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6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21W

在演講稿中,我們要注意用詞的精準性,避免模糊不清,演講稿的結構要清晰,層次感要強,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6篇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1

親愛的同學、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

上週,縣教育局在阜寧實小舉行“小手拉大手,爭做文明人,爭創文明城”主題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作為阜寧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做?我們是全縣百萬人民的精英,是全縣人民的天之嬌子,我們理當走在全縣人民的前列,做全縣人民的楷模,首先我們應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到我們這麼美麗的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飲料瓶、面巾紙,聽到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活,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這與阜寧中學學生的品牌相稱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締。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美,一是維護社會利益,公共秩序。

人生因什麼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昨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的戰勝。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時刻在他嘴邊,遠離污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着良好衞生習慣愛護公共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隨地吐痰、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 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他更不會亂丟飲料瓶、面巾紙、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雜物等,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他更加愛惜自己的生命,不闖紅燈,騎電動車戴頭盔,宿舍不私自接電等等……

那麼校園因什麼而和諧?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和諧。我們的校園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環境氛圍和文明行為,就不會有校園的和諧,因而文明締造和諧。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好的學風、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風積極向上,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説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打造和諧的文化氛圍。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哈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2

近日在《中國教育報》上讀到這樣一段文字:“道德不是一套咒語,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牆,而是一道台階。如果是一塊布,不是用來遮醜,而是用來顯美;如果是一條繩索,不是用來束縛,而是用於攀登。如果它是目的,就讓我們輕裝上陣去奔向它;如果它是工具,就讓我們輕鬆自如地去使用它。這樣才是道德的。”説得真好,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關於“道德”最富有詩意的詮釋。 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道德的修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卻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卻能提高生命的質量。

最近一直在教學生學習《論語》、《孟子》,也一直在思考所教授的內容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聖人之言無外乎給人們定下一套倫理道德的綱常,同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們信仰的要義,使得兩千多年以來的人們有了君子和小人之分,有了仁義禮智之識,有了温良恭儉讓之德。作為一種信仰,孔孟之道延續到了現在卻變得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太陽。然而人一旦失去信仰很可怕,所以我們搬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是人們很快發現“平等、民主、博愛”好像離我們很遙遠。於是我們變成了缺乏信仰的一代或幾代人。於是人開始追逐利益,好像道德形象是樹立在利益的最大化之上的一種。在黨的政策鼓舞下,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未必都是道德多麼高尚的。在金錢的驅動下,人與人的關係、心理、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地人們發現“有道德、有禮貌、有紀律、有尊嚴”又好像成了一句口號!

於是一部分人開始詛咒、一部分人開始奮鬥、還有一部分人在崗位上堅持。究其原因,在於一點,道德信仰的丟失!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們信仰馬列主義併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四十年代信仰民族正義堅持抗戰,五六十年代信仰毛澤東思想又成了又紅又專的人。可是到了後來發現我們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很無奈! 進入二十一世紀,青年人紛紛外出打工,去追求自己的價值體現。但問題相繼出現,孩子不能有良好的教育環境,缺乏父母的關懷和呵護,老人在暮年還要壯志不已地去撫養孫子,女人裏裏外外的操持家務卻得不到夫妻之間的温暖。這是我們追求的生活嗎?記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温家寶總理提出要人們“有尊嚴”地生活。我覺得很好。至於怎麼“有尊嚴”地活,那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

認為首先還是要建立信仰,建立良好的道德信仰關係。這是前提條件,不然一切都是虛的,或者説是“不道德”的。

人們為了提高生活的質量不怕流血流汗,但是生活的質量提高以後怎麼辦?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還有一個生命的質量的要求。只有生命的質量得以提高,才是真正的道德意義上的提高。這一點是需要整個社會做出進步,人們道德責任感做出整體提高做基礎的。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3

誠信無形,卻能夠經天緯地;誠信無色,卻能夠耀人眼目;誠信無味,卻能夠在上下五千年、縱橫海內外散發出醇厚的芬芳。無形、無色、無味的誠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近年來,誠信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且不説商場上爾虞我詐,也不必説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邊的老人,説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煩和官司。

多年前,以為北大新生入學,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園裏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看見一位穿着布衫的長者,便把行李往他身邊一放,説道:“師傅,麻煩您幫我看着點啊!”一個多小時後,這位新生辦完一切手續回來,發現那位長者依然為他守着行李,寸步不離。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學大會上,他發現,昨日為他守行李的長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他就是當代着名的東方語言學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長——季羨林先生

事後,這位學生説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將改變他的一生。是啊,誠信就是如此征服着人心。

