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5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為了工作發展大家在不斷努力,工作計劃制定起來一定特別順利,我們在進行了工作計劃的制定後,都可以讓自己的工作得到指導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課題工作計劃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閲。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5篇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篇1

一.課題名稱:

?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導思想:

為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於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三.研究內容:

1、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的出錯概率。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生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各種理論,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種資料,制訂具體研究計劃。

3、認真觀察,及時反思。教學中觀察、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分析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

六.預期成果:

1、公開課一節

2、上傳文章2-3篇,力爭發表。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篇2

一、課題研究論證

(一)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讓幼兒認識家鄉,瞭解家鄉,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促進我園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興趣,發展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3、樹立新的教育資源觀,提高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內容

1.進行社區資源調查,挖掘適合幼兒探索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2、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科學活動的課程內容,培養幼兒科學素質;

3、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形成園本課程。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陶行知、陳鶴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提出:以社會為學校,奉自然為宗師,學校的範圍廣大無邊。陳鶴琴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而在我們農村,其自然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一年四季的各種瓜果蔬菜、山上樹木、沙石形態、等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科學活動的材料和內容。

?綱要》精神:《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農村的特色,有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幼兒應該成為這些自然資源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由此我們確定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的課題研究。

(四)課題實踐的意義

1、我園地處資源豐富的農村,有許多先天的自然資源可供教師選擇。附近有靈源山和五里工業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幼兒提供了真實的、自然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這些環境中藴含着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於幼兒進入現場和情境,讓幼兒成為現實情境中的一員,獲得親手實驗操作、身臨其境感受的機會,為幼兒提供開放的、真實的、自然的、豐富的探索空間。我們地處農村,

2、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我們從有效利用社區環境、充分挖掘家庭環境雙方面入手,突出地方特色,體現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營造幼兒動手探索的科學環境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動手參與活動,培養幼兒愛鄉的情感,根據以上思路,擬開展本課題研究。

二、對課題實施和完成條件的論證

(一)研究的過程

第一階段(20__/4-20__/6)課題核心成員討論課題研究的方案,查閲相關文獻,制訂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__/9-20__/6)1、全面按照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究;2、對課題研究做階段性的評價,不斷調整研究的方法與措施。

第三階段(20__/7)收集整理彙編第一期研究材料。

第四階段(20__/9-20__/9)彙編課題組研究文集,撰寫論文,書寫結題報告,交流研究成果。

(二)保障措施

1、人力資源保障

(1)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依託,還特別聘請教科研專家許瓊華副教授做課題研究的顧問和理論指導,全程指導課題研究。

(2)成立專門的課題組班子,課題組分總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總負責人對課題整個實驗過程全權負責,課題組其他成員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每個過程都能有效實施。教研組負責對各實驗班進行跟蹤指導,保證每個實驗班能有效實施。教研組還要負責相關課題研究的資料的蒐集、整理,負責階段性研究成果的撰寫與各實驗園的經驗總結,負責階段性研究的總結與調整並及時反饋實驗意見。

2、制度健全的保障

(1)確立課題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層保證項目的實施。確保有分工、有監督、有落實、有提高。

(2)實施園本教研管理制度。重點抓計劃的落實,有記錄、有考核要求、有工作總結

(3)實施教師學習與交流制度。採取請專家專題講座、看專家講座實錄,課題組長做課題理論培訓,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做業務培訓等,積極開展專題經驗交流會、案例反思分析及同讀一本書活動。

(4)實施園本教研製度。在園本教研的開展中,制定出各類試行評價標準。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落實到教研工作中。

3、經費投入保障

我園將全力支持課題的研究,專門提供研究經費約4萬元左右,用於專家指導、購買資料、資料整理、研究交流、交通差旅等。

三、最終研究成果

1、通過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幼兒能對科學活動探究感興趣,養成了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2、形成具有園本特色的科學活動課程

3、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篇3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措施:

(一)繪本中閲讀習慣的養成

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繪本發展激發幼兒的興趣。

2.重點指導幼兒閲讀的習慣。

3.為幼兒提供不同素材的繪本,體驗繪本的多樣的情緒。

措施: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閲讀活動,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

