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水》課文教案優質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作為教師應該都會將教案提前準備好吧,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我們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水》課文教案優質5篇,供大家參考。

《水》課文教案優質5篇

《水》課文教案篇1

知識與技能:

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藝術形象,感悟作者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重點:

品味賞析細節描寫;朗讀設計的評價和指導;感悟母親對子女的關愛;學習作者的堅強。

●難點:

探尋作者寫作意旨。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析法、精段閲讀法、資料助讀法

● 課時安排:

2-3課時

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史鐵生(1951 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

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 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裏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 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2、文章概述:

?秋天的懷念》,短篇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選自《史鐵生散文自選集》。《秋天的懷 念》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秋天,一個金色的季節,一個豐收的季節,一個洋溢着欣喜的季節。然而在著名作家史鐵生的記憶裏,秋天卻是蕭瑟的,是淒涼的,是讓人無限傷感的,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史鐵生秋天的故事,一起去感受他那份秋天的懷念。(板書:秋天的懷念)

2、疏通生字詞(見讀一讀寫一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根據課文內容,推斷作者遭遇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北京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學家。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國中部。而後,於1969年到陝北延安地區“插隊”。三年後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28歲時開始發表作品。 因腦溢血故於2010年12月31日。代表作品:《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説,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三)通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思考問題。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

母親“我”

第一次聽説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勾畫出表現作者對生活態度發生變化的語句。)

明確:“我活着有什麼勁”(絕望)

“要好好兒活” (再生)

(師):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明確:母親

結尾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説完的話……要好好兒 活。

3.通過讀課文,你能填寫出:

“母親愛____花__________,更愛__雙腿癱瘓的兒子__”嗎?

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愛花?她更愛兒子?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 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

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三、再讀課文,揣摩細節(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品讀課文:抓住一組對比性強烈的動詞;一組重疊詞;一組否定含義的詞;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

(對文本細節的剖析這一部分,要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情味。這些細節應該是滲透着愧疚、追悔、懷念的。品析與朗讀相結合。)

1.一組對比性的動詞:

“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

母親:躲出去 聽我的動靜 進來 撲過來 抓住 忍住哭

明確:母親忍受着 我暴躁的脾氣,忍受着兒子癱瘓對自己的打擊,把痛苦埋藏在心裏,堅定的鼓勵兒子。

2.一組重疊詞: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

明確:刻畫了細膩深沉的母愛,她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又強忍着內心的悲傷。突出母親的謹慎小 心和慈愛細心。對兒子的體諒、包容和理解,無私的關愛呵護兒子。

3.一組否定含義的詞: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沒有回來” “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自己從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從未為母親着想,對母愛的渾然不覺,母親的去世激起了“我”對生命的感悟,對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4.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

a、“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b、“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

明確:母親本要和我相依為命,共度難關的,臨別人世時母親對孩子是多麼不捨、牽掛和惦記。

(二)精段閲讀:(第2段)

1.母親為什麼“擋”在窗前?

明確: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 央求般 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邊 絮絮叨叨 ”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覆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 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讀課文,拓展延伸(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

明確:盛開的菊花猶如堅 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 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二)理解主題

(三)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 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 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病隙碎筆》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快樂。

※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 是對史鐵生説些什麼?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唯一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但願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會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

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母愛

我:暴躁無常 樂觀、堅強

六、作業佈置

1、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

2、請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為自己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説”為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水》課文教案篇2

課文簡析:

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説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九百多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説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時珍以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李時珍為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學會12個字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説明問題的作用。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查閲資料:李時珍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12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累”)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基本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概講了什麼。繼續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部分生字。

設計理念: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培養學生自學和預習能力。

一、課前預習:

1、本課生字較多,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書寫前注意仔細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通過組詞練習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找有關介紹李時珍的資料或介紹他採藥、編書的故事,並讀一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後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

師指導生字:可以通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加以區分:如“較—郊、編—遍、綱—綱、嘗—常、缺—決、載---栽、驗---檢”;“累”多音字的學習;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並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簡要説説這課文寫了什麼?如何分部分?(分清層次、概括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5、生彙報學習結果

師: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

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練習讀書,達到流利。

第2課時

教學要求: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設計理念:在理解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品質,讀出體會。體現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説説你對李時珍有哪些瞭解?”

