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5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個人觀點的直接輸出,是寫演講稿首先要具備的,演講稿是一種廣而告之的書信,是為了做到人人響應和號召,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青春與信仰演講稿5篇,供大家參考。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5篇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夏蟬冬雪,不過輪迴一瞥。凡塵俗世,難逃生死一劫。寥寥餘生,又有幾回夢?至少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卻堅強,心若沒有了方向,到哪裏都是在流浪。我們終會像蝶般破繭而出,如鳳凰般涅槃重生,因為追尋信仰的方向,只憧憬着美好希望。

於此漫漫蒼穹,追尋信仰的方向是光明。夸父嚮往閃耀的太陽,跋山涉水,他窮盡一生,都在追尋自己的信仰,自己不滅的夢想,像一顆閃耀的星,指引他不斷前進,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斷地朝着我們所向往的目標進展,儘管不知道結局是成功亦或是失敗,甚至有時會看不到確定的未來,我們的執念,從未改變。儘管最終結局未卜,仍會奮不顧身地去追逐。

於此浩浩星空,追尋信仰物方向是心的企求。嫦娥好奇人間之外的境界,獨自吞下藥丸,成功完成飛天。與其親人天人永隔,而她只能在遙遠的星球上黯自垂淚。是的,她朝着信仰的方向追逐,她成功了,然而,並未有太多的滿足,因為在追尋途中,捨棄得太多。那麼,在追尋信仰途中,又怎會沒有捨棄呢?

追尋信仰的本質是想擁有更好自己。社會發展,時代變遷,出現“追星熱”現象,“追星”似乎已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明星們頭頂帶譽的光環,身着時髦、靚麗的裝束。不少青少年為之着迷。一些人以他們為榜樣,瞭解到他們的奮鬥史後,更加努力地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在他們心中,這是他們的“星仰”,以這種積極向上之態對待“追星”,又何嘗不能使之成為一種寶貴的財富呢?另一些人,則是膚淺地停留在事物表面,着重其“顏值”,投之以財力、精力,大量購買喜愛明星的有關刊物。對其可謂是“痴迷”。一部分人因父母反對追星而和父母產生矛盾,甚至不惜離家出走,有甚者竟殘殺父母……像這樣的例子已是履見不鮮。

父母眼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極其聖潔的“星”?小時候,父母給我們系鈕釦、繫鞋帶;漸大,父母教我們捏勺子,學會走路,父母追着我們,怕磕着,怕碰到;叛逆期,父母緊追我們,只為時刻提醒我們不要走人生的彎路;當我們走到人生的巔峯時,卻已走到父母的黃昏。那一生都在追逐我們父母啊,老了,走不動了,回眸逝去的歲月,無憾……父母可謂是我們忠實的“粉絲”。

我們回首仰望辛勤奔波的父母,髮髻斑白,步履蹣跚。他們用盡一生守望的星啊,閃亮了,發光了,而他們卻黯淡了。當兒女餘也有了自己的小窩時,沒有足夠時間陪伴父母時,他們不普有怨言。夸父是精疲力竭而死,嫦娥孤寂終生,父母又何嘗不是因為辛勤奔波而老呢?試問那些為了追星而和父母鬧矛盾,甚至殘害父母的人,你們怎能忍心?怎能將一個陪伴一生,擔憂一生的人親手埋葬呢?有時間追那些遙不可及的星,為什麼不能追追身邊卑微、無聞的父母呢?

其實,我們應該項追逐的,往往不是那些華麗的外表,而是心中不滅的信仰。信仰,其實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另一個執念。正所謂心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因做有思想,有素質,不盲目跟風的高標準青年。

在追尋信仰的方向上。有的人,走上了筆直的陽光大道,一路無奈,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而有的人,不小心就走上了蜿蜒山林,一路與信仰的方向背道而馳,摔下懸崖,粉身碎骨。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篇2

來到宜賓學院我帶着一個夢想,同時懷揣着永不言棄的自信,自信我一定能實現我的理想。在這裏讓我們燃燒青春的熱情,實現鯤鵬的騰昇。

夢想與現實本來是沒有距離的,只不過一個在心裏,一個在眼前!淚水和汗水化學成分相近,可是前者只能讓你獲得同情,而後者卻能讓你取得成功!

朋友們!我們的青春沒有驛站。童年如流水一樣的過去,時光是不老的,老去的只是我們自己。走在時間裏的人,於紛擾的世間,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混跡於人羣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模樣。不!不要這樣的的青春,不!不要這樣的人生。 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失去的便永遠不會再擁有。把握現在,努力現在,享受現在,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未來我把握,我的成功我的夢!

在這段沒有驛站的旅途中,我們要怎樣才能成功?

和大家分享一條 “十年成功定律”,它是這樣説的:在感興趣的某一領域奮鬥十年,你一定會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

首先要有的是興趣,興趣要怎樣才有?

