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市委班子年度述職報告範文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27K

  市委班子年度述職報告範文



今年以來,市委一班人在中央、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四化兩型”總戰略和“三量齊升”總要求,以大競賽活動為載體,全力推進“六個走在前列”;着眼於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兩型引領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強力實施產業倍增、收入倍加、城鄉品質倍升,加快江南現代化進程,在穩定經濟增長、穩定社會大局中奮發進取,在奮發進取中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抓創新,在創新中追求更好更快發展,各項工作實現了穩中求進、進中求新、新中求好。

市委班子年度述職報告範文

一、堅持當前與長遠相統籌,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較為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委科學應對、主動作為,一心一意謀發展,多措並舉穩增長,全力以赴抓項目,不失時機強後勁,全面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50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財政總收入同口徑增長1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

一是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牢固樹立“以項目建設論英雄、以項目建設排座位、以項目建設定獎懲”的理念,聚焦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項目和生態環保項目,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做到未建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投產項目抓達效。先後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調度會,實行重點項目掛牌督辦制和“一線工作法”,年底舉行全市項目建設流動現場觀摩會,激勵各區縣(市)及園區圍繞項目規模、項目質量、項目效益比學趕幫,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大提升熱潮。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抓招商引資、促項目落地、推建成達產,先後開展港洽周、第六屆湘商大會、上海招商推介會等專題招商活動,並與一大批國內外戰略投資商點對點洽談,促成格力電器、基伍通訊、洋河酒業、雅居樂、銅官窯國際文化旅遊區、中南現代商貿物流城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新引進德國費森尤斯集團和大眾汽車2家世界500強企業;深入一線實地調研,抓緊啟動地鐵3號線、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桐梓坡至鴨子鋪通道、高鐵站場至空港磁懸浮、東二環改造、先導區交通基礎設施等新項目;積極破解項目建設中的融資難、徵拆難問題,完成直接融資247億元,有效保障了重大項目的用地。截止11月底,全市589個重大項目共完成投資987.8億元,呈現出逐月提速、逐步提效的良好態勢。上海大眾、廣汽三菱擴建、中聯麓谷第二工業園、灣田國際建材總部、高星物流園、加加食品科技工業園等產業項目順利推進;地鐵2號線試運行;長瀏高速、湘府路大橋、人民路東延線、南湖路湘江隧道相繼建成通車,湘江綜合樞紐工程二期工程全面完工,三期主體工程穩步推進;地鐵1號線、國際會展中心、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有序推進,西湖文化園即將開園。

二是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圍繞打造江南經濟升級版,着力推動三次產業融合互動、協調發展,加快形成“重點帶動、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採取“點對點、實打實”的措施,幫助中聯、三一等骨幹企業擴大市場需求,採取有效措施盤活存量、釋放增量、做大總量,完善支持園區發展的配套政策,創新園區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園區對工業經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全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3.5%;實現工業投資1360億元,同比增長16%以上;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綜合試點工作在全國第二批示範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市完成服務外包業務總量402.6億元,增長15.2%;萬達、奧克斯等城市綜合體投入運營,國金中心、德思勤等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快速增長,預計全年旅遊收入破千億。持續發展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和生態循環農業,有序推進100個重大農業項目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成功舉辦世界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城市聯盟峯會、農博會、隆平國際論壇等節會,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達1043億元,增長23.4%,休閒農業實現經營收入56億元。

三是對外開放不斷拓展。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3.8億美元,增長13.53%,佔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40%;利用市外境內資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投資1139億元,增長18%;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514億元,增長15%;實現進出口總額96億美元,增長10%。不斷密切與上海、香港以及東歐等地的交流,在產業發展、教育文化、生態建設等領域開展了合作交流,經濟外向度得到深化拓展。

二、注重規劃、建設與管理一盤棋,推動城鄉品質有效提升

圍繞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走在前列,有序推進品質江南建設,不斷提高市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先後獲評“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全球綠色城市”。

