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W

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人性、道德和價值觀念,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總結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和情感發展,思考它們的深層次意義,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6篇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1

路遙這篇小説題目為《人生》,這個題目頗大,人生,千姿百態,酸甜苦辣,又豈能是短短的十萬字所能書盡、寫完的?所以,路遙小説中展示的只是發生在一個小角落,在浩瀚人生中的一段故事,可是故事中不同人物有不同追求,這折射出的條條紋線不斷延長,不斷縱橫交錯,儼然已是那千姿百態的人生。

小説主角高加林的人生正如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一樣,有低谷,亦有高潮。加林是一個有才華,又有遠大抱負的青年,他的才華讓大隊書記高明樓都佩服、忌憚。作者借高明樓之口這樣評價過加林:他會寫,會畫,會唱,會拉,性子又硬,心計又靈,一身的大丈夫氣概,別看你我人稱“大能人”“二能人”,將來村裏真正的能人是他!但是,加林只是一個沒有後門可走的農村青年!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我想,這個矛盾已經決定了加林的人生走向。故事發展的曲曲折折,正體現了矛盾鬥爭的孰強孰弱。

因為沒有後門,加林丟了村裏的教師工作。在小説這段可以看到加林性格里那很重要的成分:不服輸,敢做!告狀被敢怒不敢言,害怕大隊書記高明樓權勢的父母攔了下來,加林是憤懣的,可是,上天也是十分眷顧他的,這段時間他有了一個可愛的戀人:巧珍。

巧珍這個人物堪稱完美。她温柔善良,她是村裏“二能人”劉立本的二女兒,她是前村後溝數一數二的俊女子。我想,作者也是十分偏愛巧珍這個人物的,讓如此眾多的優點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巧珍沒有上過學,卻有着極高的精神追求,她崇拜知識人,所以,她暗戀加林。她的愛是安靜的,同時也是熾熱的,在加林低沉的時候,她以自己的方式走進了加林的世界。

加林與巧珍的愛情發展的相當快,很快就成了村裏的焦點。巧珍這個對待愛情火一般熾熱的女子,對待愛人卻有着水一般的柔情。她聽加林的話刷牙遭來全村人的白眼,她跟隨家人為井水漂白更有眾人的不解與嘲諷,可她依舊戀着加林,在她的心裏,加林就是一切。

我敢肯定,加林也是深深地愛着巧珍的,因為看着巧珍他會感到高興和發自內心的愉悦,跟巧珍在一起,他很開心,當他聽到那首信天游:

上河裏(那個)鴨子上河裏遊,

一對對(那個)毛眼眼望哥哥。

他會裂開嘴笑。可是,這並不代表他滿足當前的生活。在城裏與人打架就是他心中壓抑的爆發!終於,加林的機會來了,他的叔父回來了,很快地,加林被得罪過他的人幫忙走了後門,到了城裏。加林到底不愧高明樓的稱讚,他努力的工作,屬於他的光彩很快耀亮了所有人的眼睛!這時,黃亞萍來了,跟巧珍不一樣,黃亞萍大方,前衞,有主見,有文化,她更能與加林成為知己。當黃亞萍主動向加林示好時,加林矛盾了,他深愛着巧珍,可是他的抱負、他的理想需要在更大的世界才能施展。他感覺“城廓是這麼小!街道是這麼短窄!”正如黃亞萍那首詩一樣:

贈加林

我願你是生着翅膀的大雁,

自由的去愛每一片藍天;

哪一片土地更適合你生存,

你就應該把那裏當作家園。

加林正如一隻大雁嚮往更廣闊的藍天,嚮往外面的世界。當他知道與亞萍在一起可以實現他這個理想時,他放棄了巧珍。我想,這會是他人生中錯誤的決定,像德順老漢評價的一樣,他失去了有着金子一樣的心的巧珍,金子一樣……

小説尾章寫得那麼淒涼和蕭索,加林被揭發“走後門”回到農村,巧珍卻已嫁了人。尾章的章名是:不是結局。確實不是結局,以加林的能耐,他還會有他的未來,可是那個愛他的巧珍呢?

