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發言稿

在教育部舉辦部編國小語文教材(四五六年級)使用培訓會上的講話

欄目: 發言稿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在教育部舉辦部編國小語文教材(四五六年級)使用培訓會上的講話

(2019年5月23日)

今年9月開始,國小四五六年級也要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我就教材的編寫理念、框架、體例,以及使用中應當注意的問題,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在座主要是教研員,你們有一部分所在地區的學校已經在用部編本語文一二三年級教材,過去也有過培訓,對這套教材比較瞭解;也有一部分老師還沒用過部編本,我講課會兼顧一點,但重點放在如何用好四五六年級教材。主要針對教材使用中可能面對的一些問題來講,講講如何備課,給老師一些建議,不一定對,只供參考。講八個問題。

一、 “立德樹人”要“整體滲透,潤物無聲”。

部編語文教材編寫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立德樹人”。使用新教材,首先要考慮的也應當是 “立德樹人”。這是很高的目標,也是必須貫穿到各個教學環節的要求。不宜對這個要求做簡單化理解,以為只是政治口號。教材體現“立德樹人”是頗為用心的,有一個通盤的構思,希望能做到“整體滲透,潤物無聲”。在教材中,“立德樹人”不是貼標籤,不是“穿鞋帶帽”,而是時常要想到要付諸實踐的教育行為。這個構思到了高中,就更明確了,歸納為三個詞—— “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責任擔當”。這是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的主軸,其實在編國小和國中語文時,也是力圖以這三個詞所體現的精神作為目標的。國小語文教材如何落實“立德樹人”?也可以從這三個詞所體現的編寫主軸去看,去理解教材的結構框架、單元劃分、課文選擇和教學 設計。老師們只要按照教材來實施教學,有這方面的自覺,“立德樹人”的目標就有了基本的依託。

部編國小語文教材是如何體現“立德樹人”的?從課文選擇看,增加了體現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課文,同時也兼顧到其他類型的文化,所選課文注重經典性,這就保證了教材的“材”是有利於“立德樹人”的。再看框架結構。新教材以雙線組合來設計教學單元,一條線是人文主題,另一條線,是文體和語文素養等要求。每個單元都有一句格言或者詩句做導語,以比較靈活的方式把單元的人文主題標示出來。備課時應當先琢磨導語的含義,結合單元的課文去把握這個單元的人文主題。主題可能比較寬泛,但總有大致的指向。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頁寫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結合課文,我們可以理解這個單元的人文主題就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而第八單元第一頁寫的是“青史留名多俊傑”,主題則落在學習中華歷史仁人志士精神這一點上。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用了艾青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首頁標示的是“重温革命歲月”,顯然,這兩個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愛國”和“繼承革命傳統”。但也有一些單元的人文主題不那麼集中和明顯,或者只在單元首頁標示與人文性關聯不大的一兩句話,比如五年級第二單元的首頁標示的是“閲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這是側重讀書方法的。不過,這個單元同樣也有“立德樹人”的主題要求,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指向去歸納確定。備課時,應當對整個國小語文新教材的單元結構,特別是人文主題的安排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教一個學期,起碼對這個學期教材中人文主題的安排能瞭然以心,明白各個單元在落實“立德樹人”方面重點做什麼。所謂“整體構思”,是教材的,也應當是教學的,老師在這方面要有一份留心。

教材沒有刻意去規定哪個設計或者習題就是“完成”所謂“人文性”的,“人文性”應當很自然地瀰漫到各個教學環節,也就是“潤物無聲”。“立德樹人”的教育必須是語文的,是通過自然薰陶,能緊密貼近學生的情思的,教學時不必刻意拔高,或者處處貼標籤的。我看到有些老師備課時把所謂“思想教育”一條一條列出,教學中也常常照搬某些成人社會的“大詞”和“套話”,似乎這就很“人文”了,其實未能關照兒童認知的特點,也未能發揮語文課薰陶感染的功能,難於起到好的教學效果。新教材的使用,應當注意克服這種偏向,要“立德樹人”,但這是“潤物無聲”的教育,別弄得“教化”味太濃。舉個例子,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首頁引用王維的詩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主題不那麼明顯,如果結合課文,包括“錢塘觀潮”、洱海“走月亮”,還有“月夜繁星”等內容,可以理解這個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人與自然”。不過,對四年級國小生來説,我們不一定非得從“人與自然”這樣哲學的高度去歸納主題,而應當考慮到兒童認知的合適角度。其中佈置“口語交際”練習,有這樣一句話提示:“和大自然接觸,讓人們心曠神怡。”我看,這就可以作為整個單元的人文主題。在這個單元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去體會這一點,感受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就有人文性,也就是在做“立德樹人”的教育了。當然,教材的習題中還提示了這麼一句,“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為正破壞着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是想突出主題吧,不過這有點拔高了。課文本身很難提煉出這個意思,還不如就扣住“和大自然接觸”,啟發孩子們的想象與感受。

