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孟子》簡介4篇 孟子思想概覽:德治乃天命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孟子》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是孟子同“性善”學派的辯論。以“仁政”為核心思想,強調人性本善,政治骨幹應以懂得養民之道來治國。它對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孟子》簡介4篇 孟子思想概覽:德治乃天命

第1篇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先秦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後世常以“孔孟”並稱,被尊為“亞聖”。

政治主張:施行仁政。基本內容是:“制民之產”、“省刑罰,薄税斂”。理論根據包括兩個方面:政治理論是民本論,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與民同樂”,這也是他認為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哲學理論是性善論,他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分別是“仁”、“義”、 “禮”、“智”的四端,由此闡述了施行仁政的可能性。

散文特點:具有論説文的特徵,富有氣勢而筆鋒犀利。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現存七篇:《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計261章,約3.5萬字。內容主要是記錄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論爭。

?孟子》在漢代開始受到重視,最早的注本是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十四卷。韓愈及宋代理學家將之發揚光大,朱熹把《孟子》列為“四書”之一,並撰寫了《孟子集註》。較為詳備的注本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盪不安的戰國中期。當時,七個大國的諸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君貴民輕,人民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這種“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的不平等的悲慘現實。面對這種情況,孟子對不義戰爭提出了質疑,主張以“仁政”一統天下,在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本文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圓七裏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説,管理百姓不能只*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説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瞭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清代人李耆卿在《文章精義》中對《天時不如地利》的評論:“《孟子·公孫丑下》首章起句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分3段。第1段説天時不如地利,第2段説地利不如人和,第3段專説人和,而歸之得道者多助。一節高似一節,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今人馮其庸在《歷代文選》中對《天時不如地利》的評論:“孟子一貫主張行仁政,反對當時統治階級為了爭城奪地而進行的不義戰爭,在這一節文章裏,他認為在戰爭中,得天時之利不及得地利之利,得地利之利則又不及得人和之利,孟子這裏所説的‘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也即是內部的團結。同時,孟子又認為只有得道(指行‘仁政’)的人才能得到這種‘人和’,所以他認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一定會得到勝利,失道者一定要失敗。孟子的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很卓越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積極意義。”

今人李炳英在《孟子文選》中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評論:“此章説明有作為的人物的成就是艱苦奮鬥的過程,是沒有安閒平順的道路可走的。人們要能正視矛盾,經受折磨,奮勇前進,不在任何困難和失敗下低頭,經得起考驗,才能煉就擔當 ‘大任’的力量和本領。而艱苦的客觀環境,正是培養和增長這種精神的有利條件。如果避免矛盾,畏難敬安,任運流轉,那就會墮落腐化,自取滅亡。所以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在人如此,作為一個‘國’來説,也是從艱苦奮鬥中成長起來的。”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躃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譯文: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闢]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七年級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評點:(孟母是一個善於教子的母親,“孟母三遷”、“孟母對織”的教子故事幾乎家喻曉除此之外,《韓詩外傳》還記載了他教育孟子認識自己的過失,自責自律的故事。)

《孟子》簡介4篇 孟子思想概覽:德治乃天命 第2張

第2篇

2.小組互助學習,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氣度。

1.小組互助學習,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氣度。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時期________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記錄______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將《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並稱為“四書”。

1.(1)真正,確實。(2)教導、訓誨。(3)準則,標準。(4)惑亂,迷惑。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説出這種鏗鏘誓言的人即繼承併發揚孔子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孟子的學説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導意義。他提出的“取信於民”的政治主張,“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觀,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芒。今天,讓我們走近孟子,共同學習被稱為“四書”之一的《孟子》。

明確:作者以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是大丈夫開篇,然後批駁了此觀點,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明確: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孫衍、張儀那樣位高權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當權者。

②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説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確:“妾婦之道”表現為順從,其本質是在權利面前毫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大丈夫之道”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質是內心對仁義禮的堅守,正如儒家所倡導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明確: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脣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奉行的是“妾婦之道”,哪裏能談得上是大丈夫呢?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麼?列舉3個你心目中的“大丈夫”。

1.(1)準則、原則。(2)這,這樣的人。(3)居住。(4)違背。

2.[解析]a例句和a項中“之”的用法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b項,“之”為動詞,到;c項,“之”為代詞,指曹劌;d項,“之”為助詞,的。

4.(1)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2)金錢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擾亂心意),貧窮卑賤不能使其改變(道德修養),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的人)才叫作大丈夫。

