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W

一份高質量的教學反思是能夠幫助我們分析教學情況的,教學反思讓自己的教學更有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7篇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1

我身為第一線的科任老師,從課改理念的學習,到深入課堂進行課改實驗,我從中受益匪淺,可以説在數學教學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從得與失兩方面來進行一下高二年級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把內容進行必要的重組。備課時要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靈活運用教材。

二、要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都要有教學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着教學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適當地還可以插入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笑話。

三、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能隨着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於新授課,我們往往採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關愛學生,及時鼓勵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着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並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瞭解學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有時,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鍊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五、切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眾所周知,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為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證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於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判斷錯誤。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2

教師的職業成長也是外在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完善的過程,意識到教師主體的積極參與對教師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的覺醒和能力的增強,而僅僅採用單純的我講你聽,缺乏雙向互動和自我實踐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1、什麼是教學反思呢?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性教學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師範教育領域裏興起並迅速向普教領域延伸的新的教學實踐和理論。也是近年來國外盛行的教學方法之一。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張揚人的主體性,提倡個性的發展,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及特長,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發展。因此社會、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追求上,更重要的體現在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效益的要求上。

2、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並且予以改正,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方法更加完美。一個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一個教師不論其教學能力起點有多高,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這樣做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評價、自我糾錯的能力,然後再回到實踐進行新的一輪反思,不斷循環,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通過對反思的探索,構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反思基本理念進行確認,將理論迴歸實際。這樣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

二、反思傳統的教學觀、建立現代的數學教學觀

傳統教學觀下,教師的教學信息交流為教師講,學生聽,是一種單向的傳輸方式。教師單向擁有權力,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進程、結果和質量評定等都由教師決定和負責。學生在教師的控制和監督下進行學習,學生的任務和責任是“應試”和接受評定。傳統的教學觀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只關注知識的掌握,技能的訓練,能力的提高。很少考慮如何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全方位地認識數學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精神,領略數學的美感,感悟數學交流,嘗試數學創造等。教師是絕對的權威,教學時眼中無人,心中無人,學生是模仿教師的機器。在傳統的教學觀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麼?”,也不知道要“為什麼?”的麻木習慣。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被束縛,大膽猜想、幻想的翅膀被折斷。在加拿大的課堂裏,學生可以隨意打斷教師的講課,提出自己的問題和不同的觀點,而在我們的課堂裏,除非教師主動提問否則是不允許學生這樣做,學生也不敢這樣做的。在這樣傳統的教學觀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怎麼樣呢?

三、當今課堂現狀反思

1、反思備課觀備課是教師的重要基本功,備好課也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反思備課又是備好課的前提,青年教師尤其如此。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必須反思對備課的認識。教師要上好課,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因素是教師備好課,正好比感人的活劇,首先要有感人的劇本,動聽的演唱,首先要有動聽的詞曲。對於執教多年的老師來説,寫教案不過是一件簡單、重複、機械的工作。於是,他們對寫教案、備課頗有怨言,甚至照抄教案當備課以應付檢查的大有人在但目前有部分教師對備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常常聽到一些關於備課的言論:現象一:“教材簡單,沒什麼備的,照書本講就行了。”這些人備一節課花半小時都嫌多,某教案十分精簡,整篇教案不足一百個字。這種人懶得細想,教材雖簡單,但其內涵,外延極豐富,需要教師幫學生深入挖掘,從而透徹掌握教材,學生從掌握知識到發展智能又是一個飛躍,更需教師對學生點撥、指引和訓練,寫簡案絕對完不成這些任務的。現象二:“買幾本《教案集》就行了,有啥備的。”這種人備課所花時間不多,有時備課嫌抄煩,乾脆就拿《教案集》走上講台。這種人多的是模仿,少得是能動創造。別人的優秀教案是別人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多變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學生具有借鑑價值,但絕不應代替自己的思考與實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學生不同,教師不同,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樣闡釋,公式怎樣分析,習題怎樣處理,決無定法可言,別人再好的方法也無法面對每個教師自身的能力和他所面臨的學生實際。現象三:“同樣的教案年年寫,沒必要,拿舊教案上課行了。”有的雖然不是舊教案,其實是舊教案的複製。這種人以舊代新,不僅行動上表現了一個惰性,思想上也不求進取。看不到事物的變化、發展,墨守陳規。以不變應多變,必定課上不好,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2、反思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是事關一節課整體的重要問題,是教師備課的目的所在。

