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説課稿8篇 "破繭重生:幼兒園説課稿的創新與革新"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1W

本文將以“幼兒園説課稿”為主題,圍繞着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教學技巧展開。説課稿作為教學準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説明和分析。通過本文的介紹,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幼兒園説課稿的編寫技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幼兒園説課稿8篇

第1篇

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藝術領域的活動,對於音樂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所以這個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考慮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多種形式的藝術手段,將音樂活動的價值定位於幼兒認知經驗與藝術表現的整合,以幼兒自主的表達及真切的體驗為手段來為目標服務。

該內容形象鮮明突出,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能夠利用已有經驗,增強學習過程的主動性。正如《綱要》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是幼兒藝術活動目標之一。而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對孩子們的瞭解,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活動目標: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譜理解、記憶歌詞。

3)能夠根據自己對歌詞的理解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這次活動的定位應屬於歌表演教學,現在孩子們已是大班下學期,已有了一定的秩序感,在歌表演教學中正需要孩子有着良好活動秩序,基於這些原因本次活動我採用了一課時完成的教學方法。根據本次活動目標,我把這次活動重點定位於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把難點定位於:運用表情、動作與同伴交流表現歌曲。

活動要樹立目標的滲透性、科學性、系統性,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就必須做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準備了歌曲音樂、活動導入課件,目的是讓幼兒多聽音樂,積累前期經驗。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根據孩子的年、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我採用了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益;如:激趣遊戲法、電教演示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運用練習法等,在活動中我改變了過去幼兒機械模仿教師進行練習的單一模式,採用情景教學法、引探嘗試教學法,讓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獨立獲取知識,從而對韻律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並且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幼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舞台,從而達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圓滿完成本次活動的教學任務。

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我積極引導孩子們去探索、去嘗試,讓他們在活動中真正的動起來、跳起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達到本節的預期目標。結合本教材,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我以老師們來到我班,大家跳舞歡迎的方法,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眾所周知,愉快教學是幼兒教學的有效手段,它不但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主動學習,而且還能把他們帶入一種特定的學習情境中,為學習打下基礎。因此,第二環節,我帶幼兒觀看恐龍和鱷魚的課件,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改變了幼兒機械模仿老師進行單一練習的模式,提供孩子創設表達的機會。幫助幼兒在學習中挑戰自我。

3、接着第三環節我用簡潔的提問,引出學習內容:“恐龍和鱷魚到我們班幹什麼來了?”(來跳舞)“他們跳什麼舞呢?”請幼兒用動作自由表現恐龍和鱷魚跳舞的樣子,這樣設計是為了要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

4、第四環節出示圖譜,按圖譜中的口型唱出歌曲中擬聲部分,幫助幼兒理解圖譜所表達的`內容。避免單一的教師教,幼兒學,變為幼兒在想象、遊戲中學習。

把以上不同方法學習歌曲的歌詞部分連起來唱及以上創編的舞蹈動作完整的表演和學習,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動作。

幼兒再次唱歌並表演,完整的梳理歌表演的整個過程。我設計的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這一環節瞭解本次歌表演的整個過程,減少幼兒的記憶負擔。

6、活動延伸: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體會自由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肢體表達能力。

一次成功的歌表演教學活動不在於動作的變化多、難度高,而在於是否讓孩子在學習時象做遊戲一樣愉快,因為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讓幼兒享受音樂的美、動作的美,更能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與交往的快樂,不斷促進幼兒對音樂、對錶演的興趣,才能充分發揚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在好的教育理念之上,我想,好的音樂活動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幼兒園説課稿8篇

第2篇

?nobody》是一首節奏鮮明,旋律活潑的歌曲,它歡快的節奏能夠感染幼兒,使孩子有一起動一動、扭一扭的興趣。在課件中選擇了一款兔斯基的qq表情,它可愛又顯幽默的表情也貼近幼兒的審美。韻律活動是在音樂的伴隨下通過人體有節奏的動作、姿態、生動的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對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起着重要作用。根據樂曲特點和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想象之特點,我設計了中班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身體》,主旨是通過與健身兔一起鍛鍊、運動身體,讓幼兒在愉快、直觀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想象創編動作。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韻律動作模仿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節的理解,激發了他們創編動作的興趣,從而創造性的表現美。

結合作品特點及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模仿健身操做動作,並嘗試創編一些簡單的鍛鍊身體動作。

