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疫情標語”材料作文講評學案2020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W

“疫情標語”材料作文講評學案

“疫情標語”材料作文講評學案2020

【作文試題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很多標語和網民祝福語引發關注和熱議。

1、鄉間標語: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 / 老實人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

2、街頭標語:

你加油,我加油,戰勝病毒有盼頭 / 眾志成城齊努力,誓把病毒全抗擊

3、日本援華物質標語: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唐王昌齡)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唐日本大臣贈中國僧人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先秦《詩經無衣》)

4、網友祝福語:

一灣新月月如鈎!朦朧往事現心頭!那年武漢碼頭別,不知伊人在何方?山一程!水一程!此地空餘黃鶴樓!今夕武漢顯疫情,但願人長久!千里送祝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這些語言承自先民,饋自領邦,萌於熱土,其中藴含着人們的感情和智慧,給與大疫抗爭中的中國人以鼓舞和力量。無論是鄉間百姓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還是那些對傳統中華詩文的運用都給我們帶來如何傳承、發揚和運用民族語言的諸多思考。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的感受,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審題立意】

新材料作文立意的重點還是材料本身,尤其是“任務”的要求。雖然此次作文材料與當下現實“疫情”有關,但很明顯“抗疫”不是這次寫作立意的關鍵。審題要緊扣材料和要求,從後面的要求看,很明顯“這些語言……都給我們帶來如何傳承、發揚和運用民族語言的諸多思考”是重點,而“這些語言”顯然就指的是上面四則材料出列舉的“民族語言”,再説具體就是中華民族的語言”,我們本民族的語言中藴含着很多的感情和智慧,語言本身也有很多特點,如“典雅”“輕靈”“通俗”“灑脱”等,既文辭優美,又藴含哲理,在幾千年的傳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高中生學習了很多中國古典詩文,應該具備一定的審視和評價,作為一箇中國人不瞭解本民族的語言當然説不過去,當然如何評價是要結合材料來“談開去”,這裏有幾個立意要點:

1)文章立意核心是“民族語言的傳承和發揚”的思考;

2)不能只談“語言”,擴大範圍是不符合要求,有偏題的嫌疑;

3)完全不顧核心話題只寫“抗疫” 是嚴重離題。

在構思中,特別是開頭適當引用原材料,從疫情現實出發引題是必要的,如果整篇文章不顧材料或者拋開材料來寫是“不明智”的。當然完全圍繞“疫情”來談“民族語言的傳承和發揚”沒有其他拓展雖然基本符合題旨,但會影響文章的深刻性。

目前“立德樹人”是我們當下教育的核心目標,語文作文命題更是如此,這次“疫情“可以寫的角度很多,也有很多感人的人物和事件,但本次命題從“標語”“祝福語”等語言入題讓同學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我們的文化宣傳的積極意義,又能讓同學們領會現實中的民族語言的活力,從而增強自豪感和自信力,無意是有積極意義的。

【寫作反饋】

1審題偏頗,立意不符合。眾志成城齊努力 誓把病毒全抗擊》《與命運抗爭》《領邦間不應該是敵人》《成果決定一切 因地才能制宜》《齊心協力對抗病毒》《沒有生而英雄 只有選擇無畏》這些命題就給人完全離題的感覺,沒有看材料,還是不讀不管材料的要求,這樣的作文只能25分以下。

2、立意過寬或偏,跑題嚴重。

《以文化為本 鑄大國之夢》《讓文化成為歷史的見證》《語言的變遷》《語言的魅力》《取精華 去糟粕》

等這些作文大都談“文化”擴大了立意範圍或談詩詞文化,可以説偏離了“民族語言這個核心立意。

3、標題和立意的關係。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我們多次訓練三番五次強調,好的標題要“準確”“鮮明”“形象”,至少是前兩點,特別是最好體現材料的核心詞句,像這次“民族語言”就是核心詞。這樣才能使文章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中心和老師的眼睛,否則不看要求隨意命題,只能飲恨考場。

本次有不少好的標題:

