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W

當在無意間發現書架上的路遙《人生》這本書,相信大家一定都被深深的吸引着了,那麼讀後感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

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

一次偶然機遇,看到路遙的《人生》,便很快被它樸素、平實的語言吸引,被它生動、曲折的情節感動。工作後,又重新翻閲了這本書,此時已從故事情節中脱離出來,更能理解其中的內涵,看到的想到的更多,憐憫中有一絲悲憤,湧起很多感觸。

《人生》主要講述一個叫高加林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當起了民辦國小教師,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才能而又充滿希望的職業,然而這份職業都被大隊支書的兒子取代。於是,他回到了土地。在那痛苦煎熬的時刻,村裏最漂亮但沒有文化的女孩劉巧珍走進他的生活。

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的農村青年,既自尊、自信、自強,又有自卑、自負、自私;既樂觀、堅強、有追求,又悲觀、懦弱、虛榮;既敢於反抗,又不斷妥協。那個年代,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城市居民生活日益優越,對於農民出生的高加林來説,自然是一種衝擊和誘惑。他渴望走出那座束縛他思想,抑制他生命力的大山,他對城市生活充滿渴望,對個人發展有所追求,他骨子裏不甘平庸,執著地追求好的生活。所以,當高加林叔叔調回地區勞動局當局長時,一些人的見風使舵他就理所當然地進城在縣委當了一名通訊幹事。

在縣城的工作生活中,他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通訊稿寫得頂呱呱,機關裏籃球賽他又是主力,一切都得心應手,沒多久就成了備受矚目的人物,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生活。與此同時,他也更清醒地察覺到與巧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對一直追求他的城市姑娘黃亞萍產生好感。

到這裏,書中已埋下了兩個伏筆:非正常渠道進入了縣城機關;移情別戀。兩個伏筆糾結到一塊,就發展為情敵的母親告發了他非正常渠道進入縣城機關,於是他被辭退了,一無所有地回到了農村。此時,農村戀人已嫁他人……

高加林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曾經有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平台,又失去了平台;有那樣一個那樣全身心愛他的女子又失去了她。

我相信,大多讀者從感情傾向,都是站在巧珍這一邊的,我也一樣。她對高加林無怨無悔的愛着,甚至當高加林要結束愛情,告訴她自己要到很遠的地方工作了,她也只是哭着説自己配不上高加林,讓他到外面找個更好的對象。就是這麼一個善良的姑娘,讓大家覺得高加林悲劇結局是理所應當。是啊,高加林不應當離開巧珍的。讀書筆記m其實,這樣的錯,從一開始就釀造了吧。當他們的談話集中於家裏的豬下了幾隻小豬崽時,就註定兩個人心靈上本就難以共鳴,我想高加林接受巧珍更多是出於對當時現狀的妥協,對命運的妥協。高加林是一個對精神生活要求極高的人,他有自己的堅持與想法,但他未能一直堅持,所以接受了巧珍,所以離開了巧珍。

換個思路,如果高加林接受巧珍後,巧珍對他百般控制,不尊重父母,不支持他理解他,那麼他提出分開對於讀者又是什麼感受呢?或許會覺得他早就應該跟巧珍分開了,會認為他與亞萍才是最合適的吧。但是,就是因為我們很容易被樸素的情感打動,所以經常會忽略最本質的屬性。我們潛意識裏,並不在乎高加林的感受的。人們往往是同情弱者,忽視人性,總喜歡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去指點,但哪知道當事人的生活冷暖呢?因為我們也很容易被表象迷惑,因為我們也容易丟掉自己的堅持。

也許這就是人生,如同書的扉頁引用的一句話: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是作家柳青説的,卻很好地點明瞭本書的主題。人,因為無數可能所以有不同人生。人生,因為無數可能所以精彩紛呈。但是,人還是需要有信仰,應該有原則的。如果一味地遷就、妥協,懷着僥倖的心理,就很容易迷失,甚至會丟掉自己。