小説結尾與那個大字不識當了一輩子老農民的德順老漢的話來點題,這説明了除了文化,經驗和閲歷也是人生的寶貴財富。德順老漢説:“就是這山,這水,這土地,一代代養活了我們。沒有這土地,世界上就什麼也不會有!是的,不會有!只要咱們愛勞動,一切都還會好起來。”德順老漢是愛生活的,正因為這樣,他的一生未必有多麼精彩,可他卻活得瀟灑,活得明白!

我一直在想,加林追求他的抱負有錯嗎?肯定是沒有的。他錯的只是沒有認清現實,他錯的只是沒有把握好他最珍貴的東西。世事多變,人生浮沉,我們更應該注重今時所有。紛擾的世界需要我們的鎮靜,所以,我們必須擁有無比廣闊的胸懷。懷有一顆平常心,才能像德順老漢一樣活得瀟灑,活得明白。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2

所以高加林頹喪的説:我本來得到了金子,但是我又把金子扔了,現在我覺得活着實在沒有意思,真想死……

高德順老人便説:如果按你説的,我早該死了,我,快70歲的孤老頭,無兒無女,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還天天心裏熱騰騰的,想多活它幾年,我雖然沒有妻子兒女,但是我愛過,痛苦過,我用兩隻手勞動過,修過路,栽過樹……這難道不是活着的意思嗎?

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因為錯過了愛人便秉持着“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的那個心上人,所以我這一輩子也就不娶媳婦了”。

娶了一個不稱心的媳婦,就像喝涼水一樣,寡淡無味,如果我不死,她就活着,她一輩子就揣在我的心裏。

這一番話進入了高加林的心中,他忍不住的痛哭,為他得到而失去的巧珍。

小説讀完,忍不住的代入,如果自己是高加林會怎麼辦?如果自己是巧珍不能跟愛的人在一起會痛苦嗎?

好吧,願我們都能尋找到那塊金子,並且牢牢的抱住,可別不小心弄丟了。

但是,這篇小説每個人讀起來是不一樣的,根據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每個人有自己的不同理解。

其實,人生也可以説是每個人的人生,只是“不同的人生經歷”而已,難道不是嗎?每個有人生經歷的人,都是一部“人生”大片。也許是愛情,也許是事業,也許是官場,你是否也做過有昧良心的事,而最終得到生活的懲罰呢?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3

我們欣賞相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的“人生”回首着各自的“人生”。

新時代有句口號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身處現實的平凡生活中真的能夠如此嗎?我想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都或多或少的經歷着不想擁有的變數,高加林的人生經歷正是我們生於農村鄉下里這種普通樸實的百姓的寫照,這個看似公平的社會實則永遠沒有公平而言,且不説高加林對未來生活的慾望和對巧珍感情的對待是否正確,就他對工作態度而言可以説是個非常努力的人,也算有才華的人,可最終卻被現實狀況戲虐了,我個人覺得其實也是對社會的損失,因為就此埋沒了一個人才,即使不是人才也算是個工作中肯為社會服務全力以赴付出的人。

至於在感情方面我們站在巧珍的立場我們是心疼的,但如果站在高加林的角度呢?換作是我們自己會怎樣選擇呢?人心都是貪婪的,希望能夠擁有的一切都是讓自己滿意的,可事無圓滿,高加林的人生跌宕起伏,總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戲劇化,每每一切都是來的那麼突然,一切都恍然如夢,未來高加林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從此萬念俱灰,還是依舊雄心壯志,又或是平淡且從容的在這片土地上安守流年?