1)《守正創新,發揚民族語言》;(2)《執語言之燈,驅瘟疫之暗》;(3)《用民族語言,譜中國華章》

4)《傳承與創新並車,助推民族語言》;(5)《頌民族語言,歌大難之愛》。

【現場作文】

守正創新,發揚民族語言

評分:   52

先賢有言:“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在翻湧的時代大潮中,民族語言是讓中華民族保有自身文化底色之源;在與疫情的鏖戰中,民族語言是我們抗疫動力之根——我們因親切的鄉間標語而忍俊不禁,因真誠的祝福而倍受鼓舞,因友邦的援手而感動不已。險境中,民族語言光輝飛現,再次激起國人對其傳承發揚的關注。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誠然,民族語言是先人遺贈的寶貴財富,吸納應用之,對現代社會文明的構建與發展大有裨益。然而,正如梁任公之告誡:“變者天下之公理者。”民族語言不可僅囿於傳統框架,而應適宜時代發展,發揮當代價值。

傳承民族語言,應令其貼近生活,切勿束之高閣。正如本次疫情中的鄉間標語那般,通俗易懂、貼合實際,才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普及知識、警示鄉民的作用。民族語言也應融入人民大眾蒸騰的日常生活,方可得到更好地傳揚。“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就通過開發故宮系列文創產品,讓一件件國寶文物從博物館內冰冷的玻璃展櫃中走出,成為普羅大眾面前可知、可惑的文具、服飾,讓傳統文化在與當代人的相融相擁中迸發新的色彩。由此觀之,民族語言的傳承也應在親民軌道上運行,以煥發時代生機。

發揚民族語言,應在與外界的交流互通中實現。疫情當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標語讓我們了悟中華民族語言的永久魅力。民族語言中藴含着普世的價值理念和共通的審美取向,正如歌德所言:“藝術屬於全人類,在它面前,民族的障礙消失了”。中華民族語言的藝術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向世界講好中國民族語言的故事,才能讓其更好地聆聽中國聲音。

運用民族語言,應藉助現代科技手段。隨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網絡已成為溝通無數個體的主要媒介,無數抗疫信息便是通過其才得以廣泛傳播,無論是乘線上購物之東風的故宮文創,還是隨現代傳媒之大潮的文化節目,現代科技手段在民族語言乃至文化的運用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角色。藉助現代科技手段探索民族語言的運用方式,亦是民族語言發展的必由之路。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民族語言的厚實底座,是一個民族戰勝艱險、走向繁榮的力量之源。有傳承築基、發揚運用指導,民族語言定能綻放時代風采,造就明日中國之輝煌!

 

執語言之燈,驅瘟疫之暗

評分:   48

新年伊始,卻遭遇大疫臨門。在面臨一種前所未有的病毒時,我們缺乏相應的藥物和疫苗來阻斷病毒的蔓延與傳播。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防控疫情的艱難態勢?萬千聲音道出了答案:(民族)語言。

高雅之言道出鄰邦之誼。日本援華物資上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等詩句,不僅顯示了接受唐文化薰陶的日本對詩詞的傳承與發展,更是用同宗同源的歷史來表達了對鄰邦深厚的情誼。危難當前,這一句句古格調高雅,意韻深遠,道出了中日兩國人民化先前干戈為玉帛的美好祝願。

通俗之語闡清防疫道理。朱自清先生很早就看清:詩詞的最高境界便是雅俗共賞。通俗的言語與高雅的詩詞並無高下之分而僅有適用與否。面對一場全社會參與的人民戰爭,“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這樣看似粗俗的標語,實則幽默風趣並簡明扼要地闡明瞭戴口罩的重要性。相比一本正經的“官腔”,這樣的語言顯然也更讓民眾傳誦與接受。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怎樣的語言都須合理與得當。濫用語言在當下的信息時代,無疑會造成網絡暴力與謠言散佈,這些又更是加大加重了疫情防控的社會負擔。相比與無端地散佈網絡謠言,有時無言的彰動反而更顯出力量。俄羅斯政府在疫情初期便送了兩批物資,雖沒有詩詞相贈,也沒有媒體發聲,但無疑是彌足珍貴的雪中送炭,真正做到了“敏於行,訥於言”。

