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成教工作計劃8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38W

通過工作計劃,可以確保資源的分配和使用是基於實際需求和優先級的,我們需要根據工作計劃的需要制定預算,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成教工作計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成教工作計劃8篇

成教工作計劃篇1

本學期,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校創建"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契機。以研究圍繞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勞動習慣為根本目的,制定如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6人,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多數學生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説話或者做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內容:

每月養成教育側重點

九月份:文明禮儀(待人接物、講究衞生、文明路隊等)

十月份:熱愛學習

十一月份:熱愛讀書

十二月份:熱愛勞動(堅持鍛鍊、積極參加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力爭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台中加分,並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需聯繫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裏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後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櫃子、講桌等擦乾淨、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

3、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習組長等小幹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如利用教室的班級之星、作業展示欄等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範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以此激勵學生爭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堅持"每日一問制度"。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以此引導學生從國小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如可以在課前、課後、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後説"記着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説"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説"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説"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説"走着,別跑"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本學期,我一定會下大力氣、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基。

成教工作計劃篇2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 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一)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二)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三)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四)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一)禮儀習慣

1.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2.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3.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4.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5.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6.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7.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8.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9.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10.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二)學習習慣

1.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3.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4.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5.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6.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7.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8.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三)生活習慣

1.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2.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3.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4.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5.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6.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7.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8.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9.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10.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11.家長接送不進校園。

(四)節儉習慣

1.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2.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3.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4.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5.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6.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7.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8.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9.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成教工作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國小養成教育管理實施細則》及區教育局《20xx年下半年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以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階段的新的劃分所提示的特徵和規律為理論依據,積極的探索國小階段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通過採取各種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凸現個性,培養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訓練,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演講、寫字計算三種習慣,同時也使學生在作業、衞生、記日記、預習、聽課等方面有較大改觀,完善各種養成教育制度、措施及評價手段,以此建立我校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工作任務及措施:

1、規範材料的歸檔

按照區教育局計劃的要求,將養成教育工作材料,以10個好習慣為標準分為12篇細化歸檔,分別包括指導篇、讀記篇、寫字篇、預習篇、計算篇、演講篇、文明篇、演講篇、

聽課篇、衞生、健康篇、日記篇、成果篇進行歸檔。

2、推廣區教育局倡導的三個好習慣

按照養成教育分層次、有重點地工作思路,在紮實做好

已推廣好習慣基礎上,本學期重點推廣“文明習慣、計算習慣、演講習慣”。

1、文明習慣

“文明”是學校、是教師、是學生精神面貌的最好體現,因此我

校以此為契機抓好“文明校園”建設,形成從校領導做起,從教師做起,從學生做起,人人以文明為榮,人人爭做文明先鋒的良好氛圍。

(1) 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

(2) 以禮貌待人、出入走廊紀律為突破口抓文明習慣

(3)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文明形成

(4) 開展文明教師、文明班級、文明少年評選活動

2、計算習慣

(1) 開展數學課前一分鐘口算訓練活動

(2) 開展形式多樣口算能力競賽促進計算習慣的養成

(3) 採取措施加大計算訓練的強度

(4) 每月以班級為單位評選計算小能手。。

3、演講習慣

(1) 開展語文課前一分鐘訓練活動

(2)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演講習慣的養成

(3) 分年級或分年段確立演講形式和內容

(4) 將精彩的學生演講材料裝訂成冊

(5) 多元評價學生在演講習慣上的成果。

3、繼續鞏固上學期的重點好習慣的成果,特別是寫字、讀記及作業習慣。本學期將重點以寫字習慣為突破口,逐步形成學校的寫字特色;此外,通過舉行首屆讀書節閉幕式,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讀書給全體師生帶來的快樂;通過規範預習、積累、日記等作業本,進一步鞏固作業習慣的養成。

4、完善和改進成長檔案,促進學校多元評價的形成。

將養成教育評價與成長檔案相結合,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也通過多元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成教工作計劃篇4

一、指導思想

習慣乃非意識行為,也可以説是不自覺的行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多次重複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國小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説終身受益。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國小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他們必須靠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來認知世界。我堅持從實踐出發的原則,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等作為確立養成教育內容的主要依據。經過大家集思廣益,初步歸納出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特點需要的10種道德行為習慣,像愛國、守紀、待人、勞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助人、勤儉、刻苦奮發、團結友愛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諸如誠實、虛心、正直、寬容、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等,這些都是道德教育範圍以內的,也是國小生力所能及的。

二、具體措施

(一)學習習慣:

1、課前要儘量早點進教室,擺放好學習用品,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課。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堂上積極表現,大膽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參加

加集體活動,可以使自己變得更開朗、更樂觀,還可以交往更多的新朋友。

3、晚上臨睡前自己準備好第二天學習用品。

4、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

5、要先做作業後玩耍。

6、書寫要工整,格式要規範。

7、口頭作業要認真完成,要求聲音響亮,語言標準。

8、完成作業後要細檢查。

(二)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學習《一日常規》,《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班級內設立"小小監督崗",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並在班會時間進行一週總結,通過監督崗的彙報,評出"最佳拇指獎"“文明禮儀之星”等,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習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需一定時期,使其鞏固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必須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持之以恆的毅力,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學習習慣培養目標”,以及“學習習慣培養標準”,運用“學習習慣培養標準”通過及時反饋和評價手段,時刻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成教工作計劃篇5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改進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它可以為學生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下面就簡單談談自己在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上的一些做法。