然而,誠信的魅力不止於此。

一位社會學家就“為什麼我會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過調查,結果出乎人們的想象,沒有一個人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自身有才華。他們中絕大多數認為:成功的祕訣在於“誠信”。其中以為只有國小文化的企業家説:“高深的理論我不懂。我只明白,誠心誠意對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誠信誠意的對待所有與我合作的人。”誠信使他不斷第發展着自我的失業。

我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時期是塑造人格、修養品德的重要時期,我們怎樣對待每一位同學,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怎樣應對每一堂考試,都是誠信對我們的考驗,假如我們在學生時代就隨意糟蹋自我的誠信,用虛假的學業和虛偽的態度是難以在將來的競爭中立足,而尾生抱柱之信。季老一諾千金,幼小的華盛頓坦然承認自我砍了櫻桃樹,這些以誠為功,以誠立業的事例無不説明誠信這種人格力量在人生髮展中多起的重要作用

朋友們:讓我們努力培養誠實守信的品德,讓誠信使我們的人格閃光!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校歷的十六週。20xx年我校明確提出了“立德樹人、樹魂立根、文化強校、追求卓越”的辦學目標。令人欣慰的是,在黨的會議上的《講話》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又指出了明確的方向: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基於上述原因,八中決定一以貫之,確定本月正在開展的第16屆教育教學德育研討月的主題為“立德樹人、文化強校”。“立德樹人,文化強校”事關青少年的終身發展,事關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我們不僅要藉助教育教學德育研討月這一平台,展示教師們的成果、能力和才華,並廣泛交流,積極探索,還要使德育工作落實在平時的點滴工作中,團結協作,真抓實幹,使德育工作達到真正的實效。

修德正身、團結協作,是一個集體實現理想的保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文學演講,主題為“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演講快至結尾時,説到:“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説: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幹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幹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説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捲了出去。大家就催促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這個故事讓大家領悟個人和集體的關係,但也藴含着每個人的德性關乎集體的存亡的道理。我借這個故事要重申我講話的主題:立德樹人,文化強校,即這次教育教學德育研討的主題。通過此次教育教學德育研討,我們期待着第八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能闖出適合自己發展的新思路、湧現新亮點、凸現新特色。

在此,不能不提及的是在社會上流傳已久的言論——“20xx年12月21日(冬至),是世界末日,要“連黑3天”。此謠言聽起來假得不能再假,一看就是騙子借末日謠言瘋狂牟利。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這個鬧劇般的謠言,卻引起部分民眾搶購蠟燭和火柴。此情此景,讓人想起去年“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的謠言被放大後掀起的食鹽搶購**,伴隨着各種搶購潮,最開心的恐怕是賺錢的商家。 “謠言止於智者”,新時代青年的我們不能充當謠言的“推手”和“二道販子”,做到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

比末日謊言更可怕的是恰恰是我們人類自己的不良行為。12月14日發生的美國康州槍擊案,近三十人死亡。作案者是一個20歲的年輕人,回到自己母親的學校,瘋狂殺人。而僅在此前的幾十個小時,我國河南也發生了一個歹徒持刀濫殺無辜的慘案,砍傷二十多個人,而這兩起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大都是孩子,校園變成了屠殺的現場,讓人心碎。校園安全問題再次尖鋭的推到爭議前台。其實除了突發的校園暴力事件,意外傷害更是兒童和青少年致傷、致殘的最主要原因。早在2000年國家兒童少年“安康計劃”公佈的數字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國小生因意外傷害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於每天“消失”一個班的學生。一個個生命就此消失,留下的是痛心疾首的父母呼天喊地。

那麼我們怎樣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呢?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按時上下學,不翹課,有事向老師請假。校園內、課堂裏不做危險性遊戲,上下樓梯和路過拐彎處要慢行。不隨身攜帶危險性的刀具,使用小刀、剪刀、筆等鋒利尖鋭器具應小心,防止傷及他人和自己。學校安排每日7:30清校,天黑較早,請全校師生避免在校內外過久逗留,放學後儘快離校、注意交通安全,儘早回家,切實保護好自身安全,讓八中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瀰漫着“唯吾德馨”的書香氣息,讓我們和學生一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與書本進行對話,豐富我們的生活,完美我們的人生!最後,向積極準備和參與“研討月”各項工作的教職員工和同學們表示誠摯的謝意!祝各位老師、同學不斷進步!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5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上午好!

