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龍的課教案通用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39K

在認真分析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後,就可以提筆制定一份教案了,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龍的課教案通用8篇,感謝您的參閲。

龍的課教案通用8篇

龍的課教案篇1

第一組:

請你的長輩談談他們的生活經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記錄下來。(形式:錄音或文字記錄;數量:至少三篇)

第二組:

收集本組同學改革開放以來家庭收入的變化情況。(形式:圖表)

第三組:

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形式:表格或漫畫;要求:可按年份排列,並可分類為經濟、文化、政治方面)

第四組:

收集反映改革開放新風尚的圖片和漫畫,也可自己創作。(形式:積累成冊)

第五組:

收集本鎮和本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情況。(形式:圖表)

第六組:

收集改革改革開放前、初期的老照片,形成新舊對比。(形式:積累成冊)

第七組:

調查、觀察社會主義制度中有哪些方面存在弊端,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形式:可以從經濟、文化、政治三角度入手,製成表格。提示:可以採訪政府工作人員、校長等權威人士。)

提示:各組之間可以交流、交換資料,以充分收集資料。各組也可以提出新穎的形式進行資料彙總。

龍的課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舉例説明城市社區環境的變化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調查活動的總結,展開一系列的討論與交流,通過真真切切活生生的示例引導學生髮自內心的從我做起制定創建良好環境的計劃。

情感態度價值觀:

為建設社區、美化環境獻計獻策,從而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二、設計思路

為了將本節課與生活實際接軌,我要求學生課前進行充分準備,進行材料的收集與整理,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生存的城市的環境現狀,通過學生們的交流與討論營造出一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氛圍,學會關注環保問題,使學生能夠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而樹立,經濟要發展,環境不能落後的思想,從我做起,共同創建出環境優美的家園。

三、教學設計

課前要求大家分組調查,下面向大家彙報他們組調查情況:

a生:大家好我是xx小組的組長,我們的小記者是xx我們的記錄員是xx,我們的材料員是xx,我們這次採訪的專題是關於我們社區的樓房等建築物的變化,下面由我們組的小記者xx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們的採訪情況,通過攝影展示採訪材料,小記者在旁邊説(大家好,我們採訪的對象是門衞的田大爺,他從小就一直生活在我們社區,小區的 一草一木的變化他都歷歷在目,他告訴我説以前這有好多的田地,沒有這麼多的工廠和樓房,天特別的藍,空氣特別的新鮮,可近幾年,樓房等建築物數目越來越多,可綠地的面積卻越來越少了,社區上空的藍天白雲,被一層厚厚的濃煙所覆蓋,我們見到的是"烏天黑雲"我想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呢,我們推開窗時,泥土的芳香早已被一種刺鼻的氣味搶了先,據有關報道説我們社區這種環境屬於典型的煤煙型污染,這種難聞的氣味叫二氧化硫,它的含量過高會導致酸雨和致癌,這是我們小組收集到的信息,希望大家能夠引起共鳴。

b生:前幾年我家魚塘裏的魚長的可快了,並且成活率也較高,收入還可以,可自從水源上方那個造紙廠開起來以後,我這兒魚的成活率越來越低,現在都快賠錢了,記者:對於養魚人的遭遇我深表同情,可事情背後我們是否應該把幕後的那雙大黑手抓出來哪,我們又輾轉來到水泥廠院外,看到了一個直徑30cm左右的排污管,污水正從工廠裏面排放出來,大量的污水排進附近的一條小河,仔細觀察一下河水,顏色暫且不説,那氣味就能薰死人,試問那些可憐的魚兒每天喝這樣的水,怎能不自尋短見,沿着河向下走,不遠處有幾有幾塊農田乾枯的麥苗伸出無力的小手,它們似乎要用絕食來表示抗議,見到此情此景,你在想些什麼?

c生:採訪實錄--------我們是用dv拍攝下來的,我們的專題命名為"小區的角角落落"。出示場景,旁白配音。

場景(一)堆積如山的垃圾堆裏,隱隱約約露出幾個身影。

場景(二)一個在大風中行進的黑衣人,突然被一雙白手捂住了他的雙眼。 (咦,那不是人手,而是一個白色塑料袋。)

場景(三)一個高個子的男士隨手將吃過的冰淇淋盒扔在了地上。(叔叔你掉東西了)