一是城市環境明顯優化。明確“一江兩岸、東提西拓、南延北進”的城市建設思路,對大河西先導區、高鐵新城等進行規劃提升、建設提速和環境提質,對高鐵南站及地鐵口周邊土地進行了全面清查梳理,釋放閒置土地 2867畝,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新建洋湖濕地公園(二期)、桃花嶺公園等一批城市公園,20個社區公園年底將全面完工並對外開放,4條景觀街和5座人行天橋建設順利完成,20條支路街巷提質改造、9個社區綜合整治提質等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在全市範圍開展市容市貌、城鄉結合部環境、道路交通秩序、打擊非法營運四項整治行動,着眼構建城市管理工作常態,共拆除違法違章建築154.9萬平方米、户外廣告招牌15.1萬平方米,整治亭棚609處,清理垃圾2.3萬噸,建設環衞設施392處、道路設施681處,完成綠化提質13.4萬平方米;查處交通違法行為94.1萬起,查扣違法車輛6.6萬輛;查處非法營運車輛3133台次;查處佔道經營流動攤販4.4萬處,規範店外經營1.1萬起,城市環境和交通秩序進一步改善。積極構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長效機制,探索網格化管理模式,深入開展“美麗江南�美德先行”系列活動和“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引導、文明傳播”行動,順利通過了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的年度測評。

二是農村面貌不斷改善。以試點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兩型引領、統籌協調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融合城鎮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規劃和生態建設規劃,15個試點鎮圍繞城鎮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事業等鋪排新建或續建項目434個,投入209億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10條城鄉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完成143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和5萬餘畝山塘清淤,建設改造農村公路826.8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461户,村鎮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在學校建設、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對中心鎮給予政策傾斜,促進小城鎮教育快速提質;積極推進城鄉低保辦法和社會救助工作試點,改擴建鄉鎮敬老院10所,城鄉低保標準每月提高50元,實施醫療救助3.1萬人次,社會救助不斷完善。

三是兩型建設富有成效。着眼於“打造兩型示範標杆,建設高端品質新城”,推動大河西先導區建設發展全面提升,完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區規劃編制並加快建設,全面建成梅溪湖片區、洋湖片區路網,基本建成大王山旅遊度假區骨幹路網,桃花嶺、梅嶺公園開園;梅溪湖國際新城獲批全國生態示範城區,與洋湖生態新城、濱江商務新城一同獲批全國“智慧城市”試點;新引進和建設高端服務業項目30個,總投資達600億元。大力推廣清潔低碳技術,加強大氣污染治理,淘汰、轉出黃標車13724輛,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重點項目建設有效開展。深入推進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湘江流域治理,集中開展瀏陽河城區段、圭塘河、龍王港下游段等重要河段沿岸排污口截污改造,實現排污口100%截污。新建、續建鄉鎮污水處理廠12家,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50萬噸/日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7.3%。大圍山森林公園獲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江南縣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生態縣。

三、圍繞共建共享全面小康,各項社會事業統籌協調發展

市委始終踐行執政為民理念,圍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對人民羣眾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深入調查研究,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努力讓人民羣眾享有高水平的物質生活,高層次的公共服務、民生保障,高質量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