挪威作家易卜生曾言:“社會是一艘大船,每個人都是掌舵手”。我想,若是這次疫情的傷痛非得化成一種力量,那麼便在腐爛之處生出清潤之花,而在黑暗之夜長出洞徹之眼。讓我們每位掌舵手都重新審視自己的語言,以讓這個社會重新生髮出深度,厚度與內省,並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注入強有力的精神力量。

重霾之外,終有陽光燦然;陰影之下,終有小燈長明。疫情的抵抗不僅僅依靠醫務工作者的艱苦奮戰,更仰仗於每個人的心靈力量。而通過語言,我們便能將這種力量浸潤世間。天之大,願語言之花能紮根於芸芸眾生之心田。

 

用民族語言,譜中國華章

——對各式標語的思考

評分:50

疫情當前,成百上千的醫務人員奔赴前線,參與戰“疫”;很多愛心企業紛紛通過自己的渠道盡一份綿薄之力……其中定是少不了中國萬千網友和世界各國組成的“啦啦隊”,他們通過語言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在此期間,各地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標語,有鄉間小巷裏的橫幅。街頭的噴繪、國際的支援、網友的祝福……這些語言承自先民,饋自領土,萌於熱土,其中藴含着人們的感情和智慧,給予大疫抗爭中的中國人以鼓舞和力量。對於這些標語的出現和民族語言的應用,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其先後,則近道矣”。對於民族語言的應用,我們一定要有民族特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譜寫出一篇優美的民族華章。

運用民族語言,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並不是所有的中國文化都是值得發揚光大的。面對封建文化,我們應當篩選,並非一味地追求。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河中,只有能夠經過時間淬練的著作傳承到了我們手中,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去其糟粕的過種,只有精華,只有足夠優秀的民族語言才能被流傳下去。所以,我們在運用民族語言時,應當客觀地取其精華,將民族精神充分展現。網友們將《水調歌頭》改編,表達了中國人民面對疫情的堅定,這不就是將民族精華髮揮在適當時候,充分利用民族語言的一種表現嗎?

運用民族語言,我們應當以展現民族風貌為目的。疫情當前,無論是鄉間百姓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還是那些對傳統中華詩文的運用,都富含民族特色,展現出中華民族面對疫情的決心和毅力。正是這些小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語言,為世界展現出了中國的民族風貌,描繪出中國自信的面龐。所以,運用民族語言,必須具有民族特色。

不論是在疫情當前還是疫情之後,只要運用民族語,定要展現民族風貌,讓我們一起譜寫中國華章。

 

語言瑰寶,你我守之

評分:52

中華語言是《詩詞》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是華美的楚辭,是宋元詞曲,清新婉轉……中華語言就這樣如小橋流水般繼承着。

這些語言承自先民,饋自領邦,萌於熱土,在這次的大疫抗爭中給予中國人鼓舞與力量。不管是鄉間的標語“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還是日本的援華物資標語“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都像一把火温暖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堅信冬天將會過去,春天將會到來。這就是中華語言的力量,平平淡淡間,卻總能鼓舞人心給予人們力量前行。

語言瑰寶,給予民族自信,妙哉我泱泱中華青松巍峨,久哉我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看我泱泱華夏語言,古老而深沉。她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豪情萬里,也有小橋流水,杏花春雨的萬種柔情。那漢字中藴藏的中華雄風,那詩詞中鐫刻的縷縷悲歡,都隨着時光雪濯冰,卻不曾褪色,越深越堅。中華語言就像一朵幽蘭,香遠益清,給予中國人以清香,以及不可言語的自信。

然而,近些年,隨着網絡詞語的出現,優美的文字已消失於人們的眼前。當人們看到美景時,想到的不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後天一色”,而是:“啊!真美!”當人們歷經挫折,不是用一些恬淡的詞語來安慰自己,反而用:“神馬都是浮雲”來看淡一切。民風民俗在電子屏下消逝,詩詞曲賦在手機的衝擊下遠去,是傳統文化的流放還是內涵的不足?我們需要深思,也必須反思。

