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2W

撰寫教學反思能夠增強老師的自我指導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小夥伴們肯定要經常性地做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船的研究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6篇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1

接到教學藝術節課題實驗教師的出課任務後,我確定了展示課的課題,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本課的內容以學生探究為主,且需要多媒體的支持,契合實驗課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

備課過程中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研讀、分析,在利用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前後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處理。依據九年七班學生實際,為保證授課內容的完整且體現對課題的研究。我把一些知識作為學生前置性作業的內容,並把作業內容拍成照片加以展示,把有關氧氣的複習內容也留為前置性作業。這樣就保證新課的時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上,我利用視頻《假如沒有化學》以及猜猜它是誰來創設情境激趣引思,效果也比較好。為確保實驗探究的順利進行,我把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要求作為温馨得救展示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分析判斷選擇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試劑。對化學反應原理的處理上,我也作了改動,它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如果本節課上完成分析及書寫過程需要佔據較多時間。所以我把方程式在前一節課進行了講解。節省時間的方法也體現在板書的設計處理上,除了課題及反應原理,其它的內容我都是以貼卡片的形式展現。即節省了時間同時學生也感到新奇,更能引起學生關注,效果較好。當堂檢測方面我設置了六套隨機習題供學生自主選擇題的難度分不同層次。其中設置了一個生活小常識來體現化學源於生活且服務生活的理念。作業佈置也源於上述目的。儘管做足了上述的準備,但學生的探究過程是無法控制的,我感覺在充分的讓學生表述實驗現象方法還不夠,對發生裝置的探究還有一定的提升的空間。

研讀本節課教材以及完成設計本課教學的過程是我對實驗課題的詮釋過程,也表達了我對實驗課題及本課題的理解。我也會以此課的備課為範例,在今後的教學準備中從各個方面透徹分析每一節課,以求最好的教學效果。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2

本課題用活動與探究的方式來研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中心目標,以活動與探究為載體,以問題為主線,圍繞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兩個要素進行大膽設計、有創意的快樂探究之旅。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親歷探究過程,給學生活動提供了許多機會和空間,讓課堂成為展示學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1、懸疑

這節課,我先給學生講了兩個小故事:很早以前,在西德的一個州,有一片奇異的澤地:每當獵人牽着狗通過的時候,獵人安然無恙,狗卻死了。當時那裏人們都傳説這澤地上有魔鬼,它最嗜好吃狗。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山中有一個著名的屠狗洞,傳説洞中有一個屠狗妖,人進入洞中安然無恙,狗卻死亡。

這兩個故事情節中的懸疑色彩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然後提問:大家知道這妖怪是什麼嗎?從而引出課題——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2、温故

通過一道會考題進行預習練習,並複習檢查氣密性的方法。複習介紹學過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氣體檢驗、收集、驗滿均有回顧,並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事實,有目的的獲取二氧化碳的相關信息,進而為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做好知識準備。

3、體驗

內容一:探究製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生源好的班進行探究實驗),我給出稀鹽酸、稀硫酸、碳酸鈉、碳酸鈣等藥品和試管若干,並提出讓學生從價格便宜、反應速度適中、利於收集、氣體純淨、操作簡便等方面去選擇原料,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找出自己認為理想的原料,這樣設計既讓學生認識到對比觀察的科學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學生獲取新知的體驗學習。

內容二:探究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給定儀器,學生自我設計實驗裝置

首先讓學生回顧利用過氧化氫製氧氣的實驗裝置,然後按指定的圖示進行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設計。展示學生預習設計的實驗裝置圖,給學生一些啟發後繼續設計、討論可能的裝置。

然後將常用的製取二氧化碳裝置圖用多媒體投影,再讓學生根據熟悉的儀器,尋找代用品進行設計裝置並展示實物和裝置圖;再進行交流討論,互動學習,總結評價各裝置的優缺點。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對實驗操作和儀器的選擇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以後自選儀器組裝實驗創設了良好的鋪墊 。

內容三:學生用設計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進行儀器檢密、加藥、收集、驗滿、氣體檢驗操作。