一是民生實事工程全面完成。着力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以發展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幫扶援助就業,使“就業難”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4.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連續八年實現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以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第九次調整,率先全省實現了職業人羣工傷保險全覆蓋。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努力實現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安居夢”,加快黃興北路、南湖片區等棚户區改造,完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區改造25030套,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完成對二環以內370萬平方米的存量棚户區全面摸底,明確3年內基本完成城市主要集中連片棚户區改造,將全市48個項目13260户作為2014年棚改任務計劃。着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滿足人民羣眾看病就醫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調整為20萬元、10萬元。着力構建立體化、現代化交通體系,積極創建“公交都市”,優化交通組織體系,新增一批公交電動大巴和出租車,取消3元票價公交,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二是公共服務得到進一步優化。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教育強市步伐,切實辦成人民滿意教育,制定並實施《試點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啟動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提質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提質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93所,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2所、合格學校55所,組織15所城區優質學校對口幫扶試點鄉鎮學校,8.89萬名隨遷子女全部就讀公辦學校,9個區、縣(市)全部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通過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基礎平台打造、活動載體創新,紮實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建成示範性文化站20個、農家書屋100個,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服務示範區,“兩館一廳”、江南國王陵遺址公園等一大批標誌性和基礎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紮實推進,羣眾文藝團隊發展到1200多支,公共文化服務的“江南模式”在《人民日報》頭版得到推介。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2012-2013)》報告顯示,江南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在全國38個主要城市中位列前十。

三是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將安全穩定作為硬任務,全面建設平安江南、法治江南、和諧江南,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羣體性事件和輿情危機事件得到有效防範,贏得了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堅持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着力構建覆蓋城鄉的羣防羣治網絡,人民羣眾的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切實加強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建立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制度,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定期接訪活動,重點排查化解涉及重點領域和容易激化升級的矛盾糾紛,全市共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5000餘起,信訪量較去年下降30%。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從嚴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3677起,查處治安案件74033起,社會治安形勢總體平穩。深刻吸取“7.2”黎託火災教訓,舉一反三,鐵腕整治,隱患排查和日常監管力度明顯加大,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好轉。

四、抓住機遇推進改革創新,發展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按照轉型創新發展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釋放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一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出台《關於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第一批對外發布59個民間投資領域放開項目,總投資額達1289億元。以承接省委、省政府下放45項行政管理權限為重大契機,重點做好“減、放、轉”的文章,進一步精簡審批項目,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大力推行審批代辦制,建立代辦、聯辦、督辦的運行機制,按照“行政審批提速50%以上”的目標,致力於把江南打造成中部地區乃至全國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收費規範最好的城市之一。制定“一意見兩辦法”(《江南市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的實施意見》、《江南市優化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實施辦法》、《江南市優化民間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實施辦法》),明確提出沒有法定依據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中央和省政府明令取消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重複審批的審批事項一律歸併或取消。對市級權限下放的授權項目、授權內容、授權方式予以明確,打好了簡政放權的“組合拳”。

二是深化兩型綜合配套改革。堅持先行先試、敢闖敢試、邊幹邊試,專題研究兩型社會建設,深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制定出台《關於加快市場化改革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建設兩型引領之市的決定》等文件,經濟社會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強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實施階梯水價、生態補償和排污權交易,實行節約集約用地考核評估,啟動低效利用土地再開發試點。率先全省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數據24小時動態發佈。成立民間借貸服務中心,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市政公用設施、金融服務等領域。

三是着力抓好發展環境優化。牢固樹立“不抓環境就是失職,抓不好環境就是不稱職”的觀念,組織開展“發展環境優化年”活動,召開全市大會進行部署,千方百計為經濟主體提供更加燦爛的陽光、更加適宜的土壤、更加滋潤的雨露。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嚴格按照省“十條禁令”、市“十二條禁令”,堅決斬斷“權力尋租”的利益鏈條和“索拿卡要”的市場黑手。針對服務對象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效能監察,及時解決突出問題和效能“短板”,通過召開專題調度會、通報項目進展情況、現場督查督辦等措施,使湘江樞紐、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嚴格執行《江南市行政效能投訴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暢通行政效能投訴舉報,市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受理舉報投訴969件,行政問責224人次,移送司法機關26人,黨紀政紀處分30人。市直各重點部門和窗口單位廣泛推行“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健全崗位責任制、問責追究制、行政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切實解決基層、羣眾“辦事難”問題,不斷提高了行政效能。