場景(四)一箇中學生隨地吐了一口痰,然後很乾淨的用面巾紙擦了擦嘴,又扔在了地上(痰:”讓天氣更炎熱些吧,快把我蒸發掉,我要返回你的身體,那裏才是我生長的地方“。

場景(五)一個阿姨到超市買了一斤肉,阿姨要求服務員多給幾個袋,怕袋肉漏出來。(肉哭着説:阿姨求求你,別在往我身上加衣服了,我都已經三件套了,再套,我就要窒息了。”

d生:我們設計的是一幅漫畫,視頻展示(筷子廠門口兩旁的樹樁各站一隻小鳥,小鳥手捧飯碗説:“我餓,求求你,給我口吃的吧。”

師注:以上專題的調查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計劃好採訪地點,採訪時間及相關的採訪對象,設計出本組的採訪專題,擬定草稿.

師;同學們,聽了上述同學的彙報後,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的想法如何?

生:我們社區的環境太差了,看着我都害怕,我每天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我們必須立即改善一下我們生存的環境。

師:播放一些由於城市環境污染造成的人類患有各種各樣疾病的患者病態圖及一些患者的真情告白(此時同學們紛紛發出慨歎,驚訝的歎息聲有的 學生會對此情景落淚師: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種環境,這些疾病產生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自己,此時,請全班同學起立,集體宣誓。

誓言:我們要保護,我們要健康(教師板書,氣氛昇華,達到高潮)

師:口號是喊的,行動是要努力的,可你們要怎樣保護環境呢?請你們創建良好的社區環境為題制定你們行動計劃。

a生:我現在還小,無能為力,我只能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我以後吃過的食品袋,飯盒要扔到垃圾桶裏,我將來要發明一種可降解的材料加工食品袋、飯盒就不會污染環境了。

b生;老師,我看電視上説,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我們可以將垃圾分類,可回收的送到廢品回收站,即環保又節儉,一舉兩得,不可回收的我們可送到指定的垃圾站進行銷燬。

c生;有些外國人在蓋房時,專門設計了兩個垃圾箱,一個是收集普通垃圾的。如廢紙。另外一個是收集對人產生傷害的垃圾。如;廢舊電池。通過這個故事我瞭解到外國人的環保意識很濃。我國國情決定我們目前還不能那樣,使人們形成這種思想,但我想我們可以對身邊的人進行教育,像廢電池,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將他們收集起來然後深埋。如果你這樣,我也這樣,我們整個社會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環境也會有改善的。

d生:我爸爸就是焦化廠的,我看到廠子裏每天排放大量的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剛才那個同學説二氧化硫可導致酸雨和致癌,我不能讓爸爸將廠子關閉,因為那裏有好多叔叔上班,如果關閉了,爸爸和叔叔們就失業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建設的一部分資金就少了,國家怎麼能發展呢?我不能讓爸爸將廠子關閉,但我可以勸爸爸降低利潤,安裝一套環保設備,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發明一種既便宜又節能的設備。(學生鼓掌,表示贊同)

e生:樹木可保持水土流失,淨化空氣,我們應該呼籲社會多植樹,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減少木材製品的利用量。如:一次性筷子,清山綠水的畫面真美。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的行動計劃太感人了,眾人拾材火焰高,眾人努力環境肯定會有改善的,就讓我們的計劃從今天,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建議學生手挽着手)。

師:播放一幅藍天白雲、鳥語畫香、兒童、老人面帶笑容的記錄片,此時《祈禱》的伴奏樂響起(結束課程)

四、教學反思

通過組織調查和彙報活動,學生們交流和合作對於學生的人際交往可謂是上了生動的一課,本節課打破了學生以往的陳舊思想,對學生的大腦和心靈都是一味良藥,使學生心靈那扇緊閉的窗户打開了,陽光進來了,學生們產生了主動參與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意識。

優點一:學生們意識的產生不是單憑空洞的言語能説服的,本節課的設計,是從學生心理出發,呼籲學生環保,使學生由要我環保轉變為我要環保。

優點二:通過學生們的彙報及學生們對未來的美好計劃,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激人奮進的音樂,使課堂的氣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令人熱血沸騰。

龍的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22個生字,理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解後具體的構段方式。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精品

掌握1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第四節構段方式先概括後具體,並仿寫。

教學準備:

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秋天到了,北大荒天高氣爽,碧空如洗,萬里無雲。小朋友願意跟老師去美麗的北大荒嗎?