接着進行隨堂小測,檢測課堂教學效果。

本課題因教學容量較大,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教學時間進行思考、交流、討論和探究,採用兩課時進行教學效果較好。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3

1、使學生掌握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操作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學會實驗儀器的選擇。

重點)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操作方法

難點)

從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出發,研討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

教學過程)

在化學課程改革中倡導科學探究,要和化學學科的特點即實驗緊密結合起來。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製取氣體實驗技能是國中化學實驗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標準》,h2的製取實驗不要求了,國中的氣體制取實驗只有o2和co2。o2的製取在第二單元中已介紹過,所以本單元安排課題2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在學生已學過的o2的製取的基礎上,探究氣體的製備問題。co2和h2的製取無論是從反應物的狀態,還是從反應條件等都有許多相似之處。由於h2的製取實驗不要求,所以完全讓學生探究co2的製取是有困難的。因此,教材給出了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co2和o2製取實驗及相關性質比較,在此基礎上,給出了一些儀器,由學生自己來組裝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並利用裝置製取二氧化碳。因此,課題2重在讓學生掌握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思考)

寫出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式)c+o2點燃co2

c+2cuo高温2cu+co2↑2c+fe3o4高温3fe+2co2↑

問)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什麼?

[生答後總結]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是利用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得到氧氣或用過氧化氫(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製取氧氣。

當用固體反應,需要加熱產生氣體時,可採用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製取氧氣的裝置;當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加熱生成氣體時,可採用製取什麼樣的的裝置。

一、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

反應原理)碳酸鹽跟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1)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現象)塊狀固體不斷溶解,產生大量氣泡。(石灰石跟稀硫酸反應,開始有氣體產生,過一會兒氣泡逐漸減少,以至反應停止。)

(2)碳酸鈉跟稀鹽酸反應十分劇烈,迅速產生大量氣體。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比碳酸鈉緩和,也能生成大量氣體。用硫酸代替鹽酸跟石灰石反應,雖能產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它會覆蓋在塊狀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鈣跟硫酸接觸。而碳酸鈉跟鹽酸反應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收集。因此,實驗室裏通常是用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的。

二、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討論〕

1、怎樣確定製取氣體的裝置?為什麼可以用這樣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2、為什麼只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裝置中的長頸漏斗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可用其他儀器代替錐形瓶嗎?

〔講解〕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是根據所需藥品的狀態,反應條件來確定的。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石灰石(或大理石)是固體,鹽酸是液體,反應是在常温下進行的。反應前可以將固體置於錐形瓶中,液體在製取時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液體與固體接觸時生成的氣體經導氣管導入集氣瓶中。

2、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大於空氣又能溶解於水,所以用這樣的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

3、為了避免產生的氣體從漏斗中逸出,必須使長頸漏斗的管口在液麪以下,而普通漏斗頸太短不合適。錐形瓶在裝置中作為容器,可以用其他(如大試管、燒瓶、廣口瓶)口徑大小適宜的容器代替

1)制二氧化碳可選用收集氣體可選用。

2)長頸漏斗為什麼要插入液麪?

3)這個裝置的氣體發生部分可以用來製取氫氣,因為制氫氣用的藥品狀態與制二氧化碳的相同,反應也不需要加熱。但收集方法不同,因為氫氣的密度小於空氣,又難溶於水

〔討論〕

1、長頸漏斗可否用普通漏斗代替?

2、錐形瓶可否用別的儀器代替?

3、能否用濃鹽酸或稀硫酸代替稀鹽酸來製取二氧化碳?為什麼?

4、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採用什麼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5、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滿?

(講解)

1、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長頸漏斗,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從漏斗處逸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必須在液麪以下才能達到密封的效果。

2、錐形瓶可以用大試管、廣口瓶等玻璃儀器代替。

3、濃鹽酸具有較強的揮發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氯化氫而不純。

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發生如下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

4、因為氣體的收集方法主要取決於氣體的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二氧化碳可溶於水並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故可採用向上排氣法收集。

5、根據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可以將燃着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火焰熄滅,則二氧化碳已收滿。