一、訓練法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我認為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

訓練法對國小生來説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從概念開始,而是從實踐中體驗和訓練出來的。一些大道理一時半會兒很難被他們理解,但是,在訓練中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體會到好習慣的益處,慢慢就理解了。這時的習慣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們會受益終身。訓練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心環節,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在訓練中我做到三個結合:

(1)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後是非常愉快的,可養成的過程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需要戰勝許多困難,經過許多練習。特別是對已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要矯正就更需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同壞習慣作鬥爭才能形成,在訓練中要強調“反覆”、“嚴格”四個字,不怕麻煩。如:要求學生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要經過多次嚴格訓練,反反覆覆,循環往復。聽到口令,教師數三下,“聲落、動止、隊形成”。慢了,提出問題,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揚,反覆訓練。如有小動作專門訓練1分鐘無小動作。不過光“苦練”還不行,要把“苦練”與“趣練”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畢竟年齡還小,如果一味單調訓練他們就煩了,因此在訓練中把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由於我班學生的視力不太好,如在訓練學生正確的五姿(坐姿、立姿、寫字姿勢、舉手姿勢、讀書姿勢)時,我採取趣味訓練,在班上找小榜樣,開展“請你象他這樣做”的有趣活動,在課前或課中適當的時間,請小榜樣做出一個正確的姿勢並説:“請你象我這樣做,”同學們立刻學做,並説:“我就象您這樣做,”反反覆覆經常不斷,學生很有興趣。為了進一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教師要及時更換小榜樣,使學生進一步在有趣的活動中強化訓練,養成姿勢端正的好習慣。

(2)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

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導過細,而對國小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制定了四條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格式正確、三、正確率高、四、按時完成。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給予等級評價,開展一日無錯題活動。經常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為了明確要求,我制訂了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走開始,隨時都要給予指導。另外,從學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觸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接、發東西、説話等不太有禮貌,我就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給大人遞東西,如何接發本冊,如何説話。我班的地面是地板磚,易髒,不好搞衞生,我就教學生如何保持衞生,擦班內的死角、掃地……雖然是四年級的孩子,但他們都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地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培養習慣必須具體指導。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裏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3)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説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我對學生的紀律、衞生、文明行為、學習用具、等情況每日與家長聯繫,做到“天天查、週週評、月月總結”。開展“爭葉子”評比活動,評出紀律標兵、文明禮貌標兵、勞動小能手……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把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如果學生把道德規範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繫,對照評價,這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

二、説服教育法

説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動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主要是正面引導,講故事、看圖片等生動形象的辦法提高認識。中年級要給予典型示範,用榜樣去激發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進行價值判斷,同時配合以高水平的説服教育。另外,説服教育要注意藝術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動激發動機。如我班有的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做事不專心、磨蹭。針對這一現狀,我請做作業快的同學針對一天的學習和活動談體會和感受,並請做事慢的同學嘗試,使他們嚐到甜頭。由於把説服教育與趣味活動結合起來,學生積極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現象減少了。

三、榜樣示範法

在培養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法也尤為重要。列寧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範,是行為規範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説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國小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麼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孩子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準要求自己,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我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好的班級禮貌表現、組織紀律、集合、列隊、升旗、課間活動和放學排路隊等,直觀形象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較快、比較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另外,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裏,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對學生的行為發生影響,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時在具體的培養中滲透着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關鍵環節,只有抓好這一環節,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地培養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成教工作計劃篇6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着不可忽視的責任。本學期我就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 、注重良好習慣培養的時機

1.時間上越早越好。

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從開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要着重觀察學生的衣着打扮、言行舉止;打掃衞生時,我要細心觀察學生打掃衞生是否積極,誰在無動於衷;全體同學做好後,我要認真觀察誰最專心致志......讓學生們認識到,班主任從一開始就在關注他們的言行。“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從一開始趁壞習慣還立足未穩,及時進行糾正,有利於良好習慣的培養。

2.注意順序上的遞進。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學生習慣的培養,要有耐心,有條理,有思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圇吞棗,半途而廢。

二、注重多方面習慣的培養

1.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為規範之前,我要先為他們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後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於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度;對於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譁;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

“細節決定成敗,”我要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從而漸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2.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一生的身體健康。”對於學生,在學校裏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潔,頭髮、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着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衞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衞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3.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定期樹立目標,確立自己的趕超對象,給自己的前方豎一面紅旗。這樣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就不會再感到無所事事,沒有壓迫感,而成績也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提高了。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異的必備條件。為了讓整個班級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爭先恐後,積極發言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做好班級幹部和頭20名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起好的帶頭作用。

(3)積極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複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我每天都佈置讀的作業,並且讓家長簽名,以便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並且及時檢查,查漏補缺。