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我們去思考,去研究,去創新,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人都不喜歡做一成不變的事。因此需要我們在學習中不斷地加入新的元素,不斷地理論結合實踐,學習也會變得有趣起來。

然後是專注於某一領域。未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只有瞄準行業,定好方向,才能集中精力,培養出相應的能力,才能使自己越來越專業化。電子是發展最快的產業,它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時也淘汰大量的人才。只有保持我們專業的先進性,知識的前沿性,我們才能立於時代的潮頭,成為中國的弄潮兒,世界的先驅者。

最後是奮鬥十年。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思考,實踐。大凡成功人士都在實踐着這條真理。比爾·蓋茨,13歲就開始編寫計算機程序,19歲從哈佛退學開始創業,39歲成為世界首富,花了整整20年。他的成功靠的是什麼?靠時間的積累,靠的是一直在同一領域不停地學習和探索。青春勵志演講稿我們的青春就是要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沒有驛站的十年旅途,朋友,您準備好了嗎?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做回憶;想要得到的,必須努力。人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追求,追求的是一種大氣與大成!

何為大氣?將自己的理想與我中國之命運聯繫在一起,謂之大氣。何謂大成?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有價值的事,造福他人,方便他人,謂之大成。我輩之人本應有鐵肩擔道義的責任與豪情!本就有開創祖國新紀元的信心和義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為狹隘私心所擾,不為浮華名利所累,不為低俗物慾所惑,就能成就人生的大氣與大成!

起跑的發令槍已響,我們沒有時間再去看別人是怎樣跑的了,我們只有拼命地往前衝,在這段沒有驛站的旅途上,去接受王者的挑戰!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篇3

種子衝破巖石層的限制,面向光明。儘管有暴風雨,老鷹還是飛到了天空。那匹馬掙脱韁繩,向袁野走去。這種絕望源於一種信念,即愛是堅定的。

bolles説,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像圖書館一樣。然而,我相信只要有愛,天堂就在地球上無處不在。因為愛,讓我們相信世界是美麗的'。愛是一種信仰。

對於粉絲來説,他們無疑讓那些愛他們偶像的人。有人説他們盲目地愛,有人説他們只是喜歡那些偶像的外表。事實並非如此。我仍然記得一位資深粉絲曾在他的博客中寫道,這是我年輕時的信仰。也許每個粉絲最初都迷戀偶像是因為他英俊漂亮的臉蛋和一些突出的特點。但最終,他們愛的是他們的偶像帶來的感動。當你孤獨無助的時候,給你最大的信心;當你困惑和不確定的時候,給你最大的意志。在粉絲的心中,偶像是照亮黑暗前方的明燈,是生活中最堅定的信念。愛是一種將粉絲與偶像聯繫在一起的信念。

在德國,一個美麗的女孩用了60年的等待來解釋她的愛和信仰。

季羨林在德國讀書時遇到了厄姆加德小姐。後來,兩人有了感情,但季羨林放棄了關係。幾十年後,當有人找她時,他們發現她還在那裏。她説:“看,什麼都沒變。我一直在等他回來。”厄姆加德對季羨林的愛穿越了60年的時空,持久而耐人尋味。對她來説,這份愛是一種信念,它支撐着她度過漫長的孤獨時光。

愛是信念,傳遞温暖。伯明翰經濟區的建築工人停止了對鵝的工作,鄭州為生病的女孩看病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而特蕾莎,一個從貧困中走出來的天使修女,很好地照顧了窮人……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相信善良可以傳遞温暖。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證明愛的價值。

我的眼睛經常是濕潤的,也許是因為,在這個陌生而冷漠的世界裏過了很長時間,我終於觸摸到了一根我很久沒有觸摸過的線。我總是盡力傳達一些東西。在舉手投足之間,我欽佩愛情,欣賞天生的愛情,相信愛情。

梵高説過,在愛情之花盛開的地方,生活會繁榮。然而,我認為愛情之花正在信仰的枝頭綻放,在它的光輝中燃燒。

生活就像沙子和礫石。當它聚集時,它變成了沙灘。當它散開時,就變成了流沙。從遠處看,它既迷人又風景如畫。這種團結和自信都來自一種信念,那就是愛的決心。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篇4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中國的球類運動水平不高了,因為球場都用來做演講了。感受到同學們熱情的時候,我就想,同學們在歡迎什麼呢?不是我,而是你們夢想中未來的自己。我曾經也如你一般坐在你那樣的位置上,我知道當你用掌聲歡迎一個叫白巖鬆的人的時候,其實你也在希望有一天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最期待的一種人生,如果用體育賽場上的一種運動項目與之相對應的話,不是我喜歡的足球,而是跳高。跳高比賽是一個永遠會有新高度,不斷需要挑戰自己,並以最後一跳的失敗來宣佈自己成功的運動項目。我猜想最好的人生就該如此吧。所有的跳高選手每當跳過一個新的高度,就絕不會在這個高度上停留,或者降低高度讓自己再跳一次,哪怕所有的對手都已經在這個高度面前失敗了。

