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研心得體會8篇 探索語文教研:卓越心得與體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本文圍繞“語文教研心得體會”展開,通過分享教師在語文教學研究和實踐中的經驗和領悟,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啟示和借鑑。從課堂教學、教材選取、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力求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語文教研心得體會8篇 探索語文教研:卓越心得與體會

第1篇

?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科學性説明文,文章的內容雖然淺顯易懂,但是緊跟時代步伐,洋溢着時代的氣息,讓學生在思想上熱愛科學,認識到科技的力量之強大。縱觀趙君華老師的整堂課,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堂紮實、自主的語文課。趙老師的課如一縷春風吹進我們的心田,是那樣的清新自然。教師嫻熟流暢的語言,巧妙大氣的教學環節無不體現了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沒有太多的修飾,沒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就如海邊的風一樣樸實。

其一:語文味濃,理念超前。什麼是語文意識?王崧舟是這樣定義的:所謂語文意識,就是關注文本“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的意識。“怎麼寫”是“話語形式”問題,“為什麼這麼寫”是“話語意圖”問題。“話語形式”涉及什麼呢?“話語形式”涉及遣詞造句、謀篇佈局、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語法結構等問題,簡言之就是語感問題。而“話語意圖”又涉及什麼呢?“話語意圖”涉及言語動機、交際目的、語言環境、文體特徵、語言風格等問題,概言之就是境感問題。光有語感沒有境感,那是小語文;光有境感沒有語感,那叫空語文。所以,一個稱職的語文老師應該既有良好的語感素養,又有良好的境感素養,既能夠關注話語形式又能夠關注話語意圖。這才是圓融的、完滿的語文意識。

趙軍華老師所執教的《呼風喚雨的世紀》語文意識極為強烈。在課堂上,他老師始終都在強調“語文意識”這四個字,而這也是我們語文課的一個宗旨。在課的一開始,趙老師就把語文意識這四個字書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後來的詞語教學和句子教學中,趙老師也都在滲透這個語文意識,如教學詞語時,他出示了上下兩組詞語:

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兩組詞語,説説自己有什麼發現。通過老師的點撥,學生髮現這兩組詞語都是四個字組成的,第一組是動詞加名詞,是人們發現的,第二組是人們發明的.。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知道了20世紀有哪些發現和發明,更讓學生從語文的角度學習了詞語。在句子教學時,也着重引導學生從句子的言語形式上去關注、體會,從而讓學生得出這是一句排比句,並進一步提出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讓學生體會排比句的作用。而課的結尾更是簡潔明瞭,引用了唐朝詩人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樣的詩句不但概括了20世紀的發明與發現之多,更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精妙。

其二:目標明確,落實到位。本課是一篇説明文,説明文的特點用詞準確,趙老師在教學中,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很自然地滲透説明文用詞特點,突出教學重點。教學中,趙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如剝筍般層層深入,學生通過朗讀激發了對二十一世紀的讚美和熱愛,實現情感目標。聽了趙老師的課,能夠明顯覺察到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三維目標明確,落實到位。如第一課時的認知目標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新詞的意思。讀通讀順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瞭解和感受,提出有疑問的地方。第二課時的認知目標是深入理解課文,感悟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能區別“發現”與“發明”,並能運用。過程與方法的指導這一目標趙老師也體現得很明顯,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與同學老師交流等方法理解詞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情感與價值觀的落實更是巧妙。這是一篇科普文章,駱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如剝筍般層層深入,學生通過朗讀激發了對二十一世紀的讚美和熱愛,在學生情感的高潮處抓住契機引用居里夫人的格言,然後問學生:“我們國小生要實現夢想,要做些什麼?”彷彿把學生從遙遠的夢境中拉到現實中,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現在要做的是什麼,把理想、空談化為動力和實際行動。