板書: 5、北大荒的秋天

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

2、説説秋天的北大荒怎樣?指名説。

三、讀通課文

1、自由認讀生字(同桌互相聽讀)

2、出示生字連詞,指名讀。

3、學生讀課文 /(放生字在文中識)

4、指名分節讀課文。

相機指導對長句子的朗讀。

5、學生練讀課文,五不標準自查。

四、再讀課文

1、文中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哪些地方?輕聲讀文,想一想並畫出有關詞。

出示:文中寫了北大荒秋天的 、 、 。

指名説(板書:天空、小河、原野)

龍的課教案篇4

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單元第三課第一課時。

2. 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簡單介紹了傳統工業區的分佈、區位優勢、工業部門以及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並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後,尤其是70年代以後,傳統工業開始衰落,並經歷了長期的改造歷程。然後教材選擇了魯爾區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本節是對工業區位因素的具體化,併為學習下一節課(新工業區)打下基礎。

3. 教育功能:通過了解魯爾區的發展變化,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傳統工業區的.改造,適應世界發展潮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 學生的認知起點:

學生在前幾節課已經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基本理論,瞭解工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從工業生產的投入開始,到工業地域的形成,從理論上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工業生產活動的發展狀況。這節課的內容重點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工業生產狀況,是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學生易於掌握,學習起來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

2. 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效果,主要通過學生的讀圖、比較和觀察,把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提高,學習興趣比較濃。

3. 學生的學習障礙和難度:

學生學習了魯爾區的興衰的原因和如何進行綜合整治,但在知識的遷移中可能出現回答要點不全面。

設計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國魯爾工業區為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優勢區位條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後讓學生用“遼中南工業區”為案例對比分析中外傳統工業的形成條件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學會區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過佈置課外探究作業:“山西省能源基地經濟發展慢的原因分析”達到課標要求的最高層面。

2.教學原則: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

3.教學方法:注重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學會分析礦產資源與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工業形成與發展的調查;掌握閲讀、分析、運用工業圖表和工業數據的技能。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工業信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工業區位因素的知識和技能對工業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運用學習過程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關注全球的、我國的、當地的傳統工業和環境現狀,增強全球意識、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求變意識;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傳統工業區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難點:傳統工業區改造過程中觀念的轉變及知識的遷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由學生説出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學情預設]: 學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問題不夠全面。

提出問題:如果給一個工業區的實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優勢條件嗎?下面我們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來學習工業區位條件和發展的特點的分析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複習,導入新課。

2.課件展示,請學生讀“世界工業分佈圖”找出世界工業的分佈地區。

3.學生讀圖回答

(1)亞洲的工業主要分佈在哪些國家?

(2)歐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哪些區域?

(3)北美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哪一個國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小結: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的世界工業主要分佈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西部、東亞的日本、中國、南亞的印度等地區。它們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書: 德國的魯爾區

英國中部工業區

世界傳統工業的分佈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美國的東北部工業區

中國的遼中南工業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系統。

二、德國魯爾區

1.課件展示,指導學生讀“世界工業區分佈圖”和“德國魯爾工業區圖”

(1)在圖中找出魯爾區的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幫助學生生形成心理地圖。

(2)説出魯爾區有哪些工業部門,它們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地圖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這些工業是集聚分佈還是分散分佈?

(4)這些工業在生產規模、資源消耗、運輸量上有什麼特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地理環境產生什麼影響?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傳統工業的主要部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紡織工業等。

傳統工業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

3.師生探討:

(1)課件展示,結合課文和圖4.9説一説魯爾區的主要礦產是什麼?

(2)魯爾區沒有鐵礦,它鄰近的其它國家有沒有鐵礦?

(3)找出流經魯爾區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沒有運河?這能説明什麼問題?魯爾區的水上交通便利,陸上交通如何?

(4)魯爾工業區分佈歐洲的哪一部分?這裏的經濟狀況如何?對魯爾區的工業產品銷售有何影響?