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的大街,四處奔波的行人,似乎人們很難使自己停下匆忙的腳步。然而,當一輪皓月高掛空中,傳統佳節的温馨便可能撫慰人們忙碌的心靈。屆時我們可以互相傳遞着問候祝福,傳遞着禮物温情,傳遞着和睦團圓,傳遞着“閤家歡樂”,傳遞着“家和萬事興”,傳遞着濃濃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浩浩蒼穹,巍巍華夏,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着十三億人民的信心。

當人生處於低谷徘徊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孜孜追求激勵着無數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當個人處於艱難抉擇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諄諄教誨成就了許多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當國家處於危難之際,“天下為公”“匹夫有責”的鏗鏘名言,又引得多少賢人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瞧,虎門灘上銷煙的錚錚壯舉;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旦旦誓言……這就是民族精神,這就是創造了五千年曆史文明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梁啟超先生説:“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知自己責任重大。我們除了要用大量的知識武裝自己,更要用優秀的民族精神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真正繼承優良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呢?

生活中,給長輩端上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着“孝”的傳統美德;校園裏,向老師的一個問好,對同學的一個招呼,體現着“尊師重學”的風氣。用我們雙手共同創造乾淨的衞生區,整潔的教室,發揚的是熱愛勞動的精神;我們實踐着“衣有樣,坐有相, 行有規,言有範”的校規,展現的是禮儀之邦的風範。書聲琅琅,墨香陣陣,傳遞着好學上進,奮發有為的思想;“敬業樂羣,臻於至善”,培養的是團結一心,朝氣逢勃的羣體。

雖然,校園裏的點點滴滴都是小事:上課認真聽講;愛護公物,不踩草坪;節約用電,節約糧食、自來水;負責任地當好值日生,等等。但我認為,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也只有首先做好每一件分內的事,才能讓傳統文化的正能量傳遍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國正閃耀着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這種不屈的力量,使古老的民族重新崛起於世界之林,屹立而不倒。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想説,作為新一代,我們要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建設錦繡中華!

最後,祝全校師生閤家幸福,中秋快樂!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德育方面智的演講稿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父母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而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時刻都在分享他人的愛,所以,我今天要講的話題就是:珍愛生命,關愛他人。

假如把一個人的生命比作數字1,那麼他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就是1後面的一串0,0越多,數字就越大,擁有的東西就會越多,但試想:假如這個1沒有了,那後面的一串0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愛生命。

一個珍愛自己生命的人,是一個不畏困難、挫折,永遠和命運抗爭的人。也許你現在正處在困境之中,家長的嘮叨,學習的壓力,同學的言行,朋友的誤解,內心的孤獨,成長的困惑等等,讓你稚嫩的肩膀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想放棄,又不甘心,想逃避又不能。怎麼辦?想想《熱愛生命》中的淘金者,他正視嚴酷現實的勇氣、戰勝逆境的堅強意志以及對於生命無休止的渴望,使他最終在同北疆荒原、傷殘、飢餓、死亡的鬥爭中,贏得了生存的權利,成為自然的強者。想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殘酷的戰爭、艱苦的勞動、繁重的工作使他病倒,雙目失明,全身癱瘓,是他堅韌的意志讓他最終完成創作。想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即使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也堅信,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想想這些人,我們的壓力又算什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愛生命?

每個生命都需要關愛,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而關愛他人就是從小事做起,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小小的問候,一個輕輕的攙扶,一個真心的祈禱……關愛他人,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抱着一顆真心、愛心、誠心去關愛每一個人,這個世界才會充滿陽光。

杜甫本着對寒士的關愛,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歎;無稹有着對白居易的關愛,寫出了“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的動人名句;龔自珍有着對人民的關愛,吟出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抒志之言。而在現代,人們更是以最真誠的心,為關愛的舞蹈,建設一個新的舞台。

洪戰輝用堅韌的毅力,挑起了養家的重擔,他“帶着妹妹上大學”的事蹟感動了中國人,他對妹妹的關愛使每一個不尊老愛幼的人為之汗顏。許多人想把關愛化作物質贈予他,而他説:“我的困難不是博取同情的資本。”雖然他沒有得到錢和物,但他卻得到了中國對他的關愛。

反觀現實,我們的身邊總是有一些人,他們看輕自己的生命,隨意踐踏,傷害自己。留一紙遺書責備父母的漠不關心,卻不知是自己的放任釀成了悲劇;為了一時的快樂溺於毒品,卻不知自己正在步入沼澤。而另外一羣人,他們冷漠,自私,在他人陷入困境時只是冷眼相待,不願伸出援助之手。難道這些不值得我們反省與深思麼?

關愛是一種付出,是一種奉獻,更是一種美德,真正的助人者,是通過幫助別人,來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

同學們,既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讓我們都來關心他人,珍愛生命吧!讓我們在人生旅途上,高唱熱愛生命之歌,努力地生活,堅強地生活,讓我們的生命如夏花般熱烈;讓生命裏的情懷、品格、理想如春花般的燦爛,這樣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負年華!

Tags:演講稿 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