語言瑰寶,你我守之。《周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而語言,是中華文化的源。唯有無問西東,堅守語言之根,方可以傳承。守護傳統語言,就得面要我們都更注重詩詞的傳承,去穿越唐風宋雨,去與古仁人們把酒賞月。其次,還需將之運用到現實上來,就像我們的繞月衞星“嫦娥”,發射中心“酒泉”,他們的名字中寄託着我們對宇宙的嚮往,也藴涵着語言的美。

唯不忘語言之本,才能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實現“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文化發展之路。

語言瑰寶應你我守之。

 

承先民之言,揚民族之風

評分:50

近來,正逢大疫之時,全國人民深陷於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在這黑暗時刻,一句句標語和祝福,,藴含着人們的感情和智慧,給予了我們以鼓舞和力量。

這些語言大多承自先民,饋自領邦,萌於熱土,承載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這些標語雖然簡短,但字字精煉,無一不體現我們中國人戰勝疫情的決心和意志,展現出中華民族眾志成城、不畏艱難的風采。除此之外,來自不同的地方的標語,亦透露出不同的氣息。

不同的表達,同樣的意義。無論是鄉間那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亦或是城市人加油鼓舞的口號,兩者看似迥乎不同,實則大同小異。這,便是中華語言的魅力。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漢字更是淵源流長。幾千年風雨的錘鍊,讓我們每一個文字都體現出不同的風味和涵意。正是這些傳承自先民的語言,在抗疫的鬥爭中鼓舞了我們,儘管他們都帶着不同的風土氣息,但都讓我們領略到了先人的意志和民族的風氣。

傳承自先古,魄力永不朽。詩歌,可以説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了,更是古人對中華語言藝術的最高智慧結晶。用詩歌做的標語,彷彿讓我們看到了跨越時間長河的詩人站在我們對面,用詩文帶給我們無限的力量。中華民族的傳承,在此刻發揚光大!傳統中華詩文來自先古,但它缺在現如今煥發出最炫麗的光彩。

其實,中國人一直都在尋找如何在現在這個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去發揚我們民族語言的方法。不僅僅是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古文,同時也製作着諸如《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充滿中華文化氣息的節目來讓眾多平民百姓一覽古代中國語言的美妙。在這充滿現代氣息的中國,我們的國家正在試圖塑造一片充滿古代傳統文化氣息的小天地。取其精華,去之糟粕,我們的企業在不斷創新中開始將那些充滿中華文化的東西融合進來,如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鴻蒙”、“朱雀”等充滿古文化2氣息的詞表現出華為手機技術的高超和精妙。

承先民之言,揚民族之風。讓我們傳承古人的語言,並將其運用於這個時代,讓其煥發新生。

 

傳承中國話,大光中文化

評分:53

本該半舉屠蘇,醉寫桃符;怎奈病毒桀桀,疫情籠罩。然,正是此次大疫抗爭,湧現出了許多藴含人們感情和智慧的標題與祝福語,在引發關注熱議的同時,更引發了我們對傳承發揚民族語言的思考。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發揚民族語言之本源在於傳承。如疫情期間街頭“眾志成城齊努力,誓把病毒齊抗擊”般萌於熱土的標語應運而生,鼓舞着每一個與病毒抗爭的中國人。如鄉間“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般充滿百姓生活氣息的語言,以幽默的口氣勸告民生戴好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這般優美的中國話張貼於全國各地,大街小巷,散發着獨特的具有墨香的中華氣息,身處神州大地的華夏兒女耳濡目染,於不知不覺中吮吸浸潤了它的營養,由此產生一批又一批的語言文化傳承人。

“豈曰無衣?與之同袍”。“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連同捐贈的物資,日本還送來了走紅全網的暖心標語。來自傳統中華詩文中的語言是那樣鏗鏘有力,短短數語抒發出千均情意,這是華夏先民的智慧。我們的語言承自先民,如今以這樣的形式饋自鄰邦,值得深思的是,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中,大部分竟從未了解。發揚是車輪,能推動民族不斷前進,而傳承與發揚攜手並行,才能發出時代最強音。

