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6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1W

寫作文把中心思想寫出來,使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作文是語文考試中佔分比最大的部分,一定要重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6篇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1

樹求禽獸以攜,遭拒;結實以靜候,則鹹相食,其籽得傳。

?勸學》有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然他物何以願為我所用?蓋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價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賞識,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蓮,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田田的荷葉間一段綠波,愈令風荷芳行萬里。

漢有昭君,不賂畫工,寂寂深宮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蓮,終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親匈奴。識大體的智慧,濟蒼生的胸懷,沉着大氣的風範,令她成為一首絕唱。直至百千年後,人們仍可從杜甫的吟誦中瞥見那一抹驚鴻的倩影,驚豔了歲月。是什麼讓一位紅顏以扶柳之態名留青史?是其內在的德。修心如蓮,憑自我價值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蜀有孔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躬耕於南陽,不爭虛名於諸侯。然而一代名主劉玄德恭敬相邀,三請兩拒,傳為美談。如果他不是卧龍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個帝王會甘心低頭細語呢?羽扇綸巾間的豪情膽識是其吸引劉備的法寶。修心如蓮,孔明靜候。以兼濟天下之大才贏得生前身後名。

姜子牙垂釣言:“願者上鈎。”八十高齡遇文王。可見,世人渴求的與年齡無關,與相貌無緣。內在價值的昇華才是一個人得到讚賞的根源。

甜美的果實讓飛禽走獸們心甘情願地為之奔波;幾句空話卻沒有激起一絲漣漪,人性説到底總還是帶着那麼一點點的自私與冷漠。為利相謀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誰也沒有必要因此去指責他人。如何讓他人盡心盡力地伸出援手?我們應當磨礪出自我價值,給別人一個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終沒有誰會願意施予。

修心如蓮,讓馨德之香愈遠愈清。礪己如實,令品質之花不凋不敗。

於天地山川中探求,亦得此理。紫雲英鋪滿山野而無人理睬,菟絲子則更令人厭惡。然而,蘭花之較弱易萎,仍有人大費精力悉心養護。蚌深卧水底,恆有漁人冒死打撈。為何?因其有內在價值值得人為之一搏。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如鑽石,如珍珠,才可讓人於萬千沙礫中發現自己。不入法眼,焉得相助?

嘗怨世之漠然,冷眼不助。心境達然後方知是己身之妄求。人之助我,謝之;人之袖手,解之,後以明德召之。修心如蓮,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輝。

何妨互利?世界吻我以歌,我送以清香,修心如蓮。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2

面對大學聯考,保持你心靈的善良與純潔;保持你情感的熱情與豐富;保持你精神的進取與激昂!更多大學聯考資訊請關注出國留學網大學聯考網。

你,就是你讀的那本書!

你讀過多少書,我可以從你的臉上看出來,你讀過什麼樣的書,我可以從你的話裏聽出來。

你,就是你讀的那本書!

一個人要讀多少本書,才能自由行走於東西方的兩大文化平台,才能自由飛翔在未來的世界?

這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

就好比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男子漢,一隻海燕要飛越多少片海,才能到達可以休息的海灘,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會被海浪衝入海底一樣。

答案只能在風中飄。

沒有答案,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不尋找答案,我們應該像風之子一樣去尋求風中的答案。

有人説,我們應該讀史讀經典。日積月累就會使人養成高雅、脱俗的氣質。

清代學者樑章鉅説: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於士大夫之林。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中的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學生,除了經典的經史子集之外,我們首先要讀好教科書,因為教科書是所有有字之書中最基礎的讀本,也是打開未來世界的鑰匙。

簡單説,如果你讀不好教科書,可能今天你在考場上寫下這篇文章的機會都沒有。

只有讀好有字之書,才有機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但是長安的花再美再多,也只是長安而已。長安向西,無邊的大漠中,隱約着一條絲綢之路的經濟帶,長安向東,有星辰大海,波濤洶湧之間,有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

無論是玄奘法師還是三寶太監,無論是鑑真大師還是遣唐使者,他們的經歷告訴了我們,行萬里路有時遠比讀萬卷書重要,這萬里路就是一本用腳寫下的無字之書,這本書如果你不讀,你就有可能成為夜郎的兄弟。

玄奘西行,是為了求取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支撐着他一路前行的是強大的信念。

鄭和下西洋,除了奉皇命威加海外,查找建文帝的下落之外,他自己有個堅定的信念,就是去麥加朝聖。明成祖朱棣去世後,鄭和最終不知下落,我願意相信,最後他一定來到自己心目中的聖地,向東仰望着星月的天空。

理想和信仰就是這樣一本烙上心頭的書,只要你活着,它就會在那裏閃爍着靈性的光芒,就永遠不會磨滅,無聲地為你的心靈之舟領航。

在你的一生中,你會讀多少本書?

