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63K

熱門的教學計劃是我們成長的重要方式,每個教師都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要想後續教學很好地開展,教學計劃是一定要做好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7篇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絡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找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區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課程內容:

(1)小小收藏家

(2)我們身邊的塑料

(3)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

(4)健康飲食活動

(5)文明禮儀伴我行

(6)走進花的世界

(7)剪紙

(8)生活中的標誌

(9)有趣的紙世界

(10)錢幣,歷史生活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2

指導思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我校綜合實踐課逐步建成了一種以校為本、校內外兼承的研究性學習的道路。為了使我們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得以更廣泛的鋪開,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利用學校及周邊有利環境,開展以學科教學為龍頭,輔助實踐性研究的綜合實踐課及以校本專題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相關主題活動。因此,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以學科實踐活動為基點,把學科教學的知識點融進實踐活動中去,產生主題性實踐活動,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推動學生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內容有分有合,靈活掌握。在具體實施時三到六年級每週安排兩節,並嚴格規定綜合實踐活動的所有課時不得移作它用,教導處將不定時進行隨堂聽課檢查。

另外,除了課表上安排的課時,鼓勵指導教師要有吃苦精神,鼓勵他們還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不可忽視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二)教師落實情況: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沒有現成的教材,沒有專職的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因此對從事這門課程的任何一個教師來講,都將面臨着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目前還沒有專職的教師,在這樣的困難面前,我們學校在教師落實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級各班班主任(多數為語文教師);

2、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生、家長及教師組成“導師團” ,共同參與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三)實施策略:

1、制定活動目標: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們走的路可謂是舉步維艱,成績也取得了一點,經驗也積累了一點,但綜觀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領域,我們的研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研究性學習中,通過資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層面,具有很大的狹隘性,故我們要讓學生在這學期通過觀察、調查、研討、實踐等多種方法,從更廣的角度去研究和開發這們課程。

(2)繼續走學科整合之路。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產生自己感興趣的、想研究的主題,所有任課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捕捉這些主題,積極參與課程內容的建設。這不是幾個教師的任務,每個教師都要求帶着綜合實踐活動的意識進入課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礎上選出2-3個有價值的研究主題開展研究活動。

(3)要充分發掘和利用學校、校外、家庭的資源服務於課程的建設,學校、校外有豐富的資源可以為我們所用,另外,我們要充分利用農村的特色,在這一塊上好好地動一番腦筋,做做文章。

(4)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5)三、四、五年級提供一個大的研究主題,每一個班再根據學生實際,班級實際生成小的研究主題,這作為體現學校科技特色的必選課題。之外每班還可自選1-2個課題進行研究,要充分體現“問題從學生中來”的選題原則。

2、開展具體工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開發學校資源 :一是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建設好能體現科技特色、學校特色的宣傳陣地。

開發農村資源 : 一是與本鄉企業掛鈎,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二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活動,這一點這一學期要引起重視。

(2)定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開展活動。

本學期,各年級可以以班為單位,也可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各班、各年級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並要教師堅持邊實踐邊反思的原則,根據計劃富有創造性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及時整理課程內容和學生在過程中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在學期末完成各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資料彙編工作。

(3)加強學習與指導。

對教師的提升,這學期不僅要加大對教師理論學習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價值大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念等。在學期中,學期末各年級各推薦一堂面向全體教師展示,其餘教師也要認真上好這門課,不得移作他用。再則,要組織教師研討優秀案例,定期反思總結,還要開展自由式研討活動和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升教師的素質及時對這門課程的全新認識。

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並加以整理,指導學生能運用調查、觀察、詢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觀察日記,調查報告,研究小論文等,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研究活動安排:

1、必選課題:

現在為每個年級提供一個必選課題。各班可在這一課題下自主選擇確定一個小主題展開研究。如以班為單位,班與班之間不能重複,如以年級為單位,年級與年級之間不可重複,制訂好相應的活動計劃:

三年級:我們的校園(歷史、植物、教師、學生、食堂??)

四年級:快樂的節日(由來、風俗??)

五、六年級:我愛我家鄉(歷史故事、環境衞生??)

