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5.95K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

回顧中國近代、現代的學生運動,在我們的記憶中,竟然總是和北京,和大學,和_有種種的聯繫,好象特有姻緣似的。1919年的五四運動。本站和大家分享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一

近日,北京舉行了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儀式。當主持人宣佈_____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時,全場響起持續的熱烈掌聲,網友彈幕留言“實至名歸,辛苦了”讓我深受感動。致敬消防官兵英雄,感謝他們的負重前行、向死而生;致敬和平年代守護者,感謝他們的挺身而出、無私奉獻,他們就是青年奮鬥的方向和標杆,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榜樣。

傳承英雄精神,砥礪奮進正當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和平年代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危險和犧牲。年輕的救火消防官兵面對熊熊大火,用最美逆行詮釋了當代擔當和奉獻;面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用生命完成最後的光榮職責,換來了更多家庭的幸福和安寧,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青年一代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讓英雄精神融入血脈,

弘揚五四精神,當代青春建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要傳承五四精神,砥礪前行,奮發有為,擔起當代的歷史使命,將個人理想同祖國前途、民族命運緊密相連,走在時代前列,勇於擔當奉獻,不畏佈滿迷霧的前路,不懼充滿考驗的人生,始終堅守理想信念,飽含愛國情懷,用無悔的青春實現人生奮鬥價值,同祖國共前進,同人民齊拼搏,一步一個腳印,一代接着一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正因為有了一代代、一輩輩英雄們的前赴後繼、保駕護航,我們才能擁有的今天的一切。英雄精神領航青年破浪前行,為當代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傳承英雄精神,弘揚五四精神,廣大青年要以青春奮鬥之姿態,在關係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嚴峻關頭挺身而出,敢於擔當、奮勇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二

八十年代以來,很多青年人懷着興國的責任感,窮詰這樣一個問題,即雄踞世界東方的中華民族,曾以悠久燦爛的文化,對人類文明進程施予了極大影響,為什麼在近代會落伍,使近百年的歷史充滿屈辱。當一個民族以文物禮儀隆盛的“天朝上國”自居,深閉固拒,夜郎自大,就會使往昔的榮耀變成一個沉重的包袱,滯緩本民族繼續邁進的步伐。流動的歷史,不等待任何一個民族,你耽於“十全武功”、“萬國向化”的舊日迷夢,人家卻經歷了文藝復興產業革命和政治變革,當這個人類發展最新階段贏得歷史的恩寵時,一切蹣跚其後的民族,便面臨被征服的命運。

但歷史有時強加給一個民族的命題是不容選擇的,要擺脱敵人的奴役,首先要國強。但是,國人認識這一點時,卻走過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正如馬克思預言的那樣:中華民族總在慘遭劫難之後,才省悟奮起。好在有成千上萬的愛國者,為尋求救國真理前仆後繼,執着地求索,他們或許過於輕率但卻不乏清醒,他們或許還帶着未開化的愚昧但卻不缺少睿智,他們或許過於輕信但絕不怕犧牲,他們在困惑中奮鬥,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從而為中國走向近代化種下了契機。

當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回顧近百年來中國人的奮鬥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這一時期相比較——困惑與希望的交織,污穢與崇高的輝映,黑暗與光明的搏擊,構成了中國近代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又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必須從現在起,以過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發奮汲取文化知識;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去勇於參與社會實踐;以開拓的思路,創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長大後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出貢獻。我們應當為國家盡一份我們能做的貢獻。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三

作為有三十年黨齡的黨員,看這部影片,最感動的還是五四運動的部分,每每看到學生的愛國熱情,激憤抗爭的場面,人到中年的我還是暗暗地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是老話説的,意思是手裏沒有槍桿子,靠嘴嚷嚷管什麼用。但五四運動真是一場偉大的運動,面對國土被瓜分的恥辱,面對北洋政府的軟弱屈辱,面對着國恥,手無寸鐵的學子們,吶喊出中國人民的心聲,為國人作出愛國奮爭的表帥,點燃了愛國抗爭的烈火。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愛國心,他們的勇氣,是我們現代學子們好榜樣,如果現代學子們有良心的話,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實質。

