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反欺凌觀後感6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07K

觀後感就是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通過寫觀後感可以使我們內心感悟很好的表達出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反欺凌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反欺凌觀後感6篇

反欺凌觀後感篇1

點開最近幾天的熱點新聞,映入眼簾的一定有“校園暴力”四個字。短短6天內,從“浙江慶元一年級男童被煙頭燙”,到“江西永新女生被數名同學扇打”,再到“河南信陽數百中學生羣毆”,一件又一件駭人聽聞的校園暴力事件不斷衝擊着輿論的眼球,更挑戰着每一個人的心理承受底線。

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神經學家吉姆•發龍的一個視頻,很有感觸,於是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他在視頻裏提到:從科學角度來説,敵視心理、大腦損傷以及童年時期遭受過身體摧殘這三個因素分別涉及神經精神病學、生理學和個人性格,它們決定了一個人暴力傾向的程度。如果三者都具備的話,這個人具有暴力傾向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如果只具備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因素,具有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則降低。吉姆•發龍通過對70個殺人狂的大腦掃描和基因分析的講解,揭開了殺人兇手的遺傳與環境中所出現的問題。

雖然暴力有許多類型,但通過對70個殺人狂的腦檢測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規律,都在大腦的額眶部皮質有所損傷,就是眼睛,眼眶的正上方,再就是太陽穴內側,所以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説明腦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或受到損傷可導致出現攻擊暴力行為。

除此之外,控制他們的還有最關鍵的暴力基因。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20多個基因標記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於人性格中的暴力傾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mao-a(單胺氧化酶)。

是否具備mao-a基因,和性別有着很大關係,因為它存在於_染色體,所以人們只能從母系獲得此基因。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變態殺手是男性和男性為什麼往往比女性更容易有暴力傾向或具有好鬥性格的原因。因為女性可以從父系獲得一個x_色體,再從母系獲得一個 x_色體,這樣可以起到稀釋“暴力基因”的作用,而男性卻只能從母系獲得一個x_染色體。

攜帶了暴力基因不一定必然出現暴力行為,因為暴力行為是大腦的損傷和環境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人的暴力傾向甚至變成殺人狂的原因,取決於腦損傷發生的時間,時機的掌握要恰到好處,理論上而言,一個人要到25歲的時候,大部分的眼窩前額皮層才能“成熟”。因為大腦損傷發生的確切時間是決定變態殺手類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使mao-a基因以暴力的形式呈現出來,必須是在相當早期,即青春期之前,身處於某種極度受創的環境中,這種創傷不是指打屁股之類的生活壓力,而是真真實實地目睹或身處在暴力之中,這是使鏡像神經元系統運作的方式。也就是説,一個擁有暴力基因的人親眼目睹越多暴力事件,他轉變為變態殺手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眼窩前額皮層和顳葉受到損傷,從而導致大腦中負責處理倫理和道德判斷的機制起不了作用,那麼他的變態行為往往開始於_歲,比如縱火、無辜騷擾別的孩子,等他大一點兒,他會做出更壞的行為,比如__、殺人。如果一個人是在幼兒與青春期之間出現大腦損傷,因為此時大腦已經開始發育,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道德判斷,那麼他也許可以在短期內控制自己,但mao-a基因造成的犯罪衝動會始終抓住他不放,最終他還是得去解決掉這個“衝動”。

我們不難發現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如中東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及非洲的一些地方),像戰爭這類暴力流血事件似乎從未停止、也無法停止,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地方持續不斷地發生暴力,而世世代代居住、出生在這個地方的人目睹着這些暴力成長,這使他們的mao-a基因更容易被激發,也使戰爭停不下來。

聽了這些令人震驚的研究新成果後我的感觸和理解是:

人的成長過程(從出生到二十幾歲)是一個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會化不斷完善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家庭和社會對孩子行為的影響,是導致攻擊暴力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

任何行為都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攻擊暴力行為是行為的一種特殊形式,自然也離不開學習和模仿。

首先:父母是子女早期的主要模仿對象,父母暴力式教養方式,是子女產生攻擊暴力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不完整的家庭結構、不和睦的家庭關係,均與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有關。

其次:不良的社會交往在青少年行為中也起着引誘和促進作用,隨着科技發展,媒體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媒體中暴力的內容為青少年提供了攻擊性榜樣,減弱了青少年對攻擊行為的控制,使青少年曲解了幻想與現實,增加了其對攻擊行為的容忍程度,鼓勵了攻擊行為。近幾年來,電子遊戲、網絡遊戲、甚至暴力音樂都成為影響攻擊行為的因素。