在老師的教案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認為可有可無。

2、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定位於學生而是指向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仍然是把教師當作是教學過程的主宰者。

3、教學目標設計忽視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的培養。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反思一: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指明燈,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南,有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誇張。教學目標如同寫文章時的大綱,大綱的好壞決定着文章的條理,決定着故事的情節,教學目標的定位決定着教學行為的實施,決定着是過程目標包涵在知識技能目標中實施,也決定着學生情感目標的達成。沒有教學目的課堂教學猶如放野馬,腳踏西瓜皮滑到那算那。

反思二:教學目標的指向是學生主體,是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是學生學習之後所發生的變化。而“教會學生……”、“使學生掌握……”,是把教師作為行為主體,而學生變成了老師灌輸的工具。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相制約,相互促進。因而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的“學”作為出發點,以學生活動作為行為主體,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成為教學實施的指南,真正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反思三:通過創設行之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對學生而言,數學學習過程既是他們接受、探究、處理、反饋數學信息的過程,也是他們形成、表達、傳遞學習數學情感的過程。積極的情感可以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為他們的終生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沒情感的課堂如同嚼蠟,枯燥無味,尤其是數學課更是如此。

3、反思教學過程現象1:逢課必“情境引入”,導致創設情境流於形式。案例:某教師在講拋物線方程時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你們知道趙洲橋嗎?想不想看看?同學們回答:想┉。老師馬上打出趙洲橋的圖片,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了起來,可後來卻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趙洲橋的圖片+知識新授,其次是趙洲橋的圖片+例題,再次是趙洲橋的圖片+鞏固練習,最後還是趙洲橋的圖片+總結。這種所謂的“情境”除了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又有什麼作用呢?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創設情境”,僅僅是為了給傳統教學“包裝”一下?給傳統教學加點“味精”嗎?“情境”創設至少有一個基本原則:從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如果情境創設不能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如果情境創設不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協調發展,甚至是虛構的情境,這樣的情境寧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展開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創設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利,對於一些不好創設情境的教學內容,可以採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講解。我們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不能是虛擬的,我們需要一個“求真”的教學情境。

現象2:“我拼、我拼、我拼拼拼”案例:公開課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班級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時兩兩相拼,有時三三桌子相拼,經過教師的安排依次坐好,後來聽得多了,才知道由於要進行合作學習。課桌一拼就表示走進新課程了?就表示合作學習了?再看,不管問題有沒有被討論的價值,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投入熱烈的討論之中。反思:“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重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師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就其課堂形式來看,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鬧的背後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具體表現在:就教師而言,部分教師誤把“合作”等同於“合併”,認為提幾個問題,再把桌子拼拼,前後排學生圍坐在一起,就達到了合作的目的,而很少考慮小組成員安排的合理性及具體分工,導致學生對如何合作無從下手。同時部分教師給出的討論題目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想在哪討論就在哪討論,甚至於學生討論的題目並不具備討論的價值問題都也要在小組裏討論。有時討論的時間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就學生而言,討論中不能圍繞中心問題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從表面看很熱鬧,實際上,沒有思維撞擊的火花;小組中只由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髮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夠,彼此不注重傾聽對方意見,小組間的交流很少,沒有真正的討論與合作,這種合作基本停留在個體獨立學習的層次之上等。

