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朱自清春教案教學設計簡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教案在起草的時候,老師需要考慮聯繫實際,教案是教師為了更有力把握知識點事前書寫的書面表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朱自清春教案教學設計簡案6篇,供大家參考。

朱自清春教案教學設計簡案6篇

朱自清春教案1

教材分析

《春》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着、營造着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醖釀(yùn 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 嘹亮(liáo) 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 靜默(mò) 抖擻(sǒu)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暈(yùn) 巢(ch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

醖釀:文中是説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請用簡潔的語言,儘量完整的説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問題探究]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説説你為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鑑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温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佈置作業。

①掌握字詞。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1-5段;

3.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組:

1、閲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

2、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3、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5、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6、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7、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撥啟發,儘量不要告訴學生現成答案。學生説不全就再讀相關語段,再體會,再嘗試表達。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學生不懂詞句舉例:

①為什麼用兩個"盼望着“?(體現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麼不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如果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為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説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着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着,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這裏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⑥文章的結尾為什麼選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這些比喻非常形象、貼切,春天給人以新生命,給人以美麗多姿,給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這裏,我們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注意:學生還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如是詞句方面的問題,應力求滿足學生;如涉及比喻、擬人方面的問題,也應該在這裏解決;如屬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告訴學生以後解決)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三、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有人説:“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互相交流。

景物描寫訓練:

1.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2.口頭交流景物描寫的片段。

交流創作:選出佳作,全班範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嚮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本文所得〕

引導學生從形式(詞語的積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點)到內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進行歸納

五、佈置作業。

1、《我看秋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關於春的詩文。

六、板書設計:

一、盼春。盼、來、近(總領全文,開啟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㈡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着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燈、人、房屋

迎春圖(人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朱自清春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一)反覆朗讀文章,品味文章中清新優美的語言,和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

情,感受作者筆下春天的“新、美、力”。

(二)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徵多角度地描寫景物的方法。揣摩作者是

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並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

二、能力目標:

(一)品味作者用詩一般的抒情筆調、優美的語言描繪春天。

(二)學習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情感。 三、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一、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較好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現景物的特徵;細緻入微的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去描寫。 三、學習借景抒情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二、揣摩詞語和重點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春的理解和感受,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實際教學法,鞏固基礎知識,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思考生活。

(3)合作討論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4)提問法 【授課類型】 講授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賞析課內外有關描寫春的詩句或片斷描寫。

教學重難點:1、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較好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現景物的特徵。

授課類型:講授法

教學內容與安排:

一、導入語

同學們,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因為她充滿生機,充滿了活力,她如詩如畫,美輪美奐,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春天的樣子,或鮮花盛開奼紫嫣紅,或柳絮紛飛細雨朦朧,但是無論如何她總能給我們以美的感受。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描寫春天的詩歌,像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或是孟浩然的《春曉》。不同的作家在他們的筆下都曾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接受作者朱自清給我們的那種春的感受。

二、教學內容

(一)介紹作者與作品

1、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生於1898年,逝世於1948年,“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在大學讀書後期,開始創作新詩;1920年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學教師,後任清華大學教授,這期間從事大量的散文創作,和學術研究;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反動派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使他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於哪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歲。

2、作品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春》大致寫於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為線索,繪出了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二)預習檢查

給加點字注音並解釋下面的詞語: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醖釀(yùnniàng) 應和(h) 籠(lǒng)着一層薄(bó)煙 黃暈(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醖釀:文中是説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烘托:本是畫畫的一種方法,從旁邊或者周圍塗抹淡墨或淺的顏色,使畫的主要部分更鮮明,更突出。

(三)朗讀課文

1、 師生同讀

(1)配樂範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讀時展示幾幅春天的圖畫)

問題:(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2、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讓學生讀後明確行文線索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四)探究質疑:

文章既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那接下來,我們先看第一部分:

一、盼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

在這裏,作者很明顯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春具象化,一步步的向我們走來。

2、“盼望着,盼望着”。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總的來説:第一部分,總起全文,寫的是盼望春天的到來。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春天的腳步近了,是把抽象的春天具體化,人格化了。將春天比做人,她的到來便是慢慢的踩着步子款款而來。更加生動形象。兩句疊詞的使用,表現了作者對春到來的急切願望

二、繪春

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部分

1、請大家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講的是什麼?

