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最新有關《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和讀後感一樣,可以用夾敍夾議的方式描寫,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有關《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有關《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三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

看完之後,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別人對這個電影的評價,又怕被引導了思維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所有我先停止了。

可是我有些並不十分理解。

1900,是對世界陌生感的恐懼,而不願意踏上陸地,無盡的世界沒有盡頭,琴鍵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演繹音樂?

他在對馬克斯闡述他在看懂了陸地之後,又回到了郵輪上,他是開心的,這是看破看透,對吧。

其實我也不甚懂得,魚般的7秒記憶,總是讓我難以回播記住整個過程,但是想記錄這種感覺。

那種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竇初開的眼神。夜裏下到船艙,找尋着並親吻了女孩,這是一見鍾情嗎?那份沒送出的樂盤,是他對觸摸不到而又渴望愛的體現,這麼形容對吧?可是這種愛,為什麼又不能讓他真的步下郵輪。

他只學會了在那片空間大小的環境下演繹他的人生,甚至隨着郵輪炸燬而結束自己的一生,為什麼不能嘗試去改變呢?

馬克斯跟我一樣,但是他最後是理解了1900嗎?他哭了,而且也離開了郵輪,也覺得自己很沒用。

有些疑惑,又似能理解1900一樣,無盡的盡頭,在清楚瞭解的情況下,這算是退縮的行為吧。

為什麼不能去嘗試一下呢?共同奔赴毀滅卻留下了自己內心最原始的追求。看完了,有些感慨文字的力量,也很佩服別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對“思考”所做的反饋。而我還需要在點滴中慢慢積累,才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隨意地把看過的感悟描述出來。

寫完這個,內心的恐慌感,空虛,還是沒能散去。藉着看電影消磨時間,也藉着記錄觀影感覺來鍛鍊文字能力,也消除內心一直惦念着的東西。

順道的,不明白為什麼,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恰恰是需要1900對內心真實地追崇吧。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

感傷的海上傳奇

生於船,

長於船,

死於船,

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蹟,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

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

孤獨,自從他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樂者,自從在丹尼的海葬聽到音樂時就註定與音樂的一生糾纏,

傳奇,自從他無師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註定了他一生的傳奇,

他有個好長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為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鋭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着不一樣的執着,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説,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着他的音樂,就像是聽着人生的經歷,聽着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痴迷的樂者一樣隨着自已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麼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麼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着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淒涼與虛偽,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幺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裏,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後醒悟,性格豈非宿命,決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對於1900,他宿命的一生豈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的個性是天才與幻想交融,他沒有下船,他選擇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議,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碼,他選擇了自已的路,為自已而活,而我們是不是還在為了一些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而奮鬥,是不是還在為了壓力、為了別人而活,對一些唾手可得的卻沒有珍惜,對這些身邊的美好都沒有觸摸過。這豈非也同樣不正常。

友情是世間賜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從出現了光影的留念後,影片裏就從來就不缺愛情,但偏偏這個海上鋼琴師卻沒有這樣的好運,對海的依戀,對選擇的恐懼,使他錯過唯一一次去愛的機會,他掰碎了那張記錄了初戀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沒有結果的回憶。

還好,宿命在剝奪了他愛情的權力後,又給了他一段難得的友情。

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着胖子麥克斯的旁白開始,麥克斯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鈕帶,而與胖子麥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們才會覺得他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温暖。

當胖子抱着唱機,播放着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他時,隨着影片的剪輯,胖子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説他的行為是尋找,倒不如説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為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

胖子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幺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升化。當麥克斯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我也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感性、如此動人,也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靈魂

整部影片的氣氛都是由這個男人來營造的,從來沒有看過蒂姆·羅思這樣的儒雅,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樸實,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着痕跡,洗盡鉛華、渾若天成,驕而不躁。

他賦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並不年輕帥氣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將與紅塵疏遠的海上鋼琴師的無世俗、輕鬆、自然、雍容的性格進行了最有力的詮釋。他的眼神,親密而疏遠,清轍且憂傷。他將人物進行細節的刻畫,用點托起了人物,“隱”而不發的霸氣,悠然自得的優雅氣質,卻又略帶童稚純真。

