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國小德育工作制度3篇 "構建中國小生德育新體系:探索優化工作制度"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9W

德育工作是中國小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品德、道德、禮儀的關鍵環節。為此,每個學校都應制定相應的德育工作制度,確保學生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制度應包括對學生行為的規範、獎懲制度、家校合作模式等,以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中國小德育工作制度3篇

第1篇

1、班主任的任免:班主任由校長根據班主任任職的基本條件任命;不稱職的,可撤銷或免去其班主任職務。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學校分工政教處負責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和管理。

3、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在任職期間,學校規定月發放崗位津貼80——120元。

(1)學校每學期對班主任培訓一次。學校還為班主任的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機會。

(2)學校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議。一學期舉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討會。

(3)每學年舉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和表彰會,學年評選優秀班主任,評選上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成績突出者推薦上級表彰獎勵。

5、建立班主任檔案作為考核晉級,評定職務,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1、開學報名註冊時,收齊學生的“家庭報告書”、“假期作業”和“社會實踐調查表”等材料,接收學生報名註冊。

3、開學後兩週內,訂好本學期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紀教育、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班風、學風建設,家訪及轉化後進生,主題班會,週會課計劃等)。

(1)上好週會課。每週星期一下午的週會課,要認真準備並上好。

(2)開好主題班會。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備課,有教案,有主題,有創新,有效果,有記錄。

(3)家訪。要求每生每學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門訪、信訪、電話訪、家庭報告書等。

(4)轉化後進生。要求建立檔案,做到教育、家訪進步、效果等都有記錄。轉化率達95%以上。

(5)文體活動。除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比賽外,班內組織文娛、體育、科技等活動每學期不少於2——3次。

(6)社會實踐活動。國中學生每年不少於三天;高中學生每學年不少於七天(包括社會勞動)。

①每學期期中考試後,要進行一次工作總結並向政教處彙報班內情況。

②每學期結束前寫好學生評語,填好家庭報告書,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況彙報表,寫好專題總結或論文,放假離校前發出家庭報告書,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處驗收。學年結束時,除做好每學期結束必做的工作外,還要進行學生學年德育考核,認真填寫學生德育檔案,並準時上交政教處。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直接溝通的重要形式,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職工都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家訪。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訪的'意義。家訪是“三結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體教職工要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要克服家訪只是班主任的事,與已無關的思想。

2、家訪的目的。家訪是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並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情況,通過互通情報,掌握學生的動態,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學生能健康成長。

3、家訪的內容。要克服過去只有學生出了問題犯了錯才家訪的錯誤認識。這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告狀式家訪應當廢止。家訪中,教師應當向家長如實全面彙報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講缺點和錯誤。通過家訪,教師不僅瞭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同時,也可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

4、家訪的形式。家訪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門訪問,也可以書信、電話聯繫以及召開家長會等形式進行。

(1)家住縣城的,班主任儘量直接上門家訪,鄉鎮的可用其它形式進行。但不論採用何種形式,每個學生家訪一學期不少於一次,各年級一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

(2)採用家庭報告書形式的家訪,在開學時應收回家庭報告書,並檢查有無家長籤回意見,如空缺的應及時補做這一工作。

(3)凡犯了錯誤或受紀律處分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進行家訪,把情況如實反映,取得家長配合,以便進行教育。

(4)班主任進行各種形式的家訪,都必須做好記錄,形成家訪檔案,學期結束時家訪工作情況向政教處彙報。

(5)家訪時,教師必須清正廉潔、光明正大、為人師表,維護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學校的聲譽,以取得家長的信賴和支持。

中國小德育工作制度3篇

第2篇

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合格的"四有"人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實施教育,學校各部門緊密配合,發揮全體教師的教書育人作用,特制定如下制度:

1、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制度。

3、注意利用校會、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勞動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理想教育制度。

