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W

通過學習他人的經驗,我們也能積累心得體會,避免重複犯錯,通過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增進人際關係,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8篇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1

學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態度和經驗,他們就越是能積極主動、持之以恆地追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越是相信學業成敗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為優秀的學生和獲得優異的成績,越是認為學習新知識是有重要意義的……與只有班集體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經驗的學生相比,有合作學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師,更容易把教師當作激勵者而接納教師,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一、小組合作學習具體功用的探索及成果:

1、讓每個學生抓住學習的機會

?標準》的第一條基本理念説道: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要保證讓課堂面向每一個學生。

作為一箇中學數學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着眼前四十多人一個班的學生們,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課堂中游戲的快樂體驗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難困難的。很多情況下出現的結果往往是隻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的各項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過去一年中,我通過到外校聽課觀摩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發現這是一箇中學數學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

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起初,我試用同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同桌進行操練。但不久我發現以兩人為一組全班仍然有三十組左右的學生,而且雖然同桌學習比單人學習好,但是成對學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我最後試用了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織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全班變成了四人為一組。無形中,一個原本看起來規模很大的班級,演變成為了有十五個國小習小組組成的小班級了。四人小組中,每個學生在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四人一組的小集體中,同學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後,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數學角度來説,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完成《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學生走進課堂有了實現的可能。

2、讓每一個學生髮揚自己的個性,並得到合理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儘管大部分學生喜歡錶現自己,始終處於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向的關係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願意開口。給他們的數學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對着儀現象是有幫助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言的學生願意在小組裏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讚賞或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 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於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誰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小組合作學習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有效方式。組內成員都有責任保證組內成員都掌握教學內容,只有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教學任務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學生間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

1、分好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儘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蔘與學習過程, 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係,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4、合理評價,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係,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於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後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們班在做紀錄時,採用星星累積法,到一定數量可以升級,採用節節課累積,週週統計法,還採用“小組連坐制” (即一人犯錯連累全組),並把衞生、紀律工作加進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三、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合作不積極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後不商量、不討論。氣氛沉悶,不配合,不主動。要麼自己埋頭單幹,要麼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由於學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有時程度好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很好活動;而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與別人交流,膽怯,羞澀或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使學習合作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學生合作學習參與度不均衡

雖然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髮言的機會多,外向的學生積極踴躍,基礎好的學生舉手多。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於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於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長期下去會造成沉默不語者學習失去信心,上課走神,教學的裂痕。

3、學生合作學習不夠深入

學生對於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時無話可説。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失去了小組合作的初衷。

四、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所產生的低效現象現給予一定應對策略:

1、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小組成員的構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教師對成員組成缺乏統籌考慮,應在小組內再分組,根據學生基礎差異給與不同難度活動內容。考慮小組成員的水平差異,使小組間形成橫向比較的公正性。

2. 制定有效的合作學習規則

小組活動應該是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和分享討論成果。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容易出現了多數學生沒有參與的情況。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合作學習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首先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是為了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小組可以民主推選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可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定為每組的副組長,以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分發表格(如下),使每位組員清楚自己的任務,並努力使本組的活動獲得好評。

細節1:從同桌合作開始培養合作。

同伴兩個人之間怎麼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合作,習慣了以後再過渡到四五個人、五六個人的小組合作。

細節2:四個前提條件準備好。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幾個前提條件:

第一,對合作學習的內容合作前要有起碼的閲讀了解。

第二,在合作前先讓學生有自主的思考。

第三,激發學生合作的需求。

第四,選擇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

細節3:定期輪換分組方式。

關於分組,比較流行的是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我們的策略是定期輪換。

細節4:小組分工要明確。

這個大家比較熟悉。小組合作中誰做主持人,誰做記錄員,誰做監督員,監督員類似於學習小組中的紀委,還有誰代表小組發言。代表發言之後誰來補台做補充性的發言等等。

細節5:弱者先説。

我們推薦弱者先説,愛表達、愛説話的學生再做概括或者做總結。這是我們的規則。

細節6:確定合作學習的時間底線。

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時間的底線?最少不能低於幾分鐘。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我説我的觀點,怎麼也不能少於三分鐘。