五、突出抓班子、帶隊伍、改作風,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市委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着眼於建設務實進取、勤廉為民的幹部隊伍,全面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推進學習型城市、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在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深入開展理論學習,以黨委(組)中心組學習為主體,結合單位學、支部學、個人學,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開展“中國夢”學習教育和研討活動,舉辦“星城科學講堂”,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五創四評”活動。廣泛開展理論普及,圍繞“六個走在前列”、市委第十二屆六次全會等主題,大力開展宣講活動,共開展各類理論宣講活動1000餘場,積極籌備和開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策劃製作專題欄目,力爭取得更好實效。紮實開展理論研究,《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人民日報發表。《全力推進“六個走在前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兩型引領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對江南推進“六個走在前列”的認知與思考》、《力行“五推”開創江南更好更大更快發展的新路子》等理論成果產生廣泛影響。

二是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激勵各級幹部忠誠履職、奮發作為。以“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活動為統攬,成立班子,制定方案,明確職責,並自上而下廣泛動員、凝聚共識,形成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嚴格幹部選拔任用,出台《關於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推動“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活動順利開展的意見》,以大競賽活動成效作為考量班子、檢驗隊伍、識別幹部的標準,按照“六用六不用”原則,注重“看考核、看實效、看影響、看公認”,旗幟鮮明地培養選用政治堅定、務實進取、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好乾部,大膽重用政治強、作風實、敢擔當、能奉獻的“獅子型”幹部,讓他們發揮引領效應,起到關鍵作用。在全市深入開展“五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制定市委巡查工作辦法,出台問責辦法,對“有錯無為”、“不在狀態”的幹部,堅決採取降職使用、責令辭職、引咎辭職、免職等方式予以調整。對上年度績效考核中不中不在狀態、存在明顯問題的10名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對6名被評為不稱職的幹部給予免職、撤職處理,彰顯了選人用人的正導向、正能量。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對任職時間較長、按規定必須交流的8名市管黨政正職全面實施了交流,全年共交流任用縣處級領導幹部74名,進一步激發了幹部隊伍活力。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和市委中心工作,以“六個走在前列”為目標引領,“不唯GDP論英雄”,對政績考核的“指揮棒”進行調整、優化、完善,引導全市各級幹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政績導向,堅決擯棄拼資源、拼環境、拼消耗的傳統發展方式。嚴明幹部人事紀律,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委關於組織人事工作紀律的要求,強力整治“三超兩亂”等問題,嚴格幹部職數管理,共整改消化縣處級領導職數27名,對12個市直單位的黨政分設問題一次性消化到位。

三是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全面提升為黨員羣眾服務的能力。着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政治優勢,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基層組織建設實現全面鞏固提升。嚴格落實管黨責任,繼續推行“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制度,組織區縣(市)委書記、市直單位黨組(黨委)書記向市委書面述職黨建工作和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集體述職黨建工作。着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出台關於街道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實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構建了指導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制度體系。大力推行街道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和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收到明顯實效。強化基層組織運轉保障,持續鞏固“聯投聯管三保兩統”機制,加大市、區縣(市)兩級配套資金投入,全力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村平運轉經費達到近16萬元,社區年工作經費平均增至60萬元。

四是切實改進幹部作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嚴格執行《黨政幹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帶頭轉變作風。注重建章立制,出台實施《市委常委會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規定》、《關於切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的規定》、《違反改進工作作風有關規定責任追究辦法》,全市各級各部門緊密結合實際,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規定,真正做到“有硬性約束、有責任制度、有監督檢查、有懲戒舉措”。堅持領導帶頭,市委常委在調研、出行、開會、發文、新聞報道、公務接待中,自覺執行中央、省、市關於作風建設的相關規定。嚴格整改落實,通過明察暗訪、召開講評會、通報典型案例、督辦突出問題等方式,督促全市各級各部門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作風建設各項規定。年初以來,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轉作風、解難題、抓關鍵、見成效”活動要求,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基層和企業開展幫扶活動;5月以來,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活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幹部作風轉變;7月以來,在全市組織開展厲行節約和廉潔自律情況的專項抽查,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進行通報併發函整改。前段,再次召開全市機關作風建設會議,嚴格對照省委督查調研組指出的問題,對工作紀律、公車私用、“文山會海”、辦公用房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風從嚴整治,開展全面暗訪和查處,並形成監督常態,全市幹部作風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據統計,截止12月中旬,市本級“三公經費”實際開支30023萬元,較去年下降5003萬元,公款出國(境)、公務接待費、車輛購置及運行下降幅度分別為36.5%、18.2%、7.7%。全面清查和重點抽查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情況,對31個項目作出立即停建的決定,市四大家一把手辦公用房全部整改到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法院、市檢察院等六家單位辦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共對449間辦公用房進行了騰退或整改,總面積達11835.65平方米。

