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書籍的讀書心得7篇 精讀千部書,及時止渴!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5W

本文主要分享數名編輯對於不同書籍的閲讀心得和觀點,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等多個領域。這些讀書心得或許能為讀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啟示,幫助提高閲讀理解和思考能力。

書籍的讀書心得7篇 精讀千部書,及時止渴!

第1篇

寒假期間,我認真研讀《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兩本書。從這兩本書中,我認為普通教師能夠讀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能夠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另本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經過自學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我的頭腦,使自我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我的思想。僅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以往有這樣一個故事,説某年輕人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那裏如何”老人家反問説:“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厭惡。”老人家之後説:“那你快走,那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之後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青年回答説:“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説:“那裏也同樣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説法不一致呢老者説:“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反觀我們傳統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而不真正是對幼兒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由於個體差異,絕對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孩子能夠從自我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係,明確自我的主角定位——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應當尊重幼兒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並予以讚揚,異常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裏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書中闡述到“創造始於問題。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美國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並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異常是構成自我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本事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目前,在農村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點,一學期下來不明白讓孩子們學會了什麼懂得了什麼對自我教學產生了懷疑,不知從何處入手。這不由得引起人們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麼在文中,袁教授給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禮貌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確定知識和信息,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禮貌的成果並不能經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構成與發展。這不由又落實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究竟應當教什麼,怎樣教經過學習了袁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對我們真的收穫不淺!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我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我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我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書籍的讀書心得7篇 精讀千部書,及時止渴! 第2張

第2篇

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半碗青稞面》這篇文章。

文中的周,為了戰士們挺得住,不顧自己重病在身。周啊,周,是什麼力量讓你不顧重病在身的代價?是責任嗎?是革命交給你的責任嗎?不,是你捨己為人、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

周,你為何寧願自己只吃野菜,也不喝上一點點那不算多的青稞面泡的湯呢?就是這種捨己為人、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是啊,長征和革命路上有無數的"周"。正是"周"的這種精神獲得了更多人的生命,或許他們會犧牲,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此刻,周,你又是多麼的偉大!

周,一個多麼親切的稱呼,正如你的稱呼一樣,你對待戰士們是多麼的體貼。你永遠是全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如果沒有你的這種精神,我相信就不會有現在的新中國。周,你看呀,那些"紅領巾"正在幫助殘疾人叔叔過馬路;那個小男孩正在扶起倒在地上的`一排自行車。啊,周,我相信你其實沒有死,因為你的精神沒有消失。

?半碗青稞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長征途中,病還沒有痊癒的周為了讓戰士們充飢他用自己僅剩一點點的青稞面泡水給戰士們補充體力,而他自己一點也不沾脣,只吃從草地上挖出來的山野菜。

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是一位多麼高尚,多麼偉大的啊!一個年紀不小的人,為了能讓戰士們走出無邊無際形如如沙漠的在草地,也為了戰爭的勝利,人民從此過上好日子,竟如此地奉獻着自己。把其它戰士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千百倍,和週一樣的,還有許許多多紅軍戰士,他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雖死猶生,老紅軍只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他代表的是千千萬萬為了解放全中國所奉獻所犧牲的戰士們,他們的生命雖然逝去,但他們留下的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就像歷史一樣永垂不朽。還有那一點點青稞面,它永遠給人以奉獻的啟示,它所散發出的光和炙熱,是一位老無私奉獻的人格之光,精神之光。也許有很多人不懂周,,但他有一個閃光和榮耀的名字——紅軍。

我相信時間會記住,歲月會銘刻,歷史更不會遺忘,有個這樣的一個人!

第3篇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人文科學呢,什麼又是人文科學的對象呢?卡西爾並沒有直接回答這樣的問題,當然不是他想賣關子,他並不想糾纏在名詞解釋上,而是有更深層的考慮,那就是,人文科學的對象,乃至人類認識的對象,是因何又是何時進入哲學反思之域的呢?