細節7:讓學生髮言以小組而非個人為出發點。

小組代表發言的第一句話應該是,我們小組……。

細節8:評價、反饋不能少。

老師評價和反饋,越具體越有針對性就越好。另外,還可以有小組互相評價,自我評價。

細節9:增加組際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比如,讓後一組對對前一小組的發言先做一番評價或補充提問,這樣組際之間有了交集、有了互動。

細節10:用好差異資源。

讓好的小組派代表面向全班展示,介紹他們是怎麼合作。或者讓他們加入不好的小組,讓學生指導學生、小組來指導小組。

細節11:把一個小組的亮點和資源變成所有小組共享的亮點和資源。

不要做沉默的巡視者。

細節12: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意識、能力和習慣。

像語文,就特地要求學生在其他同學朗讀時,聽重音、停頓、咬字準不準,是不是多了字、漏了字都要認認真真。

細節13:體現年段的特徵。

避免常見的以低段的方式從事高段的學習。

細節14:體現學科知識的特性。

語文課合作,要合作中展現出語文的味道,數學、英語亦是如此。

猜你感興趣: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2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呢?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一、做好合作學習的分組

教師對全班同學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在實踐教學中,我曾經借鑑有些老師的方法,嘗試讓學生自己組合,目的是使成員彼此間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動參與、互幫互學、合作探討。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我發現,小組成員間確定是很有默契,活動也有共同目標,但組間活動效果差別大,有的組在短短時間內就已高效地完成任務,而有的組卻絲毫不為所動,無從下手。其中原因在於學生的組合往往是優生與優生走在一起;調皮的與好玩的走在一起;學習基礎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來,小組的合作就難於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於是,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並適當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重新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

在小組合作中可以採取輪流制,如組長、紀錄員、報告員等職位的輪換。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紀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紀錄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交流品質

1、善於傾聽。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要善於在別人的見解上完善自己的見解。

2、敢於表達。培養學生敢説的勇氣,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説話時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精練且重點突出。

3、善於交往。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講文明禮貌,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其次,既要善於認識自己的情感,並能調控自己的情感狀態,又要善於覺察別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間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強交往中具體技能的訓練,比如,人説話時,自己應如何注視對方;在恰當的地方,打斷別人的話,陳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説話時又如何讓別人有插話的機會等。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教育他們要尊重別人的想法,並能幫助他人。

三、創設有利於學生交流的平台

首先,做好合作交流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要體現哪些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麼內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如統計過程中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一般需要合作,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獨立思考。

其次,加強對學生交流的指導,適時“引”“放”。“引”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創設有針對性,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創設有趣味性的問題,設法讓學生“欲罷不能”。

“放”是指教師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藴含着創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歷由不完整到完整的過程。同時,在引導學習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引導學生相互辨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攏起來,培養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嚴謹性。

再者,構建一個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學習模式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國小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共同體驗,淡化教師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真實地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這樣學生才會暢所欲言。

四、適時引入競爭機制及激勵性評價

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交流活動作出積極評價。不要以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作為評價結果的唯一標準,而要針對學生的回答,肯定其積極因素,倡導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的有機結合,促成學生對交流的積極響應。

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師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的數學交流活動,注重對交流過程的積極評價。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交流意識的培養,注重激發交流意識,以及學生在交流中角色任務完成的質量,維護其成功情感的體驗,促進交流情感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有強烈的交流慾望和興趣,促進學生交流成功的可能性,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例如:我去年剛接現在的這個班的時候,有那麼幾個學生上課從來不發言,我就利用一些容易的問題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展示自我,及時的、甚至是誇張的表揚他們,即便內容錯誤,我也從態度上肯定他們,一段時間以後,他們在交流活動中興趣很濃,態度很積極,交流的能力明顯增強。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3