實驗室製取氧氣、二氧化碳比較

氧氣

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

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2h2o2 2h2o +o2↑

caco3+2hcl=cacl2+h2o+co2↑

發生

裝置

a b c

製取氧氣(用高錳酸鉀在加熱)可用a,用過氧化氫製取可用b,制co2用c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

用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該氣體是氧氣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説明該氣體是co2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4

首先是對反應原理的探究上,我採用了一系列的探究實驗:例如碳酸鈉和大理石分別與同濃度的稀鹽酸反應,分析哪個更適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得出正確的結論,在酸的選擇上,同樣採用探究發現,分別出示濃鹽酸,讓其發現濃鹽酸的揮發性,硫酸與塊狀碳酸鈣發現反應速度太慢,從而選擇了稀鹽酸的過程。其次在反應裝置的選擇上也是讓學生討論分析,並且引導分析得出各類裝置的優點和缺點。最後經過與實驗室製氧氣的對比,分析歸納得出實驗室制氣體的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收集方法的選擇和實驗儀器的選擇依據、驗滿方法的比較。雖然課堂教學進度慢了,但是更有效了,經過實驗探究,學生基本掌握了實驗室制氣體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我想這種收穫應該是在課堂中重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了成功。

不足之處

1.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我採取了很多教學手段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但是在知識的教學上創新不夠。比如:讓學生利用真實儀器製取二氧化碳的這部分教學過程。我的初衷是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通過實踐來製取二氧化碳,但是由於儀器不夠,我的目的沒能很好的達到。

2.結束新課的教學,總結是非常重要的。由於時間問題,我總結時沒能畫龍點睛。只停留在了知識的總結,而沒有上升到更好的高度,讓學生知道,這節課不僅學的是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而是要通過回顧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總結得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設計思路。

教學機智

在本節課的開始,我在實驗室不小心,把稀鹽酸滴在了石灰地面上,立刻看到地面上冒出氣泡。我説:“大家猜想這氣體是什麼啊?通過學習看我們是否能找到答案”。由身邊實例導入新課,學生較感興趣,同時也為這節課的內容埋下伏筆。

學生的創新

當學生擁有了一套完整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後,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就地取材,尋找生活中的什麼廢舊品來代替實驗室的器材,學生熱情高漲,紛紛敍述自己的想法,例如用注射器代替長頸漏斗、用輸液管代替導氣管、用泡沫代替橡膠塞等等。就此教師佈置下手工作業,利用廢舊物品設置一套裝置。在手工製作中既開拓了學生思維,又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節能意識。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5

從前面對反思性教學和行動研究的界定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學和行動研究密不可分,後者是前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反思”就要付諸“行動”,“行動”中又會發現新問題,仍需進一步的“反思”。

反思性教學和行動研究實際上是這樣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反思(eflection)—計劃實施(acticn)—觀察(ob再反思(nweflecticn)。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反思性教學可由許多形式和手段來實現,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條件,採取不同的方法,但較為可行的反思和行動實施方法主要有五個步驟:反思問題、制定計劃、實施行動、觀察行動、反思行動。

1、反思問題(nquy)反思性教學的起點就是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發現問題並找準問題,又是行動研究的關鍵。發現問題要靠教師平時仔細觀察自身課堂教學,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經過反思,才能發現問題。同時,教師還要通過自我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擴展和理清思路,初步確定問題,分析導致問題的原因,並大膽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

2、制定計劃。為了解決反思的問題,教師需要從以下六方面精心設計實施計劃:一是明確解決問題的假設;二是確定要達到的預期目標;三是具體描述實施的方法和步驟;四是闡述行動研究的手段,包括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如觀察、問卷、訪談、日誌、錄音、錄像、統計表、統計圖、算術平均數、標準差、電腦統計分析)和研究結果的評價工具研究報告或論文)五是制定日程表;六是明確研究人員的職責。總之,行動研究的計劃不是在實驗室裏進行,而是在教師的課堂上完成。因此,制定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現實中一些可能的利弊因素,客觀地認識實施計劃的現實性。

3、實施行動。實施行動是反思性教學的核心步驟,其目的是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其過程具有較大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以不脱離正常的教學秩序為前提。

為此,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儘量嚴格地按原定計劃進行實踐,另一方面,也應充分考慮到現實因素的變化,使研究的計劃和實施過程有適當的彈性。