在你的一生中,你又會行多少里路?

在你的一生中,你最終能找到那顆北極星嗎,無論是夜空還是陰霾,

永遠在你的心頭?

答案在風中飄……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3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着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遊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着苦痛。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閒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淨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4

媽媽給我買了兩隻很貴的筆,真的很貴,因為筆裏面含着媽媽的期望。

或許過去我們吵鬧着要這支筆,或許是我考到了第一名,媽媽要幫我買支“兔子筆”,價值2.5元。我很高興,大妹妹也很高興,因為媽媽也幫她買支“兔子筆”。小妹妹也跟着湊熱鬧,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出了門。太陽暴曬,給予我們温暖。我們去公交社買,路上我們有説有笑。過了一會兒,感覺有點熱,到了公交社另一個門口,我機靈一動,説:“媽媽,從那裏走。”“從那裏能到公交社嗎”媽媽奇怪地問。“可以。”我們一起進了那扇門。涼風迎面撲來,頓時涼爽了許多。媽媽在這裏看了一下鞋架和鏡子,邊上二樓買筆了。我們緊跟在媽媽的後面。到了賣文具的地方,我馬上被加上的那幾部遙控飛機,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正事。當我站在一大堆筆面前時,眼睛都花了。那引人注目的“兔子筆”使我一眼就望見了它。我一口氣選了4只很好寫的筆,但好寫的筆不止這些,只是這幾支使我印象深刻。但媽媽只准要兩支,這使我很尷尬,我歎了一口氣,終於,在爭執裏,我挑了兩支筆,接着遺憾地離開了。

在路上,媽媽跟我説:“你要是在考第一,我買一百支給你。”這只是簡單的話語,但始終用於心頭。總覺得手上的筆很重,我突然恍然大悟,這兩支筆不僅好寫,而且表示了媽媽對我的期望。

放心吧,媽媽。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5

讀書的感悟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枯燥煩悶時,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悦;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敍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説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為了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閲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讀書,可以使人飽覽世間萬種風情,細品百味人生,在體驗審美愉悦的同時,情滿意溢其樂不知返。莎士比亞説,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果戈理説,書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爾説,書籍是屹立於時間汪洋中的燈塔。培根説,書籍是時代波濤中遠航的思想之舟。從這些對書的美譽中,我們不難相信,讀書確是醫愚、解惑、樂志和忘情的絕好方式。

讀書,是一種享受。夜守書齋,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避開了塵世的名韁利鎖,心之犁鏵,於無聲中悄然破土,一盞枱燈灑下靜謐桔黃的柔光,安然靜怡,寧神展卷,書裏那智慧的生靈又在娓娓傾吐着耐人尋味的哲言,彷彿是説,像熱愛生命那樣去愛書吧!知識匱乏會渾噩終老,雖然時間豐裕也是庸碌一生。夜更深,人更靜,最後吟誦着萬卷古今逍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酣然入夢……

讀書,可以讓思緒神遊中華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詠這優美的詩句,誰不為祖國山川的多姿多彩而讚歎,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詠讀這優傷的詩句,哪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不滋生出綿綿的思鄉之情,僵卧弧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吟誦這鏗鏘的詩句,誰不萌生出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

讀書,可以讓人感悟古人的思慮情思。雖然生命如流水,隨即而逝,但我們可以通過讀書穿越時光,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感悟國盛人興的輝煌。古人們將情寄於筆下,用筆墨為我們留下了壯麗的景色,我們只需要用心去把它們復原,呈現在眼前。

讀書,不僅僅是享受景物的阿娜多姿。其實也是在扣問一扇扇古人的`心扉,屈原的精忠報國、司馬遷的忍辱負重、唐太宗的闊達心胸、明正德的荒謬無稽、岳飛的鐵膽忠心……

讀書,讓我們瞭解古代中國的興亡盛衰,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方愛情的偉大悽美。文學,向世人展現了憧憬與追求,任何人都無法拒絕這樣的憧憬與追求。享受讀書的樂趣,駕馭着心靈,去穿越時空,感悟自然,神遊中西方。書,被人類喻為文明世界的長生果。書就是我的一個知心朋友,可以和它共同成長,享受着每一天的快樂。我每天都離不開書,它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跟着書的步伐,走過千山萬水,走進世界的新角落。