説到這裏我彷彿突然切身經歷了一句話,真正領悟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後才能擁有的心境。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4

人生有無數的選擇,我們總希望選擇正確的道路。就像做題總想做一百分一樣。

但是成年以後才發現,哪有那麼多是非對錯,黑白分明,生活大多是灰色地帶,每種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選擇了走下去就對了。

當然,為了避免重走前人路,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輩會給我們無數告誡,但是年輕氣盛的小青年們總是聽不進去的,千人言萬人語不如實實在在的跟頭最教育人。第二種就是多讀書,經歷並體會別人的人生,增加間接經驗也可以避免多走彎路。

關於愛情,這玩意無法捉摸,沒有特點可循。高加林和亞萍是相似的一類人,張揚聰敏有大野心。有共同語言有共同理想,三觀非常合適,但同樣自私。愛自己比愛別人多。

巧珍如同金子般的女人,温柔賢惠,善解人意。因為環境侷限導致沒有文化,和加林沒有共同語言更沒有相同的三觀,更像是兩個世界的人。

加林在最初失意的情況下是巧珍給了他温暖,所以相愛相戀,但加林更愛自己和自己的前途。所以有機會成就自己的時候他選擇了亞萍,三觀合適,物質樂觀,事業愛情雙豐收,又有多少人能抵得住這種誘惑?

命運愛開玩笑,人生跌宕起伏。加林再次跌入人生谷底才看明白了一切的真相。亞萍愛他,但更愛她自己,本就是一類人。至於他自己,真的愛巧珍嗎?還是愛巧珍對他的愛?

物是人非,愛情如煙,説不清道不明。不如像巧珍那樣,選擇了就努力去熱愛,熱愛生活,熱愛身邊對自己好的人!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5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之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路的,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是柳傳志之女柳青讀《人生》的肺腑之言。路遙先生寫的《人生》讀後令人感慨萬千,不光是對愛情,也是對人生的一個新的看法。我們都知道:生活是現實的,同樣也是殘酷的,認清現實才是大道理,對於接受不了的事物,你應該學會繼續努力掙扎,而不是妥協,因為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從這命運的枷鎖中逃脱開的。這篇小説是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講述了高家林,劉巧珍,黃亞萍之間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愁。

“我死不了,她就活着。”這是德順爺爺愛情的定義。在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德順爺爺,他妻室兒女,應該算是了無牽掛。按常理説應該是無“幸福”可言,但他卻獲得了真正的幸福,正如他所説的:“我栽下一撥樹,心裏就想,我死了,後世人在那樹上摘着吃果子,他們就會説,這是以前村裏的光棍老漢德順栽下的。”內心是如此的寬大。

文中最令我趕到難過的是巧珍姑娘,那麼好的一個女子,那麼愛他的人。卻被高加林給拋棄了,一條紅頭巾,成為了他們之間的最後一場紀念。而她卻不恨他,最後還幫助加林找工作。

故事的結局是開放性的,我在此不想討論高加林的任何事情,只願他經反思後能真正的成長起來。

路遙人生小説讀後感篇6

在路遙《人生》這部作品中,很明顯偏愛巧珍,我也很欣賞她,欣賞她對愛情認真付出的態度。路遙是仁慈的,在高加林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安排巧珍來到了他灰暗的人生,就像一米陽光照進了潮濕的心靈小屋,使他的生活還不至於徹底絕望。巧珍用她白楊樹般美麗的身影,水靈的大眼睛,温柔且痴心絕對的心,撫慰了高加林民辦教師被撤的失落受傷的心。

巧珍是美麗善良的,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善良”二字適用很多農村婦女,而且很多人也總喜歡將這兩個字泛泛落於這些人。可是看完這部小説,我卻發現似乎這詞不能隨便亂用,用在像巧珍一樣的一類人身上才合適。同時,我也驚訝於這樣一個事實,原來愛情竟也能用“善良”來加以附麗。巧珍的愛情是善良的,儘管高加林最終沒能兑現他當初的承諾,巧珍雖然怨卻不恨,她沒有文化,但是在愛情面前心與心之間是沒有卑微與高貴之分的,她和一代才女張愛玲一樣,情到深處內心滿是慈悲,可她沒有張愛玲傾城轉身後的冷漠。在得知高家村民辦教師的名額增加後,在攔截姐姐巧英準備在高加林回來路上羞辱他後,説服了姐姐一起到高明樓為高加林求情謀職。