(4)養成正確書寫的習慣。現在的孩子也許是嬌生慣養,上課寫字時總喜歡趴在桌子上,儘管總是提醒,可還是堅持不了幾分鐘,於是我在開學初就強調寫字的“三個一”每節課嚴格把關,並分了小組進行比賽,定時對優勝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好的帶動差的。

三、注重學校與家庭的有機結合

一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單靠學校教育是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而學生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學校和家庭,所以學校教育更應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只依靠學校一個陣地,要隨時和家長取得聯繫,做好家長工作,請求家長在家裏也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軌道上,成為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業、課堂訂證讓家長簽名,這既能讓學生重視作業,按時訂正,也能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及時監督、培養。相信只要學校和家庭達成共識,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師教育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師默默的奉獻也是有意義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乃至於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成教工作計劃篇7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習慣,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結合學校實際,特制訂本校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習慣為出發點,以新課程標準和理念為準則,以目前我校學生的思想實際為實踐依據,以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為目的,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

二、教育目標:

通過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訓練,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並以此為突破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等為重要的學習內容,着重從學習、禮儀、生活三方面,矯治學生的不良習慣,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衞生、健康、文明、預習、聽課、寫字計算、作業、讀記、演講、記日記等習慣。從而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四,工作要求:

每位教師從自身做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班主任要

做好課前規範學生習慣的準備工作,課後及時總結教育。科任教師在自己課堂上

負起教師的職責,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做好雙向溝通,及時反饋,行成合力。

五、實施方案:

1、成立學校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組織實施。

2、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發動全體學生從衞生習慣、健康習慣、文明習慣、預習習慣、聽課習慣、寫字、計算習慣、作業習慣、讀記習慣、演講習慣及寫日記的習慣等十個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不良習慣。並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主題班會,針對學生的陋習找出改正的方法。

3、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生學習養成教育規定的十種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掌握養成良好習慣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4、定期開展競賽和評比活動。學校組織開展演講、徵文比賽、讓全校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5、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和總結活動。

6、加強對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督查。學校養成教育領導小組要經常深入到班級,檢查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7、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各班以點帶面開設好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

8、培訓學生骨幹,通過評比“習慣師範生”為各年級,各班起模範帶頭作用。

9、典型引路,起到示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提高執行好習慣的自覺性,做到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總結、評比

學校期末評選出優秀班級和優秀學生,表彰優秀集體和個人,推動好習慣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由養成生活好習慣推向養成學習好習慣和社會好習慣,把學生的好習慣進一步推廣到家庭、社會。

成教工作計劃篇8

一、指導思想:

葉老先生曾這樣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國小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説:習慣成自然。當學生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後,會使學生學習更自覺,更有效;逐步適應學校生活,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

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我們決定以習慣培養為目標,

通過對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養成教育內容: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2、學習習慣的培養

(1)、上課習慣的培養(傾聽習慣、思考習慣、表達習慣)

(2)、作業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習慣、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的習慣)

(3)、閲讀習慣的培養(喜歡讀書的習慣、閲讀積累的習慣)

(4)、講究學習衞生的習慣培養(用眼衞生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習慣)

三、養成教育的實施

(一)理論學習

組織學生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國小一日常規》。

(二)、行動階段

1、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國小一日常規》。

(1)、利用晨會課集中學習講解《小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

(2)、利用班隊課,專題宣傳《小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

(3)、利用板報陣地積極宣傳《小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

(3)、組織一次手抄報比賽。

2、開展“好習慣伴我行”教育學習活動

(1)、大家定好習慣: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自身或同學身上的種種不文明行為,討論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將學生蒐集、整理的提議,確定幾種學習、生活方面的文明習慣,作為重點訓練內容。

(2)、大家練好習慣:針對確定的文明習慣,開展“好習慣大家練”活動,同學間互相鼓勵,家長、教師積極督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耐心,持這以恆,養成良好習慣。

(3)、徵集我的好習慣:經過“好習慣大家練”活動,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穫。此項活動採用寫話形式,説説自己在活動中的所得。學生的親身體驗更能引起同學的共鳴,也更能激勵同學。

(4)、大家評比好習慣:經過系列活動後,相信一定有表現突出、進步顯著的學生出現。在班內評選好習慣學生,並進行好習慣學生的事蹟播講。

3、抓常規

(1)、依據《國小一日常規》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加強檢查督促反饋,重點:儀表儀容、文明禮貌、文明休息、衞生保潔;

(2)、抓每日的廣播操、眼保健操、午間休息,突出紀律;

(3)、抓課前二分鐘預備。

(4)、抓課堂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4、建立激勵制度: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實施賞識教育,儘量正面教育引導,多表揚少批評,採用小紅花激勵的辦法促進學生奮發向上。上課專心聽講得一朵小紅花;獨立完成作業並且全優得一朵小紅花;認真做眼保健操,不睜眼,動作規範,坐姿正確得一朵小紅花;一週五項競賽獲循環紅旗,人人得一朵小紅花。記錄本中滿五朵小紅花者在牆上得一朵紅花。比比誰的紅花多。

Tags:成教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