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

何為人生?這是我看完路遙的《人生》後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人生,從字面上理解是人的一生。但人的一生需要面臨很多選擇,並且這些選擇決定着你未來的道路。因此,在我看來,人生,也是指人們選擇的道路,至於這個選擇是對是錯,是需要用時間去檢驗的。

高加林,作為小説中的男主人公,説實話,我挺同情他的。他在不斷奮鬥,不斷向命運挑戰的過程中,也選擇着自己的道路。然而,故事的結尾,他又回到了高家村,卻失去他所愛的人。

在事業和生活方面,他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是一個極其有學問的人。但卻因為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在失去和得到中徘徊。大學聯考的落榜讓他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卻得到了民辦教師的職務;三年過後,大隊書記高明樓利用關係讓自己的兒子當了教師,高加林便失去了當教師的職務,卻收穫了一份愛情,成為他治癒痛苦的良藥;接着高加林叔叔的回鄉,讓高加林得到一份在城裏當新聞記者的工作,又因遭人舉報“走後門“重新回到農村,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失去工作的同時也失去了愛人。這一過程,高加林離開農村又回到農村,再離開農村後還是回到農村。生活似乎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又回到了農村,但失去的也永遠失去了……

在感情方面,本來,在人生的低谷,巧珍的告白成了一劑良藥——她的温柔﹑善良和理解讓高加林走出痛苦。伴隨着高加林進入城裏工作,文化的差異終究讓他們產生了隔閡,最終令高加林拋棄了巧珍,選擇了一個和他有共同語言的城市女孩黃亞萍。在“走後門“事件曝光後,再加上巧珍已經嫁人的消息,讓他意識到自己愛的人是巧珍。這次,他不再像與巧珍分手時那麼遲疑,果斷找黃亞萍分手,回到了農村,剩下的只有一聲後悔的喊叫——”我的親人哪……“高加林失去了愛情,在他重新回到農村時,巧珍還幫他在高明樓面前央求讓高加林繼續教書,正如書中所説,高加林是丟了一塊金子呀!

小説中的高加林是一個自強,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的人。他愛好廣泛:喜歡看書,寫文章,也喜歡打籃球。但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正如人們所説的“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也如書中所言的”現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盲目去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對於這一點,高加林無疑是可悲的,他終究被現實所打敗。”浮得高,跌得重。”是啊!高加林追求理想沒有錯,但也要基於現實,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人一出生便註定有不公平的存在。想要成功,應該做好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我之所以同情高加林,是因為他的背景讓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多了一些阻力。不過,我相信,只要有夢想,有耐心,有實力,有動力且夢想並不脱離現實,不脱離自身所擁有的條件和能力,是終會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加林心灰意冷回村的時候,還以為村裏的人會嘲笑他,但事實是,高家村的人紛紛出來安慰他。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羣人,他們雖然平凡,但是他們的安慰和善良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路上也正因為有他們,才更美好!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作者引用作家柳青的話,更突顯了人生的主題,而且《人生》講的便是高加林年輕的時候所經歷的事。人生充滿着道路口,也就充滿着許多選擇。高加林選擇了一天向理想前進的道路,一心想離開農村生活,卻忽略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有做錯選擇的時候,讓我們為他最後的結果歎息。

《人生》雖然完結了,但路遙先生在最後一章卻註明並非結局。想想也是,高加林的人生還很漫長,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不清楚。生活是無法預知的,只能一步一步走,之後回過頭來,也許只剩下回憶和那些對你潛在的影響了。

合上了書,我便把路遙所寫的《人生》看完了。思考高加林所做的選擇以及他年輕時候的道路,我也該思考一下屬於我的人生了。這是一條需要用一輩子去走,去探索的道路,而且這條道路是曲折的,但即使有不如意的事,也有身邊的人鼓勵我們,也有夢想支撐着我們。珍惜眼前,走好每一步,做出正確的選擇,走出不一樣的人生吧!

人生,這條面臨着選擇的道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參悟!