(2)能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

重點是熟悉音樂旋律,跟隨動畫片段大膽模仿健身操動作。在活動中,通過帶領幼兒完整欣賞視頻,分段配樂欣賞,並在課件的直觀展示下,幼兒深受卡通動漫形象的吸引,從而樂意自主地進行模仿。

難點是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選擇的這首律動歌曲旋律活潑、節奏歡快,為了更好地使幼兒能夠合拍地做動作,並且在前後樂句中進行動作的轉換,把課件設計成為了能夠按照幼兒的經驗回憶,分段欣賞,增強了活動的靈活性。

為了更好地服務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幼兒前期經驗準備:與幼兒初步熟悉歌曲《nobody》,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內容的選擇上,採用卡通動漫這個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形象

?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個活動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課件作為教學溝通的橋樑,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同時運用了觀察法、交流討論法和啟發提示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多種感官參的方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看課件)、耳聽(聽音樂),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活動中還滲透着遊戲操作法、觀察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並且在創造性遊戲中,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情表現自己對音樂情節的理解,充分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我將這次韻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二是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三是邀請同伴一起表演,最後是活動延伸。其中第二環節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還分為:提問健身教練會做哪些動作、完整欣賞視頻、分段創編模仿、完整創編模仿等。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一位朋友,大家來看看它是誰好嗎?健身教練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學本領,有誰知道健身教練會和我們做哪些鍛鍊身體的動作呢?(出示兔子圖片)

(直觀形象地展示出活動的主題內容(),並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想象鍛鍊身體的各種動作,為下面的活動開展做準備)

師:小朋友們自己也做了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的兔斯基健身教練也忍不住想給我們表演一下,大家快來看它帶來的運動操吧。(播放視頻)

(順着幼兒的講述,自然地過渡到視頻欣賞。在這一環節中,使幼兒初步瞭解今天所要模仿與創編的動作內容,並且感知音樂活潑、歡快的旋律和節奏)

師:健身教練的運動操做完了,誰來説一説,你看見它做了什麼動作呀?(根據幼兒回答,點擊課件中的分解動作)

師:我們看到了健身教練的這個動作是怎麼做的呀?(與幼兒共同討論並模仿,教師對於動作的難點做着重講解。如:"邀請動作"右手叉腰,左手從身前畫個半圓,接着左手自然揮動四下)

師:小朋友們,老師喊口令,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動作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視幼兒掌握情況重複兩到三次)兔斯基教練還為我們配上了音樂,大家和它一起跟着音樂來做動作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共同回憶,引導幼兒進行動作模仿,先是喊口令,讓幼兒跟上節奏。接着是合樂進行模仿操,在背景音樂播放的同時,教師也會輕輕地跟着節奏喊口令,幫助幼兒手、耳協調地進行律動。在此是貫穿了活動的重點目標,也為解決活動的難點目標打下基礎。)

師:我們一起跟着健身教練做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動作是我們沒有做過的呢?(點擊課件,出示全部分解的八個動作把幼兒沒有進行模仿過的動作進行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的回憶進行動作分解學習。課件從單個動作展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模仿。在此環節中,課件的特點是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自由地切換動作畫面,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

師:小朋友們和兔斯基教練學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教練

完整地表演一次吧。(配上音樂,幼兒完整欣賞律動)

師:接下來輪到小朋友們表演給教練看了。(幼兒配樂律動,在這個環節中是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並進行律動,由於前一個環節中,教師與幼兒對動作進行分解學習,且每段動作也進行了單獨的合樂律動,幼兒會掌握地比較好。通過再次欣賞,課件也直觀地展示了樂句與動作變化的關係,對幼兒起到暗示的作用,是活動難點得到解決。)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除了教練教我們的這些動作,還有哪些動作也可以鍛鍊身體呢?我們一起來動一動,做一做吧。

(根據幼兒的想象,創編動作,並配樂律動。在引導幼兒根據樂曲創編動作的時候,我注意活動中我的體態語言,注意了幼兒情緒調整。)

五、教師小結並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做健身操

師:我們今天跟兔子健身教練學會了很多本領,讓我們的頭、肩膀、身體都跟着音樂跳起了舞,那你想和兔子健身教練一樣也來當一回小教練嗎?想的話請你趕快去找一位客人老師教她一起跳這個健身操。(這時我只播放音樂,讓小朋友們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第3篇