答:主要是對春天的景物的描繪,這裏面寫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人們迎春。

2、請同學朗讀第二段,並思考: (1)在第二段中,作者看到了什麼?

答:作者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第二段中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春天剛剛到來時的樣子。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才會去看他穿着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請同學朗讀第三段,並思考:

(1)這一段講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講的是春草。

(2)春草有什麼特徵呢?作者是怎樣描寫它的呢? 答:“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軟綿綿的”從這裏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作者對春草的那種喜愛之情。

(3)這裏“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的“鑽”字能不能改成“長”,好不好?為什麼? 答:不能。“鑽”字更好,用“鑽”字,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 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一句中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悦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4)第三段是從那個方面來寫小草的? 答:從視覺和觸覺兩方面來寫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直到“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都是從視覺上來寫的,彷彿我們的眼前也是那大片大片有嫩又綠的小草一般。“草軟綿綿的”是從觸覺來寫的`,就像是我們吃的棉花糖一般。。

4、請同學朗讀第四段,並思考:

(1)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答:主要寫的是春花。

(2)這一段是從哪方面來寫春花的呢? 答:從顏色和香味上,“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裏帶着些甜味”。 (3)這一段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答: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比喻,“野花遍地是~還眨呀眨的”。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答: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5)這一段中有相互的對比,請找出來。

答: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後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説到“花裏帶着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豔的花們相映襯。

5、請同學起來朗讀第五段,並思考:

(1)這一段寫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寫的是春風。

(2)這一段中春風有什麼特點? 答:像母親的手,温暖,輕柔。

請同學們想象,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還像什麼? (發散思維,自有聯想)

(3)寫春風通過那幾種感官來寫的?

答: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詩句,又打一個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温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風是無形的,但作者筆下的春風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6、請同學起來朗讀第六段,並思考:

(1)第六段寫的是什麼?

答:這一段主要寫的是春雨。

(2)這裏的春雨有什麼特點?

答:密,細“像牛毛一層薄煙”

(3)在這一段中,“可別惱”、“樹葉兒”“小草兒”這些詞用的好不好?為什麼?答: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導讀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處:細密、閃爍、綿長;親吻着“樹葉兒”、“小草兒”;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夜”;滋潤着鄉間的行人與農民,這一切充滿了詩情畫意。

7、請同學起來朗讀第七段,並思考: 第七段為大家描畫出了怎樣的一幅圖畫? 答:一幅迎春圖。孩子們忙着放風箏,老老少少紛紛出門,或是舒活筋骨,或是去上班,或是下地做農活。一片欣欣向榮。

三、頌春

1、請同學起來朗讀最後一部分(8—10),並思考:

(1)最後一部分講的是什麼?

答:是通過三個比喻,表達對春的讚頌。

(2)這三段可不可以互換,或者是合為一段?為什麼? 答:不可以。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繫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後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春》。

這篇散文抓住春景的特點,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勵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

朱自清春教案3

朱自清的《春》表達了對春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深入細緻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輔助】多媒體教學平台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教學方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課時1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温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你學過哪些有關“春天”的詩歌呢?請大聲朗讀出來,讓大家共享,好嗎?(學生朗讀,教師解析。)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為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於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配樂),並且思考:

① 讀一讀,寫一寫。

朗潤(rùn) 醖釀(niàng) 黃暈(yùn) 宛轉(zhuǎn) 嘹(liáo)亮

水漲(zh?ng) 抖擻(dǒu sǒu)精神 應和(hè ) 薄(bó)煙 黃暈(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轉(wǎn zhu?n) 散( s?n )在草叢裏 嘹(liáo)亮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趕趟兒 :湊熱鬧。

朗潤:明亮潤澤。課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潤澤。 抖擻:振作

醖釀:這裏指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夥伴。 賣弄:有意顯示炫耀自己的本領。

宛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現在寫作:婉轉。 嘹亮:聲音清脆響亮。

黃暈:昏黃不明亮。 靜默:寧靜沉默;不發出聲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風擺動,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豔麗。

② 思考:課文分為哪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來。(盼春)

第二部分(2~7)具體描繪春天到來時自然的不同景物。(繪春)

第三部分(8~10)寫的是作者讚美春天。 (頌春)

教師小結: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後又用細膩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後,最後他又滿懷喜悦歌頌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開端,作者滿懷期待與喜悦,採用擬人化手法,描繪春天在“東風”吹拂下姍姍來到人間。

“繪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細地觀察和描繪了春天到來時自然景物的變化,寫得生動有趣。

“頌春”是本文的結尾部分,以三個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題旨,歸結全文。

③ 文章的重點是第二部分“繪春”。作者以充滿詩意的語言,精心選擇了最具春天特徵的幾個具體畫面,形象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誰來説説共為我們描繪了幾幅圖畫?你能分別為它們取個名字嗎?