最後:心理學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心理學領域內研究攻擊暴力行為,人格因素極為重要。對70名暴力犯罪者進行調查,還發現與對照組不同的是,犯罪組有以下明顯的人格特徵:多疑、固執、缺乏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情緒不穩定、緊張、喜歡尋找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人際交往能力差等。這充分證明了攻擊行為的發生與個體的人格因素有關。特殊的人格特點是攻擊行為產生的心理學基礎,但並非有此基礎的人都會產生攻擊行為,攻擊行為的心理學基礎為攻擊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與青少年所處的不良家庭、社會環境,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才使攻擊行為變成了現實。

我想給家長説的是:我們作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遠離暴力和傷害。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做事要有預見性,因為有些事情一旦既成事實就已經沒有了改正的機會。最終就一定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悲劇。

反欺凌觀後感篇2

我想要一個安全的校園,一個文明有禮、安全和諧、沒有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校園!

記得剛入學時,老師和學校領導就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好好學習,創造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

今天,我看到一個視頻,是關於校園欺凌的。視頻中一位高個子女生毆打另一位比她矮小的女生,一共毆打了好幾分鐘。先是扇耳光,扇的還特別響,連續打了好多下,接着又用腳重重的踹她。撕扯着她的衣服,把她揪上講台,大聲的質問她、責罵她,不停的踢打她。視頻裏還能聽見有男生在嬉笑,整個過程都沒有人上去制止,也沒有人去通知老師。

看完這個視頻,我的心情是不痛快的,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很心疼視頻裏被打的姐姐。我覺得視頻裏打人的女生太壞太暴力,而被打的女生太膽小,被人欺負了不敢反抗,不知道保護自己。旁邊那些男生也太冷漠了,看着同學被打還在旁邊嬉笑。

雖然在我們學校裏沒有校園欺凌,同學們都很友好,但還是需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媽媽經常跟我説一些關於校園暴力的事件,還跟我説一些法律知識,教育我要和同學好好相處,不能欺負同學,在學校裏不惹事也不要怕事。我們還小,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找老師或家長,受到威脅時要及時向身邊的人求助,多和家長溝通,不要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承受。

學校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地方,我們要從我做起,抵制校園欺凌和暴力現象,共同維護我們平安、和諧的美麗校園!

反欺凌觀後感篇3

校園,是求知者的樂園,是探索者的天地,那裏充滿了我們快樂的身影,灑滿了我們成功的淚水,到處洋溢着我們歡樂的笑聲,校園,就是我們青年學子的海洋,海洋雖然美麗,但其中依然存在那凶神惡煞的鯊魚,校園生活雖然豐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平安,是我們所有人的心願,教師,希望同學們平平安安;家長,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更希望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學姊,學長平平安安……

我認為校園不平安的因素主要有兩大方面:來自校園的主要有校園環境隱患、不當的教育方法以及同學們之間的語言欺凌。來自校外的主要有搶劫、勒索、交通事故和意外傷亡等。在校園裏,只有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懂得自我保護的常識,學會安全自護,才能消除、減少生活中的隱患,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園裏發生火災,首先要選擇正確的逃生或自救方法。為了給我們這些青年學子創造一個平安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我校領導、老師們高度重視、積極行動。組織我們聽“遇火災,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講座。前些日子,我們全校同學,在老師和消防護衞隊的帶領下,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救火演習,在長達10分鐘的“救火”過程中,同學們都積極配合,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在那次不同尋常演習中,雖然我們沒要參加到救火中去,但我們也同樣認認真真地觀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許多……

構建平安校園,是我們大家的應盡責任。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參天大樹的起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萬丈高樓的起點是一塊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園的起點是每一位同學的維護,每一位同學平安!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創建平安校園吧!讓這些令我們不安與無奈的壞人壞事永遠的煙消雲散,讓草兒不再枯萎;讓花兒不再凋謝;讓我們的笑容永遠掛在臉上;平安校園永遠伴隨着我們茁壯成長!