這節活動選自《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小班第八主題《花兒的世界》中的一個活動,名稱為《趣味的節拍》,此刻節拍是音樂課的一個重要體現,孩子們喜歡唱歌,喜歡拍手,可是卻不明白歌曲的拍子如何打出來,為了讓孩子進一步瞭解節拍的打法,依據小班孩子年齡的特點,設計了本節活動《趣味的節拍》。

依據小班孩子年齡的特點,這次活動設計了認識四二拍、學習四二拍的強弱規律、用肢體動作感受節拍、為歌曲伴奏、經過這幾步,讓孩子瞭解四二拍的打法,並完成活動的預設目標。

本環節以欣賞圖譜的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並認識四二拍。

本環節是一個活動的延伸,在區域活動中去學打更多的音樂節拍。

本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突顯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瞭解並學會四二拍的打法,並瞭解四二拍的規律,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幼兒建立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課堂氣氛很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請評委教師多提寶貴意見。

第4篇

??説教材:《漢語拼音h》,本課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分別是:第一部分由圖畫引出聲母h的發音和字形。第二部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學習兒歌。

??説幼兒:我班共有28名幼兒,有些上過中班,有些未上過中班,部分兒童能夠認讀聲母h,普遍對於聲母的發音的方法掌握不夠好,有的字母書寫不規範,因此針對幼兒的學情,我將在教學設計中給出相應的對策,來幫助幼兒來進行矯正。

(3)情感目標:讓幼兒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收穫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重點:掌握h的發音難點:能用標準的佔格正確書寫h教具準備:拼音h的卡片,圖片,。

(一)教學流程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幼兒的學情,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學前班小朋友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遊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幼兒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如:在課堂上讓幼兒開火車拼讀音節,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於樂,使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

幼兒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幼兒,讓幼兒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要放的`放。採用“先扶後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如:在教學與單韻母拼讀的時候,我先領着幼兒讀,當幼兒基本掌握髮音方法後,我通過“噹噹小老師”的形式鼓勵幼兒來領讀,這不僅讓幼兒潛能得到發揮,讓他們的自信得到飛揚,而且他們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願望。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幼兒創設一種語言環境,讓幼兒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學習音節,如:當學完了聲母相應的音節後,讓幼兒用這些音節組詞,造句,還通過讀兒歌幫他們進行鞏固強化,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幼兒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樑。這樣他們才會學得更主動、更快樂、更有信心。

第5篇

在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中,本單元起着決定作用。(生產決定着消費、分配與交換,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勞動者是生產的微觀主體之一,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與就業狀態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生產力的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靠千千萬萬勞動者的共同努力,當然包括現在的在校中學生,未來的勞動者與建設者。創業精神、正確擇業觀念的培養對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是有重大的意義的。

①識記勞動光榮、就業的意義;勞動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勞動者維權的途徑。

②理解在我國國情下,正確認識勞動的作用和意義;正確就業觀的內涵。

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應如何選擇職業;作為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本框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勞動和就業時,使學生具有就業形勢的分析能力,能夠解釋市場經濟中為什麼存在失業現象,能夠分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就業問題。通過實例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應樹立什麼樣的就業、擇業觀;在法制國家,應如何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有利於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

②使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為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而努力。

針對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課案立足於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及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重視就業問題的探究,強調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教學的整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1、學情分析:學生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對消費與生活的關係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由於消費與學生的生活關係密切,所以學生對第一單元的學習稍容易些,而生產往往具有隱性因素,對於勞動與就業,以及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學生還處於不全面的感性認識階段,缺乏理性認識,更沒有理論高度。因此,相對於第一單元來講,第二單元有更大的挑戰性。但同時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性,不能以想象的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

2、心理分析:學習對象為90年代的高一學生,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慾強,綜合能力不錯,且富有朝氣,對本課學習感興趣。因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讓其分析、理解、掌握知識點。

3、學法: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本以及收集相關材料);課堂中聽、思、議、説相結合;課後複習、總結、作業和進一步研究性學習。