卡西爾同意柏拉圖的説法,認為驚異其實乃是一種哲學的激情,一切哲學思維之根本,都可溯源於這種驚異。上古的神話首先透露了人類驚異的對象,它們包括天體的運行、晝夜的交替、四季的折返等物理自然世界的規律現象,也包括風俗習慣等道德人事世界的約束力量。這兩種世界的井然有序在混亂的諸現象中顯得如此與眾不同,令人驚歎,所以在神話中它們經常一起成為創世神的傑作。同樣充滿神祕的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工具和智性工具,它們雖然是人類的作品,卻顯得不僅不能為某一個個體所企及,甚至不能為整個人類所企及,人們只有在文化神話中把它們的發明權賦予一位上帝或神靈(在中國是賦予某位聖王,神農氏、有巢氏、軒轅黃帝之類)。

通過神話和宗教,我們隱約有這種印象:"人類的文化並非是單純地為被給予和單純地為不言而自明的,相反地,人類文化乃是一種有待詮釋的奇蹟。"這種奇蹟難道不是讓人驚異的嗎,哲學的反思要解釋這種奇蹟,首先要擺脱神話的解釋,創立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獨特的和自足的程序或"方法"。這個過渡性的步驟在希臘哲學中首度展現,象徵着精神文明的重要轉折點。

通過對神話解釋不定多元性的批判,人們認為有所謂的存在的貫徹的統一性,而且又認為有一原因上之徹底統一性和上述的統一性相應。而純粹的思維能夠掌握這種統一性。思維的批判與重建的這項龐大工作,就其出發點和目標考察,大致可以被概括地歸納為一個基本概念——邏各斯。

邏各斯這個概念首見於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中。赫拉克利特認為,一直以來自然哲學的思辯徘徊於其中的知覺,是無法透視"事務的展現"的深向度的,只有思想(denken)能使我們擺脱個體性的枷鎖,使人類不再順從一己之意見而能理會那普遍的與神性的。個人的見解被普遍的宇宙法則代替,人類得以擺脱神話式的夢幻世界及狹隘的感知世界之樊籠,進入醒覺狀態。赫拉克利特這一想法貫穿了各個希臘哲學學派,奠定了西方哲學思維的新方向,一切對於實有之認識從此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涉及"邏各斯"這一基本概念——也因此必須涉及最廣意義的"邏輯"。即使後來哲學的領導地位被褫奪,人們嘗試到哲學無法達到的領域去尋找所謂"普遍與神性"時,情況依然如此。

根據巴門尼德的比喻,希臘人的存在概念赫真理概念有如一個固定地靜處與其自己中心點的"圓滿之球體",兩者都是自我圓滿和自我封閉的,不但和諧,甚是是存在真實的同一性的。基督教的二元論宣告了這一同一性的終結。基督教哲學從來不敢對天啟與理性、信仰與認知、恩典國度與自然國度的對立表示否認,既然不能不能消除兩極間的張力,他便傾向於在其自身之範圍內運用其自身的思維工具使它們互相協調。理性和哲學既然不能自己照亮自己,於是便乞求較高一層的光源,只要它們注視這一光源,讓信仰作嚮導的話,理性便可臻於那為它安排好的目標。信仰之原力透過恩賜的途徑亦即神的"光照"為人類獲得,同時決定了人類認知的內容和範圍。英國中世紀神學家安塞爾姆的一句話——信仰尋找理解(意思是:基於信心,信仰者會力圖運用理解,加強自己對神的認識,從而讓信仰進一步鞏固)——可以看作中世紀基督教哲學的縮影與箴言。