民族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橋樑,更是歷史沉澱的生命自覺,它是中華民族的傳承基因,深陷於華夏靈魂深處,團聚着無數華人的心靈。周有光講到:“語言使人有別於禽獸”。人們運用語言表達交流、記憶歷史、傳承文化,唯有語言才能宣告生命曾經存在。因此,我們應善用妙用漢語。酌古御今,人們對語言的敬畏心正在消減,媒體和羣眾為博眼球不惜濫用漢語,更有甚者篡改成語,令無數前人心血付之東流。因此,對漢語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才能讓我們在傳承運用的道路上不忘初心。

朱光潛先生説:“這世間讓人最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莫讓最美的漢語遺失,讓我們手牽手,傳承中國話,大光中文化。

 

詩之傳承,有你有我

評分:54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近來疫情嚴重,在援華物資上卻出現如此標語,霎時,心中一暖,詩歌已遠播海外,但詩歌傳承永未結束,中國是詩的國度,詩之情結永存我心,在這洪流之下,詩之傳承,有你有我。

詩承自先民,饋自邦土,萌子熱土,它藴含着人們感情和智慧,給與大疫抗爭中國人以鼓舞和力量。詩是語言之精華,他以數以計至的文字,涵繪中不繁修飾,砥礪前行。如若説其傳承,《詩經》不可或缺,它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便出自於此,大疫面前,人皆有責,詩之傳承亦是如此。

詩歌具有獨特魅力,它不僅僅是大詩人文豪筆下的熠熠生輝,詞宗筆下的兒女情長,更是國人於日常中抒情的不二之選。也許我也會想有“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自然融合。“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的人生感悟。如若説子如不説能意想詩之情節濃貫歷史長河,光陰歲月,朝代更迭,而詩歌卻位於洪流,猶豫燈塔,指引人們不懈前行。

詩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所形成的獨特之舉,遙想生活之中各式各樣的離愁別緒,賦予詩化有意境的改變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放,或者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灑脱,也可能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種種離情皆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而我們更應發揮詩人的雅興,用詩的方式釋放心中複雜的情緒。以此詩常用生活,傳承自然生息。

詩之傳承,更不是僅止於創作。而我也有如下看法。加強詩歌的宣傳和普遍程度。中國詩詞大會這種具有極高價值的綜藝是值得國人仔細細品,而這種普及是需我輩青年及教職工的重視和努力。當然,這種新模式的開發也須要基於現實。探索新詩歌的表達,當今社會已走向信息化、開放化的道路,這也意味着人們交流的機會和次數更加頻繁,在這種潮流下如何用大眾願於接受的詩意表達是傳承的要點。詩之傳承有你有我。

與時偕行,其道光明。詩之傳承發展是離不開時代的發展,與時同行必不可缺。願我們雖榻居於屋,仍有詩心詩情,在這浩蕩的傳承下,你我偕手同行。

 

傳承與創新並車,助推民族語言

評分:   52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依靠民族語言得以世代相傳,免於湮滅在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下。肺炎肆虐,這些民族語言以其獨有的文化情懷傳遞着抗疫的堅定信念與美好祝願,同時也悄無聲息地提醒我們:時光荏苒,民族語言仍經久不衰。

因此,如何傳承、發揚和運用好民族語言,使其在新時代仍然展現人文情懷與歷史魅力,成為了我們宏揚中華文明,堅定民族精神的重要課題。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而近道矣”。唯有尋覓到民族語言之“本源”,方能求得宏揚之“道”。而究其根本,便是來源於人民羣眾,來源於民間。無論是“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的民間俗語,還是“眾志成誠齊努力,誓把病毒全抗擊”的街頭標語,抑或是“口罩一戴,誰也不愛”的網絡流行語,都來自人民羣眾對生活實踐的經驗總結。也都寄寓了人民羣眾對抗擊疫情的決心。因而宏揚民族語言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走進人民羣眾之中,貼近、感受他們的生活。

張載曾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賢學,為萬世開太平”。民族語言,貴在傳承。從孩堤時期,還尚在呀呀學語的我們就已在父母的陪伴下誦讀《唐詩三百道》;而等到我們步入學堂,日漸成長時,便更發覺到詩詞背誦量的增大與古文篇幅的增長。這些無一不體現了長輩、老師甚至是國家對傳承民族語言的重視。而日本援華物資中“山川異域,日月同天”等中華詩句的標語也説明不僅是中國,世界也同樣重視對民族語言的傳承。倘若不是一代又一代人將其傳承,我們又怎麼能有機會在抗疫艱險之時抒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強意志,感歎日本友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真摯善意呢?