2、教學手段:藉助多媒體教學,利用電腦演示,採用動畫效果讓學生更直觀感受。

大學生畢業了,很高興的去參加招聘會,在面臨擇業標準的選擇時,出現了兩扇門,第一次,月薪3000以上和月薪3000以下,他進了第一扇門;第二次,穩定和不穩定,他進了第一扇門;第三次,體面和不體面,他又進了第一扇門;第四次,前景好和前景一般,他還是進了第一扇門。結果呢?由於要求太高,沒有符合他的工作。這則動畫説明了什麼呢?學生思考。

這反映了當前大學生的普遍心理,要求太高,這也是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那麼到底應該樹立什麼的就業觀才是正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新時代的勞動者。

播放一曲《勞動最光榮》之歌,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髮散思維還有哪些古今中外的名言是説明勞動光榮的,以此探究出勞動的意義。

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以組為單位,推舉代表發言。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開闊視野寬廣,學生通過蒐集事實證明結論,而不是教師把結論強加給學生,是學生在自我探索基礎上,通過梳理學生認知結果來證明結論,使學生感到一種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悦。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是學生中的一員,這種成員型和合作式是目前比較適合學生的

學習方式,可以改變學生過去被動學習狀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這種方式也融洽了師生關係,課堂氣氛活躍,受到學生歡迎,教學效果非常好。

牽引學生三維思考的角度,這也是思考的方向,多角度發散思維。探究歸納出從三個角度:

①從個人角度來説,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有利於實現勞動者自身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②從國家的角度來説,就業是民生之本,而且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的勞動就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的發展。

③從人類社會的角度來説, 就業使得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

多媒體顯示:就業形勢、國際失業率比較,招聘會爆滿等資料。

學生活動一之小辯論: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主要靠誰?

通過辯論讓學生對就業形勢嚴峻有進一步的體會,並領悟出勞動者個人轉變觀念的重要性,以此導出要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課本第48頁的七嘴八舌話就業期望,讓學生討論他們有什麼樣的擇業標準呢?

①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這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調動每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

有哪些人是靠自己的自主擇業取得的成功,讓學生競相各抒己見。然後舉出羅福歡的事例。

②競爭就業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競爭,實現自主擇業。在市場競爭中,只有那些勞動技能高、敬業精神強的人才能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才能獲得更優厚的報酬。

第6篇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綜合活動《小熊嘟嘟迷路了》,這個活動是我根據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袋鼠》大班9月份中“sos小超人”這一主題,自己創設的,與主題緊緊相扣的、與幼兒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養了幼兒的理解力、創造力、又培養了幼兒想象力,還增強了幼兒日常生活安全意識的一個綜合活動。我將從教材、學情、活動設計、活動目標、活動重點,難點、活動過程、活動方法、活動總結等八個方面加以説解。

?小熊嘟嘟迷路了》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甘肅省幼兒課程資源包中9月份第22頁“製作表情小圖書”這一主題而創設。

大班幼兒基本已經在五歲以上,從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而言,非常明顯,我所保教的大班有47名幼兒,從日常活動觀察,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符合這以綜合活動的設計,並能順利進行。

設計《表情與心情》這以綜合活動的設計,首先符合教材9月份幼兒活動主題“我很快樂”,並在活動中,讓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動手製作表情小圖書,貼表情小人,觀察表情小人的面部特徵。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善於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讓幼兒在動中學思考,在做中求知識。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讓幼兒説出圖片中的人物、情節、角色以及判斷他們之間的關係,能創編出故事的結尾,鍛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讓幼兒知道迷路後尋找家長的方法,以及與家長出門要緊跟家長或拉着家長的'手。

3、幼兒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得到幫助及別人所獲得的快樂情感,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1、活動重點:讓幼兒觀察圖片創編故事、理解故事情節,表演故事。

1、實景和談話導入環節,以幼兒園聽課的老師為實景。

(小朋友們今天這麼多新老師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來看我們可愛的小寶貝們,你們高興嗎?那麼和老師一起拍拍手歡迎下)2課件展示環節,做遊戲《可愛的表情小人》

2、出示鏡子,讓幼兒扮演笑臉,哭臉,啟發幼兒觀察自己的表情的變化。

教師發問:小朋友們你們仔細觀察過自己的表情嗎?那麼想象怎樣才能觀察到自己高興時的表情,生氣時的表情(鏡子)嗎?