5.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脣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奉行的是“妾婦之道”,哪裏談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文天祥、朱自清、項羽等。

1.根據課下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國威;然而在此之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最終還是重蹈了吳王的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圈點勾畫出應該重點理解的詞語,然後學生之間自由討論,共同解決。

藉助課文註釋,查閲工具書,自主解釋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⑥行拂亂其所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到擾亂)

先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説説課文的大意,之後同桌之間可以互相合作,一個同學朗讀原文,另一個同學翻譯意思,這樣,逐句説一遍。之後,我們請出一組同桌在全班讀一讀,説一説。注意下列要求:

第一段:舜本來在歷山耕田,後來被堯起用,成為堯的繼承人。傅説本來在傅巖替人築牆,後被殷王武丁任用為相。膠鬲本來以販賣魚鹽為生,後受到周文王的舉薦,做了紂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監獄裏,得到鮑叔牙的推薦,被齊桓公任用為相。孫叔敖在海濱隱居,被楚莊王任用為相。百里奚身為奴隸,被秦穆公贖回來用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責任給這個人的時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時候,又使他的所作所為受到阻撓,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本來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知道改過。內心困苦,思慮堵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瞭解。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勢力、地位相當的國家的威脅和外來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招致滅亡。由此可知,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請同學們再聽一遍課文的錄音,聽完後,根據感受反覆誦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理解了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並在這個基礎上翻譯了全文,還朗讀並背誦了全文。這節課,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瞭解本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議論的,並從中去品味、欣賞孟子文章的風格。

1.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列舉了六個人物:舜、傅説、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他們雖然出身卑微,歷經了苦難的磨鍊,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為。列舉六位名人的事例,為論點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使文章富有氣勢,增強説服力。

明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開頭所列舉的六個人及與之相類似的其他人或能擔負重任、有所作為的人。作者認為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須經受苦難的磨鍊。這一段中有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幾句話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鍊,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以後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明確:論證了經受磨鍊的益處。是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的。正面:個人作為——人處困境才能奮發有為。反面:治理國家——國無憂患易遭滅亡。

明確:這篇短文采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羅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明確: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舉六位歷人物的事例,説明擔負重任並作出了成績的人物並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經過一番艱苦磨鍊的,為下文得出結論提供了充足的事實論據。之後論述了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事,必須先在思想、生活、行為等方面受一番艱苦磨鍊的道理。第二段論述了人處於困境中才能奮發,無憂懼則往往遭到滅亡的道理。最後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你認為孟子這篇文章的思想對我們仍有什麼可貴的啟發意義?

明確:孟子文中所説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人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在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別開生面;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為話題來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樣的人。

明確:孟子本人是個講大義、有氣節的人。他履行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則,從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表明了他的處世態度。

孟子是個仁義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義,相關者都會受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受益。“義”作為一種道德規範,約束一己之私慾,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與民同樂”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辯論家。他義正詞嚴,直言不諱,敢於抨擊統治者,展示了一個無私無畏的辯論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

請同學們聯繫現實生活,聯繫實際,談談對艱苦奮鬥、憂患意識的認識,蒐集鼓勵人艱苦奮鬥,積極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類型的事例。全班交流,並積累在摘抄本上。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子典範。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説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説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第3篇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説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説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説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説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説的例子。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説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説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説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閲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説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激發興趣1、説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温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説一説自己對孟子的理解。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閲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落實重點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為、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為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 “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語言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為什麼認為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説明一下。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 1、《魚我所欲也》中採用譬喻手法的第一節,採用排比手法的第二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學生選擇的片段。明確譬喻、寓言、排比的特點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為例,欣賞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話,極為逼真,生動風趣的語言。促進學生關注文本,結合原文談感受,避免空泛、誇誇其談、不着邊際的玄想式鑑賞。

落實難點1、請學生仔細閲讀課文,將《魚我所欲也》與本單元已學課文《論語》七則進行比較,在其中找出孟子傳承孔子思想的證據,並加以分析説明。

2、就已學的內容來看孔子與孟子的區別,並進一步從課外閲讀中發現孟子不同於孔子的特點,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閲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為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為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閲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閲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閲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説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為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 、《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第4篇

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2.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2.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鋭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為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請走進《孟子•告子下》的選段中去尋找答案。

1.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提示學生把握句中的停頓及重音。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重讀)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説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1)相關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挎少偉男。

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提問: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入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悠哉,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別開生面;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孟子)兩章》,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説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希望大家悉心體會,思有所悟,學有所獲。

2.寫一篇瀆後感。淡談在物質生活日益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