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職涯規劃

錯誤就業是誰的責任

欄目: 職涯規劃 / 發佈於: / 人氣:2.5W
錯誤就業是誰的責任
職業規劃指導?對我來説已經晚了。”現就職於北京一家保險公司的唐凱説。受父親影響,唐凱自幼喜歡繪畫。1989年,他報考了天津大學建築系,卻最終不幸被調配至化學專業——他最討厭的一門學科。

  唐凱畢業後沒有從事與化學有關的工作,也未能迴歸自己的藝術理想,而是進入了保險行業,因為家裏人説“那裏待遇好一些。”“我覺得我浪費了自己太多光陰,那些從小的理想和大學四年的專業訓練與我現在的工作沒一點關聯。”面對千龍網記者,畢業已經10年的唐凱自嘲般苦笑。

  據統計,目前在職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羣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出現錯誤。另據一項對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羣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認為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太對口”和“完全不對口”的人分別佔15.7%和11.4%,兩者總共比例為26.1%。

  “許多高校心理諮詢還處於空白,其中有關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輔導更是微乎其微。”有關人士指出,在大學生“錯位就業”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的時候,學校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把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提高到應有的地位,不僅可能改變大學生今後的一生,而且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的體現。

  錯位就業引發多米諾效應

  目前,就業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而不解決户口、起薪點下降,以及自己無從業經驗、專業不對口等求職中的各種問題在一遍遍無情地拷打着大學生們的心理承受力。在採訪中,心理學者提供的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因專業選擇、職業選擇而引發的心理障礙,已躍居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第4位。前三位分別為學習壓力、情感困惑和人際關係。

  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部分學生驚惶失措,迫於就業壓力病急亂投醫。有些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特長,進入一個陌生的工作領域。工作與志向南轅北轍,事業的成功則如水中月鏡中花,遙不可及。

  據北京市人才測評考試中心主任王擁軍提供的信息,目前在職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羣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出現錯誤。其中主要原因是專業不對口、與興趣愛好志向相去甚遠等因素。另據一項對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羣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認為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太對口”和“完全不對口”的人分別佔15.7%和11.4%,兩者總共比例為26.1%。

  專業不對口,意味着人們在工作中要經受更多的磨難,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單位,非專業者只能從事輔助性工作,個人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為適應新工作,必須耗費精力重新學習。在這種環境裏,焦慮不安和自我否定便主宰了他們的情緒。

  “我學了四年的中醫,現在卻在這裏搞行政。”王海麗2000年畢業於中國中醫藥大學,因為找不到工作留京,被迫改行,現在在一家廣告公司搞行政。領導對王並不是很滿意,她也覺得委屈——畢竟自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怎麼連一個專科生都比不上呢?”王坦言她現在的痛苦,一是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二是自己並不喜歡這份活。

  高校職業規劃指導幾近空白

  “北航大學生心理諮詢研究中心有15名老師,其中3名專職心理諮詢,他們服務於全校近20000名學生,平均每人面對7000人。”北航大學生心理諮詢研究中心主任馬喜亭副教授告訴千龍網記者,“諮詢老師工作十分繁重。”

  據記者瞭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有3個諮詢室,每週開放5天,每天3個小時,一般每人諮詢1個小時。按此比例,即使滿打滿算,一週也只能接待45名學生。在諮詢中心牆上的指示欄裏,記者發現,三個諮詢室各有分工,其中第一諮詢室專注於職業生涯發展心理輔導。“有幾個學生正在走廊裏走來走去,表情焦急地等候諮詢。

  據瞭解,北京市開展心理諮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師資與學生的比例為萬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職人員,實際比例為萬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國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與學生的比例為1∶1500。

  “現實情況是,與高校心理諮詢力量普遍弱小相比,大學生對於職業規劃的指導需求卻愈來愈大。”馬喜亭副教授對記者説。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沒有任何概念。一項對北京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的205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沒有職業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發展沒有設計的佔62.2%;有設計的佔32.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佔4.9%。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國外的職業規劃卻從孩提時代就已開始。有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做性格測試,看他適合從事什麼職業,大學生交的學費裏有20-30%是用於他畢業後的就業指導,社會上有很多職業指導的機構。

  國內的高校也有就業辦這樣的機構,“但中國的就業辦無非是提供就業信息和辦辦手續而已。”一位高校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説。千龍網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高校時發現,提到就業指導,許多學生和老師都簡單認為是提供招聘信息、舉辦畢業生招聘會等行為。

  通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個別高校都已意識到職業規劃指導的重要性,並專門為此“自立門户”。今年2月26日,清華大學學生職業測評室正式開張,提供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輔導,許多學生通過校園網完成了自己的職業測試。一位接受過測評的大一學生李曉説,“我比較幸運,一入校就有了對自己職業生涯進行規劃的意識。”

  “通過網絡測評,激發了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興趣,許多人希望能對自己的測評結果進一步分析,紛紛預約老師進行面對面諮詢。”主持這項工作的金蕾蒞老師在接受千龍網採訪時説,“截止上月,網上就有80人預約諮詢,我一個人根本應付不過來。”

  清華大學網上職業測評的開通,也是社會測評機構涉足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嘗試。與清華大學合作推出網上職業測評的北森測評網有關人員告訴千龍網記者,學校通過購買他們的職業規劃測評系統,向學生免費開放,使社會測評機構得以進入高校職業規劃市場,同時也促進了職業規劃意識在高校學生中的普及。據悉,目前,北大、北航等高校都將相繼採用這個系統。

  清華的覺醒和嘗試在北京高校中實屬“罕見”。由於意識和資金的多重匱乏,多數高校的職業規劃指導尚屬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

來源:千龍新聞網
Tags:就業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