實現人文教育,切忌穿鞋帶帽,不要動不動就套用 “大詞”。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標示語是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與,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個提示有點“嚴重”,很容易讓人想到這個單元又是“愛國”主題,而林則徐的那種悲憤與感慨,不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們能夠完全理解的。單元所收課文有的寫劉伯承忍痛動手術,有的寫方誌敏的“清貧”,還有的寫南海無名島上海軍陸戰隊的艱苦生活,與林則徐那兩句話又不完全聯繫得上,我看還不如貼近國小生的認知特點來突出本單元主題,就從堅毅、清貧、奉獻等角度去啟發學生體會和思考。我舉這些例子,是想説明,教學把握各個單元人文主題,應當結合課文的內容和學生容易理解的生活經驗,去激發對美好品質的思考與嚮往。這種教育不是外加的,教化的,而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浸潤式的,也就是“潤物無聲”的。

在這套新教材中,“立德樹人”是全覆蓋,無論課文選取還是教學設計,可以説處處滲透這一理念,有時不用專門去講,但已經在起作用。“立德樹人”不是教學中要顯示的一個標籤,語文課的人文教育,包括革命傳統教育,應當是“語文”的,是通過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在起作用的,是“潤物無聲”的。這和歷史、品德課應當有所不同。

二、立足“語文核心素養”,克服教學的隨意性。

語文教學容易被人所詬病的,是隨意性。部編語文教材想在減少隨意性,加強科學性方面下功夫。希望老師們使用新教材,能關注如何克服“隨意性”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好語文學科的性質與定位,有這種理論自覺。語文是什麼?語文課要教什麼、學什麼?“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就把語文學科性質解釋清楚了嗎?所謂“大語文”“真語文”等等提法有意義嗎?……多年來,這些問題一直都在爭論,我們當老師的好像是明白的,事實上又未見得清楚,這才有“隨意性”。可喜的是,2017年發佈修訂後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語文學科的性質定位方面做了一些理論推進,值得注意。我們是國小語文老師,對於高中語文新課標如何定義語文課程,應當關心和了解,這對於用好部編語文教材,克服教學的“隨意性”,會有很大幫助。

高中語文“新課標”開宗明義,把這個概念亮了出來: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語文教學還可以抵達其他一些方面,但對於基礎教育的語文,這四個方面就是“核心”,是最基本的內容目標。關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高中課標是怎樣解釋的?

第一,是“語言建構與運用”,這是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本質意義的內容。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建構語言運用機制,增進語文學養,努力學會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第二,是“思維發展與提升”。強調學生通過學習語言的運用,能夠獲得幾種思維能力的發展,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另外,還有思維品質的提升,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傳統語文教學有很多優點,比較講究涵養,但很少關注思維方式的發展。這是弱項。現行的語文教育往往陷於應試,處處面向考試,更不利於思維發展。“新課標”如此強調思維發展,還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等各種思維形式都加以明示,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必須部分,這有助於改變目前語文教學缺少思維訓練(尤其是缺少批判性思維和獨創性思維)狀況。

第三,是“審美鑑賞與創造”。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鑑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這裏應當關注的是“審美情趣”和“鑑賞品位”的提法。我們的語文教學其實已經久違了“情趣”,很少顧及和尊重學生個人的“情趣”。“新課標”的提示應當給一線教學提個醒:“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的培養,也是語文教育題中應有之義。

第四,是“文化傳承與理解”。課標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與借鑑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虛無主義。”這裏值得關注的是,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樣性,關注當代文化,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這樣明確的概括和提示,也是第一次。

