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生命中的巨流河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7W
生命中的巨流河

生命中的巨流河作文

此書是文學與歷史相交織的一支動人絃樂;是散發着幽香的一眼清泉。我是熱淚盈眶,一鼓作氣捧讀完的。我的心情隨着情節而跌宕起伏。我彷彿也置身其中,和所有人的命運緊密相連。我彷彿和她們一起過着顛沛流離,四處漂泊的生活……我想從以下3部分來抒發一些心底的呼聲。

1.絃歌不輟

齊世英在尼卡河畔思考徘徊,心底有個呼聲:回去辦教育。於是,在1934年在借到的報國寺等地成立了“國立中山中學”,招呼流亡的孩子。他們幾度遷徙,絃歌不輟,在學校泥磚牆上刻着“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令人肅然起敬。齊世英還創辦了《時與潮》雜誌,讓人們能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勢,並且在沙壩坪設立了可供免費閲讀的書店。一個人苦苦支撐着,停刊而後復刊。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裏,他用一顆摯誠的赤子之心,為教育、抗日,民主奔走疾呼,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即使在55歲時被蔣介石開除國民黨籍,他依然泰然自若,繼續自己的事業。

不滿30歲的張伯苓,滿腔熱血,誓為教育新中國的子弟獻身,想由此振作民心,他用一生實踐着自己的諾言—中國不亡,有我!激勵着萬千南開學子,也激盪在我心中。

武漢大學的校長王星拱説:“我們已經苦撐了8年,絕不放棄,大家要盡個人之力,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後之日,絃歌不輟。”雖然老師和孩子們天天跑警報,但仍舊刻苦讀書,絕不怠慢,我想這是由於這種憂患意識促使他們珍惜時間,發憤圖強。而今日的我們不知居安思危,甚至有人浪費學習機會,荒廢學業,真是相形見絀,令人慚愧。這些在水深火熱之中堅持辦教育的學者,絃歌不輟,令人景仰折服。他們為中國培育了萬千人才,是中國能夠自立於民族之魂的重要力量。

2.文學之夢

齊邦媛從國小起一直跟着父母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即使如此,她依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是一個幸運的人,從小耳聞目睹了許多東西,很多歷史畫卷在她心裏深深烙印。正因為如此,她的文章裏處處流露着悲憫之情。她受父親辦《時與潮》的影響,打開了眼界,奠基了她一生追求知識的基礎。她一生結交了許多良師益友,如朱光潛,錢穆等。她在南開的語文老師孟志蓀,讓她在少年時充滿了求知慾望,對生活充滿期待。朱光潛老師用真情真意講析詩,齊邦媛如浴春風,在詩的世界裏暢想遨遊,揮着夢想的翅膀。

大學畢業後,齊邦媛來到台灣,情定台灣,建立了一個温馨的家,她做過助教、翻譯、編譯,教授等工作。她在教育、文學,翻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齊邦媛促成中興大學外文系的成立,是她多年夢想的築成,她用心經營着夢想築成的外文系,碩果累累。她在編譯館工作的時候,英譯了《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等著作,和許多學者一起進行了國文教科書的改革。她最大的貢獻之一是英譯台灣文學作品,也是她最大的心願。她多次去美國進修和文化交流,刻苦鑽研,虛心學習,用積澱了大半生的知識開始英譯台灣文學,並受邀去西柏林大學講授台灣文學。她和許多台灣學者一起編譯台灣文學,並把台灣文學推向了國際舞台。

這一切的一切源於她對於文學夢想的堅持,來源於她身上的一種文化使命感,正因為如此她用文學之夢印證今生,她用積澱了大半生的知識教書育人,啟迪心靈。她的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是一條湧動着的巨流河。

3.因緣際會

在沙坪壩的時候,齊邦媛的母親總會讓孩子們把流亡到中山中學的孩子們請到家裏來,給他們做家鄉菜,讓他們重温母愛。由此結識了張大飛等懂得知恩圖報的孩子們。在關鍵時刻,孩子們總會來幫助齊家。張大飛視齊家為親人,經常來齊家幫忙。在他報名參加空軍之際,他給齊邦媛寫了一封短信並送給她一本精緻的《聖經》。由此結下了善緣。在參加航空軍之後,張大飛經常寫信給齊邦媛,關切問候,鼓勵她,他的信幾乎是在備戰室裏寫的,條件極其艱苦。齊邦媛也把一些詩詞抄給他,給他寄《時與潮》,給他講一些課堂趣事。張大飛在心裏吐露愛意和無限的思念,他們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就像和煦的春風,温暖着彼此的心。在張大飛彌留之際,他叮囑別人把信妥善寄給邦媛,他在信中依舊説着生前生後企盼邦媛幸福生活。邦媛為此沉痛了許久。在他殉國一年後的追悼會上,冥冥之中,邦媛就到那裏了。75歲時,齊邦媛在英雄紀念碑上又一次看到張大飛的名字。因為他高貴的靈魂一直引領着邦媛,讓她入了基督教,讓她領悟人生哲理。雖然他只是曇花一現,卻影響着邦媛的一生。

一個修女突然闖入邦媛的家,邀請她去靜宜大學講授美國文學,她在驚訝中答應。世間的緣分,妙不可言,當她在美國進修時,這個修女又邀她去“樹林中的聖瑪麗”講授中國文學,解決了齊邦媛在美國進退維谷的窘境。這樣她不僅可以進修英語文學,又發掘了一個新領域。由此暢通了她的文學之路,使她在兩種文字之間運用自如,翻譯精準優美。

Tags:巨流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