六幅圖畫:

第2自然段是春歸圖。第3自然段是春草圖。第4自然段是春花圖。第5自然段是春風圖。

第6自然段是春雨圖。第7自然段是迎春圖。

點撥:這幾幅圖畫為我們描繪出了濃郁的春色。每幅圖畫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描寫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點,融入另外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板書設計如下:

盼春(1):急切

總 寫(2)

春草圖(3)

春 繪春(2-7) 春花圖(4) 細膩描繪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 新、美、力

2、朗讀指導。

朗讀要求:

① 讀音正確 ,聲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③ 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課時2

三、賞析課文。(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

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

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為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温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説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3、 春草圖(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個句子,各是從什麼角度描繪春草的?

明確:第1句是從“點”上描繪,第2句是從“面”上描繪,第3句寫孩子們的遊戲,側面寫春草帶給人的歡樂,第4句以風襯草,從感受的角度表現春草的可愛。(由點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面。)

② 這一段用詞非常準確。試舉例説明。

明確:

A、“偷偷”,這裏是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

B、“鑽”表現出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兒,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

C、“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

D、“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發的旺盛長勢,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機。

E、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用了“坐”“躺”“打滾”“踢”“賽跑”“捉迷藏”等動詞。側面表現春草帶給人的歡樂。

F、“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③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4、春花圖(第4自然段)

① 討論作者是按什麼層次描寫春花的。

明確: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從高到低地描寫春花的。同時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② 如果不寫“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

③“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三個句子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明確:不能顛倒。因為這三種顏色是和上句桃樹、杏樹、梨樹的花的色彩一一對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

④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寫“樹上”的花的?

明確: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彷彿”一詞由實及虛,由春花聯想到果實,表現花兒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鬧”改為“飛”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因為“鬧”字中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景象;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⑥ 寫“花下”只寫了蜜蜂和蝴蝶,這與寫花有什麼關係?

明確:寫“花下”的蜂鬧蝶舞是側面表現花兒的多、豔、甜。

⑦ “遍地”和“雜樣兒”從什麼角度寫野花?

明確:“遍地”寫野花的數量多,“雜樣兒”寫野花的種類豐富。

⑧ 體會“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的妙處。

明確:這兩個比喻描繪了陽光下野花閃閃爍爍、逗人喜愛的樣子。這裏沒有明寫陽光和風,但已寓於描寫之中了。因為有陽光,野花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亮;因為“風輕悄悄的”,野花搖搖擺擺,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又互補: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沒有星羅棋佈的特點,不能照應“遍地”,星星又無眉目傳情的妙處,兩者一結合,真把野花寫活了。

5、春風圖(第5自然段)

①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從哪幾個感官角度把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聲的?

明確:藉助其他事物,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寫春風。

※解説:六種感官角度: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視覺、感覺。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温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詩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有什麼作用?

明確:引用是一種修辭。“吹面不寒”寫春風的温暖;“楊柳風”(拂動楊柳的風)寫春風的柔和。

③ “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寫出了春風什麼特點?

明確:採用比喻寫出了春風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風本身是無味的,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春風的味兒的呢?

明確:作者寫了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再“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這就化無味為有味了,而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這些味兒和前文的“春草圖”“春花圖”有沒有關係?

明確:“青草味兒”照應了“春草圖”,各種花的香照應了“春花圖”。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總的是從嗅覺角度寫春風特有的芳香。

⑥ 春風“輕悄悄的”,本身也沒有什麼聲響,作者是怎樣化無聲為有聲的?

明確:作者寫了春天裏特有的幾種聲響——清脆、宛轉的鳥的歌聲,輕風的聲音,流水的聲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聲。

課時3

6、春雨圖(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表現了春雨的哪些特點?