高中語文新課標在解釋“語文核心素養”四要素之後,又指出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彼此融合,不能分開。還特別説到語言是“交際工具”“思維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 “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這裏強調的語言的發展,是與思維的發展、審美與文化的學習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高中語文新課標提出“語文核心素養”這個概念,以前許多夾纏不清的問題現在清晰了。

部編本國小與國中語文教材編寫時,高中語文新課標尚未頒佈,但有關“語文核心素養”的理念已在學術界討論,一定程度上,新教材是採納了“語文核心素養”這一理念的。特別是編高中教材時,注意貫徹新課標的精神,“語文核心素養”更成為編寫中時常在考慮的基本觀念。這也是使用國小語文教材,也應當重視“語文核心素養”的理由。

我們在備課時,在教學中,處處都應當想到如何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當然,具體到某一課,可能會側重四個維度的某一方面。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這麼一道習題:“阿媽牽着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細細的溪水,流着山有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頭腦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類似的要求“想想畫面”的習題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學中必須細化,有導向。這道題不只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而且要發揮學生想象力,導向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訓練。過去我們的教學也總在要求“想象”,老師們知道“想象力”重要,但對“想象力”到底包含哪些主要成分,為何要從直覺思維、形象思維訓練的高度去要求“想象力”?就不見得很明白。

語言文字訓練,背後有思維訓練,包括以前大家關心不夠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訓練。比如這個單元另外一道題,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優美生動的句子,抄寫下來。一般處理這道題,就是學習語言表達,積累句子和語感。其實這也是不夠的,別忘了語言運用和積累的背後,還有很重要的審美訓練。這個單元“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台,又是要求學生“想象畫面”、感覺能“聽到秋蟲的鳴叫聲”,還能“聞”到文章中的味道,等等。為何這樣設計?要達到什麼意圖?也應當往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訓練方面多想想。

再舉例子。第八單元,有《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扁鵲治病》《紀昌學射》4篇課文,都是歷史故事。教這個單元,除了基本的語文知識,大家都會把“語文核心素養”側重點放在“文化傳承與理解”上,但不要忘記語言和文化背後的“思維訓練”,仍然是本單元的重點。這一課的“寫作”,要求選一件“讓心兒砰砰跳的事情”,寫清楚經過與感受。這是語言學習,但背後還是思維訓練。我不厭其煩舉這些例子,是説明備課和教學時,要有“語文核心素養”的意識,多留意在哪些方面關照“語文核心素養”的哪個維度,這樣,教學的目標感更加突出,隨意性也會減少。

以上兩點説的是用好部編語文新教材的前提,即留心“立德樹人”和“語文核心素養”,用這兩方面的理念和要求,指導整個教學。下面,對於部編語文四五六年級新教材的使用,特別是如何備課,再提一些具體的建議。

三、理清教材的結構框架,讓教學目標更明晰。

拿到新教材,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看看有哪些新課文。部編國小語文的新課文大概佔41 %,變動是比較大的,有些老師感覺比較難,於是主要精力也就花在如何準備好新課文的教學上。這可以理解,但最重要、先着手去做的,是對新教材有通盤的瞭解。

備課中存在的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對語文課程的內容目標缺少通盤的把握,備一課算一課,很少考慮這一課或這一單元在整個國小語文課程中的位置與功能。這也不能全怪老師。推行課程改革十多年來,為了防止應試式的反覆操練,提出語法修辭和語文知識的教學不要體系化,要“隨文學習”。這個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如今的語文教學又出現另一趨向,就是知識體系被弱化。很多老師不敢理直氣壯地講語文知識,不敢放手設置基本能力的訓練,教學中的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學梯度被打亂,必要的語文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得不到落實。有時課上得滿天飛,可就是沒有把得住的“乾貨”。有的老師很少主動去了解過現在國小語文幾個學段的目標,不太清楚那個年級的語文學習要達到的大致水平,只是關注和經營自己要講的單元,上下都不銜接,也不通氣。

比如分析一種寫作方式是“情景交融”,或者一種修辭手段是“比喻”(甚至還有什麼明喻暗喻等),從國小中年段就講過,高年級還要講,並非螺旋式上升,而是同義反覆,學生會很煩。對整個國小每個學段乃至每一學年語文教學要重點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水平,很多老師並沒有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大概其”,備課只能是一課一課往前蹭,教到那兒算那兒。這種對課程系統缺少整體把握的備課,必然是隨意的,甚至是雜亂的,低效的。