針對幼兒不同個性,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內容的繪本故事。

二、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能理解一些有意義的書籍。也開始明白大人的所言所為,正常情況下他們都以成人的言行為自己的參照標準,所以我們做老師的就是幼兒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時刻要求自己養成閲讀的好習慣。

(二)肢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目標:

1.通過體育活動,開展對幼兒的走、跑、跳、投擲、鑽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的訓練,使幼兒體力、速度、靈敏等動作素質達到標準。

2.通過爬行、跳躍、跳繩等,通過全方位的運動鍛鍊孩子的手眼四肢協調能力。

3.充分利用本園的各類平衡設施、平衡器材等引發支持幼兒的各種探索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措施:

一、歡愉、寬鬆的氛圍,利於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會因為對某一技能或技巧無所適從,而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從而出現動作不協調現象。體育活動中要促進幼兒的協調能力,就更離不開歡愉、寬鬆的心理氛圍。

二、輕鬆、自由的機會,促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幼兒的各種基本動作都是在不斷的練習、遊戲中學習、完善的。協調能力作為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發展和提高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要完成一定的動作,必須克服自己膽怯、堅持性差等弱點,才能較好地參與活動,獲取技能。

三、及時、恰當的肯定,推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作為教師要懂得並且善於用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

(三)合作能力培養

目標:

1.願意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大膽嘗試新奇、有挑戰性的活動,動作協調、靈活。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能在斜坡或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與同伴合作在斜坡上完成指定的任務。

3.能以手腳並用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在遇到攀爬困難時,能主動尋求同伴幫助。

4.能連續單人、兩人或多人跳繩;會兩人甩繩,一人或多人在中間跳的小組合作方式。

5.能在小組合作中,能用合理的方法選出組長,代表發言。

措施:

一、更新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

二、開展多形式的體育遊戲,激發幼兒的參與慾望:

(1)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

(2)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內容,增加組合性遊戲,增加合作內容

(3)學習解決矛盾衝突的方法

(4)創設自由的遊戲空間和時間

(5)顧及幼兒的個性特點

三、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獲得遊戲方法,提高興趣

通過一定的環節教幼兒多種遊戲方法,豐富幼兒經驗,通過家庭收集一些有趣的民間遊戲,特別是一些不需要場地,隨時隨地可以三五成羣做的遊戲特別受到幼兒青睞幼兒在自由活動中隨機進行,主動參與意識特別強,幼兒在自己的遊戲中玩得興高采烈。

(四)科學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接觸周圍生活中的現代科學技術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常見科技產品的方法,運用簡單工具和多種材料進行製作活動,能夠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並能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

3.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的廣泛興趣,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答案。喜歡並能主動參與、集中於自己的科學探索活動和製作活動。培養幼兒主動關心、愛護周圍環境的情感和行為。

措施:

一、創設創新環境,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創設班級環境、活動室科學探索區、科學的心裏環境

二、學會記錄,體驗創新的快樂。

豐富的材料和記錄表、教師操作過程的指導

三、提供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熱情。

充分給予幼兒探索的機會和空間

四、通過操作活動,樹立幼兒遠大的理想。

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有成功的體驗,激發幼兒求知興趣,陶冶情操

(五)美術活動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目標:

1.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通過讓幼兒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體驗、表現評價,挖掘幼兒的審美潛能,提高其自身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情操。

2.欣賞領域側重於對學前兒童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繪畫和手工領域側重於對學前兒童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審美情感的體驗能力則在欣賞、繪畫和手工三個領域都能得到培養。

措施:

一、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美的能力

(1)掌握創作語言。

(2)技能訓練和審美培養相結合。

(3)發展兒童的獨創性

二、走進大自然,激發審美情趣

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勤於觀察,善於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感知、領會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靈深處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讓幼兒觀察園裏的花卉,觀察房屋造型,觀察來往車輛、人羣等。幼兒用美術的方式反映和描繪大自然中的一切,各種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的事物自然躍然紙上。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在相互比較中提高鑑別美的能力