(1)讓幼兒觀察課件和圖片中表情小人的特徵,老師指導。

(2)板書簡筆畫表情小人明顯特徵,點名幼兒回答。

(3)引導幼兒觀察面部,眉毛,眼睛,嘴巴等處的明顯變化。

4、製作表情小圖書環節(動手操作)。給幼兒每人發三四張小白紙或彩紙,指導幼兒一起做表情小人小圖書,用彩筆圖畫。裝訂成小冊子。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獎勵教育結合,鼓勵幼兒養成動手習慣。

5、兒歌聲韻環節(自編兒歌)小眼睛眯眯,小嘴巴翹翹,眉毛兒彎彎,我是小太陽,整天笑哈哈呀笑哈哈小眼睛睡着了,小嘴巴厥起來,眉毛下面淚嘩嘩,愛哭不是乖寶寶。小眼睛瞪起來,小眉毛豎起來,小牙咬的吱吱響,生起氣來真不好。小眉毛兒彎彎,小眼睛圓溜溜,小嘴巴圓圓,森林裏來了,一隻大老虎,真害怕呀快快跑!我是乖寶寶,整天開心笑哈哈哈呀笑哈哈!

6、課外擴展環節(我是表情小判官)1聽老師講故事,讓幼兒猜猜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並翻自己的小圖書。

(1)小明每天上課都做的端端正正,每節課老師都獎勵他小紅花。猜猜小明心情?

(2)一天,豆豆起牀後,不喜歡洗臉,刷牙,被媽媽批評了一頓?

在故事中穿插幼兒教育知識,以及日常行為習慣。鼓勵幼兒做一名開開心心的小寶貝或微笑寶貝。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教法有:

1、實景教學法在活動導入環節,以在場的實際情況,引導幼兒進入角色,例如:今天有真麼多老師來看我們小寶貝,小朋友們,你們高興嗎?

2、多種感官參與的直觀教學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製作小圖書和貼表情小人環節,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做一做等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

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3、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

我在表情小人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第7篇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教育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教育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主題教育活動目標:幼兒通過本主題教育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教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説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本次教育活動是一個綜合教育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教育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説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在整個教學教育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教育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教育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通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教育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教育活動準備:教育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教育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教育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教育活動性 ,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教育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説、敢説"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着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 "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説,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説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説。多感官參與的教育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通過遊戲教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着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綱要》指出:“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老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着 “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 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説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聽的聲音。

此教育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教育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件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説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8篇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中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引導幼兒區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1、教具:自制的“石路”上面畫有大小不同圖形“土坑”若干

2、學具: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卡片若干,幼兒人手一個小塑料筐。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創設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鋪石頭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會區分異同。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石頭的顏色和形狀,達到鞏固和比較各種形狀特徵的目標。

4、遊戲法:“富教育於遊戲之中”是《規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遊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本次活動中,以“遊戲”貫穿活動始終,遊戲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條主線,讓幼兒在撿石頭——鋪石頭——踩石頭的一系列遊戲來達到預設目標

5、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鋪石頭”中滲透了方位詞教學及社會情感教育等等。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小朋友鋪路,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來認識幾何圖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設撿石頭鋪路的情景一下子抓住幼兒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帶領幼兒撿“石頭”,引導幼兒觀察“石頭”的形狀,並通過交流發言,做分類遊戲等多種方式來複習鞏固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特徵以及常見顏色的掌握。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鋪石頭”的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內容。《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真正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讓孩子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來鞏固對圖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掌握。

在孩子們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難點問題——有些坑找不到相同形狀的“石頭”來填,並及時拋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得出結論——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同時也培養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我一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這三次操作活動每次的'藥企業和難度都不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線條清晰,利於孩子逐步深入的仔細觀察和主動探索。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動靜交替,切合幼兒年齡特點。中班幼兒的專注時間一般在25——30分鐘左右,在三次操作活動後,我特意安排了這個音樂活動,讓孩子在輕鬆活潑的音樂中跳一跳,蹦一蹦,搶一搶,放鬆心情,活躍氣氛,而且也再次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和掌握。

一次活動的結束不代表這次內容的終結,幼兒的知識要經過多次反覆的鞏固和聯繫,要不斷的積累和深入。一次活動後,我們的教具和學具也還有大量的再次使用空間,所以我請孩子們把材料轉移到活動區,在那裏感興趣的孩子們還可以接着探索形狀的奧祕。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幾何圖形,能詳細地説出各圖形的區別,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組合和轉換關係,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嘗試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