新課改至今,我們的數學課堂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教學目標由“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加到“四基”“四能”(“四基”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四能”是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也從教師為主體地教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20xx年3月,我校啟動了“實施生本教育,構建陽光課堂”的實驗課題研究活動,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這一課題下“新五環教學模式”的關鍵與支撐。為此,我校實驗教師在教研室教研員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不斷地學習、研討、實踐,從最初的迷茫無措到現在的應對自如,積累了一些“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經驗,下面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做法作一簡單介紹。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

第一步:科學分組,取長補短。一般四人為佳,優劣搭配,男女同組,性格互補。

第二步: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剛開始搞“小組合作學習”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老師指導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經常是嚷嚷半天,問題沒能解決,彙報時推三阻四,浪費很多時間。找到問題根源,老師根據每組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分工。組織能力強的為小組長,負責組內學習時的紀律並有序地組織本組成員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時就是“小老師”;寫字好的為記錄員,負責提煉本組觀點,簡潔準確記錄;聲音洪亮的為彙報員,負責把本組的學習成果展示介紹給大家;能力差一點的為小助手,負責幫助本組成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像建築工地的“小工”,需要慢慢地培養!為了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我建議:小組成員分工先固定一段時間,不要急於實行輪流制,時機成熟時再適當調整,讓每一個學生能力都得到不同的鍛鍊。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等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絕不是老師放任不管。此時,老師搖身變成學生,參與到各組學習當中去,一是瞭解各組學生的想法,更好地做到“以學定教”;二是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進行點撥指導,達到有效地學習。

學生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小組合作學習又是集中交流的前提,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針對不同的環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必要條件。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功夫要用在平時,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常態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實驗課題順利地開展,讓我們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斷提升。

1、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學生不會表達,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障礙。所以,老師從一年級就要教學生用數學的語言有條理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講解決問題,老師教學生抓住關鍵詞,像語文“造句”一樣描述。學生講解決“一共有多少隻兔子”的問題時,説:“要求一共有多少隻兔子,就是把白兔的數量和灰兔的數量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列式是9加8等於17(只)。檢查:一共有17只兔子,其中白兔有9只,灰兔正好有8只,解答正確。口答:一共有17只兔子”。這樣,有了關鍵詞的幫助,學生都能順利地講解決問題,在幼小的心靈埋下“成功的種子”,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組分了,工也分了,組內成員還要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所以,老師要對各個工種進行指導,使其熟練操作並互相配合。我結合《口算除法》的課例談一談:明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後,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小組長問:“60÷3你們是怎樣口算的?誰有想法,説一説。”組員甲説:“因為6÷3=2,所以60÷3=20,聽明白了嗎?”不明白的組員會問:“為什麼6÷3=2,60÷3=20?”組員甲解釋:“把6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一,也就是2;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明白了嗎?”都明白了,記錄員在記錄單上記下這種方法。小組長問:“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組員乙説:“因為20×3=60,所以60÷3=20,你們聽明白了嗎?”沒有問題,記錄員再記下第二種方法。直到把不同的想法都交流完,彙報員結合記錄單組內練習彙報,準備全班交流。看似簡單的合作,其中最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養,像學生要會表達、會傾聽、會提問、注意力要集中、要有集體榮譽感……

三、及時反思,改進教學措施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教育他的學生“千金難買回頭看”,作為老師的我們,尤其是實驗教師,因為課題尚在實驗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很多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回頭看”,這一回頭,也許是驀然回首的驚喜,也許是處理不當的遺憾。但不管怎樣,“回頭”值“千金”沒錯,葉瀾教授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那就讓我們在反思中將發現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問題解決掉,積累更多的經驗指導我們的教學!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無需諱言,當前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組活動流於形式,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有的教師為急於完成教學進度,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討論的問題缺乏挑戰性,不具備合作性;有的小組分工不明確,學生顯得手忙腳亂,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以上問題的癥結所在實質就是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能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小組合作是指合作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的交往互動中實現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

合作是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只有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啟動階段。

1、鼓勵全體數學教師主動參與本課題研究,通過課前、課中、課後實施“小組合作”有效性進行研究和套索,從而分析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有效性。