悲哀的是,每個人心裏都明白,一段感情等到可以用善良來修飾,結局已明瞭。路遙最終將自己鍾愛的巧珍這一人物嫁與了懂得執着追求和珍惜如初的劉拴,而這一切又恰好安排在高加林重新被貶為社員回來之前。感慨之餘,不免心痛地承認這就是人生,如果你不夠珍視你所有,如果你輕易放棄你所有,就要承擔失去後永遠不會回來之痛。馮小剛在《童夢奇緣》有這樣一句經典的台詞:生命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雖然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或許會有很多次愛情,但是我想真正的從內心裏愛的也只有那麼屈指可數的幾次。如果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將自己的前途、利益與之交雜,你會破壞這份愛情的純潔,不管它進行的時間或長或短,最終都會與你擦肩而過。高加林就是這份愛情的主角,不管是為了自己能夠到大城市去發展而拋棄巧珍也好,還是利用愛情企圖推動事業順風順水,選擇和黃亞萍在一起也罷,他都褻瀆了愛情的美好,加以愛情於瑕疵。可悲時間不能倒轉一次,讓愛情再重來一次。高加林最終明白自己的心,拋棄一切浮華,他愛的就是那個傻傻愛他的,在黃亞萍口中是農村婦女的女子,一個能包容他所有,一個為了他黃昏時分仍然執着等待他黯然提饃而歸的女子,一個最終選擇不拖累他的女子,一個他愛的女子。同時我們也慶幸愛情不能重來,獎勵像劉拴那樣執着的人擁抱了她,給了巧珍穩穩的幸福,不用再擔心高加林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一切的結局早已安排好,執着、純潔的人才配擁有長久、美麗的愛情。愛情裏的甜蜜兩人一起珍藏,愛情裏的苦難兩人一起面對承擔。白髮蒼蒼時,依然能慶幸有你的手可握,有你的肩膀可靠,還有你的微笑能籠罩……

人生之選擇

路遙的《人生》故事發展跌宕起伏,主人公高加林的命運有起有落,設下了緊要的耐人尋味的幾處人生選擇。

高加林被撤掉民辦教師後,雖然不甘心但是已經開始適應農村生活,何況還有了巧珍這樣一個甜蜜的伴侶。偏偏這個時候高加林的父親的親弟弟高玉智,當兵衣錦還鄉回來,在當地當了個勞動局長,副局長馬佔勝為了討其歡心安排高加林當了當地縣委的通訊幹事。高加林心裏明白自己是靠走後門進來的,也害怕有一天東窗事發,身敗名裂,但是僥倖心理和求勝心切讓他努力不讓自己去想這些事。這是他做出的第一個選擇,選擇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利用歪門邪道來施展自己的抱負。高加林有滿腹的真才實幹,他壓不住的鋒芒一直以來都是高明樓的心頭之患。客觀來分析,其實是當時高加林所處的社會決定他不得不做出這一個選擇,當時農村不像城鎮,大學沒考上還可以找其他工作,像黃亞萍那樣在廣播站播音。如果他不走這個後門,或許他會在農村待一輩子,像高加林這樣性格的人是不會甘心的。所以就像路遙在書上所説的,社會其實也應該自省對於城市和農村制度的不公平,導致出現像高加林這樣的行為氾濫。

當上縣委的通訊幹事後,高加林總算是找到了施展自己舞台了,幹得也算如魚得水。先是在報道南馬河洪澇災害的突出表現,然後是接踵而至的在縣裏、市裏的大大小小報紙上發表文章,聲名漸漸遠揚,再加上一身的打球技術,在城裏混得也算是有模有樣。以致黃亞萍再次對他動心拋棄了克南 ,他也狠心拋棄了善良可人的巧珍選擇了黃亞萍,克南的母親一氣之下揭了高加林的老底,讓他捲鋪蓋走人,重新淪落為農村社員。高加林剛剛處於人生春風得意之時,馬蹄一輕,自己又從高處摔了下來,大喜大悲,未免來得太快,太出人意料,讓人措手不及。