現象3:刻意“孤立”文本──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品味教材嗎?案例: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課堂上學生的書本始終沒有打開過,有的甚至一上課教師就説:“同學們,請把書合上,這一節課我們講……”還有的課堂從開始到結束根本就見不到有課本。反思:上面的現象從一個極端走另一個極端。新課程標準提倡老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這一教學理念卻成了一些老師隨意處理教材的藉口,一些教師出於“用教材教”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脱離教材。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學內容不能只限於書本,它既來自課本,但也來自學生生活;教材不是學生的全部世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領學生科學地補充教材,準確地加工教材,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天地。一些教師錯誤地理解為教材是可有可無的,以至於有的課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課外內容的補充上,課堂成了“資料展示廳”;有的教師甚至離開文本去大談從網上查閲到的資料;有的課堂甚至從開始到結束根本見不到有教材。以上種種,對教材本身的學削弱了。

現象4:課堂提問表面熱鬧,其實華而不實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溝通師生的情感交流,調節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還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狀況,有效改進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學的藝術全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於不太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策略,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習效果。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盲目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教材和學生研究不深,使提問停留在淺層的交流上,抓不住問題的關鍵和要點,泛泛而問。由於問題的結果已經很明確,這樣的提問表面熱鬧,實質流於形式,膚淺,對啟迪學生的思維毫無意義。

2、關注結果,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只關注結果是什麼,“對不對”,“是不是”等,很少引導學生探究過程,很少問“你發現了什麼”?“你怎麼想出來的”?

3、提問只面向少數優等生,多數學生成了陪襯,被冷落一旁,他們缺乏體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逐漸對提問失去興趣。

反思一:課堂提問要注重質,面向多數,而不是關注形式、數量、面向尖子。提問是為了啟發學生思考,不能啟發學生思考的提問都是拙劣的提問。那種“是不是?”的提問僅是表面的熱鬧,對學生是有害無益的。提問要考慮它的價值性,不能隨心所欲。

反思二:提問要目的明確,表述清楚;教師提問要考慮到提什麼樣的問題,為什麼提這樣的問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問,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提問。是關注教學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還是能力目標。同時一個好的提問必須表達清楚,準確嚴密,詞不達意的問題會讓學生茫然失措,浪費時間。

四、結論反思是改進教學實踐的一種方式

反思,能讓我們拒絕平庸;反思,能使我們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反思,使我們的教學經驗昇華。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深入反思,積極探索;只有注重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教中學並積極尋找新思維、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自覺而有效的反思者,從而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使自己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也許反思會讓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也許反思使你輾轉難眠,然而你會發現:反思使我們的教學生命如東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暫新的日子。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3

如何在高二這一關鍵性的一年中與這些同學一齊共同進步縮小差距,我選取了從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評價方式這三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儘量向學生帶給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忙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第一,用多變的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我認為數學教學是教師思維與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從信息論的角度看,這種溝通就是指數學信息的理解、加工、傳遞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信息的轉換,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北京師範大學曹才翰教授指出“數學學習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務必要主體的用心參與才能實現這個過程”;從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激發學生用心參與課堂教學,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造思維潛力,這與以培養創造型人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僅具有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學生素質的遠期功效。

若要實現這個目標,在教學引入時我常常以問題作為出發點,選取的素材密切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運用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與現實世界聯繫緊密,同時問題情景的設置又具有必須的挑戰性,引發了學生的思考。

如人教版八年級幾何《三角形》的《關於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在引入時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你能舉出生活中一些有關三角形的實例嗎?你能一筆畫一個三角形嗎?你能用語言敍述你的畫圖過程嗎?