4、觀察行動(obsevation)

反思性教學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教師邀請自己的同事或同行專家,或委託自己的學生或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中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收集有關資料,以便及時地對計劃實施情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最終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做出比較全面、透徹的分析。這要與傳統意義上的同行互相聽課、評課(即幫助上課教師發現不足,改進教學,更注重教學效果)區分開。反思性教學行動研究中的觀察具有特定的記錄或分析技術、觀察目標,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觀察目的,觀察的結果最終是服務於教師自身,教師上課無心理負擔,師生表現更為真實、自然。

5、反思行動(反思行動就是對行動的全過程和結果進行檢驗、評估。檢驗的任務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後,對原先的分析、計劃和實踐進行必要總結。如發現這一輪行動研究中還存在;思性教學的起點(反思問題)反思性教學不是直線式的,而是圓圈式的(cycle)有循環,但不是原地循環,而是上一個層次、檔次的循環,直至滿意為止。

鑑於中學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在反思性英語教學中開展行動研究時,有必要考慮以下四方面的因素:一是研究課題不宜過大,最好是具體的,易看出效果的問題,選擇那些教師本人最關心、最希望解決而且通過教師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二是注重理論學習,在行動研究中,無論是在分析、確認問題階段,還是在設計行動計劃、分析觀察結果以及最後的評價反思階段,教師都離不開相關教學理論的指導,教師一方面要閲讀一些相關的理論文獻,另一方面,全然不必去追求理論學習的系統性,着重閲讀一些有關的教學理論或文章即可;三是加強合作,合作者最好是教同一年級的教師,或是本校或當地興趣相投、志同道合者,這樣便於一起行動,互相聽課,共同分析探索,充分發揮本校、本地寶貴的人才資源優勢;四是善於總結,任何一項研究,若最終不能以書面形式表述出來,就難以算作真正的教學研究,只有平時注意收集資料,注意反思,才會有高質量的研究結果。

船的研究教學反思篇6

?丁丁的研究報告》這篇課文是一篇常識性的課文,主要敍述了丁丁完成一份關於藍鯨的研究報告的過程,首先是少兒圖書館借書,接着是去新華書店買書,然後看書,最後在電腦中寫、畫。由於丁丁的認真和努力,他的研究報告完成的非常出色。

從內容上來講,這篇課文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主要體現對專業術語的理解上,如題目中的“研究報告”,就是一個有難度的術語。其次,如何做研究,對於二年級國小生的來説,也是初步的接觸,因此,這篇課文儘管思路非常清楚,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説,還是有難度的。

我在上課的時候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一個是字詞方面的;一個是朗讀方面的,初步認識藍鯨;還有一個就是初步瞭解什麼是研究報告,怎樣製作研究報告,激發學生樂於探究的精神。我設計的課堂教學過程是按照研究什麼,怎樣研究和結果怎麼樣這樣的一個思路順下來的,我認為這個思路是非常清晰明確的,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課卻上的非常的不順,感覺一堂課上下來,學生好像還是沒有搞懂,課堂教學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顯而易見,這堂課是有問題的。有些問題,我自己在課堂中也發現了,但有些問題卻是我沒有想到的,當時也沒有想明白。為什麼我認為思路清楚,而學生卻沒有聽懂。後來,在課後,趙老師和我討論了這堂課,細細的分析了其中的問題。讓我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我認為,這堂課值得我深刻反思。

首先,在教學的設計準備上,準備是不充分的,沒有考慮周全。在備課的時候,只注重了文本,而沒有關注到教學的對象。教學要求一要備教材,二要備學生,而我對後者的瞭解的欠缺,使得這節課沒有達到效果。要想使一個二年級的學生了解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只能通過丁丁做研究這個故事來理解,通過對丁丁做研究的過程的學習,來了解研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學生明白原來這就是做研究,做研究是有趣的、簡單的。而我在設計的時候,把整篇課文抽象化了,形成了一個理論體系,這樣導致,一是學生對課文沒有興趣,二是因為學生無法瞭解一個抽象的過程,從而也沒有把握住做研究的過程。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