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書信 > 申請書

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

欄目: 申請書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我們要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家庭不焚燒秸稈,因為它還會破壞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那麼相關的倡議書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以供參考。

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
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

一年一度的夏收季節即將來臨,辛勤的汗水即將變為豐收的果實。然而每年夏收過後,秸稈大部分被廢棄或焚燒,污染環境的同時,還嚴重危害羣眾的身體健康和交通安全。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美化我們的家園,我們向全街道廣大羣眾發出倡議:

一要積極宣傳焚燒秸杆危害。向羣眾大力宣傳焚燒秸杆的危害,做到秸稈焚燒危害家喻户曉。秸稈焚燒有五大害處:一是焚燒產生的滾滾濃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不僅影響人體健康,而且污染空氣;二是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焚燒產生的滾滾濃煙直接影響民航、鐵路、公路的正常運營;三是形成新的火災隱患,近年來秸稈焚燒導致火災頻頻發生,給羣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四是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農田質量下降;五是焚燒秸稈所形成的滾滾濃煙、片片焦土,極大的破壞了城鄉環境形象。

二要帶頭勸阻親友焚燒秸杆。從身邊做起,從親友做起,勸阻父母、鄰居、親朋好友停止焚燒秸稈,帶頭響應政府號召,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告知親友,實行秸稈全面禁燒的好處:認真搞好秸稈禁燒禁拋和綜合利用,不僅能夠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因秸稈焚燒或亂堆亂放、腐爛變質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氣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可以實現秸稈轉化升值,增加經濟收入。

三要自覺承擔保護環境責任。要站在抵制秸稈焚燒工作的最前沿,敢於同焚燒秸稈的不良習氣作鬥爭。對不聽勸阻、肆意焚燒秸稈的人和事,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共同構築禁止秸稈焚燒的堅固防線。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村莊,一個社區帶動一個城市。大家行動起來,為共創綠色家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行動吧!

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

農民朋友們:

春花作物收穫時節已經來臨,大家一年的辛勤付出即將換來豐收的喜悦。然而,近年來,部分農户在秋收過後,在田間地頭焚燒農作物秸稈,焚燒產生的濃煙不僅污染空氣,加劇霧霾發生,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對交通安全構成較大威脅,同時,秸稈焚燒容易引發火災事故,秸稈焚燒問題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身體健康,增加農民收入,我市在全市範圍內全面禁止露天焚燒秸稈,並已出台政策,鼓勵秸稈綜合利用。在此,我們倡議:

一、樹立生態環保意識,充分認識秸稈焚燒的嚴重危害。

二、積極響應號召,自覺做到不在田間地頭焚燒秸稈。

三、主動向家人、鄰居和親戚朋友宣傳勸導,做到不燒一分田、不冒一處煙。

四、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做到資源不浪費,變廢為寶我帶頭。

農民朋友們,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支持秸稈禁燒,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麗海寧!

關於禁止燃燒秸稈倡議書範文精選

親愛的同學們:

一年一度的夏收大忙已經來臨。夏日的晴空是燦爛的,天是那樣的藍,日光是那樣的強烈,天上地下處於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但如此美景也許會隨收穫季節的到來而面臨無情的破壞。有的農民圖省事,對農作物秸稈進行野外就地焚燒,出現了“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秸稈遍地、濃煙四起”的可怕景象,天空佈滿陰霾,陽光無法普照大地,路上行人和司機眼前一片迷茫,田埂上的樹木被烈焰烤得命懸一線,家裏的老人被濃煙嗆得喘不過氣來,就連坐在教室裏學習的你們也會被薰得睜不開眼。

焚燒秸稈帶來的危害又何止於此!它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焚燒秸稈時的污染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粘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它極易引發火災,威脅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它還會破壞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響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響農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農業收益。

為了讓我們家鄉的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人人做出承諾:保證自己不玩火,家庭不焚燒秸稈,做保護環境的帶頭人。

二、向自己的.親戚、朋友和鄰居宣傳禁燒秸稈的重要意義,並勸導他們不要將秸稈堆放在路邊地頭。

三、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當好義務監督員。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説服自己的家長、親朋好友,“不點一把火,不冒一處煙”,收集好自家農田裏的秸稈,真正實現秸稈全面禁燒和綜合利用,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共創“雙新”鹽都、建設美好家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鹽城市鹽都區教育局

二○xx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