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4篇 幼兒園大班説課稿: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15K

本篇文章將為您提供一份關於幼兒園大班説課稿的內容參考,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更好地準備和備課,提高教學效果。在這份説課稿中,我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方面進行詳細説明,希望對幼兒園大班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4篇 幼兒園大班説課稿: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第1篇

動物是孩子們樂於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冬天到了,人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動物們不怕冷嗎?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在進行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以"動物過冬"為切入點,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索慾望,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大班幼兒對動物的特徵、生活習性等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大班幼兒發展水平和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不同於人類的過冬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滿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根據《綱要》中科學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教育已有經驗水平,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讓幼兒瞭解動物的過冬方式以及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及啟發性提問,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活動的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了電教法、討論法、觀察法、啟發提問法、操作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克服了教師傳統的説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快樂中習得經驗,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樂於探索的習慣。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感覺怎樣?"(冬季,天氣很冷)

冬天到了,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還有呢?(安裝取暖設備、開空調)除了剛才説的,我們還可以怎樣就不覺得冷呢?(跳繩、跑步、拍球、)。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過冬方法,真聰明。

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等方式抵禦寒冷,那麼動物朋友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

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記一記"的方法,讓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慾,達成第一個教育目標。

(1)"猜一猜"。根據幼兒的猜測,出示ppt兩種動物,總結講述動物的過冬方式。

(2)"看一看"。播放課件,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動物們其他的過冬方式。

(3)"記一記"。幼兒合作完成"動物怎樣過冬"的記錄表。

幼兒思維離不開具體的事物形象,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了幼兒瞭解動物的過冬方式,激發了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從而也瞭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看"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教師和幼兒共同回顧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正如新《綱要》所指出:"語言教育應該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本環節通過操作卡的出現,不僅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而且加深對動物不同過冬方式的瞭解,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目標。

比如:冬眠過冬:蛇、烏龜、青蛙、熊(刺蝟);遷移過冬:大雁、小燕子(丹頂鶴);加厚皮毛或羽毛過冬:鹿、老虎、兔子、(雞、鴨、貓、狗、小兔子、狐狸);儲存食物過冬:螞蟻、蜜蜂、(松鼠);躲藏過冬的有:蒼蠅、蚊子;讓卵過冬的有:螳螂、蝗蟲

1.學一學:教師出示操作卡,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來表現其過冬的方式。

2.幼兒手持動物圖片,找到動物過冬方式相似的夥伴後,送他們到過冬的地方。

這樣的遊戲,不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體現了幼兒合作的精神,而且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1.益智遊戲《拼圖》:幼兒自由結伴拼出動物圖片後,送其到相應的過冬地方,通過這一環節拓展幼兒思維。

2.在圖書角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供幼兒查閲,支持並推動幼兒繼續探索動物的過冬方式。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大班4篇 幼兒園大班説課稿: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第2張

第2篇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___好!(曾經有同學對我的名字這樣解釋道:“樹林裏有香水”,我覺得樹林裏應該是有花香的味道才對—鳥語花香,玉樹瓊林。xxx就是我,我的名字就叫xxx。)我來自教育科學系的一個讓我們迴歸快樂童年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我將從以下七個板塊來分析此次

四、説教法學法 五、説活動準備 六、説活動過程 七、説活動延伸

一、説設計意圖:(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説設計意圖-第一,第二,)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

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興趣,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是科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教育要求。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

行科學學習,再結合着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所以我設計的是幼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通過讓孩子親身體驗,親自觀察探索,對風有初步的瞭解和認並嘗試製造風,以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並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分享。(以上是我對設計意圖的分析,闡明瞭設計意圖,接下來根據設計意圖來看第二個板塊—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結合着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 試着感受風的大小、探索和判斷風的方向,並嘗試製造風。

(根據《綱要》,以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奧妙,為幼兒提供觀察、

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2、 初步瞭解風的利與弊,辯證地看待問題以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