其三,把握精確,輕鬆駕馭。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把握對每個環節都把握精確,輕鬆駕馭課堂。如板書的形成,當學生學習了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後,汪老師問“是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學生説是發明、發現。教師很自然的把科學、人類與“發明、發現”之間的關係板書展示給學生,簡單明瞭。又進行“發現”與“發明”的區別教學。先讓學生説説兩詞的區別,然後選詞填空運用,最後結合板書汪老師讓學生先在黑板上找找,你認為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這一環節從具體到抽象,從生動到概括,從理解到運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豐厚紮實。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趙老師卻能把它上得生龍活虎,情感飽滿。如在揭題後理解“呼風喚雨”一詞時,教師問學生:“看到‘呼風喚雨’你們想到了誰?”學生馬上説想到了神仙,想到了法力。教師問:“都有哪些神仙?”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紛紛舉手發言。接着教師讓學生説説在課題中“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馬上讓學生查字典理解意思,培養了學生利用工具書的好習慣。又如在理解“因特網、程控電話、原子核”等詞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讓學生更能形象地理解,印象深刻。在品讀課文時駱老師抓住“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中心句以點帶面,環環相扣。讓學生深入感受二十一世紀確實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把朗讀結合起來,通過美讀來進一步感悟課文所藴藏的情感。在品讀課文時趙老師抓住“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中心句以點帶面,環環相扣。特別值得學習的是,隨着學生的思路在學第四段的同時,以點帶面方式推進教學,學習第三段內容。另外,汪老師在注重課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填動詞:( )月球,( )天體,( )深海,( )奧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用詞的準確性。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另外,趙老師在注重課文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明白作者是用什麼方法表達的,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佈局謀篇的能力。真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啊!總之,趙老師的這堂課相當成功。如果説有什麼缺憾的話,我感覺趙老師與學生的親密度不夠,。其實有時要深入學生中,才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時摸摸孩子的頭都是對他們最好的鼓勵和表揚。另外,學生髮言的總是那麼幾個,教師關注的面還不夠廣。

語文教研心得體會8篇 探索語文教研:卓越心得與體會 第2張

第2篇

開學初,參加了“延邊州高效課堂集訓營”學習培訓,對“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了全新認識。特別是親歷“小組深度建設”、“導學案編制”,將更有利於今後在工作中具體操作,進而創新突破。然而也心生疑惑,覺得諸多問題需要再細細思量……

個人認為,“高效課堂”不是憑空出世,而是“傳統教學”衍生而來。傳統課堂特別是新課改以後的課堂從來不反對“以生為本”,反而是極力倡導生本課堂,反對“以本為本”。在傳統教學評價中,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學習有實效的課才被評為好課。凡是能蹲下來與學生為友,以學生的視角解讀文本,解讀生活;教授的內容、方法新穎、活潑;且形成風格的老師,一定是好老師,深受學生愛戴,也被學界首肯。因此,高效課堂與傳統課堂其實並不矛盾,絕非死敵。高效課堂不過是將傳統課堂的優質資源、先進理念、最優方法“拿來”形成“模式”。

當然,傳統教學確實存在嚴重問題;但絕不能因此全盤否定和批判。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應該採取一種揚棄的態度,繼承併發揚精華部分,改革或摒棄的應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無需將課程改革神祕化、神聖化,使其高深莫測,讓人望而怯步,不敢去實施和探索。所謂高效課堂不應該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形式,另起爐灶。如何才能有效地將高效課堂理念與傳統教學中的精華結合起來,恰當地進行相互平衡和滲透,從而構建開放而紮實、具有生命力的課堂,真需要我們深度研究和勇敢探索。

其一是引導。它是啟發式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手段,“施教之功,貴在引導”。無論是新課的引入,還是新知識、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的引出,都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靈活多變的引導,使學生儘快地“上路”。

其二是疏導。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而“卡殼”時,教師如果及時疏通,畫龍點睛地進行點撥,便能化難為易,使學生茅塞頓開。疏導要熱情、靈活。教師若能滿腔熱忱,學生的`思維易被激發而活躍,教師若疏導有道,學生的思維就會走向深遠。

其三是指導。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如何學,而且隨時用正確的方法去組織學生學習,直到學生熟練掌握並能靈活運用為止。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能越俎代庖。只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摸索與總結出一套對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為自己所運用。總之,“善教者,善導”。

要做到精講,教師必須要言不繁,善於一語道破。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潛心鑽研教學方法,把難點用最通俗、最精練、最鮮明的語言,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講明白。科學的講授才能準確無誤、事半功倍,藝術的講授才能化繁為簡、出神入化。

以上是想説,課堂需要教師傾情關注,全身心的投入。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師生雙向生命激發的過程。離開教師基於學生渴求的善導、精講提升,課堂極容易流於膚淺,缺乏深度,阻礙部分學生的深層需求和高品質快速發展。所以個人不贊成模糊教師的專業性以及任何人都能在“模式”下上英語課、語文課等等論調。三個人同時上十個班的課,也讓人疑竇叢生,課堂難道是流水線嗎?