[知識鏈接]: 德國魯爾區形成於19世紀中葉,被譽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它位於德國西部,魯爾河與萊茵河入口,面積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萬,工業產值曾佔全國40%以上。鋼產量佔德國70%。

4.學生讀圖、讀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案例③思考並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1)分析魯爾區有哪幾方面的優越的區位條件?(從資源、交通、市場分析)

[學情預設]:學生提取的信息還是不夠全面,基本都能説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場其中一因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

5.板書: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區較近

魯爾工業區的區位條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運

廣闊的市場

6、學生讀魯爾區五大工業部門聯繫圖

(1)回答魯爾區基礎工業是什麼?主導工業是什麼?與這兩大工業部門相關的工業是什麼?這些工業都是重工業,説明魯爾區的生產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2)教師講解五大工業部門是相互聯繫的,如果一個工業部門的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7.課件展示,讀4、11圖魯爾區煤炭產量的變化圖思考回答問題,後教師總結。

(1)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有什麼變化?原因是什麼?

(2)煤炭工業衰退對鋼鐵工業有什麼影響?鋼鐵工業衰落還有其它什麼原因?

(3)魯爾區的工業集聚會產生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對當地的經濟活動有什麼影響?

(4)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知識鏈接]:

1)、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 成中,煤炭所佔比重減少。新技術鍊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噸 2噸 0.75噸

鐵礦石 2噸 1.8噸 1.3噸

2)、今天,由高新技術突破引發的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在極大提升了全球生產力水平的同時,也把不少傳統產業推向了產能過剩的尷尬境地,鋼鐵行業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鋼的生產能力為10億噸,1999年鋼產量約8億噸,產能利用率僅8%。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一些主要產鋼國普遍存在着開工不足的問題。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為灰色。紅瓦白牆,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 ——德國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爾區

8.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生產結構單??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鋼鐵過剩

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環境污染

9. 師生探討: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對症下藥開始了綜合整治。從圖4.13可以看出針對工業結構單一、工業分佈過於集中、經濟的單一化、環境污染等方面分別採取措施是什麼?

10.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調整工業結構

調整工業布??

魯爾工業區綜合整治的措施 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三、聯繫實際

1.“遼中南”老工業區,注意比較與魯爾區有哪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2.我國東北的一些老工業區從中應得到什麼的啟發?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3. 讓同學們分組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當“某東北老工業區的領導”,並做好記錄,振興東北,應採取哪些措施? 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設計意圖]:用這個案例目的這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學情預設]:學生討論比較激烈,課堂氣氛活躍,但從同學們回答及做的記錄來看,對比兩傳統工業區的相似之處歸納較好;但對魯爾區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鑑,文字歸納不夠精確。也不夠全面。

四、板書設計

1.傳統工業共同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礦、鐵礦、水源等資源

便利交通運輸條件

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產結構單??

環境污染

國際市場的衝擊,市場變小

經濟的轉移到新興工業區

新技術的衝擊

3.綜合整治的措施

調整工業布??

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調整工業結構

五、課後作業與探究活動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產煤基地,作為能源大省,它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山西省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

(2)中國水資源分佈圖、主要煤礦和鐵礦分佈示意圖、南水北調路線圖

2.學生完下列要求

(1)與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德國魯爾區相比,山西省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什麼?為解決山西省這一資源短缺問題,建設了什麼工程?山西省比魯爾區欠缺的區位優勢還有哪些?

(2)為了儘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強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借鑑美國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你認為應當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3、問題(2)的提示:

(1)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2)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3)加強道路網的建設,改善交通條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在講解工業區位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均以“案例”為中心。圍繞案例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學會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遼中南工業區目前存在較大問題,讓同學們去分析原因,借鑑相似類型的工業區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覺得學地理真的有用。適量、適度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龍的課教案篇5

一、教學設想

本課預計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一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本的內容、思想情感作一整體梳理;第二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二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本的語言、結構以及組織材料等方面的寫作特色進行品味學習。

兩課時各有側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後者的鋪墊,側重於文,把握內容的同時應重視人文思想的薰陶;後者是前者的深入,側重於語,品味習作特色的同時應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程度不夠,第一層面的解讀可考慮分為兩課時進行。)

二、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

(二)教學側重

體會人物特點與瑣碎敍事之間的相互關係。敍事表達出人物特點,敍事服務於人物特點。

(三)課堂預設

1、新課導入

説説自己身邊最苦的人。(職業、生活條件、身體狀況)

2、研讀老王之苦

(1)隨機朗讀(14)自然段;

(2)討論老王之苦:生活艱苦

精神悽苦

[設計説明]

先結合導入

討論老王生活之苦:職業蹬三輪

身體殘疾

生活塌敗小屋

再追問老王精神之苦:孤獨、無親

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

3、研讀老王之善

(1)默讀(522)自然段;

(2)討論老王的品質:善良、樸實

[設計説明]

體現教學側重,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本依據,通過對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雞蛋等敍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應隨機結合學生回答品味本文細節的傳神之處。可設計感性題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動?之類。

4、梳理我一家之善,領悟文本思想感情

(1)討論: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現在何處?