路遙《人生》讀後感1500字左右

雖不諳世事,倒也常常感歎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但終究自覺尤欠思想,苦於無處得解。終於在驀然回首間,覓得《人生》於燈火闌珊處。

一如路遙先生一貫風格,《人生》的語言樸實無華,平淡如水,但小説卻是一波三折,迭起波瀾。不知是否巧合,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嗎?不流於華麗堆砌,終要歸於平淡,可又不是那麼順當。人生本是如此。

書中主人公高加林是個有知識有才華有理想的青年,卻被村支書的兒子頂替了民辦教師的職位,無奈只有當回農民,他的內心痛苦不堪,他倔強的性格使他不願屈服於村支書的不光彩的行為。他將內心的苦悶訴之於毀滅性的勞動,藉以轉移精神上的痛苦。但同時他仍未放棄夢想。這是他的第一次選擇。

人生如夢,美好不期而遇——他與善良美麗的巧珍戀愛了。愛情滋潤了他的心田,巧珍陪伴他走過了這段最苦悶的日子。而此時的加林並未放棄他的理想。終於,轉機來了,加林的叔父高玉智調回大馬河任職。他的下屬為討好他,安排加林到縣裏當了通訊幹事,而他也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自己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風風光光的他此時高興的如狂似醉。而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做了第二次選擇。

真正重要的是最後一次選擇。是他在人生岔道口的選擇。就在這時聰敏大方,脱俗出眾的黃亞萍闖入了他的生活。志趣相投的黃亞萍有意與他到大城市生活。面對遠大前程與甜美愛情的艱難選擇,也正是這個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的私慾戰勝了良知,他背棄巧珍選擇了那既屬於他又不屬他的生活。這是第三次選擇。但生活永不會一帆風順,不久加林被告發走後門遭到開除。所有的一切都灰飛煙滅,包括金子般的巧珍也嫁為人妻。高加林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土地,回到了現實。

作家柳青説:“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始終心懷理想,沒有人可以否認他追求理想的想法,但他的錯誤就在於沒有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武斷的選擇了眼前的那道“彩虹”。可彩虹終究只是彩虹,通往未來的橋需要自己鋪設。

其實,人生事事難料,選擇也無所謂對錯,我們也不必過分薄責高加林的過失。因為未來永遠無法預測,不然我們也無需選擇。選擇不可魯莽,不可盲目,要深思熟慮,仔細推敲,審慎地下決定。有的決定決定一生。西漢班超心懷壯志,投筆從戎,為國征戰,終成一代名將。那是他謹慎思考後的決定,因為他知道自己在文學方面難有成就,於是毅然放棄。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果斷的抉擇建立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之上。但當時間這塊試金石證明選擇錯誤時,也要及時懸崖勒馬,重新思量人生之路。

選擇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但更重要的是選擇後的堅持以及敢於承擔後果的勇氣。保羅·柯艾略曾説過:“凡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都不會有捷徑。”人生的道路如此漫長,怎能沒有幾日風雨?一旦認定選擇,就不要畏縮,更不能後悔,後悔只能羈絆你前進的腳步。我十分佩服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拿得起,放得下,面對破產,他沒有沉淪,沒有陷於後悔而不思進取,如今重又捲土重來,輝煌更甚昔日。所以人生不是不允許犯錯,只要誠實承認自己的錯誤,加以修正,及時調整方向,理想終會實現。

高加林的悲劇的確是他個人的選擇的錯誤,但正如路遙先生在書中説的:“社會不能逃脱它的責任。我們應該廓清生活中無數數不清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這個社會應當提供更多的機會與渠道供高加林一樣有才華的年輕人選擇,而不應被村支書那樣的人阻塞了他們騰飛的道路。

人生的未知性,它的無數選擇,它的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繪就了它的繽紛多彩,雕琢了這樣的純粹唯美。馮小剛的電影《童夢奇緣》有這麼一句台詞:生命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無需重來。站在人生的岔道口,少一分彷徨,多一分淡定,少一點草率,多一點思索,少一些猶豫,少一些果敢,選擇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把握人生,把握命運,堅定勇敢地走好奇妙人生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