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通用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7K

童年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童年的美好時刻使我無法忘懷,那麼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通用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是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這篇文章理解起來不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最後再討論交流,問題都很快地解決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有幾點做得較為成功。

一、課前資料的查找充分,降低了學習難度

這一課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首先課文篇幅長;其二內容上有些複雜,學生在理解“胚胎髮育規律”這一抽象的問題時困難比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前要求學生查找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這樣,學生有了胚胎髮育有了初步的瞭解,對本課的學習降低了難度。

二、故事補充,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我深知本課教學有困難,因此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吃透教材,還較為全面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了幾個科學家的小故事,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講解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時,我補充了有關大科學家布魯諾因信奉和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説”而被羅馬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的故事,為學生理解這句話做好了鋪墊。

三、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上,我抓住幾個關鍵的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去對畫、批註,隨着問題的解決,不光理解了課文內容,也領悟了作者的寫作目的。並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開頭導入時,我先讓學生説説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這時學生説出的發現多是用眼睛看到的,這種情況下,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讓他們説説作者的童年發現是什麼,是用什麼發現的,從而讓他們知道發現可以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這樣學生的觀察就會是多角度的,對他們的觀察、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將很有作用。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是一篇精讀課文,因為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課前預設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説,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於是,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

開始便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課題的板書,引發學生的思考;並以此作為切入點提出兩個問題:①

你從作者的發現過程中能發現什麼?②

對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學生便開始分組讀、議。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説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在閲讀時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像劉澤傑談對課文最後一句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的理解時認為這是作者的自嘲;蔡麗玲則能引經據典地聯繫到中外一些科學家(伽利略、哥白尼)的遭遇。但在同學們敍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説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離。

我想要的應該是精彩紛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這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於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上週三上午的第一節課我上了我的邀請課《童年的發現》,想想自我的這堂課可寫得東西還真不少。

備課時,讀過一遍課文後發現:這篇課文不像那些故事性強、情節生動、貼近兒童生活的文章那麼通曉明白、富有情趣;也不像那些情感豐富、語言優美的文章那樣愉悦身心、激動心靈。也許因為這是一篇譯文,俄語的言語表達方式與我們的言語、思維習慣不大一樣,更主要的還是文中一些涉及生物學的科學現象和術語不是一下能理解的,這影響了閲讀的暢順。當讀了許多遍以後,人物形象鮮明起來了,我被費奧多羅夫這個孩子執著的科學探究精神,被他大膽的、富有詩意的想象,被他的天真聰慧所感染,在閲讀理解的過程中,我漸漸培養起了對文章的喜愛的情感,伴隨着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我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正式上課之前我看了實錄和查閲了不少的資料,對備課資料進行了多次的修改。針對高年級學生的特點,我不想在課堂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在理清課文思路的問題上,所以課前我佈置了預習的任務:1、熟讀課文並概括文章的主要資料;2、給文章分段並概括段意;3、蒐集資料。

整堂課我主要是圍繞着“發現”二字進行的,切入點為課後的三道習題,想經過我們共同的探討去解決問題。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説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有了課前的預習和資料的蒐集,課上他們在理解和回答很多問題的時候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但在同學們敍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説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必須的距離。

整堂課給我的感覺是前鬆後緊,前面浪費了一些時間在檢查預習上,後面的小練筆就沒來得及寫,把這個遺憾留在了課後進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期望自我的教學能把朗讀訓練、語言的品味、語感的培養、情感的薰陶等融入到課文的分析中,使文章的解讀豐滿起來,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整合起來,但事實上,在有限的40分鐘裏面,要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是不容易的。

倘若再教我就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1、倘若學生對費奧多羅夫的性格特點(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求知慾,具有不懈探究的精神、天真可愛等等)暢所欲言,滔滔不絕時,朗讀訓練和品詞的訓練最好不要插入其中,打斷學生的發言。我們能夠過後再讓學生“選取你認為喜歡的語句、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語句進行朗讀。”然後對重要的、典型的語言現象進行深入的感悟分析。

2、假若學生開始的發言就未能做到言之有理,那麼必要的指導、啟發和鼓勵還是要的,後面的教學資料能夠省略一些。

3、訓練點能夠多預設幾個,但發現時間有限時,則要根據學情做好取捨。

語文教學應當化繁為簡,能夠做到一課一得足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學生確有所悟與所得,所以就要做到順學而導,果斷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