針對這種偏向,部編本語文教材做了一些改進。一是每個年級和各個單元的內容目標更清晰,教學的要點也更明確,要讓一線老師備課時瞭解應當有哪些 “乾貨”,做到“一課一得”。二是部編語文教材已經在努力重建中國小的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系,這是“隱在”的體系,不是“顯在”的,不刻意強調體系化,還是要防止過度的操練。教學實施中不去追求“體系化”,但還是要有體系,才不至於凌亂無序。

怎麼去掌握新教材的編寫體系,又怎麼在教學中落實必要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呢?

建議重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瞭解其中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有總體目標與內容共10條,都是比較具體的教學目標。而具體到各個學段,目標和內容就更加細緻明確,分識字和寫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5個方面,每一學段達到什麼目標,都有要求。注意期間所體現的教學梯度,同樣是閲讀,每個學段要求高低是漸進的,好像在重複,其實有深淺之差別,是螺旋式上升。

所以,在採用部編語文四五六年級教材時,別忘了先認真學習領會課程標準,可以把課標的要求和新教材做些對比,看教材是怎樣落實課標的要求的。這道“工序”很重要,是備好課的前提。把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設計結合到一起來研究,有個通盤考慮,然後結合自己所在學校以及學生的情況,來用好教材。可以基本按照教材的編排來設計課程,也可以對現有教材的單元結構進行重組,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來安排語文學習的某些基本要素,課文的單元組合服從這種新的安排。比如這兩週上課重點是講解和練習“瀏覽”,下兩週重點是“羣讀”(瞬間能看一組詞);這一單元側重學習描寫,下一單元重點學習議論,等等,是以語文“基本要素”的側重點來組成教學順序與線索,課文則是服務和體現這一順序與線索的。當然,也不是那麼機械地分割、鑲嵌,不是重回過去那種以知識點為中心的訓練,但每一課總要有“抓手”,最好每課一得,“得”就是語文素養的某一方面,包括知識、能力。

現在整個部編的國小語文教材都出來了(四五六下冊即將出來),我們可以對整個教材的結構框架有完整的瞭解,這對於我們備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即使前面幾個學期已經教過一二三年級,現在接着要教四五六年級,我們也要把教材的框架結構弄清楚,胸中有數。編寫過程有一個結構框架表,大家可以認真研究,把每一單元、每一課的知識、能力、方法的要求提煉出來。比如五年級上冊,依照單元順序,8個單元的要求分別是“借景抒情”、“閲讀速度”、“複述與書寫”、“列提綱”、“場景與細節”“簡單的説明文”、“景物描寫的動與靜”、“梳理信息”,等等。可能還有其他一些要求,比如口語的要求,但這幾點是知識、方法、能力教學的重點。

參照教師用書。每個單元前面有一個“單元説明”,對本單元的主題、課文搭配會有簡要介紹。交代“語文要素”,也就是教學的要點(單元的首頁)。還有就是習作的要求。單元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會建議“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每一課都有5個部分的建議:“教材解釋”,實際上是課文的讀解。“教學目標”,“教學建議”和“教學資源”。還有“教學設計舉例”(教案)。一般來説,教師用書對於教學的知識點、要點、難點交代比較清楚,可以參考,但要結合學情來用。

現在教學案例很多,找起來非常方便。有些老師明天要上課了,今天晚上上網搜索一兩個教案,包括ppt,下載,變通變通,很快就備好課了。課文都是教過的,或者讀過的,備課也就不再去細讀。這樣到了課上,效果未見得會好。人家的教案,再好也只是人家的,可以借鑑,但一定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改造、翻新,變成自己的教案。如果總是圖方便,隨便搬用並過分依賴人家現成的教案,不但影響教學效果,還可能阻礙老師發揮各自的主動創造性,久而久之,有些教師變得很懶,頂多也就成為“教書匠”了。

我聽過許多課,看過不少教案,據説有些還是成功的“樣板級”的教案,的確也有不錯的,但也不少是有技巧沒有感覺的。為何“有技巧沒有感覺”?安排很有條理,甚至有些創意,很好看,但對課文的理解可能是硬套的,沒有結合本班的學情,沒有自己“感覺”的。這也導致“教什麼”的隨意。

四、關於課型的區分和“羣文閲讀”“任務啟動”等問題。

部編語文教材很注重課型的劃分。從三年級開始,課文分為“精讀”“略讀”,加上“課外閲讀”,形成三位一體的閲讀教學體系。國中也是實行單元教學,課文乾脆改“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這是有意加大課型的區分。這和以往教材是不太一樣的。

教學中應當如何來處理精讀與略讀這兩類課呢?