(2)討論:老王死後,作者認為自己對老王這樣關愛夠了沒有?

(3)結論:呼喚周圍的人對苦人、弱者更多一份關愛。

[設計説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過我和老王的交往展開的,所以,在前一環節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應當很快梳理出:我與老王閒聊;女兒送魚肝油;坐車照顧老王生意;關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東西等事例。重點應當討論(2),從而推敲末段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為何愧怍?),當不難得出結論,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關愛身邊的弱者、苦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會有窮苦人、弱者,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同情關愛。同學們,學了本文之後,你準備怎樣對待剛才(課前導入)介紹的身邊的苦人呢?

[設計説明]

聯繫文本主題及生活實際,根據課堂時間,作適當的討論,肯定學生的愛心。

6、課後作業

仔細觀察身邊的苦人、弱者,以最簡潔又最感人的語言描寫出他們的生存狀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語言以及組織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對比學生與楊絳的描述,學習體會作家精彩的寫法。

(二)教學側重

體會楊絳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敍事還人物以真實,並且產生震撼效果的寫作技巧。

(三)課堂預設

1、回顧上節所學

簡述敍事內容及主題,為語言、組材特色分析作鋪墊。

2、討論語言特點

(1)聯繫課後第二題,舉例説明本課語言特色;

(2)歸納語言特點:簡潔、樸素

3、討論組材特點

(1)舉例説明敍事特點;

(2)歸納敍事特點:瑣碎、平淡

4、小結楊絳作品特點

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敍事還人物以真實,這種看似冷漠,彷彿他者的敍述,卻產生驚人的震撼效果。讀者合上作品,才發現一種冷冷的悲涼自心底瀰漫而來,感人至深卻在不經意間,這是楊絳給我們帶來的文學。

5、討論學生習作得失

(1)典型習作(上節課後作業)投影閲讀;

(2)對比楊絳討論得失;

(3)修改各自上節課後作業。

6、選擇作業

課後練習三改寫或者我讀楊絳選一。

附板書:

苦:

生活艱苦

精神悽苦

1、老王以善良對待善良楊絳

善:善良樸實語言簡潔樸素

2、楊絳作品

真實震撼敍事瑣碎平淡

龍的課教案篇6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彩虹糖是幼兒常見並喜歡的一種食物,用彩虹糖作為實驗材料,可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有話可説。同時,溶化也是幼兒在生活中常見並感興趣的科學現象。因此,我設計了該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我通過創設"怎樣讓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通過聽聽、看看、猜猜、做做、嚐嚐等多種方法,在親歷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彩虹糖遇到水就會溶化這一科學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感受色彩變化所帶來的驚喜。

目標: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現象,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在教師的示範、講解下按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並能注意觀察實驗中的現象。

3.感受色彩變化所帶來的驚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彩虹糖若干,白紙盤5個(幼兒共分4組,每組用1個白紙盤;教師用1個),用玻璃杯裝的半杯牛奶,裝有小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杯、勺子各20份。

過程:

一、萌發興趣1.教師在口袋裏搖晃彩虹糖,用聲音激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的口袋裏藏着一個神祕的.禮物。聽一聽,可能是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彩虹糖發出的聲音。

師:聲音是什麼樣子的?請學一學。(嘩啦嘩啦。)(析:利用搖晃彩虹糖發出的聲響,一方面可引導幼兒用聽覺初步感知彩虹糖的特徵,另一方面可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二、觀察彩虹糖的顏色1.教師出示彩虹糖,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到底是什麼?你們想不想知道?仔細看哦!變!變!變!哇!是什麼?

師:你吃過嗎?你吃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

2.教師將彩虹糖倒在桌上的白紙盤中,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的顏色。

師:彩虹糖的顏色真的和你們説的一樣嗎?想不想看一看?

