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百年老校展新姿解説詞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序 曲

百年老校展新姿解説詞

百年老校——灌南縣鎮中國小,座落在煥發青春的灌南縣城中間。

百年老校——以優雅的校園環境、超前的辦學理念、科學的教學管理、優秀的師資隊伍,創造了和創造着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是黃海之濱追求新教育之夢的“理想園”。

這是新安古鎮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片"綠洲"。

景色篇——風景這邊獨好

始建於1910年灌南縣鎮中國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革命先賢、原江蘇省省長惠浴宇曾在此就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著名畫家王小古,從這裏走出,在人民大會堂揮筆作畫,被毛主席所稱讚。

自行車運動員李梅芳從這裏走向亞運和奧運,獲得亞運冠軍,衝向世界之旅。

灌南縣鎮中國小,也曾歷經滄桑,七遷校址、六易校名,曾是新安學堂、海州公立第三國小、新安國小、紅衞兵國小等校名,1958年遷於現校址。

如今的鎮中國小,以嶄新的姿態呈現眼前。學校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現有35個教學班,91名教職員工,1598名在校生。五幢教學辦公大樓高高矗立,教學區、活動區、綠化區佈局合理,清麗雅緻。現代化教學設施應有盡有:微機室、多媒體階梯教室、舞蹈房、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閲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一應俱全。

鎮中國小現為“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 ”、“連雲港市德育先進學校”、“連雲港市田徑特色學校”、“連雲港市先進單位”等等。一塊塊獎匾記載着她的榮耀,一塊塊獎匾也奠定了她發展的基石。

徜徉校園,正如穿行在書林與畫卷中。

每一個清晨,與太陽和共和國的旗幟一同升起的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神聖與莊嚴。

打開校園的每一扇門,學子們走進的是一座座寶庫,一座座殿堂。

每一個開放的書櫥無不洋溢着書香,每一個開放的書櫥無不浸潤着多彩的童年。

讓學生任意塗鴉、展示真我的繪畫壁、書法牆,無不體現着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走廊裏、樓道口懸掛着學生自己的畫,更是掛出了學生的自信,展示了學生的才智。

農博室裏的各式珍貴農具,引領孩子走近鄉村生活,感受鄉土文化,體會時代變遷的痕跡。

矗立在兩面牆上的《守則》和《規範》,時刻提醒着學生怎樣做人。

一面面櫥窗,帶來的是審美的愉悦,帶來的是藝術的薰陶與文化品位的提升。

那“飛向未來”的雕塑,帶給孩子無限想象與希望。

行知園裏脈脈含情的草坪,凝碧迭翠的綠樹,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的竹,那依依的女貞,大自然的美靜靜地在校園裏流淌,這難道不是一個無聲的綠色課堂?

每一處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每一處都承載着鎮中人怡情、養性、厚德的良好願望。

在這裏,生活的學子是幸福的,在這裏,學習的孩子是自豪的,滴滴雨露綻開滿園春色,校園這邊獨好!

本色篇——倡導人本化親情管理

在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的時代浪潮衝擊下,學校教育及其管理的作用日益凸顯。面對這些,新一屆校委會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提出了明確的管理目標:“以目標管理為導向,過程管理為基礎,情感管理為動力,質量管理為核心,創建‘人文化、數字化、個性化’的品牌學校。”

提倡人本化親情管理與制度管理、民主管理的有機結合,使行政管理更規範,更民主,更具人性化。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堅持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學校定期召開黨支部會議、教代會,拓寬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渠道。

為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實行教師績效考核制,教學業務雙週查制,中層幹部學期目標責任考核制,學校分類月評考核制。

育人先育德,學校把德育工作擺在了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學校堅持立足課堂,每位老師把思品課、班會課上新、上活。

學校通過開展評比“十項”小標兵、為困難同學募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勵孩子茁壯成長,感受校園無限温馨。

參觀渡江第一船,感受到新中國成立來自不易。

參觀灌南經濟開發區,瞭解灌南是江蘇“窪地”崛起的新星縣。

科學的管理,讓每位教師充分享受到職業的尊嚴與自豪,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校的發展上。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在縣一直名列前茅:在縣六年級全能賽中一直穩居前三名;在省金鑰匙科技知識競賽中連續多年被表彰;在小升中考試中年年有新突破,穩居同類學校第一,畢業率100%;在20XX年市“小女籃”比賽中一舉奪冠;在20XX、20XX市國小生田徑運動會上分獲團體第三名、第五名。另外、近幾年來在市、縣國小生英語口語、繪畫、作文、書法、器樂等競賽中獲團體獎46次。

特色篇——追尋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所學校如果沒有特色,就沒有強勁的生命力,也就沒有優勢”。“做不了第一,就努力去做唯一”。為此,鎮中國小從校本出發,選準突破口,探索特色之路,開展新教育實驗,追尋教育的理想境界,豐富學校內涵。