以最後一跳的失敗來宣告自己的成功,人生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呢?難道你成功過一回就可以停留在這個成功的高度上一勞永逸?如果那樣,你的能力就會萎縮,越跳越低。在中國一所大學的刊物上我看過這樣一句話:“也許我們喜歡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過程。”我們現在把幸福當作追求的目標,那會不會像百米賽一樣有個終點呢?人生總是不斷地面對新的挑戰,總在解決了舊問題又面臨新問題的過程中成行。所以在大學校園裏的你應該有遠大的理想,但是一定要知道,理想不會有實現的那一天,你們將永遠在路上。

對此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而你又該做怎樣的準備?

就像有人對新聞界的期待一樣,中國一旦有一天新聞自由了,新聞界現在的局面就徹底改變了?我以為等真的新聞自由到來的時候,局面不一定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很有可能八卦滿天飛,假消息到處都是。但即使知道這個結果,我們也不會放棄今天的努力,因為那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我覺得你要做一個長跑的準備。長跑就意味着不斷變化的終點,而真正的終點在最遠方。

面對各位熱氣騰騰的青春,我在想,假如我是你們其中的一員,我會讓自己怎樣度過這大學四年呢?我會給自己添加一些什麼東西呢?

第一我覺得恐怕就是要知道人生是一個長跑,並且沒有什麼事情一旦實現了從此就可以一勞永逸。二十五、六年前,我們都以為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中國從此就幸福了。可是到了的時候,我們發現幸福並沒有伴隨着物質的快速增長如約而至,新的問題出現了,焦慮甚至比以前更多了。也許什麼時候我們國家gdp世界第一了,社會更加民主自由了,我們就幸福了?其實等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還不幸福,你還會有新的目標,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人生向前行走的真相,也許我們喜歡的不是理想,而是走向理想的過程。如何完善這個過程,如何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這可以使你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瞭解生活、瞭解這個時代。如果我有機會重新回到你們這個年齡,我首先要修正一下我在大學時以為會有一個一勞永逸的終點線的想法。

第二我要給自己一個更強大的心臟,讓自己在將來迎接挫折的時候依然能笑,在迎接成功的時候依然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在你要應聘一個工作崗位,而我有權利決定是否要你的時候,我的標準是什麼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會觀察你的心理素質怎樣。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好,他就可以從容面對挫折和成功。多年前,一位游泳教練跟我講起一個運動員時説:“你知道為什麼他能夠成功嗎?他之所以成功,可不光是想贏,而是想贏不怕輸。”“想贏不怕輸”,如此簡單的五個字,做起來可真難。香港迴歸時,我負責的是駐港部隊的全場直播,可是演練的時候我經常把“駐港部隊”説成“戒嚴部隊”,這下我可真的害怕了,每天晚上睡不着覺。等到直播的時候,我把“駐港部隊”改成了“駐香港部隊”五個字,結果第一次直播沒錯,接下來的直播非常順暢。這個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直播根本不是業務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我用想象的恐懼把自己給嚇住了。在生活中是自己對不成功的恐懼和對未來的擔心制約了你成功的可能。而當你真的不怕出錯的時候,你離贏就不遠了。

大學應當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給這些即將走向社會的人培養一顆強大的心臟呢?沒有強大的心臟怎麼可能去面對未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這就是接下來要説的第三個方面。

如果我回到大學校園,我不會再用浪漫的方式去勾勒自己的未來,而是明白生活是平淡的。一位老學者説,人生的真相是什麼,人生的真相是5%的幸福、5%的痛苦和90%的平淡。我們都是因為對幸福的渴望而忍受5%的痛苦接受90%的平淡。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態度,這取決於如何面對這90%的平淡。聰明的人善於把平淡的日子過得幸福,不聰明的人就會被平淡的生活變成了痛苦,因此聰明人的人生有95%的幸福,只有5%的痛苦;而不聰明的人就有5%的幸福和95%的痛苦。

去接受人生平淡的真相,不管是誰都要如此。比如我,你可能會説,我有機會站在4000人的面前去表達我的想法,接受大家的掌聲,我是幸福的。但我想告訴你,對我來説這是一份職責和工作。就算是一個校長,我敢打賭他每天所管的事,有百分之九十是他沒多大興趣但又必須要做的。有一次我採訪中山大學的校長,他説,“你知道嗎,中午的時候經常有老教授來一腳把我的門踹開,衝我喊‘有很多的學生在我門口唱歌,大聲喊,我睡得着嗎?’説完轉身就走。”那位校長説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這樣,忙着處理各種問題。幸福不幸福來自我們內心的感受,所以學會自己面對自己應該面對的生活。