在幼兒完成作品後,我們將幼兒的作品全部展示出來,引導幼兒觀賞哪些技能高、創造獨特的作品,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在幼兒觀察、思考、討論中從不同角度尋找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鼓勵幼兒在不離開主題的情況下大膽表現,努力超越自我,在與同伴的作品比較式進行判斷和自我評價。

四、注重自我評價,產生審美愉悦,激發幼兒的審美情緒

在欣賞評價作品及美術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幼兒發言,説説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幼兒喜歡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擬人化,再現童話王國,把自己喜歡與厭惡的東西加以美化或醜化,用以誇張的處理方式,使自己的作品充滿稚氣和生活情趣。

(六)情感表達方面

目標:

1.在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繼續促進幼兒愛的情感的發展,成為一個有着深刻、豐富情感的人,對父母、同伴、環境會有發自內心的愛。

2.通過繪本閲讀教學活動,幫助幼兒繼續積累一些繪本閲讀的方法,幫助幼兒逐漸提高閲讀理解和表達能力等。

3.在繪本閲讀教學中,幫助幼兒嘗試用較複雜的語言續編、仿編、整合較長的繪本,有續編繪本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多維交往,培養社會感情。

4.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推理分析判斷能力,可以與他人討論分析繪本,“情”“行”相結合,保持幼兒健康的發展方向,為幼兒創設表達情感的有效條件和途徑。

措施:

一、挖掘繪本教學中潛在的情感教育價值。

1.內容的選擇要與幼兒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2.善於運用繪本教學,隨機滲透情感教育。

二、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1.充分創造條件進行繪本教學,讓幼兒學會聽、講、編繪本。

2.繪本教學中教師要以身示範,感情激勵。

3.繪本教學中為幼兒創設表達情感的有效條件。

4.繪本教學中鼓勵幼兒多維交往,培養社會感情。

5.“情” “行”相結合,保持幼兒健康的發展方向。

三、家園攜手,創設富有情感色彩的生活空間

1.利用節日小繪本對幼兒情感教育。

2.利用身邊發生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3.利用優秀的文藝作品中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幼兒開學進行實驗前基礎測試後開始實施實驗計劃,每學期末進行實驗後測,將幼兒的測定結果進行縱向比較,瞭解實驗是否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調查法:結合大班幼兒的教育目標,設計評價表,由教師根據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給予評分,調查瞭解幼兒教學活動中的習慣養成狀況。

3.觀察法: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並作觀察記錄。

4.反思教研法:每兩週舉行一次集體教研活動,在活動結束時對活動情況進行討論、反思,發現問題討論研究,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及時調整下一次的活動目標。

5.行動研究法:結合實驗過程中的評估情況,邊實驗邊調整目標,旨在指導實際的工作。

6.個案研究法:選取實驗班級中比較典型的案例跟蹤研究,找出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三、研究措施:

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課題組將落實以下措施:

1.注重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2.創建環境,營造氛圍。

3.科學指導,及時檢查,促成良好習慣的養成。首先,要做好班級幼兒的指導;其次,隨時檢查,及時改進;最後,注重個案分析,總結教育經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開展各類課題評比活動、“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節日表達愛的活動、“三八節,愛媽媽”、“親親小樹苗”“勞動最光榮”活動等。

四、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交流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和微型課題計劃。

2.組織召開子課題成員會議。

3.教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微型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課題理論知識,及時把握課題研究的方向。

2.組織好科研沙龍活動。並做好書面表格記錄與影像記錄。

3.出好3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四月份:

1.組織召開課題組長會議,相互交流課題研究的情況。

2.根據課題內容開展教研精品課活動。

3.根據自己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積累的經驗,交流討論。

4.出好4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五月份:

1.組織教師學習並進行有關課題研究中的論題討論。

2.根據課題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題實踐活動。

3.出好5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六月份:

1.組織召開課題組長會議,總結交流課題研究中的情況。

2.組織教師進行學期課題總結交流活動,上交、彙總有關課題研究資料。

3.出好6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篇4

研究的課題:《國小課堂教學有效組織形式》

個人子課題:英語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在英語學科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激發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慾望與熱情,讓學生要交流要合作,從而養成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的習慣。