2、自選課題:

本着“問題從學生中來,研究在學生中進行”的原則,從第一堂課開始,教師就要求每個學生從學習、生活、娛樂中,從學校、家庭、校外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是不明白的問題,每人至少三個。然後,帶領學生先來篩選,再進行整理,自主選擇,最後組成研究小組開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動。

(五)評價措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和個性化。建好師生成長記錄袋是我們評價的主要方式。對於每個學生和教師,要能及時保存好活動過程的經歷,及時總結活動過程的實際體會。主要採用彙報、成果作品展示、研究報告、觀察日記、競賽等。要求做到三個認真:一是認真準備,計劃;二是認真上課;三是認真總結。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3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進行2—3次活動;勞動與技術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綜合活動實踐教材要求採取活動項目的方式實施,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揮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該教學資料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指導思想,突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性,力圖實現四大領域的有機融合,使每部分內容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問題入手,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三年級“活動資料”的形式還是以有趣的遊戲和製作為主,《走進遊戲

世界》、《生活中的禮儀》、《快樂剪紙》、《飼養小動物》都有相當的童趣,也可以

從中取得不少直接經驗。但是,這些活動都滲透了激發學生探索和發明的內容,也就是要學生探索事物的內涵和本質,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

本冊教材主要教學內容共8個主題。分別是

方法與指導:

1、 怎樣制定活動方案

2、 學會分工與合作

活動與探究:

3、 走進遊戲世界

4、 生活中的禮儀

5、 快樂剪紙

6、 飼養小動物

7、 衣物的洗滌

8、 居民生活環境調查

二、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

利。

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教學目標: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讓他們繼續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教學進度表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4

一、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年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多數孩子學習紀律好,善於團結協作,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的研究能力還停留在網上查找資料的層面,缺乏動手實驗探究的興趣和方法。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儘量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解脱出來,多留給學生自由實踐鍛鍊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六、教學進度

根據教學時間及學生的興趣、需要,篩選以下五個主題進行教學,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周次

課題

1—2

愛護我們的眼睛

3—4

探祕生活中的廣告

5—6

設計校園環境警示牌

7—8

生活垃圾的調查與處理

9—12

變廢為寶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5

一、背景分析:

本學期,在校領導和教科所的指導下,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通過研究、實踐,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由於低年級學生自主動手能力較弱,蒐集資料和對資料進行加工的能力有待培養,所以教師、家長引導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參與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學生在家長和老師指導下,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瞭解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2、間週一次,在班隊活動課中,開展誦讀競賽,激發對傳統美德的崇高之情。

3、班級舉辦以“孝敬父母”、“誠實禮讓”等為主題的繪畫展,宣揚美德。

4、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情感,養成合作分享、明辨是非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內容安排:

九月份:在家長和老師帶領下,購買《弟子規》、《三字經》讀本,並進行誦讀。

十月份:班隊活動課,舉辦“傳統美德”故事會。

十一月份:“家長講壇”開播,主題為“道德教育”。

十二月份:舉辦以“孝敬父母”、“誠信待人”為主題的繪畫展。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2)班,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於學生年齡小,也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遊戲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適時地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通過一些簡單的手動製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

2、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讓學生學法、懂法、用法。

6、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7、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6、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從小養成有良好的法制觀念。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我愛我家

第二週:水果拼盤

第三週:玩具交易會

第四周:小小志願隊

第五週:我們的禮貌用語

第六週:時刻準備??

第七週:下雪了

第八週:交通小博士

第九周:交通規則遵守好

第十、十一週:奇妙的七巧板

第十二週:不挑食

第十三週:臉譜創意畫

第十四周:魚兒哪兒去了

第十五週:集中注意力

第十六週:愛護公共場??

第十七週:我是班級小主人

第十八週:動物世界

第十九、二十週:十二生肖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6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四班共有39名同學,因為學生來源複雜,基礎不一。所以雖然是高年級學生,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在本學期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

總的指導思想:一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着眼於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狀,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辦學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活動目的要求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和報告、論文等。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實踐途徑和活動安排

我們將在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部分內容中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以競賽或專題彙報的形式展開,再綜合生成出一些專題實踐活動,其具體安排如下:

研究性學習:嘗試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培養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活動側重:留心周圍的一切,善於觀察與思考,從生活中產生問題,轉化成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採集信息,處理信息,參加社會實踐,解決問題

社區服務:參加社區服務,定期為環保做力所能及的事,並能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活動側重:綠色環保、慰問孤老、創建知識宣傳、衞生清掃等志願服務活動

社會實踐: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為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學期開展的社會調查活動是:《走近中秋》。

活動側重: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計劃,瞭解經濟改革的情況,瞭解我們的國情情況。

六、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擇力求從本地資源入手,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活動評價方面

1。注重過程性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生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的深淺、經歷的狀態。因此,我們要認真搞好每次活動,不搞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具體收穫為目標,多角度,多層面的合理、客觀地評價學生。

2。注重多元化評價。教師對學生活動評價就注重多元化評價。採用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班級互評、請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進行。在評價的內容上,應分別從能力、知識、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綜合實踐室教學計劃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較深的瞭解,有較強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個別比較優秀,個別比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級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

2.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措施:

1.重感受促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為了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交流作用,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2.學理論明目標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繫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