明確:牛毛、花針、細絲都有細的共同特點,但又各有個性特點——牛毛多而細密,花針亮而閃爍,細絲柔而綿長。所以,這三個比喻表現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

② 體會“斜”“織”“全”“籠”所表現的內容。

明確:“斜”“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輕悄悄”的“春風”。 “織”照應了“像細絲”的比喻,“全”表現了開闊的視野,“籠”準確地寫出“薄煙”的情狀。

③ 為什麼樹葉兒會“綠得發亮”,小草兒會“青得逼你的眼”?

明確:經雨一洗,灰塵沒有了,又沾了迷濛的細雨滴,色彩更豔。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

④ 體會“靜默”二字所表現的境界。

明確:用擬人筆法傳神地寫出了春雨中“安靜而和平”的景象,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 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 總結以上四幅圖畫對錶現主題的作用及語言中所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圖畫,從四個側面描繪了春景的美,字裏行間到處洋溢着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這就是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景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是寫景散文的共同特徵。

7、迎春圖(第7自然段)

① “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確:“城裏鄉下”説範圍的廣闊,“家家户户”表人數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齡之全。

② “也趕趟兒似的”的“也”照應前文何處?這裏的“趕趟兒” 是什麼意思?

明確:這裏的“也”照應前文“春花圖”中花的“趕趟兒”。前文的“趕趟兒”寫百花爭春,這裏的“趕趟兒”寫人在爭春。

③ 一年之計在於春”句有什麼含義?

明確:寫春天激勵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創造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④ 討論“迎春圖”和前四幅圖畫的關係。

明確:這幅圖畫由景及人,頌揚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如果寫成“舒活筋骨,抖擻精神”,讀起來感覺上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一種寫法讀起來給人以動感,後一種寫法讀起來使人覺得呆板。

解説:全篇用疊字17處。疊字的運用,可以放慢句子的節奏,造成舒緩親切的語氣,也可以使書面語儘量向口語靠攏,使書面語更平易、自然、順暢;更重要的是,疊字的恰當運用,可以更準確地描繪形象。如用“嫩嫩的”寫小草的質感,用“綠綠的”寫小草的顏色,用摹聲詞“嗡嗡”表現成千成百的蜜蜂飛舞的景象,都極生動逼真。同時讀起來,還可以產生獨特的韻味。試讀這一句:“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開頭“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連用四個疊字,與“城裏鄉下”兩個對偶詞組結合在一起,造成有規律的三組六頓,讀起來自然形成歡快的調子。在兩個散句之後,再次出現兩個重疊詞:“舒活舒活”、“抖擻抖擻”,在構詞法上又有變化,由AABB式變為ABAB式,頓時產生一種運動的力感。

8、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個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明確:“剛落地的娃娃”表現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開始,給人以無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狀寫春天的美,令人喜愛;“健壯的`青年”讚美春天充滿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這三個比喻句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這三個比喻句從“娃娃”寫到“姑娘”再寫到“青年”,形象地表現了春天成長的進程,排列有序,不能顛倒。

※ 解説1:這一部分讚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它的“新”“美”“力”。這個結尾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説2:三個比喻句和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有什麼內在聯繫?

兩者都讚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給予人們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勞作的力量,因而人們要抓緊這大好春光,抓緊生命的春天,認真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獲取豐收。但三個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則着重從思想上啟迪。

※ 解説3:三個比喻句和前文有什麼聯繫?

(1) 娃娃新。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① 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② 剛從土裏鑽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裏的花兒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歡春姑娘的美:

① 園子裏、田野裏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 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悦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 青年健壯。

① 一個“張”字,不僅僅指甦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

② 一個“鑽”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鑽”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 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禦。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禦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麼一股永恆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禦的巨大力量。ビ謔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湧出户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於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於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於是,人們簇擁着春天,挽着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鬥、去追求、去創造。

四、課堂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作者為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奮鬥、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聖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穫,希望才會美好,未來才會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鬥。千萬不要“雄心萬丈,躺在牀上”。

五、作業佈置:

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

【教學反思】

朱自清春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為線索,描繪出了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讚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醖釀(yùn 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靜默(mò)抖擻(sǒu)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暈(yùn)巢(ch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

醖釀:文中是説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請用簡潔的語言,儘量完整的説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問題探究][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説説你為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鑑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温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佈置作業。

①掌握字詞。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1—5段;

3、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組:

1、閲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

2、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3、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5、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6、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7、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撥啟發,儘量不要告訴學生現成答案。學生説不全就再讀相關語段,再體會,再嘗試表達。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學生不懂詞句舉例:

①為什麼用兩個"盼望着“?(體現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麼不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如果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為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説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着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着,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這裏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⑥文章的結尾為什麼選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這些比喻非常形象、貼切,春天給人以新生命,給人以美麗多姿,給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這裏,我們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注意:學生還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如是詞句方面的問題,應力求滿足學生;如涉及比喻、擬人方面的問題,也應該在這裏解決;如屬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告訴學生以後解決)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三、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有人説:“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互相交流。

景物描寫訓練:

1、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2、口頭交流景物描寫的片段。

交流創作:選出佳作,全班範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嚮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本文所得〕

引導學生從形式(詞語的積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點)到內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進行歸納

五、佈置作業。

1、《我看秋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關於春的詩文。

朱自清春教案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熱愛春、讚美春的感情作為線索,描繪出了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滿活力”的特點來描寫景物,讚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和了解課文內容。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要解決好這兩個教學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包括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講析)。

學情分析:

學生仍較多地沿襲了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準下列加點的詞語

醖釀(yùnniàng)黃暈(yùn)應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靜默(mò)抖擻(sǒu)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暈(yùn)巢(cháo)

2、詞語教學:學習“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朗潤:明朗潤澤賣弄:炫耀

醖釀:文中是説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繁花:密密的開着的花

趕趟兒:文中是各種果樹也爭先恐後地開花。舒活:舒展,活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請用簡潔的語言,儘量完整的説出本文的行文脈絡。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大師筆下春天的主要內容。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問題探究][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説説你為什麼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鑑賞、朗讀。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鑽”字用得好,“鑽”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鑽”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麼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後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撫摸是一種温暖、親切、慈愛、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於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五、課堂總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在朗讀聲中,我聽得出大家既愛春天,也愛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散文。

六、佈置作業。

①掌握字詞。

②熟讀課文,背誦1—5段,鼓勵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1—5段;

3。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組:

1、閲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

2、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3、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5、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6、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7、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撥啟發,儘量不要告訴學生現成答案。學生説不全就再讀相關語段,再體會,再嘗試表達。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學生不懂詞句舉例:

①為什麼用兩個"盼望着“?(體現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麼不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如果説成"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只能理解為小草本來就是這樣,課文的説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讓小草充滿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蜂鬧蝶舞,是側面寫春花繁茂、鮮豔和甜香,同時用蜂蝶的"鬧、飛"襯花的香甜豔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着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着,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這裏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⑥文章的結尾為什麼選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這些比喻非常形象、貼切,春天給人以新生命,給人以美麗多姿,給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這裏,我們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

(注意:學生還可能提出許多問題,如是詞句方面的問題,應力求滿足學生;如涉及比喻、擬人方面的問題,也應該在這裏解決;如屬其他方面的問題,應告訴學生以後解決)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三、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有人説:“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詩文、成語互相交流。

景物描寫訓練:

1、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2、口頭交流景物描寫的片段。

交流創作:選出佳作,全班範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嚮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本文所得〕

引導學生從形式(詞語的積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點)到內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進行歸納

五、佈置作業。

1、《我看秋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關於春的詩文。

朱自清春教案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深入細緻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台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教學方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課時1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温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你學過哪些有關“春天”的詩歌呢?請大聲朗讀出來,讓大家共享,好嗎?(學生朗讀,教師解析。)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為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於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配樂),並且思考:

① 讀一讀,寫一寫。

朗潤(rùn) 醖釀(niàng) 黃暈(yùn) 宛轉(zhuǎn) 嘹(liáo)亮

水漲(zh?ng) 抖擻(dǒu sǒu)精神 應和(hè ) 薄(bó)煙 黃暈(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轉(wǎn zhu?n) 散( s?n )在草叢裏 嘹(liáo)亮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趕趟兒 :湊熱鬧。

朗潤:明亮潤澤。課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潤澤。 抖擻:振作

醖釀:這裏指各種氣息在空氣裏,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夥伴。 賣弄:有意顯示炫耀自己的本領。

宛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現在寫作:婉轉。 嘹亮:聲音清脆響亮。

黃暈:昏黃不明亮。 靜默:寧靜沉默;不發出聲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風擺動,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豔麗。