五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實現了經濟發展與反腐倡廉的相得益彰。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有力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發展。強化責任落實,明確了市級領導班子和區縣(市)、市直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目標任務,各級各部門建立健全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並逐步向村組、社區延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加強廉政教育,召開廉潔從政警示教育大會,邀請領導和專家作專題報告,播放警示教育片,用重大典型案例警示全市黨員幹部;組織編寫了《違反工作作風規定責任追究漫畫釋義》,創建了《廉政微劇場》,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廉潔從政意識深入人心;連續舉辦重點單位主要負責人廉政培訓班,對重點崗位人員進行教育提醒;在新任副縣級領導幹部黨校培訓中,專門設置黨性黨風和廉政教育課程。突出監督重點,認真開展了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實施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推行領導幹部任前考廉,對重大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以及招投標、規劃審批、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管和治理。深化改革創新,着手製定《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全面推行公務卡(電子化轉賬)制度,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廉政風險防控,探索建立廉政風險預警處置機制和防控工作檢查評估辦法。創新“科技 制度 文化”綜合舉措,打造農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管平台。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市委旗幟鮮明地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大膽行使職權,嚴厲懲治腐敗行為。至11月底,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32件,其中涉及縣處級幹部15件;結案593件,處分黨員領導幹部606人,移送司法機關85人,有效發揮了懲治腐敗的震懾作用。

一年來,市委特別注重常委會班子的自身建設,堅持按照忠誠履職、敬業奉獻、改革創新的要求,着力把市委常委會班子建設成為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市委常委一班人始終堅持帶頭貫徹上級決策,對於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市委常委會帶頭學習貫徹、嚴守政治紀律,確保了上級精神的堅決貫徹落實,自覺在思想和行動上與中央、省委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帶頭履行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規範市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認真研究解決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問題,集中精力管方向、謀全局、抓大事,並模範帶頭執行集體決定;帶頭堅持真抓實幹,堅持重要工作親自組織研究、重點項目親自動員部署、重大問題親自協調解決,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工作落實,形成了“一級領着一級幹、一級幹給一級看”的良好工作氛圍;帶頭維護班子團結,定期開展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健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相互尊重理解,相互支持配合,帶動形成了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精誠合作的生動局面;帶頭做到廉潔自律,身體力行反對和糾正“四風”問題,模範遵守廉潔從政準則,虛心接受人民羣眾監督,保持了市委常委會班子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對照人民羣眾的期待,市委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產業投資偏低和自主創新能力偏弱的問題較為突出;轉型創新發展尚未取得實際性突破,園區同質化競爭,服務業發展滯後,與先進省會城市差距明顯;城市功能、品質和形象亟待提升,規劃建設檔次不高,地下管網等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擁堵、髒亂差等問題依然突出;教育、醫療、文化、就業等民生改善任務重,財政增收壓力大;幹部交流不夠,作風有待改進,“四風”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經濟發展環境不優的問題反映較多;安全生產存在隱患,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不少,等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堅持穩中求進、新中求進、好中求進,以率先建成“三市”、強力實施“三倍”、加快現代化進程的顯著成效,大步踐行“六個走在前列”,奮力譜寫“中國夢”的江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