然而,倘若只是因循守舊,原封不動地將民族語言照搬過來,那麼民族語言最終也會因為晦澀難懂,適應不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而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唯有創新,將時代精神注入傳統文化中,才能與時俱進,得以發揚。從《經典詠流傳》的歌唱的形式演繹古典詩詞,再到抗疫之際網友借用經典詩詞傳達對武漢的祝願,都展現了創新運用民族語言的意義和價值。

走近人民羣眾,傳承與創新並車,助推民族語言的發揚,讓其在歷史長河中始終熠熠生輝,永不暗淡。

 

繼承傳統,博採眾長

評分:  53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在民族語言的傳承、發揚和運用問題上,我認為無論是鄉間富有百姓生活氣息的語言,還是中華傳統詩文的運用,彼此間並無主次之分,二者兼具的繼承發展,才是我們應當堅守的“道”。

且細析原因。

裹挾着生活氣息的民族語言更具真實性。文學藝術本就源於生活,而民族語言作為口語化的文學藝術,自不例外。同時這種真實性也會帶給人一種潛意識下的親和力,讓人更易接受其所傳達的信息和內容。大疫當前,不少鄉間標語便形象體現了這一特性,如“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老實人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這些標語不僅極具生活化,而且還易深入人心,讓羣眾切切實實感受到疫情的嚴峻。

傳統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民族性的生動體現,深深嵌刻在傳統中華詩文中散發着獨有魅力,意藴悠長。中華詩文不僅記載了泱泱華夏的點滴歲月,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名片。以其古典美,訴説着中華民族的故事,言有盡而意無窮。同時它也無聲息的佔據着每個中華兒女內心最柔軟的一處,扣人心絃。當日本借中國詩文“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豈曰無衣,與於同胞”,有誰不真切的感覺到一股温暖?這便是中華詩文淌過時間的長河、跨過歷史的阻隔,無聲卻勝似有聲的向我們吶喊,這便中華民族的認同。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沒有中華傳統詩文,中華民族不算完整的中華民族。

但我們對於民族語言的傳承、發揚和運用,並不應該只是單純的二者兼具,而應繼承優秀的傳統,吸收健康有益的生活氣息,相互融合,博採眾長。如近期熱播的《朗讀者》和《經典詠流傳》,以其超高的收視率和極好的評價證明了只有將優秀的傳統詩文賦予時代氣息,貼近生活,才能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煥生機,才能使中華民族語言更有魅力。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只有保持自己民族語言的獨特性,繼承傳統,博採眾長,才能温柔有力的大步邁進。

民族語言,隨事而行,隨時而進

評分:  50

在這舉國上下齊心抗擊疫情之時,鄉間標語、街頭、外邦、網友等來源不同的標語五花八門,各有特點。隨着時間的沖刷,有的仍在,有的消失,民族語言的發展特點正是如此。但民族語言畢竟是一個民族風氣的體現,因此民族語言,應是在時代洪流之下沉澱的語言。

語言表達起於民眾,其質量與效果自然參差不齊。隨着疫情日漸嚴重,民間各種“硬核”標語層出不窮,有的雖然質樸但不失真諦,有的雖然霸氣但實屬暴力。亦有人將本土樸素的“中國加油”與鄰國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作比較,反倒顯得本土標語太敷衍……不同的語言認同也是民族語言發展的一道風景線,在此下衍生的各種語言文化也是十分新奇。但須注意的是,在百花潦亂的各式語言文化之中,應棄置的是低俗、不雅觀的語言,應保留的是具有時代精神,體現時代風貌的精華語言,以達從參差不齊到錯落有致,再到整齊劃一的民族語言積澱。