② 思考:課文分為哪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來。(盼春)

第二部分(2~7)具體描繪春天到來時自然的不同景物。(繪春)

第三部分(8~10)寫的是作者讚美春天。 (頌春)

教師小結: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後又用細膩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後,最後他又滿懷喜悦歌頌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開端,作者滿懷期待與喜悦,採用擬人化手法,描繪春天在“東風”吹拂下姍姍來到人間。

“繪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細地觀察和描繪了春天到來時自然景物的變化,寫得生動有趣。

“頌春”是本文的結尾部分,以三個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題旨,歸結全文。

③ 文章的重點是第二部分“繪春”。作者以充滿詩意的語言,精心選擇了最具春天特徵的幾個具體畫面,形象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誰來説説共為我們描繪了幾幅圖畫?你能分別為它們取個名字嗎?

六幅圖畫:

第2自然段是春歸圖。第3自然段是春草圖。第4自然段是春花圖。第5自然段是春風圖。

第6自然段是春雨圖。第7自然段是迎春圖。

點撥:這幾幅圖畫為我們描繪出了濃郁的春色。每幅圖畫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描寫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點,融入另外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板書設計如下:

盼春(1):急切

總 寫(2)

春草圖(3)

春 繪春(2-7) 春花圖(4) 細膩描繪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 新、美、力

2、朗讀指導。

朗讀要求:

① 讀音正確 ,聲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③ 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課時2

三、賞析課文。(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

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

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為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温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説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3、 春草圖(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個句子,各是從什麼角度描繪春草的?

明確:第1句是從“點”上描繪,第2句是從“面”上描繪,第3句寫孩子們的遊戲,側面寫春草帶給人的歡樂,第4句以風襯草,從感受的角度表現春草的可愛。(由點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面。)

② 這一段用詞非常準確。試舉例説明。

明確:

A、“偷偷”,這裏是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

B、“鑽”表現出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兒,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

C、“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

D、“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發的旺盛長勢,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機。

E、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用了“坐”“躺”“打滾”“踢”“賽跑”“捉迷藏”等動詞。側面表現春草帶給人的歡樂。

F、“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③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4、春花圖(第4自然段)

① 討論作者是按什麼層次描寫春花的。

明確: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從高到低地描寫春花的。同時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② 如果不寫“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

③“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三個句子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明確:不能顛倒。因為這三種顏色是和上句桃樹、杏樹、梨樹的花的色彩一一對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

④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寫“樹上”的花的?

明確: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彷彿”一詞由實及虛,由春花聯想到果實,表現花兒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鬧”改為“飛”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因為“鬧”字中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景象;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⑥ 寫“花下”只寫了蜜蜂和蝴蝶,這與寫花有什麼關係?

明確:寫“花下”的蜂鬧蝶舞是側面表現花兒的多、豔、甜。

⑦ “遍地”和“雜樣兒”從什麼角度寫野花?

明確:“遍地”寫野花的數量多,“雜樣兒”寫野花的種類豐富。

⑧ 體會“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的妙處。

明確:這兩個比喻描繪了陽光下野花閃閃爍爍、逗人喜愛的樣子。這裏沒有明寫陽光和風,但已寓於描寫之中了。因為有陽光,野花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亮;因為“風輕悄悄的”,野花搖搖擺擺,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又互補: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沒有星羅棋佈的特點,不能照應“遍地”,星星又無眉目傳情的妙處,兩者一結合,真把野花寫活了。

5、春風圖(第5自然段)

①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從哪幾個感官角度把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聲的?

明確:藉助其他事物,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寫春風。

※解説:六種感官角度: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視覺、感覺。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温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詩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有什麼作用?

明確:引用是一種修辭。“吹面不寒”寫春風的温暖;“楊柳風”(拂動楊柳的風)寫春風的柔和。

③ “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寫出了春風什麼特點?

明確:採用比喻寫出了春風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風本身是無味的,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春風的味兒的.呢?

明確:作者寫了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再“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這就化無味為有味了,而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這些味兒和前文的“春草圖”“春花圖”有沒有關係?

明確:“青草味兒”照應了“春草圖”,各種花的香照應了“春花圖”。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總的是從嗅覺角度寫春風特有的芳香。

⑥ 春風“輕悄悄的”,本身也沒有什麼聲響,作者是怎樣化無聲為有聲的?