(根據《綱要》,以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其認識能力。)

3、 學會與同伴合作,並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髮展特點,這個時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即與人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識。)

(有了目標便有了前進的方向,下面來我們來看第三個板塊—説活動重難點)

重點:(重點的依據是隻有初步的瞭解才能嘗試着去做,才能理解和掌握。正如蒙台梭利所説,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所以重點是)對風的初步的瞭解與認識,嘗試製造風,以培養認識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難點的依據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孩子沒有基礎知識,對一些抽象的東西無法理解。所以難點是)初步瞭解風的利弊,在合作中進行交流學習。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如果想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提升,那麼就要有一個正確的適合孩子的方法,所以我們來看第四個板塊—)

一)説教法:(根據《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動手動腦主動探究的過程,所以我採用以下教法:

1、提問法:通過提問引起孩子的思考然後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孩子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去探索,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

3、集體討論法:針對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孩子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

二)説學法:(根據《綱要》指導要點,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教師要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所以活動中涉及的主要的學法是:

2、實驗法:通過實驗,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3、討論法:培養孩子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從小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前面我想大家分析了活動的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的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接下來似乎該進入活動的過程了,但是,如果想要活動能更順利的進行,必須要先有充分的活動準備。所以接下來是第五個板塊—)

(首先,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認識自然環境,初步瞭解自然與自己的關係,所以首先是)

1、 知識經驗準備:1)孩子每天記錄天氣狀況並着重關注與風有關的內容;

2、 物質材料準備:1)吹風機、打氣筒、氣球、羽毛、扇子、紙板、風車等;

3、自然環境準備:既然是探索風的奧祕就要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活動的目標是通過活動的過程來實現的,過程是一個活動的存在方式和展開形式,下面我要具體來説第六個板塊—)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要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在這個活動中我突出重點,把握難點,最大限度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所以活動過程我講從以下三塊來説:(一)説活動導入,(二)説活動展開,(三)説活動總結

根據《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採用的是自然導入法,以激發孩子對接下來活動的興趣。

例如,老師:“孩子們,過幾天我們就要出去旅遊了,大家都應該非常關心天氣情況,那麼誰最勇敢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近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進行設問。例如,老師:“南風2—3級,我們是怎麼知道有風的呢?”

(孩子可能會根據以往的經驗説: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舞等。為了讓孩子證明自己的説法,剛好帶孩子去户外進行觀察探索)(所以接下來重點説第二塊活動展開”)

(二)説活動展開(我主要從以下三點來説活動展開)

?綱要》要求,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並學會跟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所以接下來我採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寶寶,你們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讓幼兒用圖畫或者幼兒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分類板上,進行集體討論後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體現了本活動的活動目標。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們對風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根據《綱要》並結合活動目標,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首先我將採用教法一提問法引導孩子到户外進行觀察探究以證明前面討論的結果。例如,

(老師:“天氣預報説今天是南風。‘南風’這是什麼意思呢?”(南風就是從南邊吹來的風)“那我

然後採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帶孩子到户外可以觀察也可以動手操作。例如,

觀察:柳條擺動、紅旗飄揚; 動手:讓把孩子羽毛或氣球放在地上,讓其隨風飄動。

(在對風做了初步的瞭解後,鼓勵孩子在經過討論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風的方向)

(根據《綱要》指導要點:學習科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並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學會交流與分享。所以接下來的活動是--)

(1) 《綱要》指出,科學活動首先要激起孩子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所以我將採用教法一提問法。例如,老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説呀他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大家看看他是誰呢?dadadada(拿出風車)咦!好好的風車為什麼轉不起來呢?”

老師:“沒有風,那我們能不能製造點風呢?”“那我們怎麼製造風呢?”