如人教版八年級幾何《三角形》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在引入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任意畫一個三角形,你能否再畫一個與其全等的三角形。畫好後請你剪下來驗證一下。學生的用心性被激發,熱烈的討論,課堂上出現了許多狀況

有的學生用的是先確定一角再確定兩邊的畫法;有的一個學生是利用尺規根據三邊關係畫的(這正是後面所要學的一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有的學生是利用了垂直、平行、對頂角來省去作圖中使用量角器的麻煩,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利用自己對數學圖形的感知,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透過剪一剪試一試從直觀上驗證了自己的畫法。

如《相似形》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在引入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提到與我國並稱為世界四大禮貌古國的埃及你會想到什麼?學生們説到了法老、金字塔、木乃伊等等,説到金字塔你能測量出埃及大金字塔的高度嗎?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告訴我用影長,當時我稱讚他們與我們的幾何學之父古希臘人歐幾里得的測量方法一樣,並講述了歐幾里得的故事,他等到自己在陽光下的影長與他的身高正好相等的時候,測量了金字塔的塔影的長度,這時,他宣佈,“這就是大金字塔的高度。”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其它性質的興趣。

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成績較差同學減少對於數學的恐懼感,課堂上放慢教學速度,變換教學方法,如人教版八年級幾何《三角形》的《關於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我是這樣處理的:

1、請學生講解三角形的有關概念;

2、請學生用摺紙的方法講解角平分線和中線,摺紙的過程中你還發現了什麼?

3、請學生任意作一個三角形,並做出這個三角形的一條角平分線和一條中線。三個要求層層深入了學生對於基本概念的理解,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在課堂上放慢教學速度是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的,但一小批優等生就會出現沒事做的狀況,這時學習小組就是他們發揮餘熱的地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建立了數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相互幫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事小組中不同的工作,並最終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透過小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又不固執己見,對同學的見解,既要樂於理解合理成分,又要勇於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我越發的認識到討論的重要性,我鼓勵學生質疑,質疑教師,質疑教科書,鼓勵學生爭論,有些知識點在學生的爭論中被突破,知識在爭論中被融會貫通,我發現學生之間的語言他們更容易理解,於是我開始嘗試讓學生講課,講過三角形的分類等。又如學習基本作圖時,教科書就如一本説明書,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閲讀、畫圖,互教互學,實際教學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知,有所得。在認知效果和記憶效果方面比教師直接給出要好。

第二,佈置多樣的作業,引導學生的用心性

讓學生作業的目的在於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正確組織好學生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的潛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潛力有着重大好處。因此,教師應重視作業的佈置,《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佈置如何體現這一基本理念,如何調整作業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位置,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課堂結束新課後,我透過作業的佈置滲透數學學習方法如自學,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開始時每一天的第一樣作業是複習,最後一項作業是預習,而且把具體的頁數寫清楚提出具體的預習提綱,加強學生看書的針對性,開始時還帶有必須的強制性如讓家長簽字,從而提高學生閲讀理解的潛力。

對數學的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富有情境的作業具有必須吸引力,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體現出題型多樣,方式新穎,資料有創造性,如課本習題、自編習題、計算類題目、表述類題目(如單元小結、學習體會、數學故事、小論文等)互相穿插,讓學生感受到作業資料和形式的豐富多采,使之情緒高昂,樂於思考,從而感受作業的樂趣。

根據上課資料所需經常讓學生動手做教具如剪鈍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做教具説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四邊形沒有此特性等,這種做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學生做教具説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四邊形沒有此特性時,有的學生用線繩打結連接四邊,有的學生為了省事用訂書釘訂的,而訂的不同方法得到有的四邊形能動而有的不能,經過學生的討論得出關鍵在於連接處是一個點還是兩個點的問題,學生很受啟發。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4

課程分析:

在現實世界中,隨機現象是廣泛存在的,而隨機現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規律性,從而使我們可以運用數學方法來定量地研究隨機現象;本節課正是引導學生從數量這一側面研究隨機現象的規律性。隨機事件的概率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諸如自動控制、通訊技術、軍事、氣象、水文、地質、經濟等領域的應用非常普遍;通過對這一知識點的學習運用,使學生了解偶然性寓於必然之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學習和體會數學的奇異美和應用美.