2、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瞭解師生運用“小組合作”方式的現狀,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手段,及時瞭解課題實施過程中反映和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結構。

(二)研究實施階段。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2、立足課堂,實施研究。課題組成員要將平時的每一節課都作為自己的“實驗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實施,敢於創新,大膽探索。

3、課題組成員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學期進行的定期“教研活動”中展示或交流,供全體教師學習、指導,使大家共同提高。

(三)研究總結階段。

及時總結,深化研究。總結是課題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及時總結、及時反饋能使我們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為下一輪實驗掃除障礙,鋪平道路,使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

四、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教師能明確小組的內涵和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訓練的策略,總結實施小組合作的基本教學過程,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教學具有一定的興趣和合作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能學習到合作技能獲得知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革新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自由和寬鬆的教學氛圍。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4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學校也進行着如火如荼的課堂改革。而且數學教學更適合於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本校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整體答卷情況來看學生比較喜歡數學教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許多問題,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困惑。根據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以及平常的數學教學我來談談自己的困惑與感受。

困惑之一:我們如何來設置問題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許老師在備課時認為這個問題不錯,但在課堂中學生覺得太難或太簡單,以至於合作交流只是流於形式。比如:點m到點f(4,0)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x+6=0的距離小2。求點m滿足的方程。這道題在理科班學生提出平移點的方法,學生討論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學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認為每次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問題價值怎樣?”49%的學生認為有,43%的學生認為有時有。教師應站在“導”的地位上不失時機、巧妙地以變式題組呈現,注重開放性和發散性創設階梯式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產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選題與設置問題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課堂合作學習進行預測來設置問題。

困惑之二:如何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進行評價。

我們的誤區是小組合作教學只注重對小組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在課堂上往往採取量化積分的方法對學生所在的小組回答問題及做題情況進行評價加分。剛開始學生可能覺得很新鮮,表現活躍。但時間長了,就有問題。學生對這種評價方法感到厭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態度。而且對於“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諸如此類的表揚已經不感冒。老師也慢慢減弱了評價。所以在“你們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有評價嗎?”,57%的學生選有時有。可見我們的評價制度不健全,對學生個體的好表現沒有強化。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應更注重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要評價教學效果,更注重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對合作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人文精神進行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行為,更注重對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如何調動組內每一位學生積極發言。

在“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你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嗎?”29%的學生選擇經常,63%的學生選擇偶爾。也就是説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積極,這些學生在他們那個組表現突出,經常回答問題。而三分之二的學生在小組內不積極,不經常回答問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只調動了三分之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許他們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那麼這樣就會出現兩極分化,學的好的越來越好,學的差的越來越差,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發現組內學習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次數少,表現也不積極。優差搭配,互幫互助就會促進學習?是否我們在分組時一定要採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呢?這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難免的,但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畢竟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讓我們繼續努力實踐與探索,不斷吸取當代先進教學理論,不斷充實自我,以期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5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恰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要想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需要選好合作內容,並在分組分工、合作技能、學習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引導教育,在培養良好合作習慣的基礎上,抓準時機開展合作學習。下面我就結合在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良好的合作習慣,有效合作過程的保證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學習就是要充分發揮個體的作用,使羣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小組成員羣策羣力,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合作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

1、積極參與的習慣

即每一個學生懂得按照老師的要求,在組長的安排下認真地參與小組的活動,能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為合作學習取得較高目標達成度努力。

如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統計與可能性》教學中,在摸球實驗前,我就讓小組長進行分工,誰摸球,誰記錄,誰數次數,誰監督等,讓每一個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同時還提出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這樣,大家就會為着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從而讓摸球實驗順利進行。

2、傾聽的習慣

在開始合作時,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各抒己見,眾説紛紜,因此,我逐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一)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打岔,不插嘴;(二)聽出別人的發言要點,適當的時候用筆記下來,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聽後思考,哪裏説得好,還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這樣,學生才會在別人的發言與自己的想法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二、恰當的合作時機,迸發思維的導火索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等條件,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和有利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把學生領近“最近發展區”。合作學習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因此,在實踐中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