然而既然是積澱,那必定需要時間對其篩選,而篩選的人正是我們使用者自身。因此,如何篩選便是一大亟待攻克的難關。首先,留存下的語言應是值得傳承、發揚以致後世得以靈活運用又不失得體的部分。猶如近日網絡上盛行且褒貶不一的“祖安風氣”,即是必須淘汰的文化糟粕;而對於抗疫中仿古詩文屢見不鮮的文氣,若可沿襲下去,不免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巨浪,它將拋起的是民族語言一代興盛之風。其次,進一步發揚民族語言,將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對民族語言提煉的一道重要工序。效仿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日本援華的救援標語來自我們的祖先,但並不意味着從歷史上積澱下來的精華就不可為後代昇華語言所用。恰如其分地運用先輩精華到現代語言體系之中,豈不妙哉!而且如此往復,精華也能得以不斷的再篩選,再凝鍊,民族語言傳承發揚的新高度,指日可待。

民族語言的進化,應是隨着一次一次大小事件的發展而共同進化的。那些只是當事之時情緒喧泄的垃圾,時間一過也便無影無蹤,不值一提。而真正值得一個民族去把握、去錘鍊的,是我們共同煎熬過,共同分享過的一次又一次命運節點下產生的時代力量。只有一個民族使用的語言能夠得到重視,得以推敲,這樣的民族才會在語言固有的指引作用下,走向遠方。

 

詩心不死,語言永傳

評分:50

這是最黯淡無光的一個春節,冠狀病毒恣虐於神州大地,人心惶惶;這是最熱血高昂的一個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一曲無畏的家園無疆。

在大疫之時,運用傳統中華詩文編寫而成的標語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給予了人們無限希望之感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意思是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的物資外包裝上寫着這八個字,其真摯的語言感動着我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將中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國人民連接在一起,病毒無國界,這場疫情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災難,由全世界人民一齊抵抗。

我戰疫標語中傳統中華詩運用提醒了我們,中華詩文不是紙上冷冰冰的文字,它可以是遠航中的燈塔,在黑暗中帶給我們光明與慰藉;也可以是寒冬中的暖爐,帶給我們温暖與希望。不僅在如今戰疫的環境下可以使用詩文標語,在各種情況下幾乎都可以使用,蒙曼老師曾説:“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這次戰疫標語的應用就反應了此狀況。詩心不死,詩情猶在,只是需要外界力量來激活,就好比種子本來存在,只有一滴水、一縷風,它就能發芽。如何傳承、發揚民族語言?我想正如上文所説——在生活中保持一顆詩心,用點滴日常激活它,讓民族語言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當中,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傳承。

藉着此次戰疫標語,我們窺見了彼此胸膛蟄伏的詩心,也開闢了喚醒詩心的一種新途徑——讓經典接地氣,民族語言不必蜷縮於古籍之中,長與塵埃作伴,大可以時事為駿馬,以時代為原野,縱情馳騁。既不失往昔華彩,又擁抱人間煙火。《死亡詩社》告訴我們,讀詩雖不能讓我們出口成章,卻可以讓我們體會到另一種人生,並在個體面對生活的驚濤駭浪時,給予我們平靜的力量。

我們傳承、發揚、運用民族語言,是想讓“撒鹽空中差可擬”的庸俗貧乏中多一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詩意審美,是為豐富現代感知世界的生活方式,重拾一顆歲月風塵無法掩蓋的詩心。詩心不死,民族語言便會永傳。

“陽春白雪”遇上“下里巴人”

評分:

文化領域往往有着這樣一個共識:廣大人民是文化的服務對象。這個共識或許淺顯,但卻能在當下對於民族語言的運用上起參考作用。

近日,關於日本援華物資標語同國內各街頭標證的對比引發了廣泛熱議。日本人通過引用中國傳統詩詞句來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支持,而中國人民則用通俗明瞭的標語給予精神的鼓勵。兩相對比,似乎會讓人心生尷尬,更使國人對民族語言的運用有所思考。

當“陽春白雪”遇上“下里巴人”,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顯而易見,傳統詩詞的運用,簡潔而富有意藴。在煙波浩渺的詩詞典籍中,既有“漢家煙塵在西北,漢將辭家破虜賊”的為國舍家,又有“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的唯美情思,更有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無限氣概。可以説,古人用自己細膩的情感,為我們留下一座民族語言的寶庫。

但是,僅有這些就可以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戰國時期楚國的郢都,一歌者歌“下里巴人”,和者綿延百里,其後歌“陽春白雪”,和者十餘人而已。可見,僅有典雅,難通行於世。

從古至今,廣大勞動人民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民族語言,既有原古時代遺留的勞動號子,也有“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的口號,它們雖然不假文采,無所拘束,但卻是廣大人民的內心以最富有生活氣息的形式表露出來。這次大疫中的標語,不就是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八字為廣大人民注入無窮的精神力量嗎?