(2) 根據《綱要》指導要點,接下來帶孩子去活動區,開始讓孩子自己動手尋找製造風的材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靈活的動手能力,培養合作意識。也很好地體現了活動目標。

(3) 採用教法二活動探究法,鼓勵孩子主動探究,用各種方法嘗試製造風,例如,有的孩子用扇子扇,有的孩子用吹風機吹,等等

(4) 經過操作試驗之後,讓孩子與大家分享各自採用的製造風的方法。

(依據:活動過程是一個完整活動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進一步鞏固活動的內容,突出活動重難點,所以要對活動過程進行一個總結。下面我來説第三塊—)

主要是與孩子一起回顧活動的內容及過程,加深孩子對活動的印象。例如,

“我們已經知道風是存在的,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以孩子集體回答為主,加深孩子對風的瞭解與認識。)

“哦,剛才我們在操場上看到:柳條在擺動,紅旗在飄揚,?(與小朋友一起回顧,讓孩子對風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小朋友剛才還嘗試了許多製造風的方法,有:用扇子扇,用吹風機吹?(與小朋友一起回顧,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掌握製造風的方法。)(以上這是我對活動過程的分析,最後我們來看第七個板塊--)

根據《綱要》的教育要求,要鼓勵孩子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分享,也為了把握好活動的難點,結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及其心理特點,我設計的活動延伸是:

老師對孩子的表現先進行簡單的總結評價,然後引出討論話題。例如,

老師:“今天你們呀想出了很多製造風的方法,有的用紙板扇,有的用吹風機吹等等,你們的小腦袋真聰明!”“那,小朋友你們喜歡風嗎?為什麼呢?”(集體討論交流)

(一定是有的小朋友喜歡有的不喜歡,讓孩子們討論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通過與夥伴的交流分享瞭解風的利與弊,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形成初步的科學思維意識。)(好,這是我對活動延伸的簡單介紹。)

以上這七大板塊就是我對本次説課課題(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探索風的奧祕》)的分析。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第3篇

我班幼兒年齡普遍在3―4歲左右,思維呈現出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由於小手肌肉組織發育還不夠完善,因此,活動性較弱。利用幼兒對周圍的聲音感到新鮮好玩的現象,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聽覺、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1.本活動的目標是啟蒙教育,主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活動過程有趣、形象,利用擬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和操作的積極性。

3.分組活動、綜合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而難易適中、動靜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兒在上自信心的發展,獲得成就感。

1.操作法:為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我採用了操作法,在適當的要求下,發展幼兒動手能力與觀察力,體會探究的樂趣。

2.遊戲法:“遊戲”是低齡幼兒活動的最佳方法,教師在遊戲中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興致勃勃,從而寓教寓樂。

活動準備:前期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會聽一些獨特的聲音。教具遊戲的準備──沙子、小石子、小鐵片、黃豆、卡通空八寶粥罐若干;舞曲音樂。幼兒活動準備──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1.通過可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幼兒大膽放手操作,以此體會操作的快樂。

2.在有趣的遊戲情景中,讓幼兒去探索,從而發展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

首先,通過認識新朋友──漂亮可愛的罐寶寶,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其次,通過操作活動“喂寶寶”嘗試自己製作響罐。這樣的設計,幼兒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使每位幼兒都有了動手機會和表現,在猜想活動中,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猜測、去思考,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最後,在户外活動中,深化主題,愉快的結束活動,使幼兒意猶未盡的渴望再次的活動。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出示並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並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啟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麼,並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束部分:幫罐寶寶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動:將幼兒製作的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為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為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並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為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遊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第4篇