師:彩虹糖有哪些顏色?

(析:幼兒可能有吃彩虹糖的經驗,對彩虹糖的顏色有一定的瞭解,但大多是無意識的。教師先讓幼兒説一説自己吃過的彩虹糖的顏色。再進行驗證,目的就是引導幼兒有意識地觀察。)三、明確實驗步驟和要求1.教師創設"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的遊戲情境,初步激發幼兒實驗的興趣。

師:彩虹糖有這麼多的顏色,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呢?

2.教師出示裝有水的塑料杯,介紹實驗材料。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種材料,你們看看是什麼?(水。)3.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水是透明無色的。

師:水是什麼顏色的?(如果幼兒説白色,教師就出示牛奶進行對比)這是杯牛奶,它是什麼顏色的?它們的顏色一樣嗎?

師(小結):我可以透過水看到你們,所以水是透明無色的。

4.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幫助幼兒明確操作的步驟和要求。

師:如果把彩虹糖放到水裏,彩虹糖上的顏色會變嗎?為什麼?

師:有的人説會變,有的人説不會變。我們來試試看。

師: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顆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裏,用小勺子輕輕地攪一攪,不能吃。

5.教師帶領幼兒共同複述實驗步驟。

師:先做什麼?(拿一杯水和一顆糖。)再做什麼?(觀察糖的顏色。)最後做什麼?(把糖放進水裏,攪一攪,看一看糖和水的顏色有沒有變化。)(析:此環節有兩個目的:一是觀察水的顏色。小班幼兒很可能把水説成是白色的,所以,教師要有所預知,事先準備好牛奶。當幼兒不能正確描述時,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牛奶和水的對比觀察,具體直觀地瞭解水是透明無色的這一特性,而不是簡單地告知。二是瞭解實驗的步驟。因為小班幼兒記憶較長的實驗要求有困難,所以,教師示範講解後必須幫助幼兒用短句進行復述和強化,以便幼兒正確操作。)四、幼兒實驗,教師觀察指導1.幼兒操作,教師個別瞭解幼兒的發現。

師:你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

師:輕輕地攪一攪,看看水有什麼變化?

師:再把彩虹糖舀上來看看,它變成了什麼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師:你原來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現在呢?水變成了什麼顏色?彩虹糖上的顏色到哪裏去了?

師:有誰的發現是和他一樣的?慢慢舉起來給大家看看。(教師帶領幼兒集體檢查。)師(小結):原來彩虹糖上的顏色溶化到水裏去了。

(析: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在實驗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攪拌動作,看到了水從透明無色到有顏色的變化過程,在驚喜的同時自然地獲得了有關溶化的科學經驗。另外,也因現象變化明顯,幼兒有了交流的基礎,因而有話可説,有話願意説。)五、教師實驗,拓展幼兒的經驗1.幼兒猜測多顆彩虹糖放進水中的變化。

活動習反思:

糖果是幼兒鍾愛的食物,當出示彩虹糖的時候就足夠的吸引兒的眼球,調動了幼兒積極性。通過認識彩虹糖的樣子。

觀察彩虹糖的顏色進而引入手指點畫的美工活動。在操作過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務,可是有部分幼兒還是出現了顏色的混搭,整個彩虹糖的罐子沒有均勻的填滿。在此次的活動中,還是要重點強調活動要求力求達到活動目標。在最後一個環節作品欣賞中,沒有做到更好的評析。整節活動過程太順利,沒有難點。

龍的課教案篇7

設計思考:

跳繩對鍛鍊幼兒的手、腳、腦的配合能力,對提高幼兒身體運動的協調性,對提高幼兒下肢的力量、改善幼兒的呼吸機能都有着特別的功效。但是,學跳繩在許多幼兒園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運動項目,因為小、中班的幼兒往往因為手、腦、腳配合能力差而難以學習和掌握跳繩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技能。為了突破幼兒學習跳繩難這個問題,特設計了"大家來跳繩"這個體能活動。

目的要求:

1.學習掌握單手甩繩和有節奏的單手甩繩雙腳跳,嘗試雙手甩繩雙腳跳繩。

2.提高手、腳的協調性,增進下肢的力量。

教學重點:

練習甩繩和協調地邊甩繩邊跳。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根標準跳繩,錄音機,音樂磁帶,課前大多數幼兒已經學會和掌握有節奏地雙腳連續向上跳的技能。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手持跳繩在"一二一"的口令聲中一路縱隊走步入場,然後繞場地和在場地中進行圓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運動。幼兒活動手臂和雙腿。

2、幼兒手持跳繩成四路縱隊,各組保持一定間距面對教師站立,在音樂的伴隨下跟隨老師用手中的跳繩做頭頸、手腕、肩胛、腰腹、膝蓋、腳踝等部位的準備活動操。

3、玩繩子教師:小朋友們,大家來用繩子做各種身體鍛鍊活動,老師要看看誰的方法、種類多。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用跳繩做走平衡、跳躍、投擲、抖甩等動作。教師給予巡迴指導。

4、幼兒徒手學習跳繩。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先學習進行左、右單手甩繩動作,再進行雙手甩手臂的練習,最後進行雙手甩繩與雙腳跳躍。

5、幼兒成扇形隊列面對教師,教師手拿跳繩給幼兒示範講解跳繩時雙手拿繩、雙手甩繩、雙腳配合跳起的動作要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並請幾個幼兒示範跳繩時手和腳的動作應該怎樣做。強調雙手有節奏地甩繩,雙腳併攏跟着甩繩的節奏跳。

6、引導幼兒拿繩學跳繩。

(1)幼兒左手拿繩,跟着音樂在身體的一側有節奏地甩繩,雙腳和着甩繩的節奏連續地跳。

(2)幼兒右手拿繩,跟隨音樂節奏在身體一側有節奏地甩繩,雙腳和着甩繩的節奏連續地跳。

(3)幼兒練習雙手將繩子甩到身體前方再雙腳跳過,同時注意雙手向後。

7、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着教師散立在場地上,跟着教師和着音樂的節奏進行連續跳繩練習。

8、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隨着舒緩的音樂節奏,做洗澡時的洗頭、洗臉、擦背、輕敲四肢等動作進行肢體放鬆。

9、教師和幼兒帶着自己的跳繩離開操場。

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單手甩短繩一雙手甩短繩一雙手甩雙短繩雙腳配合跳一雙手甩一根長繩跳繩的方法進行教學與練習。另外跳繩的節奏上應該先慢再快,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造成幼兒對跳繩運動的畏難情緒。在形式上我們可以利用集體跳大繩的方式來培養幼兒有節奏的原地跳。日常體育活動中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甩繩的練習,幫助幼兒儘快掌握動作要領。

龍的課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有大又圓、又細又長等,感知學習反義詞。

2、藉助提問和畫面提示,比較故事畫面中的異同,感知黃瓜和西瓜的生長過程以及特徵。

3、樂意將故事內容編進歌曲裏,並大膽演唱歌曲。

4、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2、帶有瓜字的詞卡。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的爺爺奶奶長的是什麼樣子的?你們的爺爺奶奶會種瓜嗎?今天我們一起來閲讀一個有趣的故事《種瓜》。

二、引導幼兒自主閲讀,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師:畫面上有誰?他們長得是什麼樣子的?爺爺奶奶在幹什麼呢?他們種的是什麼東西?

三、教師展示畫面,教師邊提問邊講述,引導幼兒閲讀畫面,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師: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的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身體有什麼不一樣的?

教師閲讀畫面上的內容,鼓勵幼兒跟述,講述瘦爺爺的行為。

師:觀察地裏的瓜子,説説,瓜子怎樣了?

師:胖奶奶的瓜子發芽了,瘦爺爺也得瓜子怎樣了?鼓勵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採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果的情景。

四、看圖完整閲讀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認識胖瘦等反義詞。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採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啟發幼兒自己觀察畫面,説説:在這個故事裏,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3、教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什麼地方比較有趣?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閲讀故事畫面。

5、教師: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説“胖奶奶”和“瘦爺爺”,還可以説什麼?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對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五、引導幼兒根據種子成長的特點,判斷猜測瓜果的名稱。

1、教師描述植物的特點,幼兒猜測。使幼兒進一步瞭解瓜果的生長特點。

2、教師講述植物的特點,幼兒猜測是誰種的瓜。

六、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引導幼兒根據歌曲《 王老 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

教學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麼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後會經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

Tags:教案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