馮友蘭先生曾經説過,人生求三個結果。第一是立言,但他説,立言太難,需要天賦,像老子、孔子那些人,能夠説一些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話,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這樣的天賦。第二是立功,用現在的話説就是事業有成,但是立功也不容易。事業有成需要機緣,事業不成的時候,你也別抱怨自己,可能你的能力足夠,只不過機緣沒到。第三是立德,每個人都有立德的機會,而立德需要什麼呢?需要持之以恆。立德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是到了最後反而最難。換個角度想一想,堅持住了就成功了。接受一個平淡的真相該是一個年輕人走向社會的必要準備。忍受平淡,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才是偉大。

第四,在大學校園,要讓自己擁有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種好的思維方式很重要,人云亦云不可能成就大事。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八十年代接受教育,使自己有一種反向的思維方式。作為文科生,我也擁有一種理性思維。中學學平面幾何時,由於受舅舅的影響,我總是想着用多種方法去求解一道題目,這種思維方式對我後來做廣播節目影響很大。大學時期,會有很多名人來學校,但是我們總學會用質疑的眼光來看他,向他提出問題,不斷調整我們的思維方式,在一個方向上行不通的時候要學會去尋找另外的方向。

第五我還會讓自己變得更“雜”。大學絕不僅僅只為你提供專業知識,專業知識總是在不斷變化,比如新聞方面的知識一直都在更新中。我之所以在廣播電視行業呆這麼多年,是因為四年大學生活教會了我用一個新聞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讓我擁有集體的友情,並且有了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覺得“雜”很重要,我以後想在大學開一門“雜課”。比如我們談音樂,我們可以從音樂切入發現和了解更多音樂之外的問題。楊振寧教授説:“物理研究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研究的盡頭是宗教”。想要成為一名大科學家,必須要有很強的人文關懷;人文學科的研究也同樣需要理性思維。

我再説另外一個“雜”,這個“雜”是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友情等其他的東西。大學裏你談不談戀愛是意願問題,但是你一定不要因為談戀愛而失去集體的友情。如果你過早地進入二人世界,那你失去的就太多了。

青春與信仰演講稿篇5

不論路途多遠,不論暴風雨多強,不論通向山頂的路還有多少步要丈量,不論心中還剩下幾毫升的陽光。我的生命裏、有屬於我自己的信仰。

叩開生命的大門,就會展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從此,就要在這條路上有意識、無意識地走。直到精疲力竭地找到歸宿睡下時,身後留下的足跡會永恆地印下你的靈魂。

未入川前見到的只是平原,正如每個人還是懵懂的孩童時,展現在面前的.路,如人生的一片無限美好的土地,那樣平坦、開闊、無驚無險。只要憑着身體中先人注下的好勝性格、聰穎的資質,再稍稍加以自厲的力量,在盡情地領略人生煦暖的陽光、繽紛的花朵時,就夠追求到人生較好的饋贈。這時的追求只能算作一種本能、雛形,但同時在思想深處注入了新鮮豐富的營養,藴含着一個希望,一種力量。

我無限神往的留戀童年時代,那是童話的世界。我慶幸我的天地的廣闊,無邊無際,充滿了神氣和多彩,我盡情地奔跑在這片沃土上,汲取着,慢慢長大了。

也許是環境的渲染,上國小時是那樣主動向上、輕鬆、得意。可我並不知為什麼要這樣,只知要做一個人人誇獎的好孩子。進入國中時,躊躇滿志的我幾乎在次次考試中名落孫山--偶然?必然?這時我似乎覓到了什麼--人生中未必只是平原!

不記得誰曾經説過:“人總是要有一些信仰。”每個人的信仰都有所不同。當我們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我們會聽到那些自己在逃避的殘酷的現實,這時的我們就需要一些信仰。它好比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射到大地上總有一種暖暖的力量;它又似黑夜中唯一的一束微弱的光源,明明知道總有一天會熄滅卻依然不遺餘力;它還像冬日中最後一片綠葉,任寒風吹打,仍驕傲地不肯屈服。

總有人説我們90後的孩子個性太張揚,青春太浮華,做事太輕率,其實我們身上正是缺少了堅定的信仰,我們的心總是在飛,總是在追尋着什麼,卻忘了其實我們要的不是沒有,而是我們沒有在堅定我們的信仰。

信仰給予我們希望,讓我們追尋夢想。信仰,是夢想的昇華。畢竟夢想只是侷限於”想”,而信仰,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因為它,我們知道自己應該前進的方向,因為它,我們瞭解了該如何努力才能達到目標,也正是因為信仰,人類社會才會擁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

聆聽使我們擁有信仰,信仰讓我們找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