新教育實驗是由全國政協常委、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倡導的,意在把以理想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新教育理論應用並推廣到實際教育中來,成為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的教育實踐行為。實驗內容包括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日記、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構建數碼社區、創建特色學校六個方面。

讀書可以滋養底氣,也是一個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學校在營造書香校園方面做出積極的的嘗試。

他們把校園建設成對每一位師生開放的圖書室,學校圖書室、閲覽室全天候開放,保證教師閲讀的充足書源,每年為每位教師訂閲100元教育類報刊,並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年閲讀4-5本教育論著。

開展“大閲讀”活動,熟讀經典詩詞、新教育文庫的推薦書目,開設閲讀課,加強對學生讀書進行指導,開展誦讀比賽、讀書筆記評比等系列活動。把圖書室搬到班級,讓書香浸潤班級,讓經典滋潤童年。

全體教師、學生每學期聽5場以上有一定檔次的專場報告,聆聽窗外聲音。

特級教師王家寶校長就課程實施進程中的困惑和思考,與大家作互動式的碰撞。

教育實驗專家崑山國際學校國際部校長劉恩樵作《教師成長——在實踐中生成智慧》專題報告,為師生共同推開了一扇沉重的早應開啟的窗户。

幾年來學校有計劃、有目的地派遣教師參加各種研討會、培訓班160多人次。讓他們有機會“親近大師”:朱永新、於永正、竇桂梅、李鎮西等。

學校倡導師生共寫日記。提倡教師立足於每一天的教育,從案例入手,注重行動研究。45週歲以下教師每週寫一篇教學隨筆或反思,45週歲以上教師提倡每兩週寫一篇。讓教師在寫隨筆、反思的過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

學校讓學生“我手寫我心”,感悟生活,提升自已。調整課程結構,把每堂課40分鐘改為35分鐘,每天增設一堂日寫課。任課教師做好日記的指導與批閲工作,學校定期在校報、黑板報、學校的櫥窗、校園網等方面加以展示,教科室每年出一期《青青竹筍――學生日記選》。

建設數碼校園,開通信息通道。加強學校網站建設,更新學校網頁,及時發佈師生學習成果,特別是反思隨筆與學生日記,發揮學校論壇的作用,促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網絡互動,班級、學生建立主頁,展示自我。

“行動就有收穫”! “特色就是卓越”!新教育實驗為鎮中國小師生的生命發展,打造了亮麗的精神底色。


底色篇——打造學習型教師羣體

“贏得教師才能贏得21世紀的教育”,我們不能使每位教師優秀,但我們可以讓每位教師追求優秀。為此,鎮中國小開展多形式、有實效的“草根化”的校本教研活動,打造學習型教師羣體。

學校改革了例會,將例會分為四大版塊,有藝術鑑賞版塊、時政要聞版塊、教研平台版塊、校務工作版塊,讓例會成為教職工的“精神大餐”。

學校繼例會制度改革之後,又構建了“課改涅槃前的反思平台”,每週三、四為活動時間,提前安排,每次圍繞一個主題反思、碰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校對備課進行了改革。先集思廣益形成集體備課教案,再寫個性化設計,形成最終活頁教案,在教學過程後再寫教學反思。這樣減輕了教師負擔,有利於教師發展。

為了把教研活動推向縱深發展,學校每月還開設教育沙龍活動,教師圍繞實施新課程中的熱點問題,機動開展研討,此中有精彩案例的分析、有教法探討的感悟、也有對教材處理的反思等。

學校辦好校報《新竹報》,為教師搭建展示平台,構築教師精神家園。

學校用科研引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承擔了《新教育實驗》、《困難生作業完成的訓練》、《互動式閲讀教學》、《國小開放式作文教學實驗》等多項市級基礎教育研究課題,讓每位教師參與研究。“科研興校”,已化作一種羣眾性的教科研活動。

通過紮實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學校形成一支“個體素質較高,羣體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為實施新課程提供有力保障。他們中80%以上的教師在省市縣優課比賽或論文競賽中獲獎。有省級骨幹教師4人,有省基本功大賽獲一、二等獎的4人;有省級新課程骨幹教師12人,有市十、百、千學科帶頭人10人。其中有剛從省裏載譽而歸的朱莉麗老師,朱老師憑着過硬的基本功,高超的教藝,在多輪角逐中脱穎而出,榮獲連雲港市科學優課比賽一等獎,並代表市赴省比賽獲二等獎,為市爭得了榮譽。

道路,是探索者的道路,腳印,是開拓者的腳印,探索者的前面或許會有坎坷,開拓者的身後總是鮮花爭豔。鎮中國小已收穫了沉甸甸的榮譽,已寫下了光燦燦的詩篇,但他們知道,未來的征途任重道遠!他們將改造學校薄弱之處促發展,抓住有利契機快發展,創造可能機遇大發展,踏實走好“內涵發展之路”,爭取創造百年老校——鎮中國小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