在托馬斯阿奎那的哲學中,兩極的衝突似乎消弭了,文化世界似乎以穩固的宗教性為核心再度統一起來了。但這精巧的建構在數學性的自然科學重新迴歸時,立刻土崩瓦解了。開普勒和伽利略的研究成功地於智性與感性之間建造勒一條古代科學與古代哲學一直無法建造的橋樑。在數學知識面前,"感觀世界"與"理智世界"之間的最後一度阻隔似乎也要崩潰了。事物被幾何學的律則性駕奴,滲析着數的和諧,在這一普遍秩序之前,亞里士多德/經院物理學所安立的較高與較低、上面的與下面的世界的對立銷聲匿跡了,世界只是單單一個,正如世界之知識和宇宙數學只有一種一般。

笛卡兒的"普遍數學"概念為現代科學研究的基本構想覓得了一個徹底的哲學理據。完全自律的普遍數學世界作為秩序與尺度的世界概括並窮盡了一切知識,自此理性才可以以清楚和明晰的理念涵攝進而穿透和制服存在之全體。但存在終有一些特別的根本區別,廣延之實體比鄰的就是思想中之實體,物質世界服從數學思想的統轄,物質與廣延性的同一確保了自然哲學與數學的同一性。廣延之實體與思想之實體必須自一共同原始基礎,亦即上帝的存在導生出來,笛卡兒在剖析這個原始層面士,不得不遺離其普遍數學概念,而運用中世紀存在論的概念。在這裏,笛卡兒的方法一元論不得不就被實體的二元論所結束。

笛卡兒的後繼者一直努力摒除這一矛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都抱着為泛邏輯主義和泛數學主義取得證明的信念。古典的理性主義不滿足於對自然的征服,它們不承認人類精神建造的'"國度中之國度",而要將其置於與自然同樣的律則性之下。數學性思維的圈套要以同樣的方式籠罩物體世界和心靈世界、自然的存在和歷史的存在。

維柯是第一位尖鋭提出這一個問題的人:歷史學是否可以如物理學和天文學一般以數學化的方式去表達,歷史學是否只不過是"普遍數學"的一個特殊例子呢?維柯認為,歷史知識在方法上的特色和特殊價值是在純粹數學知識之上的,笛卡兒《思想導引規則》提到的"人類智慧"這一理想的真正至極成就應在於這一種歷史知識之價值上。

就知識問題而言,維柯信奉如下最高法則:一切存在只對它自己所造出的事物能真確地理解和貫穿。人類的知識範圍不能超出其創造的範圍之外,自然作為上帝的構作,只能在創造它的神性理智中全相朗現。如此,數學也不能關聯於它將要模仿的實在的自然對象之上,而只關聯於一些思想自由投射地創造出來的觀念性對象之上。

這樣,人類知識便面臨着一項無可避免的選擇,一方面導向"實有"的領域,但這種情況下知識不能完全穿透其對象,另一方面可對對象獲得一完全的體會,但它不能逾出自己的概念構作範圍之外,對象的性質就是知識為它作隨意界定時所賦予的性質。如果要在這兩難中謀出路,必須逾越於數學知識和自然的經驗知識領域之外。

人類文化之作品乃是唯一能於其自身之中把兩種條件統一的,而這兩種條件正是圓滿的知識的基礎。這些人類的文化作品不但具有概念構思性的存在,而且更具有一特定的、個別的和歷史性的存在(這一存在的內在結構對於人類的精神是可臻及的和開放的,因為人類的精神正是此一存在的創造者)。神話、語言、宗教、詩歌,都是與人類知識相應的對象,維柯正是從這些對象着手締造他的"邏輯",於是邏輯學首度敢於突破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範圍,把自身的世界建構成為一人文科學的邏輯,作為語言的、詩歌的和歷史的邏輯。

第4篇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有次,在給四年級學生講解let’s…表建議的句型時,剛好看到a生上課蹲在地上。見此情景,我就説:對於a生的現象,我們就用這個建議的句型,如:let’ssitstraightly。其他學生立刻就説:“施老師,你的這個句子用的真好。”我順勢説:“那麼我們對建議類的句子回答就用……?”學生説:“goodidea。”。我想這就是“生活即教育”,在學習的`生活中,教育教學學生。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為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第5篇