精讀課主要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功能是是舉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的興味;而略讀課是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閲讀實踐中,主要是泛讀,自主性閲讀。

老師們可能會有一種擔心,怕略讀課(自讀課)學的不夠精細,影響閲讀能力提升,影響考試成績。其實這是“過慮”了。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很強,精讀課舉例子,給方法了,總得讓學生自己去試一試,通過自身的閲讀實踐去取得屬於自己的經驗。如果把兩種課型都上成精讀,學生自己沒有足夠的實踐體驗,閲讀的經驗還是沒有。精讀(教讀)和略讀(自讀)兩類課型的功能不同,加以區分,是非常必要的,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閲讀教學。

講到課型區分,不只是精讀略讀的區分,還有不同文體課文教學的課型也要區分。現在的問題是,教學中文體意識淡薄,課型混淆,這跟教材也有關係。以前各個版本語文教材很多都是以人文主題來劃分單元結構的,教學往往就圍繞既定主題來進行,可是同一單元課文可能有不同的文體,教學中難免顧此失彼,無論是小説、故事、童話、散文、詩歌、説明文,幾乎都採用差不多的分析性閲讀,很注重背景、主題、作者意圖、段落大意、詞句分析、思想意義、修辭和藝術手法等等,這就有點文體混淆了。

其實不同的文體,閲讀方法應當有所區別,授課的重點也不一樣。老師要教給學生面對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書,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比如,小説和童話不一樣,詩歌和散文不一樣,文學類閲讀和實用類、思辨類閲讀是有明顯差別的。教學中應當注意區分不同的課型,增強文體教學意識。

比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民間故事,包括《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等故事。老師備課自己先要搞清楚:為何國小語文要安排民間故事?民間故事和一般的故事、小説有何不同?教學的目標指向是否也應當有不同?民間故事積澱有民間或者古人的智慧,本身屬於傳統文化部分,民間故事裏邊有民族的審美基因,可以對孩子起到某種文化的薰陶作用。民間故事往往都是集體的口頭的創作,充滿幻想,帶有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充分,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望。讓兒童接觸民間故事,有利於讓孩子們接受傳統文化基因,同時,激發想象力,包括超自然的想象力。所以教這一類課,主要是讓學生欣賞情節的誇張,那些帶有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幻想,而不能滿足於使用教小説的辦法,不一定要引導分析人物、主題、思想和手法。

《獵人海力布》選做題要求給海力布的那塊石頭寫一段話,介紹它的來歷。《牛郎織女》的選做題是尋找課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地方,再想想自己讀過的故事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情節。這就舉一反三,引導如何去“讀某一類書”了。

我這裏舉的只是一個例子,是為了説明,課型必須適合課文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即使同一文體的課型,也應當有所變化,語文課才比較生動有趣,不至於死板僵化。比如,散文、小説、詩歌與童話的課型也應當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的課型也有差別。國小一二年級主要識字寫字教學,還沒有分單元,文體界限不要求很清晰。但到了三年級,就分單元了。文體教學意識要加強。

那麼怎麼去領會教材,區分課型,找到上課的要點和感覺呢?要做兩件事,一是自己要讀課文,“赤手空拳”去讀,獲取真實的感覺和認知,這是很要緊的。不只是新課文要認真去讀,老課文在備課時也要重新讀。自己有感受,講課才有感覺,有“温度”。第二件事,想一想你的班上那些學生讀這篇課文可能會有哪些反應,有哪些難點,有哪些興趣點,等等。這樣,教學才更有針對性。