能不能做好高效課堂模式化教學,教師是關鍵,優秀教師可以一課多式、一人多式、一時多式。反過來説,好模式也對教師教學的隨意性等加以約束,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模式化探索的路上,無論教師還是教研員,都只是過客,不是主人。新課堂更需要淵博篤學、業務精湛、視野廣闊、思想深邃、文化素養一流的高品位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因此教師的自我提升和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尤為重要。

這幾年我們也一直提倡高效課堂模式教學,初衷是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但模式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能做為教學成果來爭取榮譽。改革的目的是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迴歸教育的本質。

第3篇

通過加強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20xx年11月30日上午在**學校舉辦**縣中國小教研(送課到校)活動,我有幸代表**國小參加此次活動。通過參觀校園文化,進入教室實地聽課等活動,使我對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無不感到震撼。

聽課的教室是在**學校勵志樓一樓,勵志樓:寓意説明,勵志: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學校。活動通知要求的是8點30之前到達,我們一行人8點鐘就已經到達了

正式上課之前,**縣教研室教研員**老師對同學們發放了導學單。邀請學生自主朗讀導學單上的課文,同學們朗讀後,彭老師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瞭解了課文《陌上桑》(節選)的背景資料,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順課文。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以及課文內容的含義,再由各學生小組討論文章所描寫的內容可分為幾層涵義,並邀請各組展示自己的討論結果。通過提問學生:從哪些地方讀出羅敷之美?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最後彭老師通過出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圖片這一拓展延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文言文教學,根據語言文字去想象。彭老師通過導學案教學,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間時,在教官的帶領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做課間操。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中國小生來説是一生的“財富”。

第二堂數學課是由**縣第四國小**老師主講,孫老師能以例貫穿課堂教學,引發學生思維、討論,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並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情境,為學習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實施恰當,教學效果較好。

最後,由**縣教體局**局長對參與教研活動的全體老師,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局長的談話結束後,每位老師通過聽課開闊了眼界,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更加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任重而道遠,應不斷學習、提高以完善自身,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第4篇

11月25日聖誕節,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裏我有幸參加了“贛榆區四校教研聯合體”的第四次活動。天氣雖冷,但我的心卻暖暖的,因為我收穫滿滿。

一直以來對於作文課的教學比較頭疼,總覺得指導的細一點吧,學生寫得差不多,不指導吧,差一點的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分寸難以把握。上午聽了兩節作文指導課,對作文指導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先説説海頭二小石勇老師執教《一次的實驗》一課,這是一堂趣味性及科學性極強的作文課,課上石老師為學生搭建一個有趣的實驗平台,讓學生有話説,樂於説,感受作文的樂趣。

1、以實驗為載體,激發興趣。教師在做實驗時,學生們帶着好奇心,聚精會神的看着,生怕一眨眼錯過一樣。學生們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興趣盎然。

2、引導學生觀察在實驗前石老師用“友情提醒”給孩子明確了觀察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做實驗的老師同學的動作、語言經過這麼一提醒,學生就能有目的的觀察了,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學生在説的過程中石老師還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另一節是青口三小的李航華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上冊《習作7》,李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老師以打油詩的故事開頭,最後以自己的一首打油詩結尾。記得詩的最後一句是“文章不厭百回改”,就這一句給教師們無限的思考,改,怎麼改?怎麼教孩子學會改?才是重要的的。

活動的最後,王繼聚校長作了總結,他的一句話讓我對語文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説:“沒有思維的語文是沒有生命的。”是啊,每一節生動精彩的課,不都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出的火花啊!

第5篇

雖然天氣有些陰冷,一路上,油油的綠意在我們眼前鋪展開來,絲絲的暖意在我們心中盪漾開來,帶着激動和期盼,我們前往x四中學習。

王尉華老師執教的《飲酒》20xx年獲得了江蘇省評優課的一等獎,在大豐我已領略過王老師的教學風采,再次聆聽,我依然要為王老師大大點贊。

詩歌教學要上得“精彩”很難,在我看來,勇於挑戰詩歌教學的語文老師一定是具有深厚文學功底和教學功底的老師,唯有深厚,才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從容淡定。王老師正是如此,所以王老師的課很出彩。

教學設計“讀詩作,感詩意——賞詩境,悟詩情——鑑詩風,識詩人”,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由點及面,通過一首詩的'學習,由此延伸,去鑑賞陶淵明田園詩的創作風格,去感受詩人的人格魅力,可謂“既深刻又深厚”。