學情分析:

求隨機事件的概率,學生在國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類似的問題,所以在教學中學生並不感到陌生,關鍵是引導學生對“隨機事件的概率”這個重點、難點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體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概念。

設計思路:

對於“隨機事件的概率”,採用實驗探究和理論探究,通過設置問題情景、探究以及知識的遷移,側重於學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學習,促使學生多“動”;引導學生注重體驗,積極思維,通過探索理解隨機事件概率的本質.

教學媒體設計:

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激發學生興趣,爭取使學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隨機事件的定義和隨機事件的概率;

(2)過程與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歸思想;

(3)情感與價值:使學生認識到研究隨機事件的概率是現實生活的需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幻燈片1)請同學們思考下列所述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學生觀察思考、感知對象??學生活動)

(師生共同活動)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運輸船隊常常受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當時,英美兩國限於實力,無力增派更多的護航艦,一時間,德軍的“潛艇戰”搞得盟軍焦頭爛額.

為此,有位美國海軍將領專門去請教了幾位數學家,數學家們運用概率論分析後得出,艦隊與敵潛艇相遇是一個隨機事件,從數學角度來看這一問題,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定數量的船(為100艘)編隊規模越小,編次就越多(為每次20艘,就要有5個編次),編次越多,與敵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國海軍接受了數學家的建議,命令艦隊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體通過危險海域,然後各自駛向預定港口.結果奇蹟出現了:盟軍艦隊遭襲被擊沉的概率由原來的25%降為1%,大大減少了損失,保證了物資的及時供應.

2、(出示幻燈片2)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隨機事件?(應用概念判斷,加強理解學生活動)

3、請同學們再分別舉出一些例子(理論聯繫實際學生動手寫,然後投影)

二、觀察探索:由同學們自己動手做拋擲硬幣的實驗,觀察正面朝上事件的規律性。

歷史上曾有人作過拋擲硬幣的大量重複試驗,結果如下(出示幻燈片3)

拋擲次數(n)

正面向上次數(m)

頻率(m/n)

20xx

1061

0.5181

4040

20xx

0.5069

12000

6019

0.5016

24000

12012

0.5005

30000

14984

0.4996

72088

36124

0.5011我們可以看到,當拋擲硬幣的次數很多時,出現正面的頻率值m/n是穩定的,接近於常數0.5,在它附近擺動.(出示幻燈片4)一般地,在大量重複進行同一試驗時,事件a發生的頻率m/n總接近於某個常數,在它的附近擺動,這時就把這個常數叫做事件a的概率,記作p(a).教師強調:對於概率的定義,應注意以下幾點:

(1)求一個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過大量的重複試驗;

(2)只有當頻率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時,這個常數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3)概率是頻率的穩定值,而頻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為0,

因此0≤p(a)≤1;

2、例題分析:(出示幻燈片5)對某電視機廠生產的電視機進行抽樣檢測的數據如下:

抽取台數

50

100

200

300

500

1000

優等品數

40

92

192

285

478

954

優等品頻率

(1)計算表中優等品的各個頻率;

(2)該廠生產的電視機優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學生自己完成,然後回答,教師通過投影再給出答案,比較後加以肯定)

四:總結提煉:1、隨機事件的概念,2、隨機事件的概率,3、概率的性質:0≤p(a)≤1(由學生歸納總結,老師補充.)

五、佈置作業(出示幻燈片6)

教學反思

課上完了,心裏一陣輕鬆:任務完成了。由於學生在生活中,國中數學學習中接觸過一點概率的內容,對於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定義,比照隨機事件自己總結,事實證明,在課堂上,任務都交給學生處理,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效果很好。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拋擲硬幣的實驗,獲得正面向上的頻率,知道大量重複實驗時頻率可作為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值。在具體情境中瞭解概率的意義,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認識概率是描述不確定現象規律的數學模型,發展隨機觀念。具體的方法應用圖表以及多媒體等工具,逐步認識到隨機現象的規律性;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並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從交流中獲益。

