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關於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6.11K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時代創新精神,博覽五千年,塑造當代賢,那麼關於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

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1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麪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築、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裏,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為了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為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後,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徵着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迴,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係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gcd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的延續與昇華,是中國gcd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着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鬥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_、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着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着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蹟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着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係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作為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着她名為“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着我們作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能力傳承我們的文化。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於暮年在美國完成了《中國的文化》一書,雖然那時,他早已過了年少氣盛的年齡,甚至身在異土,但他心在中華,還有着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夠著成這本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科學性與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見,無論年齡與地位,無論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將文化傳承甚至發展下去。

堅守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的。不僅要從個體努力,也要從政府,從國家,保護這一文明的領土不再受任何玷污。韓國,是申遺大國之一。零五年,在端午節申遺中,我國落敗;後來,他們提交了“風水”的申遺書;現在,他們又將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披上了別國的外衣,成為他人的遺產。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回首,只能看見一片冠着其他名稱的歷史。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説,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代表它千年歷史的結晶。若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將無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護傳統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緊事。傳承至今的工藝與習俗,都是千百年煉出的精華,無論失去哪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彌補的巨大遺憾。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開始着手去保護。為學生開設講座和課堂;給節日設立假期;通過網絡為將失傳的工藝尋找繼承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保護流傳下來的文化!

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各種名號,或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專有名詞;更是四大發明的偉大,是各種節日的豐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國無上的驕傲!這些文化,組成了我們的宏偉的歷史,也造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我們也應抱着感激的心情,去堅守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

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願每個中國人,都能為這傳承的文化感到無盡的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