人生之農村

農村總給人複雜的感覺,文明與落後並存的尷尬,質樸與頑固相容。魯迅在概括國民性時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路遙的`《人生》中農村的形象通過生活在它其中的人物生動形象地體現了出來,具有代表性的高加林的父親高玉德,善良質樸的德順老漢,本是農村人卻從根上看不起農民的知識分子高加林。

仔細閲讀,不難發現其中農村存在幾處明顯的特徵。

高加林父母那兩張像核桃一樣粗糙的皮臉,還有當高玉德瞭解到兒子民辦教師被下的原因後,“兩行渾濁的老淚在皺紋臉上淌下來,流進了下巴上那寸最白鬍子中間”,將處在社會最底層農民的艱辛樸素描寫得生動形象。雪上加霜的是還存在像高明樓一樣精明圓滑的村幹部,表面光明磊落,背地裏卻處處絞盡腦汁壓榨農民,使自己免於勞苦,使農民處於勞苦,由此可想民生之艱。

在高加林母親一句“你犯了什麼王法?老天爺呀……”,農民的氣憤和無奈被悲情渲染,似乎一切老天爺都已經安排好,在生活的突變中人只能逆來順受,無力還抗。不管是生來就已經註定的農民身份,還是此刻不得不面對兒子得重新做回農民的殘酷事實。每當高玉德遇到讓他着急但他又無能無力的事的時候,他總是習慣性地一個勁兒地摸着自己的赤腳片,彷彿摸着它他就能想出主意來,但是事實卻仍像他的赤腳片一樣結着厚厚的老繭,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蜕變。一個人的無奈,有時仔細觀察就可以從他細小的動作中發現。一個人的可笑,有時可以從他的語言和行為中體現,可笑之後留給人的是深深的悲涼,高加林氣憤地準備去和高明樓講理卻遭到了父母死命的阻攔,高玉德説“以後見了名樓你還要主動叫人家叔叔,臉不要沉,要笑!今後加林的前途還要看人家的照顧哩!”這些言語不僅寫出了一個老農民的可笑和悲哀,也揭示了很多自以為聰明,通達人情世故的農民形象。一句“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哩”,留下一個蒼涼的手勢。

我時常在想,很多像路遙這樣寫過農民人物形象的著名作家,比如孫犁,他在小説《走出以後》中描繪的王振中形象,努力擺脱封建婚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了一名支援抗戰前線的醫護人員。相比較高玉德這樣的農民形象,不滿現狀但是又不敢奮起反抗,以王振中為代表的積極向上的農民形象就顯得難能可貴了,同時也説明農民有很多形象,作家之所以選擇這個人物形象,只不過是採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段,以此人物為典型來引出隱藏在背後千千萬萬的與此相似的農民形象。同時也揭露出了那個時代的農民生存狀態以及作家所要揭示的人性內在價值,以此來激發處在生活底層勞動人民的進取和鬥爭意識。

“天藍得像水洗過一般,雪白的雲朵靜靜地浮在空中。大川道里,連片的玉米綠氈似的一直鋪到西面的老牛山下。所有麥田裏複種的糜子和蕎麥都幾經出齊,泛出一層淡淡的淺綠。川道上下的幾個村莊,全都罩在棗樹的綠蔭中;每個村前的打麥場上,都立着密集的麥秸垛。遠遠望去像黃色的蘑菇一樣。”

藍天白雲,綠川大道,古樸的老牛山,洋溢田園清新的莊稼……鄉村就像一首清夢中的山水詩,一幅酣睡中的花鳥畫,一首慈母口中喃喃的搖籃曲,,除卻它的醜陋落後,還原它最初的淳美安寧,你會温暖它卸粧後迷人的素顏。