我們都知道,動物是孩子們的好朋友,不管是可愛的小兔子、小雞、小鴨;善良的小馬、小羊;兇猛的老虎、獅子……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特別是小班幼兒對動物更是充滿了好奇,因為那裏有他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動物朋友。為了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愛動物的情感,讓幼兒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這些動物,我班進行了主題活動《動物王國》。在活動中,發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孩子們在玩抓尾巴的遊戲。這時,劉其昕小朋友抓到一條尾巴説:“老師,看我抓到一條大灰狼的尾巴。”聽到劉其昕的話,有幾個小朋友也參與到其中,紛紛説:“不對,這是小猴子的尾巴。”“這是小兔子的尾巴。”這是孩子對事物的想象,是其創造性的表現,也充分體現出幼兒對動物的喜愛。見他們對尾巴這麼感興趣,我特意找來了一張他們認識的動物尾巴圖片,請他們説説這是誰的尾巴,説什麼的都有,其實這是他們都認識的小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體分開後,他們就不認識了。

以前在認識動物時都是通過整體進行認識,他們看到一張完整的動物圖片時,能很快説出是什麼動物,但是將動物分割開來變成一小部分時,就不認識了。這説明幼兒對動物的觀察只是整體觀察,並沒有觀察到部分,對動物的整體形象和細節考慮不全面。那麼,如何讓幼兒更細緻、深入地觀察和了解動物的外型特徵,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呢?針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本次活動。

如今,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注重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的好奇心、求知慾、探索欲和熱愛科學的情感。所以,根據這一要求,我將本次活動目標指定如下:

1、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慾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2、能從動物的局部判斷出是哪種動物,並能合作將動物完整的拼出來。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根據制定的目標,選擇相應的內容也是置關重要的。確定了活動《猜猜它是誰》,還要結合我班幼兒的具體情況。我根據主題活動《動物王國》裏的內容,結合本次活動,收集相關的遊戲材料,巧妙地將一些幼兒認識的動物設計在遊戲轉盤中,並將這些動物分割成二至四塊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拼圖,讓幼兒通過這些分割圖推斷出是哪個動物,及在拼圖遊戲中讓幼兒掌握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使幼兒在遊戲中能積極參與科學探索活動,增強求知慾,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提高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本次活動重點是: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慾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我在設計本次活動中,採用了以下方法:運用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觀察法也是幼兒探索科學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直觀、生動、具體地認識事物,提高幼兒感官的綜合活動能力。利用拼圖遊戲,將動物的整體圖片拆開,分成若干片,再讓幼兒拼完整。操作法,提供給幼兒合適的材料,讓幼兒在自己的活動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教師運用幼兒喜愛的遊戲形式,使幼兒在遊戲中進行科學探索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大森林的場景中。引導幼兒觀察大森林的場景:“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裏漂亮嗎?裏面有什麼?”讓幼兒通過觀察,增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通過提問:大森林是誰的家呢?直接導入課題,給孩子一個已有經驗的回憶,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動物名字,加深幼兒對動物的印象,激發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並使幼兒瞭解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下面內容奠定基礎。

轉盤上是一些幼兒認識的動物的頭部圖片,教師出示大轉盤,請幼兒自己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指針指到哪個動物,並説出動物的名字。該遊戲的難度不大,動物的特徵明顯,易於每一位幼兒的獨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能針對動物的頭部進行推斷動物名字,初步學習推斷的方法,瞭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幫助老師瞭解幼兒對動物的認識程度。將枯燥的認知活動轉變成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掌握知識。

請幼兒將老師藏在大森林裏的動物部分圖片找到,這些動物並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動物的身體、有的是動物的腳、有的是動物的頭。在找到後,還要推斷出它是誰,然後告訴大家自己找到了什麼動物。通過幼兒的尋找活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以及喜愛科學活動的情感。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通過講述自己找到的動物,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將動物的完整圖片展示出來,讓幼兒通過自己手中的部分動物卡片找出相應的動物圖片,進行對應擺放,瞭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

請找出相同動物圖片的小朋友,合作將動物的部分拼成一個整體的動物。通過操作活動,能觀察到動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徵,並能相互配合進行拼圖,將動物圖片拼完整。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嘗試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人手一份動物拼圖,能獨立將拼圖完成。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兒對動物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