概率研究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這裏既有隨機性,更有規律性,這是學生理解的重點與難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節課就從學生熟悉並感興趣的拋擲硬幣入手,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相同條件下重複進行試驗,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對隨機事件的隨機性以及隨機性中表現出的規律性的直接感知,從而形成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在課堂上學生們做實驗十分積極,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預先設想。比如在事件的分析中,因為比較簡單,學生易於接受,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在做實驗中,有做的,有記錄的,分工合作,有條不紊,熱鬧而不混亂,回答實驗結果時,大膽仔細,數據到位,在總結規律時,也能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思慮很敏捷,説明學生真的在認真思考問題。總之,效果明顯。但是在具體的問題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學生們做的實驗結果並沒有在1/2左右徘徊,有的組差距還比較大;因為時間問題,實驗做的並不很仔細,對實驗的分析沒有想設計中那麼完美等等.

教完之後,很多想法。我想下次如果再上這節課時,將給學生更多時間,讓學生們更充分的融會到自由學習,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中提煉結果的學習氛圍中。

在課堂上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教學大量使用多媒體,教師很少板書,可能使學生對個別問題的印象不很深刻,在學生做出實驗得到數據後,對數據的分析過快,對學生的分析點評不很到位,總結不多,這幾點沒有達到事先的教學設計。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需要以後教學中改進。

總之上完課後有一點讓我不再擔心:用新教材的理念,把課堂交給學生,把時間交給學生,也就把知識交給了學生。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5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來説 , 上好每一堂課,要對教材進行加工,還要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的結果進行反思。因為數學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 , 更為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 , 發展的 . 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教學目標來看 , 每節課都有一個最為重要的 , 關鍵的 , 處於核心地位的目標 . 高中數學不少教學內容適合於開展研究性學習;二是從學習的角度來看 , 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設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 如果能充分挖掘支撐這一核心目標的背景知識 , 通過選擇 , 利用這些背景知識組成指向本節課知識核心的 , 極富穿透力和啟發性的學習材料 , 提煉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 , 就會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也需要自己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 . 以下是我對本次課教學的一些反思 . 。

一、對知識點教學的反思 —— 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 , 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 , 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 . 而對於教師來説 , 他還要從 " 教 " 的角度去看數學 , 他不僅要能 " 做 ", 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 " 做 ", 因此我覺得反思應當從邏輯的 , 歷史的 , 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 : 本節課內容較為單一,目標也比較明確,就是用“以直代曲,無限逼近”的思想求曲邊梯形的面積。然而,這種思想方法給學生帶來的理解上的難度卻不小,因為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必須對極限的思想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不過,新課程似乎為了避免增加學生的負擔,而不要求深入介紹極限的概念,其旨在用最易於讓學生接受的手段,使學生獲得最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這節課亦是如此。基於以上原因,備課時我認為本節課有兩大難點:一是如何使學生獲得“無限分割,以直代曲”的思路;二是對“極限”“無限逼近”的理解,即理解為什麼將近似值取極限正好是面積的精確值。

二、對學數學的反思

對於在數學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來説,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 —— 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不應把他們看着 “ 空的容器 ” ,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 “ 空的容器 ” 裏 “ 灌輸數學 ” 。這樣常會進入誤區,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 , 常常説要因材施教 . 可實際教學中 , 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 , 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所講知識 . 這也許是自己一直以來教學的困惑與障礙。讓學生多多思考 , 在本節課中未能達到預設目標 ,仍有“滿堂灌”之嫌 。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6

緊張有序的高二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經受了磨礪和考驗的我,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業務水平方面更有了進步,這都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同組的有經驗的老師的支持和幫助。

這一年來我認真鑽研數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虛心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同時積極主動的學習老教師的實際教學方法,與此同時,我努力做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好學生的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儘管我在教學中小心謹慎,但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