1、獨立思考後

愛因斯坦説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也是如此。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出現問題後,不要急於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再參與討論。平時我們經常看到老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老師卻不深入到小組內參與學習,也沒有掌握學生學到了什麼程度,學生有沒有困難,而是一會兒就看看錶,有時間的話就繼續學生的隨意討論,沒有時間的話,一聲令下,討論就要嘎然而止,哪怕學生沒有討論完,哪怕學生正討論得激烈,教師也全然不顧,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被老師控制得已毫無自主,也根本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我認為一定要給足時間、做好調控,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深更透,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2、產生疑問時

“學源於思,而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創新。課堂合作學習中應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從知識的探索與對比中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學得更為主動、更為深刻。

如教學“年、月、日”一課之前,我佈置了一道預習題:小紅今年10歲,過了10個生日,小紅的哥哥小冬從出生到現在過了三個生日,請想一想,小冬今年幾歲?學生看了題,有的草率地説:“3歲”。有的馬上產生疑問:“妹妹10歲,哥哥怎麼會才3歲呢?”有的甚至問老師是不是把題目寫錯了。疑惑之際,我説:題目沒錯,小冬到今年確實才過了三個生日,為什麼會有這樣情況呢?請大家預習“年、月、日”這部分內容,小組內部先進行探究,看哪一組先得出其中的奧祕。這樣誘導學生帶着疑問去學習,去合作討論,大大激發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共同探索、合作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我們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同時,也不要否定其他的的學習方式,替代其他的學習方式,而是讓合作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我們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豐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6

此次小組合作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們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成員共同分工,也讓我們體會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小組作業完成過程中,首先以討論的形式研討確定需要分析的中小型企業,確定研究目標後,將研究方向分為不同的幾方面,分別確定為不同的小組成員來完成,,最後再統一彙總,整合為完整的作業上交。此次小組作業,我主要負責的是有關“七匹狼”公司的戰略規劃資料的查找,以及分析“七匹狼”公司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我深知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1、研究目標的確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缺乏對所選目標的資料精確查找,導致嚴重偏題到大型企業的研究中,與題目中小企業嚴重相駁,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

2、小組成員明確責任分工。作業中依然有小組成員沒有準確意思到自己的作業任務,致使再最後的材料彙總中存在着一項任務有重複的小組成員完成,而有的任務無人問津,後期整合難度加大。

3、作業完成積極性。此次作業,讓我很好的鞏固之前所學的知識,將學習知識有效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加深了認識,同時也讓我學習到什麼是合作,要在討論中虛心聽取別人意見,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要積極配合協助別人顧全大局。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7

本人自實行小組合作教學以,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點滴的進步,所以在這裏略做總結,和大家共饗。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小組,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成績、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比起班級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來,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遷移概念、定律和原則合作的集體成員可以逐漸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學習策略,更有效的探尋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從自己的頭腦中復現或用自己的話闡述正在學習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材料

學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態度和經驗,他們就越是能積極主動、持之以恆地追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越是相信學業成敗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為優秀的學生和獲得優異的成績,越是認為學習新知識是有重要意義的與只有班集體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經驗的學生相比,有合作學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師,更容易把教師當作激勵者而接納教師,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小組合作學習具體功用的探索及成果:

1、讓每個學生抓住學習的機會

?標準》的第一條基本理念説道: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要保證讓課堂面向每一個學生。

作為一個年輕的中學英語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着眼前四十多人一個班的學生們,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課堂中游戲的快樂體驗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難困難的。很多情況下出現的結果往往是隻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的各項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過去一年中,我通過到外校聽課觀摩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發現這是一箇中學英語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起初,我試用同桌練習的方式(pairwork),讓學生在口語練習中同桌進行操練。但不久我發現以兩人為一組全班仍然有三十組左右的學生,而且雖然同桌學習比單人學習好,但是成對學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我最後試用了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織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全班變成了四人為一組。無形中,一個原本看起來規模很大的班級,演變成為了有十五個國小習小組組成的小班級了。四人小組中,每個學生在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四人一組的小集體中,同學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後,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數學角度來説,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完成《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學生走進課堂有了實現的可能。