這裏還要專門討論一下關於“羣文閲讀”和“真實情境下的任務活動”的問題。

目前許多學校推進課改,更新教學理念,都在嘗試搞“羣文閲讀”和“真實情境下的任務活動”,應當支持。但不要一窩蜂全都朝着這個方向改,這種試驗還得根據學情穩步進行,隨時調整。新教材的單元編排有的是有意採取“羣文閲讀”的,比如同一類題材的課文彙集一個單元,教學中可以嘗試採取“羣文閲讀”的辦法,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但“羣文閲讀”並不意味着要排斥單篇教學,“羣文閲讀”也會有重點課文,要引導精讀,再用精讀得到的方法,去泛讀其他課文。

另外,所謂“大單元教學”,“真實情境下的任務活動”,的確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試一試,效果好,再推開。但要避免形式主義,避免把“任務”預設當作“主題先行”,別讓學生只是奔着“任務”去閲讀,那樣反而會限制了對課文含義豐富性的理解。很多課文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接觸經典,千萬不能把經典作為單純支持“活動”的“支架”或者“材料”。既要改變以往教學中以老師講授為主、一篇一篇細講“死扣”做法,也要防止顛覆以往好的教學經驗,一哄而起,一鬨而散。

我們的語文課本來就很熱鬧,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閲讀,缺少真正個性化的自由的閲讀,如果老是“任務驅動”,忙於組織各種“活動”,那也會過猶不及,不利於“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五、授之以漁,要教讀書方法。

使用新教材,要特別注意教讀書方法。

國小三年級以後,應當有更多時間讓給學生自主閲讀,老師主要是教給讀書的方法,起到引導作用。比如,讀詩歌要教誦讀,在體驗詩歌的節奏韻律中發揮想象力,還要讓學生感受到詩歌語言的精粹,有時會和平常説話的語言不一樣、但給人印象卻更深刻。這其實是所謂“陌生化”。教學中不一定用這個概念,學生不容易懂,但有些方法還是要提示的。比如提示讀一首詩,頭一遍很重要,要重視直觀感受,最好快讀,朗讀,一口氣讀完,獲取帶有鮮活的個人感覺的第一印象。這就是方法。

現在的語文課也不是完全不教讀書方法,只是缺少自覺,光教精讀,輕慢其他。閲讀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默讀、瀏覽、快讀、跳讀、猜讀、互文閲讀,以及如何讀一本書,如何進行檢索閲讀,等等,各有各的技巧路數,可是並沒有教給學生,甚至沒有這方面的教學意識。結果學生就只會精讀,無論碰到什麼文章,全都用主題思想、段落大意加藝術手法等一套辦法去套。一些學生上了大學還不會默讀和瀏覽,只會用精讀法,讀得很慢,還不得要領。

默讀與瀏覽都是常見而又實用的讀書方法,是基本的閲讀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有閲讀的速度,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也才談得上讀書的習慣與興趣。

比如“跳讀”,是瀏覽、快讀時必須要有的方法之一,可以跳過與閲讀目的無關、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跳過某些不那麼精彩的章節,這樣,讀起來就會很快,也很有興趣。又比如“猜讀”,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國小生認字還不多時,要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不能碰到生字生詞就查字典,可以根據前後文意思猜着那生字生詞讀下去,只要大致能讀,就不要中斷,最好一鼓作氣讀下去。這樣才有讀書的興趣,也才讀得快,讀得多。想想,我們小時候讀《西遊記》等小説,不就是這樣跳讀、猜讀的?本來這是無師自通的方法,如果語文課也能教一教,從方法上指導一下,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教給默讀、跳讀、瀏覽等方法,要有竅門,有可操作性。光要求“抓住關鍵詞”,要求“讀得快”,學生還是不會,等於沒有講,這就需要有具體的可以模仿學習的技巧。拿瀏覽來説吧,就要把默讀、快讀、跳讀等多種閲讀方式結合起來,儘量在“一瞥”之間掌握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段落,眼睛最好看文章的中軸線,不要逗留。但是有些孩子閲讀時還是要不斷逗留,讀不快。怎麼辦?可以讓他這樣訓練自己:五個手指併攏,順着書的字行往下移動,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覺稍快,而且越來越快。這就訓練出來了。總之,要教給具體的讀書方法。