反欺凌觀後感篇4

提起校園,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幕幕純真又美好的畫面。但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成為了校園金色陽光裏一抹令人憂慮的陰影。這就是老師讓我們看的『預防校園欺凌』宣傳片的主題。

宣傳片首先介紹了一個典型的校園暴力的案例:20xx年12月1日,山東一名14歲少年扈強,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最後竟持刀捅死了那位同學。被捕時他説:“我想弄死他,反正我才14歲,法律又不會拿我怎樣。”,扈強因為沒有法律意識,認為自己未成年,法律不會判他的刑,而捅死了自己的同學。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嚴懲違法者,社會才會公平。因此,扈強受到了法律的嚴厲懲罰。

隨後,宣傳片又介紹了很多防止關於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知識,如: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分類、主要引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等等。在我們的校園裏,雖然沒有『預防校園欺凌』影片講述的案例那樣典型,但類似的事還是時有發生的,如:有的同學要其他同學給他作業進行抄襲,不同意就打人家;有的一言不和就動手打人……通過對影片的觀看,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感到: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欺凌和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我們應當多措並舉,特別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反欺凌觀後感篇5

有時候看見生命裏那些來路和去路,就像一場天光,丟失着歲月皚皚。於是我總是習慣在某一個清澈的日子裏,把那些記憶拿出來一遍遍地看,看着夕陽消失的方向,看我們那些清澈的寂寞已被關在另一座山崗。——題記

我們生活在光亮中,就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光亮的,有的人卻在無盡的黑暗中蹣跚奔跑,希冀擁有一絲光明。

她叫易遙。在本該無憂無慮享受青春的年紀裏,卻只體會到了同學的欺凌、母親的暴力。在被最好的朋友遠離之後,她選擇了死亡。

校園暴力這四個字看似虛無縹緲,卻與我們形影不離,多少綻放的美麗花朵因校園暴力而枯萎……在看完《悲傷逆流成河》之後,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校園暴力的可怕。

劇中反派角色唐小米可以説是造成易遙與顧森湘死亡的罪魁禍首。唐小米在轉學前,也是一個深受校園暴力折磨的弱者,可是她卻為了心儀的男生,一次次利用着同學盲目從眾的心理,傷害着易遙。我想,唐小米對校園暴力的恐怖一定是深有體會的,在轉學後,她卻由受害者轉為施暴者,將易遙拉進了無邊的黑暗。

但我認為,易遙的死絕不只是唐小米一人的錯誤。如果在易遙受到欺負時,能有人站出來譴責那些施暴者,或許就不會造成這個悲劇了吧。就像顧森西,他讓易遙暫時遠離了校園暴力,可最後卻也因為姐姐的死亡不得不遠離易遙。哪怕施暴者再多,只要有一個人能站出來,制止這些不良行為,易遙都不會揹負這麼多罵名。可這都只是如果……圍觀者的冷漠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地為難弱者。

易遙的死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結局,她也曾崩潰地哭泣着對發小齊銘説:“仙人掌不是花,不能被人捧在手心裏。”是的,仙人掌的刺令我們望而止步,但仙人掌也會開花,仙人掌也可以變得很美。在荒涼的沙漠中,能綻放的也只有頑強不屈的仙人掌。

仙人掌也會開花。希望這個世界能多一些愛,讓校園暴力遠離美好的校園。

反欺凌觀後感篇6

人們都説,學校是學習的聖地,歡樂的樂園,可是最近出現“校園欺凌”事件,這些欺凌者往往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如:酗酒,抽煙,玩暴力遊戲等。

我在玩電腦時,看見一個熱點新聞,它説:“在一所學校裏。一位女性學生被嫁禍偷隔壁宿舍同學的錢。”還有一個同學在網吧裏被毒打了4個小時後活活被打死。你們説,這些行為惡不惡劣,這樣的行為應不應該阻止,應不應該對“欺凌者”進行懲罰,在這裏我可以教你幾招成為“受害者”的妙招:

1。在你被索要錢財的時候,你先給他們一些錢,然後再去向老師報告,或者直接撥打110報警,讓他們受到懲罰,教育等。

2。在你被辱罵時,千千萬萬不可以罵回去,這樣會讓情況惡化,導致拳腳相加。

你們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成為欺凌者?我知道:身強體壯的人;2。學習較差的學生;3。沒有家庭背景的人;4。單親家庭;5。被父母過於溺愛的人。我也成為過欺凌者,同樣去欺負過別人;在一次課間休息時,我與一位同學在一起玩,可是,後來玩得過激了,也許我便拳腳相加,打着打着,老師突然來,他把我叫到身邊,温柔地説:“他問,你們為什麼打架呀,你知道這樣的後果嗎?”我搖了搖頭,老師蹲下來對我説:你知道他在被你打的是怎麼想的嗎?你應該換位思考,前一分鐘為自己想,後一分鐘為別人想,這樣你們就不容易打起來”。

最近,校園欺凌事件越開越頻發,越來越多的父母失去孩子,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不正確的路,這麼多的事情都由校園欺凌,難道我們不能遠離他們嗎?讓我們攜起手共建美好校園。

Tags:觀後感 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