板書的設計極具創意,通過羅列的自然之景,淡然之境和悠然之情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個“歸”字,這一字可謂妙極,彰顯着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抓住學生點評的時機,王老師指導學生誦讀詩歌的方法,不突兀不生硬。

教給學生小竅門,告訴學生感受意象、意境時要結合詩人的身世遭遇,要通過想象、聯想來揣摩。

當然,要對一篇作品作全面解讀,僅憑單一孤立的文本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通過閲讀與該文本相關的其他作品(包括對該作家的評價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達到對該作品的更好解讀。王老師運用“以文解文,以詩解詩”的方法指導學生鑑賞詩歌,補充了大量的《詩經》、《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飲酒》、《愛蓮説》等詩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意象、意境,體悟情感。

孫紹振教授認為:閲讀是讀者主體、文本主體、作者主體從表層到深層的同化和調節。作為讀者主體的教師,在“同化與調節”之後,需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站在課程開發者的高度,與文本深度對話,與作者情感共鳴,通過自己對文本的二度創作,與文本實現無縫對接,以文解文,以詩解詩。王老師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學生的思維特活躍,學生的發言很精彩。

此外,王老師還運用了“由畫入詩”的方法,通過配插圖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想象畫面,感悟意境。

王老師這些極富創意的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王老師大氣淡定、優雅自信,一看就知道,是極好的語文老師,是優秀的語文老師,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互動和諧,老師的引導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露痕跡。特別是王老師的教學語言,非常優美,真正體現了一個語文人的素養,我們尤為欽佩。

一節課很短,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很多很多,感謝王老師毫無保留的傾囊傳授,也感謝x四中張校長的大力支持和熱情招待,此行,讓我們受益匪淺。

第6篇

本學期,我積極參加教研組的活動,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究課改的新經驗,新方法,我學會了挺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

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會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集體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時機。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覺、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開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其重點,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學習的平台,也就是創造氣氛、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時機,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時機。;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變更,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通過聯片教研活動,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東西,收穫頗多。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對我來説是一次提高,也是推動。學習,使我們明白了“優質高效課堂”把課堂分為課前、課內、課後三步;課內探究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等根本環節來完成。課堂上,改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起到組織、示範、引導作用。通過學習,我個人對“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實施探究性學習,使課堂教學變“一人講”為“大家談”,變“一人做”為“大家探”。

第7篇

我校語文教研組於20xx年10月份舉行了第一輪聽評課活動,參加了教研組的這次活動,我學會了許多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國小語文高、中、低年段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台,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使學生有所發現、學有所得,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教師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我們教師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願學,樂學,越學越愛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夥伴的權利;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其重點,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學習平台,也就是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時時、人人都有提問、發表、交流、展示的機會。;二是精心組織學習活動,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

都能獨立思考;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漸提高語文素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今後,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8篇

這次到大屋國小參加語文聯片教研活動,聽了兩節精彩的語文課。

首先是葉老師上的三年級一篇課文——《找駱駝》,總體來説,葉老師上得非常不錯,抓住了這篇課文的重點,最終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性。葉老師以一個活動導入新課,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而且留有懸念,到最後又迴歸到遊戲,揭示主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性。

葉老師接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從檢查生字、詞語,再到解釋詞語的意思,最後讓學生根據導語自己閲讀課文,試着回答導語中的兩個問題,感覺這個環節有點瑕疵,老師看到有學生沒有讀完課文,給了不到幾秒鐘的時間,馬上又問學生讀完了沒有,這樣學生怎麼集中精神去閲讀,所以可以適當緩一緩。後面講授課文的時候,在葉老師一步步地引導下,學生基本上都理解課文了。葉老師充分利用提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堂實施效果較好。餘老師上的是五年級的《七律·長征》,這是一首詩歌,可以説上這課有難度,學生不好理解,餘老師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做了課件,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剛上課時,就讓學生聽一聽錄音範讀,給學生簡單介紹當時的情況和毛主席寫這首詩歌的環境,還讓學生觀看長征的一段視頻,幫助學生想象、理解。餘老師通過畫紅旗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配合課堂教學,總體來看,學生還不是很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不是很多。餘老師通過導學案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可以説效果還是不錯的。

餘老師的教學語言科學、簡潔、規範,富有啟發性和親和力,讓學生字字聽清楚,句句聽得懂,注重了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調動學生的主動精神,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每次參加活動都會有所收穫,學習到一些教學方法,關鍵是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來,這是我需要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