚……

站在歷史的雄偉長城上,看國破家亡,兵荒馬亂之中,中華文化霎時可能隕滅,但在一批批忠貞文化志士的保護下,一息尚存。因為堅定,因為執着,他們使傳統文化歷久彌新,而現在,處於新世紀,新未來的我們,作為千千萬萬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在心底保存對傳統文化的虔誠信念,為她,更好的雕琢自己,為她,更好的取精去粕,為她,更是為我們泱泱大國——中國。

文化相傳的過程,是我們民族精神靈魂的解閃耀與解放。行走在文化絲綢之路,願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個世界都能使你心靈更加豐滿充盈,擁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開啟心智,湧現你獨一無二的魅力,展現當代大學生的丰神俊貌!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7

從《山河之書》到《中國文脈》如果説前者是閃耀在中華文化長河上的亮麗一景的話,後者便是前者的締造者。如果説我是一個從不懂歷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時,我卻被餘老師用那麼通俗,簡潔,乾淨而又賦予魅力的語言吸引着,我從來不知道浸着歷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讓人醉,你為我們講述的不是那鐵騎血腥的歷史,娓娓道來的而婉諾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攜着遠古文化氣息,那麼親切地走來了,你所有的懷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種美是我從不曾目睹的,那種愛是迷失自我的歲月裏,光輝的一筆,那是生命裏的切切私語,是生存狀態自然程現,就是她讓我心裏像點着了一場大火,讓我的思考從平淡、消極、頹廢,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傷感還是有的,有那麼一天開始,我不那麼熱衷於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腳也夠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還在燒着,燃燒是一種讓人睜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種灼熱而飄忽的獰笑,快速地推進着毀滅。那一刻,我這一邊已經準備剎時化為灰燼,哪知有一雙手伸了進來,把傷殘的我救出。

我從夢魘中醒來,生命那麼觸手可及,連樓蘭姑娘也在為我婉惜,我還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對數理化的宣揚,那種數字美,那種簡潔美,那種約定美,那種不用粉飾的美,那麼高傲地推動着生產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為我親愛的祖國盡微薄之力,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遺蹟,我的人生帶着年齡的宂餘前進着,可時間已經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讓一種東西停止了,而讓一種東西無力了,我沒有自信了,帶着的清高的外表,卻感到了那種來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讓我傷透了。

西天最後的一絲餘光鋪開了夜的序,我開始了我爭渡的最禮相遇,不知道算不算愛上了你。

我的書房裏,泛泛的燈光裏,我席地而座的隨意,散落一地的書,乾癟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應該知道,我不想睡!

中國文脈餘秋雨讀後感篇8

餘秋雨老師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後,拜讀過一本散文集,與我心中的張愛玲、沈從文比,猶如繁花與藤蔓,最終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讀完。後來餘老師以文化學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厭煩。

看完《中國文脈》這本書後,覺得餘老師涉獵之廣泛,我輩望塵莫及。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壞小孩,在舞台角落拉開幕布偷看在書海中徜徉的餘老師,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點評。

文中説,孔子的《論語》開闢了中國散文的先河,開始覺得這個説法很有意思,但仔細思量,《論語》裏子曰東一句,西一句散漫的説着,不就是散文嗎。文中將孔子對文脈的影響排在孟子、莊子之後,這點我是很不服氣的。

我從喜歡《論語》到喜歡孔子,長大後看《論語》和小時候背誦課文裏的《論語》節選感受完全不同。"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時候讀到這段,覺得都是和學習有關的大道理。標準答案的翻譯是這樣的:學了以後要不斷地複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瞭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現在讀覺得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個放學後的黃昏,孔子和一羣學生在小酒館喝酒,酒過三巡,孔子説"以前看過的書,過段時間拿出來再看看,會有新的理解,還蠻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試試。"觥籌交錯間,又是幾杯過後他又説;"那位遠方的朋友來到這裏,就一起喝幾杯吧!"遠方的朋友來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實在喝不了了,跟你第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實在喝不了了。"也許孔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樣,是個二不兮兮的可愛小老頭吧。這樣受後世敬仰的敦厚可愛小老頭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莊之後,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文中把《詩經》排在《離騷》之後,我確實也不懂。最喜歡《詩經》中《風》的詩句,朗朗上口,淺顯易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多麼青澀可人的愛情故事,這和拗口難懂的《離騷》比,竟然在它之後?記得《大學語文》學過一篇《離騷》的節選,其中一段老師講了4節課吧,才明白是説我的家鄉,武漢市江夏區被洪水淹沒了,屈原站在山頂唏噓不已。

讀完餘老師古文今譯的離騷,覺得屈原,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富二代,本想大展宏圖,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傷感和悲歎化作離騷動人的詩篇。不過讀完還是很感慨,原來在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種植蘭花了,並且能分出蘭草和蕙蘭。

黃庭堅的字,餘老師評價不高,他喜歡顏真卿。中國字演變的變化並不大,為什麼清朝至今,沒有出現過"蘇黃米蔡"這樣,普通大眾都公認的大書法家。也許正如文中所説,王羲之的父親、叔父伯父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幾個兒子是書法家,就連王羲之的女傭,也都寫得一手好字。這樣崇尚書法的社會氛圍已經不再,又怎麼可能出現書法大家。

餘老師文中説,司馬遷的貢獻不僅僅限於《史記》,更在於為以後的史官做了表率。死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宮刑以後窩囊的活着。但更讓人驚奇的.是,司馬遷在接受宮刑出獄後,漢武帝不計前嫌仍然為他封官,召他入殿獻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