二、細讀課文。

緊扣課後習題1引導學生直接插入課文重點段落,學習理解課文。

1、李時珍為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思考,找出原因並加簡要批註:如“不全、不祥、有誤”;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隨機點撥:

這樣一部內容不全、記錄不詳細、甚至有錯誤的藥物書,會給醫生看病帶來怎樣的後果?(生説可能產生的後果)是呀!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李時珍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藥物書。你怎樣理解這裏的“完善”?

從李時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處處為病人着想,認真負責,醫德高尚。

(3)李時珍重新編寫藥物書,造福社會的信念是多麼堅定!體會着把這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2、師: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讀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知道?大家都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找到他所做的準備:積累經驗、各地採藥、訪問有經驗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個地去採藥。”“不但……還”表示意思更進一步,重點在後半部分。這一用法引導學生通過重音讀出體會即可。

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是怎麼做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自讀體會、再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彙報時,引導學生結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幾天……親口品嚐……上萬裏……千百個”這些詞,再説説體會、想像困難、讀出體會中感受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堅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讀讀全段。

3、師:李時珍歷盡了千辛萬苦,做好了寫書的準備,回到老家開始寫書。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萬字……一千九百……)

讓學生結合這些數字,説説從中感受到什麼?進一步體會運用數字説明問題的作用。

4、回顧全文,想一想:《本草綱目》為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和資料説。

重點指導數字説明法: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説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九百多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説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業

1、課後:寫出這課文的讀後感。

2、運用數字説明法介紹一種事物。

《水》課文教案篇3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捲未能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採訪和照相。當得知一名少先隊員要為自己照相時,高爾基欣然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在拍照的準備過程中,高爾基盡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時候,孩子發現忘了帶膠捲,拍照未能完成,儘管高爾基要為孩子提供膠捲,他還是哭着離開了。最後,高爾基交代祕書,他不接待雜誌社的記者,但如果是那個少先隊員,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

2、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4、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方法:電教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收集了解關於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瞭解內容。默讀課文,提出問題,初步展開討論。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學習質疑。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閲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收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師出示高爾基的畫像,並歸納:高爾基(1886年~1936年),是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世界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多部小説以及的散文詩《海燕》和一系列劇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他的作品在我國廣為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高爾基與一位國小生之間的故事:小攝影師。(板書,提示“攝”的讀音。)

高爾基與小攝影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下面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於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讀懂了什麼?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字音方面:“攝”“桌”“志”“社”是翹舌音,“側”“雜”是平舌音,要讀準確。

字形方面:“攝”“鞠”筆畫較多,可引導學生採用部件識字法識記。“躬”可採用形象識字法幫助識記。“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雜”下面是“木”的變形寫成“朩”,應鼓勵學生觀察、比較、分辨。“祕”與“密”,經常混淆,可通過組詞比較,加以區別。

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攝”“按”“側”“社”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説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牆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捲祕書雜誌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回憶上節課歸納的問題。

三、帶着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儘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説説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麼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事情怎麼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麼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麼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小男孩是怎樣吩咐高爾基的?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説的?用“△”畫出高爾基説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麼?用“△”畫出高爾基説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台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説説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捲,我這兒有很多膠捲。”讓學生反覆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麼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願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五、巧設疑問,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繫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後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六、拓展活動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説寫什麼?做些什麼呢?請你展開想想,接着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板書

17小攝影師關懷、愛護

高爾基小攝影師

有禮貌

《水》課文教案篇4

教學要求:

⒈體會作者對山林雨景的那份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⒉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作者用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的山林雨景圖;積累好詞佳句。

⒊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想像課文所描繪的山林雨景。

教學難點:

從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⒈啟發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

⒉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後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⒈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⒉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注意以下讀音:

水淋淋(lín)啼囀(zhuàn)傾吐(tù)。

⒊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⒋提出疑難之處。

三、再讀感悟,探究解疑

⒈自讀感悟。

⒉小組內討論交流。

⒊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l)感悟雨聲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這是實實在在的雨聲。

②“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和“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這是由雨聲而產生的聯想,給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這句寫出了山雨的聲音神奇、美妙,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④播放雨聲的錄音,讓學生尋找文中作者的感覺,或產生自己獨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麗、article/迷人。

①“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是實寫雨霧中的色彩,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

②“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因為作者發自內心地喜愛這綠色,所以講“流進我的心胸”。

③點擊教學軟件,通過電視屏幕顯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綠色之美,同時印證課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着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點撥:這句話突出了雨中的綠非同一般,給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從而使記憶變得鮮活,而具有靈性。

(3)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①自己練習,sjbwz/邊讀邊體會。

②組內朗讀比賽。

③各組代表在班上展示讀,並配以音樂,讀後師生評議。

四、總結

⒈配樂朗讀課文。

⒉談談學了課文後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⒈畫一幅《山雨》的彩色圖畫,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

⒉寫一篇讚美自然景觀的習作。

《水》課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抓重點詞句,感悟蘇武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所表現出的大義凜然、堂堂正氣和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反覆朗讀和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用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重點詞句,感悟蘇武忠貞不屈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介紹蘇武”。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蘇武牧羊》。

2、讀題:蘇武,一個在中國曆刻下名字的人物,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漢書中記載並歌頌了這位民族英雄,並且它的故事被後世廣為傳頌。讓我們帶着崇敬之情齊讀課題。

3、複習詞語:按自己的理解,正確、響亮地讀出他們。

小黑板出示詞語:匈奴 玷污 使臣 羊羔 旌節 曠無人煙 念念不忘 忠貞不屈

4、概括內容:能運用這些詞語説説課文寫了什麼事情嗎?

5、你能説説蘇武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嗎?用一個詞概括。

二、品詞析句,感悟形象。

1、佈置自學。指導批註。(培養學生圈點批畫,自主學習的習慣)

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蘇武的忠貞不屈?

2、引導交流第三段。

句子一:蘇武説:“我身為漢朝使者,讓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絕對辦不到。”

(1)指名談感受,教師指導。

(2)朗讀:

①當你知道這些時,能不能為這個句子加個提示語,想想蘇武是怎樣説這句話的。

②指名讀。

句子二:蘇武在地窖裏忍飢受凍,渴了,就用手接着從門縫裏飄落進來的雪花止渴,餓了,就撕下身上的羊毛氈片充飢。

(1)理解:指名談感悟。引導抓住“忍飢受凍”“一連好幾天”談蘇武受到的折磨。

(2)朗讀:

找學生先讀接着教師引讀(以學生為主,以讀為載體,以語言描寫為教學重點,讓學生自悟自學)

3、默讀第4、5兩節,思考:課文明明寫了幾件事,作者為什麼要以蘇武牧羊作為題目,而且用了2個小節來描述?

句子一:沒有糧食,也沒有棉衣,他只能靠草根和野果充飢,擠在羊羣中靠樣的體温取暖。

(1)理解:引導通過“沒有”“也沒有”體會這裏的艱苦,不具備根本的生存條件。

(2)朗讀:

①把你的感受送回句子中,讀讀這句話。

②引讀:沒有糧食,飢腸轆轆,乾硬的草根和酸澀的野果多麼難以下嚥;沒有棉衣,渾身冰冷,只好與羊羣為伴,這是多麼困苦的生活呀!而越是困苦,越是表現忠貞。我們一起來讀。

蘇武呆的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預設:“千里之外的北海” ,“野草遍地,沒有人煙,和蘇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節”

句子二:蘇武趕着羊羣來到曠無人煙的北海邊,只有隨身帶着的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與他做伴。

5切入第六段:十九年的期待,十九年的守望,蘇武終於可以歸漢了。(齊讀第六段)(文本主題)

三、總結全文

兩千多年過去了,一切轉瞬成為了歷史。讓我們記住這個鐫刻在史書上的光輝的名字,蘇武,記住這個動人的音符,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