(2)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國小英語動態分層教學之探究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

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四月份:

(1)在英語課題組內聽課。

(2)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五月份:

(3)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六月份:

(1)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2)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3)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七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課題工作計劃模板篇5

(一)、研究背景:

經過前段時間的研究,在總結了前期工作的缺乏:教研組活動中,結合本組研究主題進行的研究不夠細緻、深入;主研教師的網上瀏覽和網上交流並未真正達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對教師進行的培訓不繫統、不充沛;課題宣傳、學習力度不夠,局部教師對課題理解不透徹;缺乏與本部的密切聯繫等,本期為了更好地與本部一起開展“網絡環境下校本教研的研究”課題研究,將我校的科研和校本研究工作深入推進,藉助本部的優秀資源,以教研組主題式教研為主要框架,以“三校聯動”活動為契機,以校內課題聯動等形式,構建各種網絡交流平台,深入紮實地開展校本研究,讓教師在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分享教育效果,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二)、中心工作:

1、制定本期課題研究制度,落實相應的工作職責,推進常規研究工作。

2、結合“三校聯動”活動,開展“視頻課例研修”工作。

3、利用課題博客,展開課題聯動研修活動。

4、藉助本部網絡備課資源,促進網絡課例的交流,並促進課題研究深入開展,促進教師專業生長;利用學校論壇,進行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優秀論文資料的交流、共享,搭建網絡研修的平台。

5、跟進網絡研修的培訓。

(三)活動佈置:

1、常規活動:

(1)利用網絡進行教研組主題式教研(一月一次,教研組要有活動記錄)。

(2)主研教師 “三個一”工作:一月一次網上瀏覽;一月一次網上交流;一期一次網上投稿。

(3)學習本部或其它優秀課例展開網上評課活動。

和本部通過“辦公網”相互評論自身學科同類教學設計。

①通過“備課信息管理”選擇檢查與自身學科相關的備課信息。

②在對應教學設計內參與評論,字數不少於100字,每人評論教學設計篇數不少於2篇。

(4)視頻上傳。

(1)結合“三校聯動”活動,開展“視頻課例研修”工作

(2)建立課題博客,展開課題聯動研修活動。

(四)、學月佈置:

第一學月(2月)

1、優秀論文、視頻上傳。

2、本期優秀課例的篩選和上傳。

第二學月(3月)

1、選定各教研組研究的話題

2、擬定研究計劃,做好研究工作佈置。

3、為“三校聯動視頻課例研修”作好準備工作。

4、利用教研和業務學習時間,對教師進行上傳資料的培訓。

5、各主研教師行動起來:一週一次網上瀏覽;一月一次網上交流。

6、召開第一次課題例會

第三學月(4月)

1、繼續利用教研和業務學習時間,對教師進行視頻課例研修培訓;

2、開展網上評課活動。

3、結合“三校聯動”活動,開展“視頻課例研修”工作。

4、召開第二次課題例會,通報研究情況,對下一階段研究目標進行調整。

第四學月(5月)

1、召開第三次科研例會。

2、對教師進行課題博客研修培訓。

3、利用課題博客,展開課題聯動研修活動。

4、 “板書主題研修討論”活動總結。

第五學月(6月)

1、各主研教師進行一期一次的網上投稿,並總結校本研究的個人心得與困惑

2、各教研組總結交流校本研究的心得與困惑,擬定下一階段研究目標和方向。

(五)、工作措施:

1、進一步明確課題成員的具體分工、主研教師職責,制定課題研究制度。

2、督促主研教師認真的做好了“三個一”工作:一月一次網上瀏覽;一月一次網上交流;一期一次網上投稿,每學月月末進行考核。

3、各教研組認真做好研究話題的交流、討論和提煉工作。

各校教研組負責人組織本校教研組收集教師最關心的討論主題兩個。

4、建立課題博客羣,實現《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研修》和《課後反思促研究型教師生長的研究》課題的聯動研修。

5、每月召開一次課題組例會,參與人員為總課題組主研人員和子課題組課題負責人,通報進展狀況,交流研究心得。

6、利用教研和業務學習時間,定期對教師進行網絡運用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