要強調讀書方法的傳授。一堂課下來,有把握得住的“乾貨”。讀書方法就是“乾貨”。當然,教無定法,根據不同的學情,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教法,但無論那種教法,都要讓學生有興趣學,又能把握方法,學會學習,學會讀書。

六、採用“1加X”方法拓展閲讀。

關於語文教學有很多批評,最有名的是三十多年前呂叔湘先生的批評,説語文教學用了2000多個課時,閲讀寫作能力卻得不到提高,可謂少慢差費,咄咄怪事。三十多年過去,搞了很多改革,這個“呂叔湘之問”還是沒有明確答案。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為《培養讀書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試圖回答“呂叔湘之問”。我的“答案”很簡單,語文教學效率低,效果差,原因就是讀書太少。

現在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安排學生的自主閲讀、自由閲讀還是太少,只靠教材是遠遠不能滿足閲讀教學需要的。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統編本”語文做了改進,除了區分課型,把略讀課歸還給學生,想各種辦法加大閲讀量。國小一年級就有“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我愛閲讀”3個欄目。國中有“名著導讀”,高中有“整本書閲讀”。國小國中幾乎每個單元都有延伸閲讀。這些都完成了,閲讀量會成倍增加。

但這恐怕還是不夠,我就有一個建議:實施“1加X”的辦法。即每講一課(主要是精讀課),就附加若干篇同類或者相關的作品,讓學生自己去讀。可以在課內安排讀那些附加的作品,也可以安排在課後。不只是讀散篇的作品,也要有整本的書。老師可以稍加點撥,但千萬不要用精讀課那老一套要求去限制學生,只要求學生能讀就好。

區分課型,或者“1加X”,都並非反對講課的精細。課文的分析,有時必須要細,要精,要透,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種“細”要有意義,意義就是指向學生讀書的興趣,並要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而不能只是為了考試,其他不管。起碼這兩方面都要兼顧一點,別走極端。課上得死板,千篇一律,又幾乎全都指向考試,這就是語文課的一大弊端,是扼殺讀書興趣的。

這裏專門説説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每學期一次,主要當作課外閲讀,但課內應當有引導。是指向課外閲讀,是國小階段的“讀整本書”,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類型的書,也多少教一點讀書的方法。注意,教材的安排有一個系列,有梯度的。一年級認識書,激發讀書興趣,二年級讀童話與兒童故事,三年級讀童話和古代寓言,四年級讀神話和科普初級讀物,五年級讀民間和《西遊記》,六年級讀小説,如《童年》《魯濱遜漂流記》等。每次“快樂讀書吧”引導讀一本書,又延伸同類書二三種。這個欄目要重視用好,課內舉一反三,激發閲讀興趣。適當給點方法。課外放手讓學生讀,也可以適當“管理”,比如組織讀書會討論等等,但別過多管理程序,別佈置太多任務,能讀完就應當鼓勵和表揚。重要的是讀書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七、如何上好古詩詞的課?

部編本國小語文的古詩文篇目增加了。國小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國小6個年級12冊共選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怎樣教好古詩文的課?我舉幾個例子,探討一些教學的側重點與方法。看來,教好古詩詞,前提是老師對詩詞作品要有“感覺”,要了解古詩詞藝術的基本特點。

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首詩寫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那種幽靜,先寫空山的寂靜,接着引出人語響,是空谷傳音,愈添空寂。最後寫夕陽餘暉,愈加觸發幽暗的感覺。這首詩其實是寫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比較奧祕,當然也可以做其他理解。給國小生讀,沒有必要往修禪的方面引,也不不一定非得往“熱愛大自然”上面靠。這首詩寫的那種幽靜境界,是現在兒童生活中極少能體會到的,讓孩子們體味一下,不只是為了瞭解古人,也是一種“靈魂的探險”。讓國小生讀一讀,安靜下來,想象和體會一下詩中表達的那種“靜”(這是他們未曾經歷),我看就可以了,想象力、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對自然景物的體察、吟味和欣賞的能力,都很自然得到薰陶,這就是美育,不必添加許多成年人理解的內容。

