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最新7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只有圍繞中細膩主題的作文才是合格的,因此需要認真對待,我們在寫好作文之後,思維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最新7篇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1

理想是什麼?

理想是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燈,理想是在迷失方向時的指南針,理想是在焦急失落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的不斷進取就是為了實現理想。

理想是人生精神的動力,有力理想人們的生活才會熠熠生輝,才會越活越精彩。我有一個理想,那就是當以名牙科醫生。

我之所以有這個理想,是因為在我8歲那年,媽媽的牙痛的很厲害,看見媽媽那痛苦的樣子讓我於心不忍。就是在那時,這個理想在我心底紮了根。雖然媽媽的牙痛已經被治好了,但我依然會堅持這個理想,因為我想為我的國家做一點點貢獻,讓我的生活過的充實,讓那些牙痛的人們離它千里之外。我一定會通過我的努力讓這個理想變成事實。

實現理想只有經過“風雨”,才能看見“彩虹”。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盞燈,照亮你的前方。司馬遷年輕時遵從父親的遺願立志寫一部流傳千古史書。正在他專心致志寫史書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降到了他的頭上。原來他是為了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被關進了監獄,受盡酷刑,司馬遷想多次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書還沒有完成又頑強的活了下來,整整用了13年時間完成了《史記》。支撐他的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理想。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座標,為你引導方向。王羲之酷愛書法,自小小立志成為大書法家,每天勤學苦練,老師卻將他的字稱作“死字”。為此王羲之曾一蹶不振,後來受父母勸導,迷惘間入山拜師學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練習,直到他寫完第十八缸水後,師傅才允許他出師。自此其書法已成氣候,字體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被後人傳贊為“書聖”。是什麼支撐他的?也是理想。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鄧亞萍身高僅及乒乓球枱的她,多次因身高被乒乓球館的教練拒之門外,可是鄧亞萍卻從不氣餒,一直苦練,每天接球打球要重複一萬多次!皇天不負有心人,身高雖為150釐米的鄧亞萍,先後獲得了150餘枚國內外乒乓球大賽的獎牌!是什麼使她不斷堅持下去?還是理想。

理想是多麼重要啊!沒有理想就等於鳥兒沒有了翅膀;沒有了理想就等於地球沒有了太陽;同學們,讓我們勇敢的拼搏在湍急的河流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架一座橋樑,去彼岸擁抱理想吧!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2

父親的手,即使是在教訓孩子,也會給以孩子温暖。——題記

自我有了記憶能力起,我對父親一直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感,老實説,父親並不高大,一米七的個頭,略有些發福的腰,微微挺起的肚子,以及一副金絲邊眼鏡,怎麼看怎麼像個有學問之人,理應是温文爾雅的。誰知在我的心中,他卻像個山野村夫一樣,有些匪氣。

尤其是他那雙手,雖不似練武之人佈滿老繭,威力卻很驚人。他的手,厚且大,指頭極粗,張開五指,便像一塊磚一樣厚重。當他的磚一樣的手掌向我揮米時,我頓時覺得我成了孫猴子,即將被“五指山”壓得無翻身之日。

事實上,我也僅僅和父親的手掌親密接觸過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臉,第三次是頭。

記得我八歲那年,正值頑童歲月,也是任性的時候,那時我迷上一套漫畫,數次開口索要不成後,我便鋌而走險——偷,大概偷了三十塊錢,當然,當時的我顯然不夠熟——當然後來也沒偷過,當我把手仲進父親皮夾的一剎那,我忽然感覺身後鼻息直噴頸部,我轉過頭一看,一黑臉大漢正鐵着一張臉,劍眉集中,怒視着我。當天,當父親的“磚頭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時,我還是不爭氣地哭了,因為太疼了!