5、堅持不懈開展創文明班級,樹校園新風的活動,端正我校的校風、班風和學風的制度。

6、堅持學生"評優"、"評先"均以思想品質優秀為標準制度。

7、重視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聯繫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各學科滲透德育因素制度。

8、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制度。

9、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制度。

10、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機制,定期家訪舉辦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講座制度,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11、建立、健全後進生轉化制度,嚴控流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12、建立召開德育經驗交流會制度,勇於進取,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我校德育水平。

13、以上各項制度均納入班級和教師考評細雜,確保組織實施。

第3篇

1、校長全面負責學校德育工作,學校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監督、保證作用,支持校長實施德育,共同抓好德育工作。

2、學校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和檢查學校德育工作。建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爭取社會各界配合,逐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

3、保持家校聯繫,每學期至少召開家長會或舉辦家庭教育講座2次,並做好記錄備查。

4、全體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必須嚴格執行《國小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班主任、品德課、政治課教師和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輔導員是德育工作的骨幹,要起模範帶頭作用。

5、每學期第二週,學校、年級、班級要結合德育目標分別制訂出學期德育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每學期結束前一週,年級組長、班主任要完成德育工作總結,交政教處存檔。

6、課堂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主陣地,品德課、政治課和勞動課教師要認真上好課。各科教學都要按照德育目標,根據本學科特點,滲透思想教育因素,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每個學期要進行國情區情教育、時事政策教育、艱苦奮鬥教育、法制教育一次以上。

7、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深入細緻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防止簡單粗暴行為,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8、認真執行《國旗法》,堅持每週一早晨和重大節日或紀念日舉行升國旗儀式,升旗儀式按國家教委規定的程序進行。凡舉行升國旗儀式,均由校領導或其他老師、學生代表、勞動模範、先進人物等做國旗下講話,對師生員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週一升旗學生必須統一穿校服。

9、全校各班要嚴格執行國家教委頒佈的《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及本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並加強訓練,做到有計劃、有重點、有檢查、有評比,逐項落實,堅持不懈,養成文明禮貌、尊師敬長、團結友愛,遵守紀律、愛護公物、艱苦樸素、認真學習、奮發向上的風尚。

10、每逢重大節日和紀念日,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文化傳統、心理健康、倫理道德、理想信念、民主法制,文明習慣養成等教育。

11、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要組織共青團、少先隊員深入開展學雷鋒學賴寧活動,教育學生做雷鋒式、賴寧式的好少年。開展敬老、助殘、擁軍、優屬活動,每學期每人給軍烈屬、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做好事一次以上。

12、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宣傳欄、班級的學習園地內容每月要更新一次;每學期學校舉辦“文藝匯演”或“校運會”一次以上;每學期組織師生觀看一兩次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片,豐富學生的文體生活,陶冶情操。

13、辦好學校圖書館、閲覽室,按規定充實學校圖書、報刊;每個班級都要設立圖書角,堅持每天讀報,並開展讀好書活動。逐步建立學校思想品德展覽室、榮譽室。

14、加強勞動教育,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勞動,初步樹立勞動觀念,自覺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勞動,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每學年參加兩三次社會性的義務勞動。教育引導學生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

15、充分發揮校外教育陣地作用,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每學期組織學生參觀工廠、農村,開展春遊、秋遊活動不少於一次,每年舉行一次愛科學月活動,讓學生接觸大自然、瞭解社會,使教育與經濟、科技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16、抓好新生入學教育和畢業教育。新生入學時,班主任要對他們進行講文明、守紀律、愛學習的教育以及日常行為規範等方面的教育;學生畢業離校前,要進行前途理想教育,組織他們為母校或周圍羣眾做一兩件有紀念意義的實事,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7、學校每學期都要做好德育的檢查總結工作,評比表彰優秀班主任、先進班集體,每學年評選表彰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和優秀團隊員。

18、全體德育工作者都要積極參加德育科研和德育實驗工作,積極撰寫德育科研論文、實驗報告或專題總結;學習借鑑外地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學校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