2、讓每一個學生髮揚自己的個性,並得到合理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儘管大部分學生喜歡錶現自己,始終處於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向的關係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願意開口。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對着儀現象是有幫助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言的學生願意在小組裏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讚賞或

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於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誰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小組合作學習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有效方式。組內成員都有責任保證組內成員都掌握教學內容,只有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教學任務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學生間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

1、分好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儘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蔘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係,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4、合理評價,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係,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於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後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們班在做紀錄時,採用星星累積法,到一定數量可以升級,採用節節課累積,週週統計法,還採用“小組連坐制”(即一人犯錯連累全組),並把衞生、紀律工作加進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合作不積極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後不商量、不討論。氣氛沉悶,不配合,不主動。要麼自己埋頭單幹,要麼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由於學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有時程

度好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很好活動;而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與別人交流,膽怯,羞澀或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使學習合作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學生合作學習參與度不均衡

雖然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髮言的機會多,外向的學生積極踴躍,基礎好的學生舉手多。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於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於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長期下去會造成沉默不語者學習失去信心,上課走神,教學的裂痕。

3學生合作學習不夠深入

學生對於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時無話可説。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失去了小組合作的初衷。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所產生的低效現象現給予一定應對策略:

1.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小組成員的構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教師對成員組成缺乏統籌考慮,應在小組內再分組,根據學生基礎差異給與不同難度活動內容。考慮小組成員的水平差異,使小組間形成橫向比較的公正性。

2.制定有效的合作學習規則

小組活動應該是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和分享討論成果。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容易出現了多數學生沒有參與的情況。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合作學習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首先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是為了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小組可以民主推選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可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定為每組的副組長,以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分發表格(如下),使每位組員清楚自己的任務,並努力使本組的活動獲得好評。

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8

最近這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的學習進步不太明顯,所以老師改進了學習的方式方法,給我們班級的同學進行了分組,讓我們進行小組的學習,這樣的上課方法我以前也聽我上國中的姐姐説過,沒想到我也能夠體驗這樣的上學模式。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並不是説我們小組自己給自己學習就夠了,我們上課的時候還是一樣的上課的,但是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給我們設置一些問題,然後讓我們小組裏面進行討論,每個人都參與到學習上面來,我們每一個人都針對問題説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再小組裏裏面進行討論,大家商量着誰的解法是合理的是最憂解,然後我們麼一個小組都要上來回答自己在小組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和結果。

那麼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方的我,上了這麼久的課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加我們思考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上課方式不僅僅是老師講課我們做好筆記學習就行,而是上課的四十五分鐘前面三十分鐘是老師給我們講課f並且提出問題,然後剩下的十五分鐘讓我們小組進行討論和解答。因為我們小組裏面的每個同學都是要參與到討論中來的,每個人都是要説出自己的看法的,所以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了獨立去嘗試解答問題、分析思路的機會,在這樣的方式下我們都得到了鍛鍊。

二、增強了我們的團結心和進取心

因為我們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之間是免不了競爭的,我們每個組都是要對其他小組的問題解答做出打分的,所以小組裏面的每個同學都是在努力的做出思考,每個人都想要為這個集體爭光,所以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家一起努力,大家變得更加的團結了,大家一起為自己的小組獲得更好的評價而加油,增強了大家積極進取的心。

三、好處的同時我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因為大家都參與到了討論中來,所以大家自己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時,教室就會變得嘈雜,而如果有自制力比較差的同學就有可能利用這樣的氛圍來講小話而不是在參與討論,用大家討論的聲音了自己説話的聲音,反而影響了他們自己的學習。

體驗了這麼久的小組學習,給我的收穫是大於影響的,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學習方式的,當然也希望老師能夠想辦法改善裏面不好的地方,讓我們班級的同學變得更加優秀,成為全年級最好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