明確:作者寫了春天裏特有的幾種聲響——清脆、宛轉的鳥的歌聲,輕風的聲音,流水的聲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聲。

課時3

6、春雨圖(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表現了春雨的哪些特點?

明確:牛毛、花針、細絲都有細的共同特點,但又各有個性特點——牛毛多而細密,花針亮而閃爍,細絲柔而綿長。所以,這三個比喻表現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

② 體會“斜”“織”“全”“籠”所表現的內容。

明確:“斜”“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輕悄悄”的“春風”。 “織”照應了“像細絲”的比喻,“全”表現了開闊的視野,“籠”準確地寫出“薄煙”的情狀。

③ 為什麼樹葉兒會“綠得發亮”,小草兒會“青得逼你的眼”?

明確:經雨一洗,灰塵沒有了,又沾了迷濛的細雨滴,色彩更豔。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

④ 體會“靜默”二字所表現的境界。

明確:用擬人筆法傳神地寫出了春雨中“安靜而和平”的景象,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 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 總結以上四幅圖畫對錶現主題的作用及語言中所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圖畫,從四個側面描繪了春景的美,字裏行間到處洋溢着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這就是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景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是寫景散文的共同特徵。

7、迎春圖(第7自然段)

① “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確:“城裏鄉下”説範圍的廣闊,“家家户户”表人數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齡之全。

② “也趕趟兒似的”的“也”照應前文何處?這裏的“趕趟兒” 是什麼意思?

明確:這裏的“也”照應前文“春花圖”中花的“趕趟兒”。前文的“趕趟兒”寫百花爭春,這裏的“趕趟兒”寫人在爭春。

③ 一年之計在於春”句有什麼含義?

明確:寫春天激勵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創造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④ 討論“迎春圖”和前四幅圖畫的關係。

明確:這幅圖畫由景及人,頌揚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如果寫成“舒活筋骨,抖擻精神”,讀起來感覺上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一種寫法讀起來給人以動感,後一種寫法讀起來使人覺得呆板。

解説:全篇用疊字17處。疊字的運用,可以放慢句子的節奏,造成舒緩親切的語氣,也可以使書面語儘量向口語靠攏,使書面語更平易、自然、順暢;更重要的是,疊字的恰當運用,可以更準確地描繪形象。如用“嫩嫩的”寫小草的質感,用“綠綠的”寫小草的顏色,用摹聲詞“嗡嗡”表現成千成百的蜜蜂飛舞的景象,都極生動逼真。同時讀起來,還可以產生獨特的韻味。試讀這一句:“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開頭“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連用四個疊字,與“城裏鄉下”兩個對偶詞組結合在一起,造成有規律的三組六頓,讀起來自然形成歡快的調子。在兩個散句之後,再次出現兩個重疊詞:“舒活舒活”、“抖擻抖擻”,在構詞法上又有變化,由AABB式變為ABAB式,頓時產生一種運動的力感。

8、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個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明確:“剛落地的娃娃”表現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開始,給人以無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狀寫春天的美,令人喜愛;“健壯的青年”讚美春天充滿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這三個比喻句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這三個比喻句從“娃娃”寫到“姑娘”再寫到“青年”,形象地表現了春天成長的進程,排列有序,不能顛倒。

※ 解説1:這一部分讚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它的“新”“美”“力”。這個結尾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説2:三個比喻句和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有什麼內在聯繫?

兩者都讚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給予人們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勞作的力量,因而人們要抓緊這大好春光,抓緊生命的春天,認真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獲取豐收。但三個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則着重從思想上啟迪。

※ 解説3:三個比喻句和前文有什麼聯繫?

(1) 娃娃新。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① 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② 剛從土裏鑽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裏的花兒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歡春姑娘的美:

① 園子裏、田野裏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 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悦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 青年健壯。

① 一個“張”字,不僅僅指甦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

② 一個“鑽”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鑽”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 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禦。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禦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麼一股永恆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禦的巨大力量。於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湧出户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於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於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於是,人們簇擁着春天,挽着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鬥、去追求、去創造。

四、課堂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作者為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奮鬥、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聖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穫,希望才會美好,未來才會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鬥。千萬不要“雄心萬丈,躺在牀上”。

五、作業佈置:

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