為了以後更好提高教學效果。經過一番深思,我個人覺得高二數學教學,應該作到夯實“三基”,理順知識網絡。因為大學聯考命題是以課本知識為載體,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進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鞏固掌握相當關鍵。我從中得到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教學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過一年來的高二的數學教學,以及對大學聯考試題研究分析發現,數學考查的多是中等題型,佔據總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認為,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作好這部分題是至關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獨立解題和考場心理的模擬訓練,這是我們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體的數學成績。與此同時,又要有針對性地提高程度較好的學生,先從思想認識和學習方法上加以指導,提高拔尖人才,這樣把一些偏、難、怪的內容減少一些,在平時考試中,特別注意對試題整體的把握,指導學生的整體學習思想。

二、要指導好學生對教材的合理利用

20xx年的陝西理科數學試卷遵循“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新生,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有助於對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的指導思想。命題根據了陝西省高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重點考查高中數學的主體內容,適當考查新課標的新增內容,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試卷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礎上,突出了對考生數學思維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思的考查。就是説大學聯考最重視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相關的知識。儘管複習時間緊張,但我們仍然要注意迴歸課本。迴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着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這樣複習才有實效。在自己做題時有意識的找出最佳方法,儘量不要有較大的思維跳躍,同時結合參考題解加以取捨,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

三、對試題的研究,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對試題要精心研究,對於試題,從考試的知識點,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體會,形成自己的認識,關鍵是舉一反三,對於不同的知識點精心設計難度不等的各種試題,形成題庫使學生有備而戰,使得考場上的時間更多一點,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做到不驕不躁,通過實踐發現,這種因素且不可忽視。

四、高度重視新課程新增內容的複習。

新課程新增內容:簡易邏輯、平面向量、線形規劃、概率、是大綱修訂和考試改革的亮點,在大學聯考都有涉及。現行教學情況與過去相比,教學時間比較緊張,複習時間相對短,新增內容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斷加大,如向量已經成為分析和解決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又如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既可以用導數解決也可以用定義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處理既可以用傳統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視和加強新增內容的複習,才能緊跟教改和大學聯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明確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把握好複習方向和明確重難點

我結合自身的情況,工作中,我首先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新課程標準》精讀一遍,平時通讀爭取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經常請教本組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好的經驗,其次我總是努力多聽本組老師的課,這樣最有利於把握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掌握難點的突破方法,及時反思並結合自己學生的情況做為教學中的指導,再次我爭取把近幾年的全國的大學聯考試題做一遍,認真研究,從知識、方法和思想上入手。

對於即將進入高三的學生而言,心理素質極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態參加考試,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答試題,培養鍥而不捨的精神。考試是一門學問,大學聯考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過硬的解題能力,而且取決於臨場的發揮。我們要把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做大學聯考,從心理調節、時間分配、節奏的掌握以及整個考試的運籌諸方面不斷調試,逐步適應,以應備大學聯考。

高二數學下教學反思篇7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高二下學期已經過半,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現對近久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備課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首先備好課,這是上好每一節新課的前提條件。備課既包括備教學內容,也包括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教學的內容。為此,我們必須翻閲多種教學參考書和輔導資料,從中汲取養分,以期把每節新課備得更加完美,為上好一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超前聽課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為了講好每一節課,我爭取多聽高二數學組其他老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每學期我都堅持聽課,從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那裏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大大的縮短了工作適應期,使自己在教學上信心十足。

三、及時總結

教學中的總結鞏固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學了後面忘記前面,沒有什麼實際效果。每節課前儘可能留兩三分鐘把前一節課的內容複習一下,再強調一下重難點。一個單元結束後,進行單元總結,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梳理一遍知識結構、重點問題等,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

四、精講精練

如果只學知識,不加以應用,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如果只是盲目地做題,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師應做到課上精講,重審題解題的角度和方法技巧的指導。同時讓學生課下精練,從學生的作業中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強化薄弱環節。以上就是我高二年級下學期的教學心得。今後我會更加努力,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