從那時起,我對父親的畏懼程度一天天加劇,心中也產生了一絲絲怨恨。在我十五歲那年逃課被抓到後,父親第二次打了我,當他厚大的手掌劈在我臉上的時候,我感到了火辣辣的疼!十六歲,十七歲時我的身高如春筍一般拔地而起,真有“勢撥五嶽掩赤誠”之勢,十七的我和父親站在一起時,個子高他一頭。但對於父親的施虐,我不敢絲毫反抗。

終於,在一次犯了錯後,父親又揚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揮下,我一定有擋住他的手的力氣。他揚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紅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那時在聽老師訓斥我時,父親用他的手拇指,狠狠地插入了他的食指之中。父親的寬大的手掌,最終還是落下了,但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輕輕地撫摸了我的頭,眼神複雜,不知那裏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憤怒,也許還有失望。

我愕然了,我沒有想到父親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我曾經一次又一次的想過,當我有力氣抓住他揮向我的手時,我會得意地笑,會張狂地笑,會毫不是懼地和他相對視。但我沒想到父親只是用手撫了撫我的頭,還留給我那樣一個複雜的眼神。

父親轉身走了,留給我一個背影:父親有些駝背了,身子卻更胖了,不知為何,我的眼眶有些濕潤,想到父親的手,那不僅僅是懲罰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陽啊。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個一個片段.想到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牀準備早餐的父親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點要去學校自習室接我的開着車的父親的手;想到幫我塗藥的那雙手;想到撫摸我頭的那雙——我父親的手。

我忽然對着父親的背影大聲喊:“爸,我會努力的!”父親身影猛然一頓。終於,他緩緩揚起了手,像太陽一樣!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3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隨處可以看見人工智能的影子。雖然這項技術還不發達,但它們遲早會像人類一樣學習思考。但人類的思維也在日漸變得機械化,甚至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所擔心的那些,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

價值觀是人類在接觸世界,與他人交流中不斷獲取信息而形成的行動準則,同情心是人類對於別種事物所產生的主觀想法,是建立於價值觀上的。庫克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現在的人們沉溺於網絡與假想現實,對現實世界的注意越來越少,對於現實的價值觀遲早會扭曲,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實現任何願望的假想世界的準則,這明顯是不適用於現實的。

既然價值觀是人的行動標準,那麼人就離不開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而不同的價值觀互相碰撞、激勵,此起彼伏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個時代之所以會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也是因為價值觀的大爆發,其中也是許多思想被流傳到了後世,孔子的儒家學派是對現代影響最深刻、最久遠的。他的“仁愛”思想正是同情心的體現。價值觀的重要性,想必看春秋戰國後的歷史也能明白不少——唐、宋之所以繁盛,歸功於那時的文化造詣,而文化則是價值觀的一種體現。

如果説,古人的價值觀是河流,那麼現代的價值觀就是它的分支,經歷史時間的影響分出了不同的想法,但其本源還是相同的,畢竟我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那樣的,有人敢説自己沒有受過一丁點兒古人思維的教育嗎?想必是沒有的。這些思想一點一滴地滲入現代人的生活中,使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讓我們相信,“君子愛竹”,乃至於社會,法律也是基於如此價值觀。

那假如人類真的在某一天忘記了自己的價值觀,古人流傳下來的價值觀,成為了沒有價值觀、同情心的,法律會變得毫無意義,社會分崩離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戰爭肆起,不顧自然只為己,世界滅亡也是在所難免的。就算科技再發達,人類得以苟延殘喘,只要還沒有價值觀,人類文明滅亡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這些,作為人是極力要避免的,而其方法,非常的簡單,只要維持我們的現狀,科技發達了也不忘初心,傳承好老祖宗所遺留下的價值觀,自己不忘、後世不斷,那就沒問題了,如果能在其基礎上再次精進是再好不過了。

科技是必要的,但人之本是不能忘的。人之本便是價值觀,是古人所奠定,令人所傳承的準則。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4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論學習還是事業,只有不斷積累點點滴滴,才會有質的飛躍。這就是我今天要談的話題——厚積薄發。

毛竹用了4年時間,僅僅長了3釐米。但從第5年開始,它就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狂生長,迅速拔高;只需6周,就可長到15米。原來,毛竹前4年的“沉默”與“積澱”,為的就是讓自己的根能在土壤裏延伸數百平方米。

