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反比例教學反思集錦3篇 教育不應簡單化:反思反比例教學的失誤與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反比例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法,強調教師應用逆向思維,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思考,提高學習效果。但實踐中也存在問題和挑戰。本文將對反比例教學進行深入探討,為教育教學提供新思路。

反比例教學反思集錦3篇 教育不應簡單化:反思反比例教學的失誤與啟示

第1篇

反比例函數的內容比較抽象、難懂,是學生怕學的內容。如何化解這一教學難點,使學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這一重點內容呢?我在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的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學生已有一定的函數知識基礎,並且有正比例的研究經驗,這為反比例的數學建模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中我利用類比、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開展數學建模活動。

我選擇了百米賽跑中時間與速度的關係等素材組織活動,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引入學習內容,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激起了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自主探究新知創造了現實背景並激發了積極的情感態度。因為反比例的意義這一部分的內容的編排跟正比例的意義比較相似,在教學反比例的意義時,我以學生學習的正比例的意義為基礎,在學生之間創設了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關係,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去觀察、分析問題再組織學生通過充分討論交流後得出它們的'相同點,概括、發現規律,在此基礎上來揭示反比例的意義,構建反比例的數學模型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弄清反比例函數中兩種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加深理解反比例的涵義,體驗探索新知、發現規律的樂趣。我設計了問題二使學生對反比例的一般型的變式有所認識,設計問題三使學生從係數、指數進一步領會反比例的解析式條件,至此基本完成反比例的數學的建模。以上活動力求問題有梯度、由淺入深的開展建模活動。教學中按設計好的思路進行,達到了預計的效果。此環節暴露的問題是:學生逐漸感受了反比關係,但在語言組織上有欠缺,今後應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

設置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得到求反比例函數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係數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並獲得數學方法,積累數學經驗。此環節學生基本達到預定效果。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社會。

教學是一個充滿遺憾的過程,通過反思能夠不斷的提高設計的能力、應付課堂上突發事件的技巧,從而將教學機智發揮到最高,減少教學當中的遺憾,學生通過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將最近發展區的知識與新的知識單位進行結合,提煉學習技巧達到創造性學習的目的。

反比例教學反思集錦3篇 教育不應簡單化:反思反比例教學的失誤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正比例的意義以及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係的意義,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徵,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由於學生憑藉正比例的學習,因此這節課可以做一個“放手”的老師了。

課上先回憶如何去判斷兩種相聯的量成正比例關係,然後出示信息窗的表格,問這兩種量成正比例嗎?學生馬上得出不成,因為兩種量的比值是不一定的。從而引導學生觀察表中數據,小組討論:(1)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2)這兩種量的變化規律與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規律有什麼不同?(3)這種變化有沒有規律?是怎樣的規律?課上重點研究(2)和(3)兩個問題,得出這兩種量的變化規律是一種量在變大,另一種量在變小,一種量變小,另一種量變大,是相反的,突出反比例的一個“反”字。不管這兩種量怎樣變化,但是萬變中有不變,這兩個量的積是不變的(一定的)。揭示這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讓學生説説成反比例的三個條件,受正比例的影響,學生一下就説出來了!然後我直接給出,“糖果廠包裝一批糖果,每袋糖果的粒數和裝的袋數是否成反比例,為什麼?”學生也很流利地把問題解決了

第一小題沒有問題,第二小題問題比較多,都説不成比例,第三題有的同學不動腦筋,受反比例影響也説是成反比例了。

整節課我很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知識的遷移性的應用上我感覺挺不錯,而這也讓我明白打牢知識的基礎才能很好的發揮知識的遷移性,它能讓自己的教學輕鬆自如,讓孩子們對學習更加充滿自信,更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第3篇

結合學校開展的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本節課主要是根據有效教學的流程來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有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生合作展示、師生概括、鞏固練習等。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在學生自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根據自學思考題閲讀課本,並找出答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輪流發言,認真傾聽,遇到不會的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是理想的。平時訓練學生如何發言,如何講述題目較多,在學生展示方面,學生上來會先讀題目,然後進行分析,再講解答過程,雖然對反比例的概念仍不太熟悉,不過整體來看,表達還算流利、清晰。整節課學生全面參與課堂,在課堂上能突出重難點,通過觀察和鞏固練習,可以看出學習效果是良好的。但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下:

課堂氣氛是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體現之一。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帶動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課堂的討論與發言。沉悶的課堂讓學生思維受限,不能充分地進行討論與思考,對學習要掌握的內容會產生恐懼,影響學習效果。活躍的課堂氣氛較容易形成輕鬆的課堂,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與掌握程度。本節課的課堂氣氛顯得很不活躍,跟平時的課堂相差甚遠。上學期也曾上過公開課,課堂氣氛一樣不活躍。經過反思和詢問學生原因有二,首先教師不善於表揚學生,沒有大力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後,就請學生來回答,學生回答對或不對,教師沒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找不到成功感,對舉手發言積極性不高。其次,本節課的內容較抽象,概念性強,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限,而有老師聽課,學生怕説錯或説漏,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就不敢舉手了。以後在平常課上就需要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有成功感,體會到教師的肯定,並培養學生敢於發言,爭相上台發言的意識。在課堂上不怕浪費時間,一個問題讓學生講,講到沒有學生有不同的意見為止,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鍛鍊膽量。

在學校開展的有效教學探究中,最主要是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特別是導學案的準備。導學案既能體現教師的設計,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這節課的主要內容與學習目標。在導學案中,最難的就是自學思考題,自學思考題是根據書本的內容進行設計的,在設計時需要結合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而且表達需要清晰易懂,讓學生能在自學的過程中基本找到答案。本節課的內容概念性,較抽象,而課本上的內容較少,圖表較多,沒有什麼概念性的內容。學生從書本中能夠獲得的信息就是反比例的例子、圖像、簡要的介紹,在設計問題時基本是根據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設計的,其中第一個問題(書本上第一個圖與第二個圖的圖像表示什麼,有什麼不同?)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反比例圖像是一條曲線,但是在課堂上只有個別學生找到答案了,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答案在哪裏。其實答案就是認真看那兩個圖的同時把上面的幾行字看一下。但是學生連問題理解都有困難。後來想想,首先是問題設計的不是很好,説的只是第一個圖與第二個圖,有明顯的導向性,讓學生只去圖中找答案,忽視了看文字。其次就是學生的自學課本知識還不到位,沒有仔細閲讀課本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只是根據老師出的思考題來看問題,完全沒有真正先把書本看一遍然後再看問題,或者帶着問題去看書本。學生的預習方面的培養仍有待加強。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就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找出反比例的意義,並學會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從練習的效果來看,只有部分學生掌握了本節課重難點,還有部分學生對反比例的.意義是瞭解了,但是不會運用反比例的意義去解答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講例題時,沒有講清楚步驟與解答方法。如例1,王伯從家到長城的速度與時間如下表,請先填寫完整,再回答問題。表格的正確答案是速度快時間就少,路程是一定的。大部分學生都會填寫表格,但有個別學生是不會填寫的,把表格填寫成正比例關係,速度慢時間也減小。這個例子也是學生上台展示的一部分,學生從分析題目至如何填寫表格,最後説明問題都講到了。學生上台展示主要是針對大部分已經做對的學生,會做的學生聽的是很清楚,但不會做的學生完全聽不懂。特別是中下層生,講一遍是完全不夠的,他們還是理解不了。教師在學生展示完後,應該及時再補充説明一下,表格是如何填寫的,每個數據是如何算出來的,為什麼路程是一定的。再次的強化對中下層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沒有學會,以後再補就難了。學生在做練習時,如果例子沒有聽明白,那就不會做了,起碼方法是沒有掌握到。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遇到較難理解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再重複,讓學生清清楚楚地瞭解到為什麼是這樣?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答.

練習是檢查教學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在本節課的練習環節中,學生完成情況不太理想,大部分學生只做到練習題的第二題,總共還有三個題目沒有完成。雖然練習的設計上,基本遵循課本上練習的要求來出的,層次較分明,但是仍存在不合理性。練習設計的題目要説明的太多,對於學生來説文字表達都是比較慢的,特別是新學習的概念,如果每道題都要求學生把概念從頭到尾寫一遍難度是很大的。而練習上前面兩個就是這樣的題目,一下子就難住了學生。而後面的直接判斷題放的較後,應該提前一些,放到第二個題目,這樣可以考察學生對反比例應用的掌握情況。因為在以後的練習中,大多數是直接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而較少需要一字一句去寫出原因的。

整節課教學是很緊湊的,但明顯的看出練習時間不夠,最後學生上台展示時只展示了一個題目就下課了。本節課內容較難,教師可自學的內容放到課前,事先把問題發給學生,讓學生課前就把要思考的問題先看一看,一來學生看書的時間會多一些,二來課堂上可以多留點時間做練習。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留的時間有點多,可以適當減少一些,因為討論完後,大部分學生其實是忙着把答案寫上去,而不是在討論了,這時需要靈活處理。舉手發言的只是部分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只要小組長做適當記錄就可以了,不必要每個學生都寫。在導學搞設計上,應該不要留那麼多空位。只有各個環節的時間都把握好了,我們的教學效果才能得以體現。

不斷的實踐中,不斷的反思自己,這是教學能力提高的最直接的方法。反比例這節課雖然內容較抽象,但作為一次公開課來上,也是一種嘗試。希望以後的課堂上,能吸取這節課的教訓,在以上各方面不斷改進,爭取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