再舉六年級上冊例子,《古詩詞三首》之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寫的是羈旅的寂寞與思念,一個“愁”字。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寫的是鄉下野趣,突出一個“趣”字。習題要求“想象畫面”,比較兩詩寫景中表達的不同感情。光是要求“想象畫面”,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淺了。應當有對於詩歌詞語的吟味和理解的引導。比如“客愁新”,為何“愁”能用“新”來形容?又如,“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如何對照?“天低樹”能否用自己語言來説説?“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詩歌是如何把幾個“鏡頭”拼接到一起的,這樣會起到什麼效果?等等。類似這樣的感受性分析,才真正能引入對於古詩的藝術的欣賞。如果説國小二三年級不一定這樣去要求,那麼六年級就應當有類似的教學安排了。教材中並沒有這方面細緻的設計,有點遺憾,老師們在教學中可以發揮。

古詩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一是説不清美在哪裏,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現在有些古詩詞教學過於繁瑣,像外科手術,把那種“美”都給弄跑了。

國小生學古詩文,是比較難的,要求別過高,不必在所謂主題思想、意義價值、藝術手法等方面講太多。有的教案總喜歡來個三段論——“知作者,解詩意,想畫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領。低年級學習古詩詞,還是要讓學生大致明白詩中所寫的內容。“大致”即可,不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開來解釋,老師適當引導之後,讓學生自己去讀,反覆誦讀,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可以不求甚解。中年級和高年級要逐步引導讀詩時的“會意”,也就是多少有些領悟,但也不一定非常清楚。即使因為考試,要給標準答案,那也要給學生説明這只是一種説法,其實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釋。

古詩詞的教學和文言文一樣,最好的辦法也是反覆誦讀,讀得滾瓜爛熟,不用有過多的闡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誦讀可以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但不要全都安排做朗讀。這是兩種讀法。要讓學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誦讀,要有獨處式的誦讀。還可以有唱讀。這樣,才能把古詩詞的韻味讀出來。就整個中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文學類閲讀,詩詞的教學,活動要少一點,還是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是自主性的閲讀,而不是動不動就討論,就做各種活動。

八、寫作教學問題。

要重視教學的梯度。一二年級開始有“寫話”,也就是學會模仿寫幾句話。三年級開始有“習作”,而“習作”也是有梯度的。要研究一下每一學期、學年如何安排這個教學梯度。如四上8次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小小動物園”“觀察日記”“我和某某過一天”“生活萬花筒”“記一次遊戲”“寫信”“我的心兒砰砰跳”。四下“我的樂園”“我的奇思妙想”“ 遊歷什麼”“我學會了”“我的自畫像”“故事新編”等等。這些命題作文,顯然是有梯度的。注意主要激發興趣,每次突出一個點,逐步連成一線。新教材的寫作是有系列安排的。老師們對於國小整個寫作教學應當有大致的計劃。不着急搞“提前量”,不強調謀篇佈局,立意創新。可以有模仿,有“仿寫”,但要防止一開始就搞“套式作文”。

寫作學習的目的為了什麼?不只是為了寫好文章,更是為了思維訓練。明白這個這道理,我們的寫作教學就有“根”。無論什麼教學法,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寫作有興趣,應當想辦法營造一種氛圍,引起學生動筆的興趣,有了興趣就好辦。如果把作文課上成應試技巧課,完全納入考試準備,那是很難引起興趣的。

比如,四年級下“我的自畫像”,教材中提示是來了新的班主任,為了讓老師儘快熟悉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外貌、性格、愛好等等,舉一些事例來介紹自己。可以事先安排每個同學去做,還可以選擇某些寫得好的,讀給大家聽,猜猜是誰。如果寫作教學能把重點放到思維訓練上,引導學生觀察、反思,抓特點,這就比直接佈置如何去寫要好得多。

新教材很重視“讀寫結合”,單也並非凡是閲讀都指向寫作,那樣很累,反而會敗壞讀書興趣,寫作也就上不去。提升寫作能力,最重要是擴大閲讀面,加上適當的思維訓練和文字訓練。多讀比多寫能更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

新教材帶來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教學理念,促使我們改進教學。但一定要實事求是,根據各自的學情來穩步推進。各個學校師資和教學水平不同,使用新教材不必“一刀切”,不必規定非得采用哪種教學方式,學校和教師應當有他們的選擇權。只要抱定“立德樹人”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宗旨,有改革的意願,又植根於自己所處的現實環境,腳踏實地前行,部編語文教材就能用好,語文課改就會有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