竹子如此,人不也應如此嗎?成功總是垂青於不斷積累,奮發向上的人。我們需要拋開浮躁,學會沉穩;丟棄急功近利,堅持腳踏實地。

回顧幾千年的人類歷史,這樣的事例真是不勝枚舉。蒙受宮刑,但虎性不移的司馬遷就是其中的典範。成就輝煌鉅著《史記》的不單單是他那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豐厚的史學積澱更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為創作《史記》,司馬遷不僅博覽羣書,認真研讀前人的史學文獻,而且不畏艱辛,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他收集考證了大量翔實可信的歷史資料,為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撰寫《資本論》,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裏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為編訂《本草綱目》,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歷時幾十年;為寫作《囯榷》,談遷披閲二十多載,增刪數次……

的確,厚積方能薄發。厚積,並不是一昧地沉寂。沉寂,為的是一飛沖天的那一刻。而想一飛沖天,必須浸透無數苦難,從而擁有厚重的積累,堅強的意志……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生有涯而知無涯,只有不斷累積,精益求精,才能有質的飛躍,才能通向勝利的彼岸,才能讓生命綻放光彩,……厚積方能薄發,薄發源自厚積!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5

在這風雲變幻的當代社會中,處處充滿了挑戰。而在這挑戰中又藴含着令人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學會抓住機遇,學會在機遇中創新,就成了我們的生存之道。

機遇向我們提供了創新機會,而創新又幫助我們更好地抓住了機遇。兩者相輔相成又相得益彰。如果沒有機遇,就好比竹籃打水,最後落得個一場空。所以説,只有抓住了機遇才是‘王道’。手握‘王道’後就要學會如何充分利用‘王道’,將這張王牌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這時,就要創新。通過創新,將王牌打出新打法,才能夠出奇制勝。如果説機遇是一匹好馬,那麼創新就是它最好的伯樂。遇到了伯樂的好馬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不然就只能碌碌無為,最終死於槽櫪之間了。

機遇既然向我們提供了機會,我們也要抓住大有可為的機遇,在機遇中施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回溯歷史,意大利的遠洋航海家---哥倫布就抓住了‘大航海時代’這個機遇,在其中不斷創新,探索,最後通過對自身技術的創新完善,而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還看今朝,華為公司抓住了‘信息時代’這個大有可為的機遇,通過對科技的創新,使華為產品屹立於世界電子產品之林而不倒。由此觀之,在機遇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創新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如果單隻抓住了機遇,卻在機遇中隨波逐流,沒有一點兒自己創新的東西,最後也會被機遇淘汰,機遇會尋找下一個能夠創新它價值的人。

當你懂得了在機遇中創新,就要提升創新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對機遇的充分利用。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南仁東,抓住了現代對星際探索的機遇,創新設計了‘中國天眼’,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望遠鏡。

然而,當你忽略了創新的質量時會怎麼樣呢?日本東芝電器公司因為一味追求單扇風扇而倒閉。就是因為不注重創新,不看重創新的質量從而導致了這一惡果。在機遇中提升創新的質量和效益,即使做不到盡善盡美,但也達到了‘機遇中創新’的目的。

前面提過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在機遇中創新是我們的生存之道。那麼,青少年該如何掌握這生存之道呢?我們應該在這大有可為的機遇中沉澱自己,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吸收更多的知識和精華,為創新做鋪墊。我們應心懷理想,勇奮鬥,通過在機遇中奮鬥,澆灌出一朵創新之花。

布萊克説過:“命運並非機遇,而是一種選擇,我們不該期待命運的安排,必須靠自己創造命運”。命運不是機遇,但我們可以創造命運,機遇也不是命運,我們也可以在機遇中創新。

抓住大有可為的機遇,然後盡情地在其中享受創新之樂吧!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6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茶可温。

——題記

少年時光,如同明媚熱烈的炎炎夏日。恣意少年,潑灑汗水在追夢路上。一路艱辛,終將換得香甜瓜果。

獨自一人揹着沉重書包走在上學路上,眼前是依舊昏暗的天空,太陽還未全部升起,幾片浮雲擋住了它的光芒。延伸拉長的影子被我拖在背後,腦海裏迴旋的一串串公式,一個個單詞。