在他的演繹下,這個海之子,就像是一個惹人憐愛、頑皮反叛、隨性而為的孩童,卻又有着叫人傷感的孤獨宿命。這會是一個不朽的角色,這會是一個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靜的歐州風格,非現在一些狂轟爛炸的好萊塢影片可比,雖然有幾段因要帶出劇情的而設置的回憶也稍嫌突兀與宂長,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對影片的喜愛。它雖有看似稍有荒誕的劇情,但演員出色的表演賦予了影片太多,將你帶入了故事,讓人完全忘了這是一齣戲,只是一個關於奇蹟的傳説。 當他平靜的抬頭望向天空,那清轍直透入人心靈的眼神至今叫我難忘,看着他隨着爆炸的像涅盤一樣的維珍尼亞號號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與感歎。

從來沒有一部片子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傷,我想把文字寫的傷感,細膩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筆無法達到。這部影片的原聲音樂應該是最有價值,因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樂都記錄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卻不矯情,平淡卻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這部片子的直譯名《1900的傳奇》一樣,這是一個奇蹟,是一個海上傳奇,傷感的。

看過《海上鋼琴師》後,我有一種想要理解1900的衝動,那怕只是一點點。雖然隔着電視屏幕,隔着遙遠的年代,隔着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清晰的看到1900純淨得如同嬰兒般的藍眼睛。演員蒂姆·羅斯的精湛演繹使我確信,真的有那樣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户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曾在海上飄泊過。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是愛情,或可曾讓他魂牽夢縈,但就算那樣,他也只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夢幻般輕柔舒緩的樂曲,三等艙裏膽怯忐忑的一個輕吻。此外,便是鋼琴、遊船和大海,還有浪濤中的平穩與寧靜。八十八個琴鍵上創造的無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樂,充實了他有限而單純的生命。

1900是優雅的男人。絲紋不亂的深金頭髮,纖塵不染的衣帽領結,風度翩翩的舉手投足,才華出眾的自信風采,純淨脱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鋼琴前曾有多少美女為他傾情?他一定是沉浸於自己的音樂而無暇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單純但不乏人性之美。與養父間短暫的親情,與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愛情,以及陪伴他最長時間的邁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潤過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細緻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傾注在鋼琴的八十八個琴鍵上。誰能理解他的心聲,誰能讀懂他憂鬱而温柔的眼神,誰是他不離不棄的愛人?惟有流淌於他指間的動人樂符。

若與俗世的生活來對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實的地方。比如,他從未接觸過鋼琴和音樂,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鍵上的時候,那些動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瀉而出;他從未受過正統的教育,卻能説出那麼詩意而藴涵豐富的語言;甚至最後,當朋友邁克斯在那條殘破不堪的,顯然已廢棄很久的遊船上找到他時,1900哪來的食物維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顆詩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開物質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靈魂與音樂的交融,同時引導觀眾與片中或精彩絕倫,或妙趣橫生的音樂達到共鳴。

最後,當天上的一縷光線投射下來。1900仰起平靜的臉,似乎在問上帝,天堂裏有鋼琴嗎?

1900舉起雙手在空中虔誠的彈奏,輕盈悠揚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靜的空氣裏迴旋。頃刻間,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1900帶着他尚未湊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通用範文

以前一直聽説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我只認為再怎麼好,也不會撬動人的心靈。最近比較有空,就翻出來一口氣看完了,類似於此的片子,都必須要安靜的看,並且一氣呵成。。看完後,非常感歎!

導演能將兩種世界的人刻畫的如此的細膩,太傳神了。剛剛聽説海上鋼琴師,猜想劇情也就是某個人在艱苦的環境下面成名了,也就是一種勵志片。但是,該片不是,該片似乎是要淨化人的心靈。太多的追求,太多的奢望,只會讓最初的純真消失的無影無蹤。

Max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他被應聘到豪輪上面,他也跟着豪輪生活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他的思想永遠還是在陸地上,因為他已經被感染。但是,對於1900,他是那樣的乾淨,一層不染,無人能勸説他。他應該也在為自己登上那塊陸地,曾經千百次的尋找理由,他終於選找到了一個理由,也就是那個女孩的父親告訴他的。站在陸地上聽海,海的聲音是另外的感覺。就在他準備登岸以後,他卻被他內心的恐懼給戰勝了。他的生活方式是在海上面,海是他的搖籃,他重來沒有聽過海水述説生命的博大,他也沒有聽過海水的低吼。對他來講,海水永遠都唱搖籃曲。在讓他接受另外的一個世界的時候,他選擇了退卻。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方式,他孤獨,他寂靜,他可以讀懂每個人的心思。也讓他的音樂達到了巔峯。這就是他所有的追求。假如他真的上了岸,那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他還能PK過鋼琴大師麼?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