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體會3篇 《從厭惡到勇敢:挑戰心理障礙的閲讀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83K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心理學家古賀史紗子合著的暢銷書。本書以哲學家阿爾伯特·卡繆和臨牀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論為基礎,探討了自我責任、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這本引人深思的作品中,作者探討了如何逆向思考,超越恐懼和壓力,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體會3篇 《從厭惡到勇敢:挑戰心理障礙的閲讀啟示》

第1篇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歎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説:“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説:“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説:“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閲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體會3篇 《從厭惡到勇敢:挑戰心理障礙的閲讀啟示》 第2張

第2篇

怪書。它所講述的並不是糾正某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或思維,而是一整套圈連起來的思想。如果你反對一個點,所有的點你都很難認同,我一開始因為好奇因為求知,這個知並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對話,我確實很想知道答案。因為它推翻了大眾的普遍認知。第二次談話前有三個問題,自由是什麼?我為什麼不能自由?束縛我的究竟是什麼?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現代思維回答了。

往後看它告訴我們人的切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想要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從課題分化開始,你的課題,我的課題,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被別人干涉。這中間有一個例子,小孩的教育問題,關於他的學習是他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都不能去幹涉他的課題。不能説,你應該學習,你應該要考哪所學校。能做的是“把馬帶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決於它自己”。

它主張目的論,否定精神創傷即“因為過去受過什麼傷害,導致我現在怎麼樣”否定因果論即“因為a我做不到b,內心暗示就是沒有a我也能做到b”總之人的行為都帶有對自己的.“善”在裏面為目的。我接着尋求答案,最終問題來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對自由的定義是被討厭的“勇氣”,幸福則需要三個階段來實現,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自我接納我尚可接受,因為百分之九十的大眾都是普通人總會認識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認知。他者信賴與他者貢獻我卻是不敢苟同,太理想化,它主張你只管去開始做,不管他人有沒有迴應,那是他人的課題,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這本書內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氣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氣”啊勒德的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

第3篇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所讀的哲學書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實用的一本哲學書。全文作者岸見一郎參照《理想國》裏面的“對話式”寫法,通過一位“得道”哲人與一位“失意”青年的對話,像剝洋葱一樣,讓真理越辯越明,讀來給人一種“如師在側、如友在臨”的感覺。

1.人最終都生活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裏。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都是生活在客觀的世界裏,國中的政治課上,老師就是這麼教我。但作者認為:世界是怎樣,取決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終都生活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裏。井水的長年恆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們無法擺脱自己的主觀。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為我們帶着墨鏡在看這個世界,摘掉墨鏡看世界,就會有刺眼的陽光,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鏡,所以改變自己需要“勇氣”。

2.決定我們自己的並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過去經歷的意義。俗話説“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常常認為人是很難改變的,遺傳基因、成長環境等就在潛移默化中決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個有諸多缺點且極不自信的一個人,此前一直認為這與我的`成長環境有關,是“過去”決定了我的“現在”。但作者考慮的卻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如一個閉門不出的人並不是因為不安的情緒導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後才製造出了各種不安的情緒。這個結論就好像一個大棒給了我當頭一棒,以前為自己不能夠更加優秀而找的千萬種藉口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關鍵之一就在於此刻的自己沒有“改變”的勇氣,自己想達到“目的”的動力不夠。阿德勒説過這麼一段話“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3.一切煩惱皆來源於人際關係,而解決煩惱的關鍵就是進行課題分離。我總是拼命尋求認可,希望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斷要求別人活成我們期待中的樣子,無論是工作、交友、戀愛還是育兒,我們都在這個煩惱叢生的死衚衕旋轉,找不到出口在哪裏。但作者卻針對這個情況提出了“課題分離”的設想,“希望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其實就是對自己不負責,沒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活呢”。“課題分離”提倡的是我“怎麼活”是我的課題,人家對我活法的評價或指點那是人家的課題,我們無需在意,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體察到“自由”。相對應的,我們期待別人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這是對別人課題的干涉,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如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們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我們逼迫他看書寫字學特長,其實就是對孩子們自己課題的干涉,孩子們一旦沒有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煩躁、鬱悶,孩子們也會反抗、叛逆。孩子們活成什麼樣,這是他們的課題,為人父母只是給孩子們提供幫助和引導,而不是無限制的干涉。“課題分離”同樣可以適用在“婚戀”“工作”當中,我愛某個人,怎麼去表達愛那是我的課題,而要不要接受我們的愛,那是別人的課題。工作怎麼做,那是我的課題,對我工作如何評價,那是領導的課題。總之一句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花”。

我相信,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能把“課題分離”做好,那麼“烏托邦式”的美好社會也就離我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