國慶假來臨了,我閲讀了些的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以往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我,時時反思自我,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我覺得這句話是最能夠引起教師們共勉的。我到此刻也依然記得我的大學班主任對我説過的這句話,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經拋卻了這些意識,我又何嘗不是呢。如果這次不是校方讓我們教師寫一篇讀教育專業書籍的讀後感,我也不明白是否還會記得這句話。寫作不僅僅是積累經驗的一種方式,更是逼迫自我勤於閲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因懂得這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想自我以後也還是要堅持用文字記錄自我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衝動的我不斷理解理智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理解理論的我的提升。

個人獨處,他人不知,能嚴格按照慎獨去做,沒有其他雜念,實實在在按照道德準則去做。應對榮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別人的譭譽,而要自信自醒,打擊你的.力量就是前進的力量。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竭盡全力,就是勝利。能夠説,慎獨是最好的善待自我。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是自我成長的最大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成為我們為師的座右銘。我想對自我説的是,人云亦云的儘量不雲,老生常談的儘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風”跑。對自我的教學,不要研究完美,要研究最有特色。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如果説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鬥,那麼新的時代與環境,強調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麼真正的成功。你有什麼樣的情懷,就有什麼樣的處世方式;你有什麼樣的期許,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強調個人發展與競爭,必須要依靠環境和夥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以減少由於孤立而導致的個人行為。

創新不是推倒歷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設大廈。回顧過去是有益處的,如果我們對前人視而不見的話,我們身上的獨創性不會很好地保存下來並取得快速的發展。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但應當永遠把自我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海星的主角──也許這是一種理性狀態。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前程漫漫,我將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長的路上,為自我的生命奠基,為學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關懷,教育叢書的引領──而這將是我前進的動力。

第6篇

翻開《教育有悟》,初讀感覺這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學生考試作弊啦、新生點名啦、教師板書啦、課堂上表揚啦……

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莫不形成反饋,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生”當“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藴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所感動,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温暖學生,亮麗自己!

第7篇

課題研究期間,我讀了一本名為《育人先做人》的教育專著,頓感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寫了許多理論知識,但又不僅僅停留在説教上,書中還寫了許多教育故事,有幾百字的故事,也有幾千字的故事,從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中,讓人不斷感悟人生的道理。其中有一個故事,我看了特別有感觸。那是一個孝心搶撈的故事,主要講一個軍人不顧軍紀去搶撈一件衣服,後來被上級處分,到最後有一個海軍准將對這事很好奇,通過和他交流了解到他是為了搶撈一張母親的照片才不顧一切,他的這份孝心感動了將軍,取消了對他的處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有時候有些學生犯了錯,我們應該冷靜客觀地分析一下,聽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急着去處分去批評,想想故事中的那個軍人,如果不是後來遇到了這個將軍,他就只能無奈委屈地承受着一切,對他以後的人生也會留下陰影。試想,如果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總是簡單粗暴,不給學生解釋的機會,也許也會給學生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要愛學生,就要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注重與學生的心靈溝通。

書中還有幾個是講一些知名人士小時候的故事的,他們有的開始成績十分不理想,有的調皮成性,但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都遇到了一些好老師,這些好老師的言行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這讓我明白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很大的,只要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的。

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地慷慨地去讚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學生,我都能更加耐心地對待和處理,爭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

讀了這本書,我還體會到做一個合格的老師確實不容易,我更加懂得了正人要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育人為本職,作學生表率。現在,我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個人利益與教育事業問題上,我的思想產生了一次質的飛躍。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正在塑造着國家的今天和明天,我們肩負着神聖的使命,如果沒有超乎尋常的細心、耐心和恆心貫徹整個教育工作的始終,那麼,我們是拿不到打開學生情感閘門的金鑰匙的。就讓我們為孩子健康的成長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