讀書,因感悟的積累而結果。讓讀書成為習慣,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關於讀什麼,怎麼讀。千百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古人常説:為學當先立宗旨、開卷有益、學貴心悟、學以致用……為什麼用同樣的時間。讀同樣的東西收穫卻不同?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沒用心去感悟。

讀書,好比採花粉,寫作才是釀蜂蜜。把千家的花粉採來,經過自己的釀造,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變成了自己的語言,生出了像自己一樣風格的文章,這才是最最甜蜜的。過去一味的死讀書,我行我素,終歸一事無成。如今在讀書時,有自己的思想,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思想,這才是到了讀書的最高境界。

拉開書幕,你能領略到遠古的文化幽幽;看到人類進步與落後的相互碰撞;想象出千百年的人世輪迴;撫摸到浮光掠影的時代金華。進步與落後涇渭分明;人生理想如彩虹橫跨;事業奮鬥如朱脣連雅;喜泣悲淚似流水徜徉,人情世故呈大浪淘沙。打開書的首頁,融入書的海洋。你可以和遠古親切對話;你能和現代細訴衷腸;你能使人生頓然領悟;你能讓心靈得到滋養。

書會告訴你,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什麼是天使與鮮花,什麼是魔鬼與毒草。書還會告訴你,讀書就是閲讀人生,閲讀生活,閲讀快樂。讀書就是關照生命,聆聽自然,收藏陽光。男人讀了書,將更加充實智慧,氣宇軒昂;女人讀了書,將更加清純美麗,秀外慧中。

書是一縷陽光,它能融化心間的冰涼,書是一縷春風,它能消除你內心的浮燥,書是一支蠟燭,它能使黑暗的心變得明朗,書是一種營養,它能讓你精神強壯,書是一壺綠茶,讓我們回味無窮……沒去過廬山,卻從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感受到廬山瀑布傾瀉而下的壯闊,沒有到過泰山,卻從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感受到泰山的雄渾高大,沒去過雲南,卻從沈從文中的《邊城》中感悟到匯溪小城的嫵媚動人。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文章內容來自網絡整理,僅供參考。

2023年浙江語文作文篇6

人可以有習慣,但絕不能甘於習慣,甘心被習慣左右就意味着拒絕一切新方式,意味着安於現狀,意味着久而久之的淡漠。惟有擺脱束縛人心靈的習慣永遠保持一顆新鮮的前進的心,才能關愛自己,關愛社會。

習慣來自於人長時間行為的積累,像習以為常,司空見慣這類詞語皆來自於它。這看似很符合行為規範,但殊不知,有時習慣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一百多年前,史蒂芬將第輛火車推上鐵軌,首次試驗時,火車的表現糟透了,不僅個頭笨重,速度慢,而且巨大的噪音與滾滾濃煙將農場的牛羊嚇得亂蹦亂跳。這時,馬車正在火車前驕傲地跑着。一百多年過去了,火車正在風馳電掣地飛速行駛,而馬車仍以原來的速度緩步前行,逐漸被人們淡忘。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人們仍以習慣的方式繼續乘坐馬車而不去對火車進行不斷改進,能實現今天的一日千里嗎?由此看來,習慣有時是一種保守與扼殺。

如果將視角轉回到中國,這種習慣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拿北京來説,汪曾祺將那一個個“窮忍着,富耐着”的北京人着實刻畫得淋漓盡致。北京人,乃至中國人,確實有着那樣一種“忍”名叫“不生氣”。若再深究下去,就要將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一併聯繫上了。兩千年裏,人們積累的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人們已經習慣於“各掃門前雪”,習慣於“事不關己”,即便觸動了自身的利益也寧願“化干戈為玉帛”,這一點,在近現代中國的恥辱冊上可以找到例證。這樣得出的結論足以讓人震驚:兩千多年的習慣,竟是一種冷漠與自私!冷靜下來,則又會發現,這習慣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了多少科技創新成果被束之高閣,看到了多少連年虧損的企業苟延殘喘,又看到了多少預示道德沉淪的世態炎涼。這無一不是習慣在作祟,習慣了落後守舊不求進取,習慣了自私自利吃國家飯,習慣了冷眼旁觀人情冷漠,習慣,習慣給人們和社會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啊!

人生旅途猶如逆水行舟,一味按習慣辦事終不年有前進的勇氣,只有打破習慣的枷鎖,才能在逆流中前行,否則就只能被改革的滾滾大潮所淹沒。習慣能成就人生,但也能捆縛人生。

人可以有習慣,但絕不能甘於習慣。在生活環境中慢慢習慣,難道不好嗎?但我卻要説:“等等!”為了一個前進的思想,一個文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