那裏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隨着大自然最健康的規律生活着,勞動着。那裏的人們“對村裏任何一個不勞動的二流子都反感”,所以連高加林都想:“莊稼人嘛,不出山勞動,那是叫任何人都瞧不起的。”那裏的人們中,有着像巧珍一樣美麗善良能幹的淳樸勞動婦女,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也甘願為心愛的人無悔付出,對生活沒什麼大的奢望,只希望守着高加林,為他生兒育女,安然地生活一輩子。那裏的人們中,有着像德順老漢一樣善良、痴心如一的單身老漢,不忍心眼睜睜地看着高加林因為民辦教師被撤,懷着報復心理,破罐子破摔地用蠻力幹活,兩隻嫩手被钁把擰了個稀巴爛,給他提過去了一罐水。那裏的人們,並不是一味地喜歡在背後説閒話,生事造謠,也有最本真的善良,小説結尾處,高加林因為走後門被克南他媽揭發後重新回到高家村,在離村子不遠處,許多剛下地的村裏人,都從這裏那裏的莊稼地裏鑽了出來,先後圍在了他身旁,開始向他問長問短,所有人都很真誠,還七嘴八舌地安慰他。親愛的德順爺爺的一席話“只要咱們愛勞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也給了高加林重新好好生活下去的信心。村裏人的這些行為,也讓高加林沉痛地喊出了:我的親人哪……也為原本有點暗淡的故事收尾處平添了一絲暖色,世上最親的還是自己的故鄉,還是自己的鄉親。

人生的緊要處,需要你好好走,用良心走。

不同的選擇,就此有了別樣的人生。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從人物形象的表層系統上探討才子高加林的悲劇性,也無意對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樣的深刻剖析。不要説當時社會因素的紛雜,使他失去本我,沒了自我。失去本心,縱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機遇,也無法實現超我的境界。自始至終,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終。由此,他的人生得以與茶具為伴,不乏“悲劇”。

“現實不是伊甸樂園,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現實條件的殘酷,左右了他的本心。在他的人生中,不論是事業還是愛情有充滿着悲劇。現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幻想,但是卻不能拋開現實,以求得到現實條件下還不能得到的東西。我們需要擺好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對於一個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説。一個人來自本我的慾望適度,會給我們以激勵。而過分氾濫,則會吞噬我們的內心,失去本心,我們則是最大的輸家。

貫穿《人生》,我們可以看到高加林無論是事業上還是感情上都伴隨着悲劇,伴隨最終撕心裂肺的失去。我自身感觸頗多,跟隨本心,我最大的感觸則為他愛情道路的不堅守。

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是這部書的主線之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才子,有才有貌,才貌雙全,且文武兼備。他有理想有追求,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注重實幹。對於高加林的才能我是欣賞的,對於他事業上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他的理想和追求我是支持且有共通的。而對於他的愛情道路的選擇,我卻是太多話要説,但又彷彿説不出什麼。

初戀是美好美麗的,巧珍美麗善良,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姑娘,沒有文化,卻真真切切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以她充滿激情且實際的方式愛着高加林,純真無暇。被大馬河川最美的姑娘深愛着,高加林感覺到了這份幸福。伴隨事業上的“騰達”,他離開那片黃土地,來到城市,重逢了黃亞萍。與巧珍相比,她作為現代女性,熱情開放,開朗活潑與高加林有着共同的知識背景,共同的交談話題。

高加林婉言拒絕舊愛巧珍,接受黃亞萍的感情。巧珍含淚答應,堅強着,豁達着,繼續着對高加林不變的關心關懷。我不去想高加林於兩人間面臨怎樣的艱難抉擇,怎樣的內心掙扎,我只想説他的這次抉擇預示着上帝絕不會再繼續偏愛他,最後愛情道路的一無所有就已經盡不在意料之外。他拋棄了曾經的誓言、約定,曾經的純真,曾經一切的美好,丟了責任,丟了彼時的本心。

起初,我與同上帝一般、眾多讀者一樣偏愛着高加林,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卻在讀完此書之後要説,才子固然討人喜歡,討我喜歡,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為重要,更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權利金錢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愛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這些問題顯得又格外重要。

請守護我們的內心,守護本真,做真自我,才不會懼怕“步步驚心”,不懼怕做出過的選擇、在做的選擇、將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