挺直腰板認真聆聽着每一個知識點,筆下生風,筆記本上是工整字跡。拒絕旁人在課上拋出的話題,目光緊隨老師身影。一分一秒一點一滴都不願浪費。

午後操場上是學弟學妹們歡快的笑聲。揮別悠閒的午後時光,步履匆匆趕回教室。握起還殘留着餘温的筆在習題書上一筆一筆勾寫着夢想的形狀。唰唰的筆聲在安靜的教室中縈繞。

待放學後,天空再次蒙上薄紗。一顆顆暗淡的星星盡力散發着光彩,月亮掛在天空的一端,渺小卻亮的純粹。依舊是揹着書包的一人,略過腰背上沉重書包所壓迫帶來的痠痛,拽緊手中書包帶回憶着一天的課程。知識一點一點在腦海中翻騰滾動,夢想的形狀越來越清晰。

書桌上堆放着成堆的邊角帶有褶皺泛黃的習題書,枱燈放射出的燈光耀着從杯子裏飄出一團團白色霧氣。咖啡香裊繞,拂去那睏意。握緊手中武器不斷勾勒着夢想。我只身一人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卻像是帶了一萬雄兵。不會畏懼亦不會退縮。帶着少年的無畏勇氣和驕傲衝向載着夢想的未來。

週六週日與同學一起圍坐在書桌旁,癱在桌子上的是一張張試卷。偶有幾道不會的題身旁摯友也會細細講解。真摯的友情在八年級這段緊張的日子裏散發出淡淡的梔子香,温暖柔和了時光。

殘陽與我立黃昏,摯友問我茶可温。八年級的短暫時間載着每一個少年的青春勇氣。熬過的夜,寫過的習題,迷茫時真摯的友情,一點一點鐫刻在心底。這是獨屬於少年的明媚恣意。

2023全國卷1大學聯考作文篇7

天光雲影,草長鶯飛,是自然對人類的賜予;綱目屬種,遷徙演化,是人類對自然的賦予。人類是自然之子,依附自然,必以感知自然為先,顧城的詩句“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強烈的對比表達了人對自然天然的親近。然而無論以什麼途徑去感知自然,無關遠近,關鍵取決於你的心。

大自然光怪陸離具體可感,感知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近自然,自然之近,近在目之能及,指之能觸,鼻之能嗅。中國農曆月份的詩意別稱,都是以花之名,感知自然之景,察歲月之變遷。自古以來,描寫自然之景的詩句也不勝枚舉: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精微;陶淵明“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之恬淡;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之絢麗;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之清冷,葉紹翁“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之驚喜;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遼闊。無不給我們帶來自然之美的享受。新時代的人們,也不乏親近自然。朝發夕至,快速便利,世界各地都留下中國人的足跡,旅行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投入到自然的懷抱,洗去壓力與煩擾。

然而自然不只是光影之於人眼的存在,自然也有神祕莫測的一面,深奧無比,顯得又似近又遠,遠得有無窮的未知。徐霞客聞奇必探,見險必截,必窮其奧而後止,窮其半生,著《徐霞客遊記》,對地貌地質水文植被都做了系統的考察,既是一部山水遊記,更是一部極富科學研究價值的地理鉅著;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考古證今,窮究物理,探尋自然百草之藥理;達爾文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説,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

此外,身臨其境也未必能感知自然,到過清華園的人也許無法體會出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去鳳凰古城的遊客未必能感受到沈從文筆下的鳳凰那樣的靜美,去劍橋康橋的人未必能找到《再別康橋》的自然圖景,沿着史鐵生的足跡去地壇找尋也許會讓你遺憾。但一個從未到過三峽的酈道元居然寫出表現三峽的絕世名文,一個從未到過岳陽的范仲淹能寫出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感觀自然,止於視覺享受,心沒有到達,身雖至之,亦不能知。若能存乎一心,就能無關遠近,才能更窺探自然之全貌。

感知自然並不只是對風花雪月,蟲魚鳥獸的感性認識,對名勝景點走馬觀花般的浮淺體驗,也應有對自然規律的遵循探尋,對自然密碼的解鎖。不遵循自然的規律,不瞭解自然的運行奧祕,眼前可感的自然之物遲早會因為人的無知而消耗殆盡,煙消雲散。對事物的`感知不要陷入二元對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怪圈,感性與理性應該二元統一,和諧共生。我想沒有人真的會窮盡一生泡在資料紙堆裏去感知自然,也沒有人相信那一組組冷冰冰的數據就是自然。

無盡的自然,無關遠與近,都與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