於是,便會有人道:反正“陽春白雪”般的東西“曲調和寡”,既然文化為我們廣大人民服務,那為什麼還要前者呢?

事實上,作為民族語言的一個重要組分,傳統詩詞與鄉間標語一樣有意義,如果因為“曲調和寡”便全然棄之,何異於掘斷中國文脈?在一個充滿平凡俗氣的世界,又如何有崇高的靈魂。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廣大人民是文化服務的對象,那麼作為優秀的文化,我們不應該是讓他深植於民眾之心嗎?

君可見《中國詩詞大會》火爆中國,引起全民讀詩潮,君可見《中國成語大會》讓我們拾起古老的四字精華,他們不都是我們在運用民族語言時的努力嗎?或許應摒棄的,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語言文化區別論,讓他們一同服務於廣大人民。

或許當“陽春白雪”再次遇上“下里巴人”時,希望他們説:你好,另一個我!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

                              評分: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着二選一。”“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疫情當頭,在嚴峻冰冷的形勢之下,民間富有生活氣息的標語在人們心中漾起圈圈充滿泥土氣息,卻又不乏嚴肅的温度。

汲取中國傳統詩歌押韻,工整等優秀特點,選用中國民間口語化表達,方言表達是這些鄉間標語的重要特點。惹人發笑又能使各個年齡階段,各種文化層次的人懂得並警覺,如此功效,令人歎服。

這便是漢語自古特有的兼古並新,兼雅並俗的能力,如數百年前的元曲藝術,吸收唐宋以來士文化——詩詞中的格律等“雅元素”進行“俗文化”表達,創造出瞭如《拜月亭》“這一對繡鞋兒分不得幫和底,稠緊緊軟黏黏帶着淤泥”,《竇娥冤》“莫不是八字裏載了一世愁,誰似我無盡頭”此類通俗易懂,卻生動形象,情感哲理皆至深的曲句。文化創新源於實踐,而人民大眾便是實踐的主體,實踐是質樸的,充滿生活氣息的,但是文化的教化使命又要求文化應“雅”,於是以人民羣眾為創造主體的語言化便自然而然呈現出了雅俗並舉的特徵。這是文化創新的自然渠道,也是理應固守的規律,即從人民出發,為人民服務,正如防疫標語,羣眾語言的運用以及為人民生命健康着想的目的,有如元曲語言藝術取材於人民生活,服務於人民的娛樂活動。

但是可能有人會説了,任由人民主導語言文化發展,會不會讓語言發展方向失控?畢竟目前網終語言的風靡,外來文化的遍行,已經讓我們的民族言大變樣。

首先語言有其自有的篩選力與穩定性,網絡語言雖來勢洶洶,但大多不過縣曇花一現。當年火爆的“藍瘦香菇”現已鮮有人掛在嘴邊,那些能長存的詞向自然能被民族語變消化,成為民族語言創新的動力。如“菩薩”一詞,放在佛教剛傳入的漢朝,恐怕也像“空調”“沙發”一樣帶着洋味兒,與我們的民族語言存在隔閡。但是當佛教文化被中國這化吸收消化千年,“菩薩”一詞也擁有了濃厚的中國味,成為了我們民族語言中真正的一分子。也同樣對我國人民的精神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民族語言的發展與揚棄,也同樣是人民的使命。

正是因為我國民族語言源於人民,為了人民,而我國人民個體數以億計,民族語言的創造者多元多樣,且在不斷繁衍發展,也使我們民族語言具有了極強包容性與對外影響力。“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日本疫情期間物資標語,自此不難看出,我國民族語言對日本產生的重要影響。

源於羣眾,傳用於羣眾,為羣眾服務這是民族語言的性質與使命,也是語言發展傳承創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