回顧中國近代、現代的學生運動,在我們的記憶中,竟然總是和北京,和大學,和_有種種的聯繫,好象特有姻緣似的。1919年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1976年的四五運動,還有198N年的那場運動,都有如此相似之處。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世界是青年人的,他們總是最先接受新思想,總是最先接觸新信息,總是最先用熱血和激情去國家命運而奮爭去吶喊。學生們有如此想法和行為,説明那時候的大學精神是神聖的,是愛國的,代表時代前進方向的。

五四運動學生們在愛國精神下達成共識,走上街頭去_,其實真應該感謝北大蔡元培等許多好校長,在“思想自由,兼容幷包”之下,學生們通過思想交鋒,尋找符合自己的思想,尋找正確的思想和前進方向,而非是靠灌輸。五四運動後許多學生領袖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這也是思想自由的體現,不同的思想追求,並不影響學生們的愛國心。

一個國家,真應該有最起碼的體制,容忍學生們宣泄愛國熱情,表達自己的心聲,如果只想把大學生們培養成建設者而非有思想的建設者,甚至只想培養出不掙四千萬元就不配做某位學者的學生的妄想,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如果學生們都中規中矩了,能有五四運動嗎?

五四運動中北大的五大學生領袖羅家倫是第一個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的,當年二十三歲的他總結的五四精神很有些見解的:“第一,學生犧牲的精神,第二,社會制裁的精神。第三,民族自決的精神。”當然,不同人物,不同黨派總結的五四精神各不完全相同,而且隨着時代發展,有些五四精神也在被閹割,被偷換概念了,被移花接木了,被政黨政治需要化了。

五四運動萬歲,真正的五四精神萬歲!

青年五四獎章事蹟感想四

__年前,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序幕,也為穿越世紀風雲的青春史詩寫下序篇。五四運動開啟的“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__年後已經匯成波瀾壯闊的滾滾洪流,注入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使之發揚光大,沒有任何力量和困難可以阻擋它前進的步伐。

五四運動的發生距現在已近一百年,也許有許多人會説五四運動已經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很多人也都認為五四精神只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我認為這種説法是相當的不正確的,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五四精神。

形勢下五四精神仍具有耀眼的思想光輝。當代青年有責任繼承五四精神,更有責任弘揚五四精神,讓五四精神成為當代青年精神的主流。我們發揚五四精神,要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加升華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努力塑造誠實守信、勤勞創造、友善互助、自立自強的健康人格,改革創新積極進取,立足本職勤奮工作,推進事業科學發展,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鬥。

面向新未來,青年人的成長應在歷史座標中定位人生。在無垠宇宙間,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短暫的,為一己悲歡境遇和私利浮名而蠅營狗苟,會迅速被歷史風沙湮沒。宋朝哲學家張栽在他的《語錄》一書中概括了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視此為人的生命獨特而崇高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我們的民族歷來推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重視人生志向的確立。這也正是所有有志青年的重要思想基礎和執著的理想追求。對高校大學生而言,這一價值取向愈顯重要。真正遠大的理想,必須與祖國命運和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每位有志青年的人生價值。

時代在變,五四精神沒有變。五四精神説到底就是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責任,經受住這場金融危機考驗,就必須弘揚五四精神,在戰勝金融危機中,不屈不撓,頑強進取,殺出一條成功之路來。戰勝金融危機,在危機中求得生機,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擺脱浮躁,耐得寂寞,絕不好高騖遠。戰勝金融危機,還要勇於創業,善於創業。金融危機確實給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只要我們不為危機所嚇倒,能夠看到危機中所孕育的機遇和希望,就一定能夠在挑戰中尋得自我發展的良機。

創新精神既然是中國青年的光榮傳統,是五四精神的靈魂所在,就必須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其實,當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的青年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更需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不斷提高青年們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並形成一套完整的創新體系,把我國各項事業推向一個新高潮。

發揚創新精神,首先要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要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頭腦,將其應用於實踐當中。繼承是創新的基礎,有繼承才有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成為每個人及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不至於成為落伍者。但創新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奮鬥,去開創一番事業。這就要求廣大青年朋友不僅僅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

跟上世界科技進步的步伐,加快科技創新、知識創新,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擺脱經濟危機,更需要不斷的科技創新。當代青年擁有獨一無二的科技創新制高點,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他們一定能承擔起開拓創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