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學習楊衍忠心得體會推薦4篇 楊衍忠學習指南:知識的法寶,智慧的鑰匙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楊衍,字衍忠,又名楊時,是明代著名文學家。他以其紮實的學識和卓越的才華聞名於世。他的作品廣泛涉及文學、詩詞、歷史等多個領域,深受後世學者和文人的推崇。通過學習楊衍的作品與思想,我們可以深刻認識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學習楊衍的心得與體會吧!

學習楊衍忠心得體會推薦4篇 楊衍忠學習指南:知識的法寶,智慧的鑰匙

第1篇

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原物化探高級工程師楊衍忠的感人事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道後,在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採訪組也專程趕赴江西採訪。在詳細瞭解了楊衍忠的典型事蹟後,採訪組人員感歎地説:“老先生的儉樸、嚴謹和工整感人至深,這不僅是物質的食糧,更是精神的食糧。他的事蹟內涵豐富,讓人震撼。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是江西地礦的驕傲,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驕傲、知識分子的驕傲。”這一席話,無疑抓住了宣傳報道楊衍忠典型事蹟的目的與真正意義。

有的人退而不休,甚至比退休前還更加忙碌,贛南地調大隊高級工程師楊衍忠就是這樣一個人。1993年退休後,他20年來一直堅持在家中編撰《江西南部18個縣(市、區)地質、物化探礦產信息卡片》,幾乎足不出户,很多人認為他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兩耳不聞窗外事,純粹是書呆子一個,早就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直到他臨終前突然提出來,要把畢生心血無償獻給黨和國家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對黨的忠誠,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他的信仰高地,像他的600萬字文稿,厚實而崇高。

把楊衍忠同志的事蹟展現出來,把他身上凝聚的那種看似無形卻藴含着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強大能量的精神傳播到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進而把它和每個時期湧現出的時代精神匯流成河,成為一個國家的民族之魂、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成為地勘行業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的力量之源,成為我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大的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的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在當今思想觀念價值多元、多變的條件下,以身邊的先進典型凝聚的先進文化來主導社會潮流,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鮮活的人格魅力,不僅可以創造出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寶貴經驗,成為對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羣眾進行教育的好教材,還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風氣的形成,激勵人們為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隊退休辦於6月27日上午召開了全體退休黨員大會,收看了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蹟報告會。觀看之後,感人之深,催人淚下。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六十年代初,我曾和楊衍忠同志在一起工作過兩年多,他年輕時就虛心好學、工作嚴謹、待人熱情。看過他的典型事蹟後,給我上了一堂感人之深的黨課。好幾年沒有聽到過地質戰線上老同志這樣的感人事蹟。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一是向楊衍忠同志學習無限對黨的熱愛和忠誠,他無愧於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值得我們學習。 二是向他學習盡職盡責、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大形象和偉大的精神。他的身體不太好,體弱多病,忘我的工作使得生活上飢一頓飽一頓。可是,他常年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奮力疾書,終於向黨向人民交出一份價值非凡而長達600萬字的地質文稿。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是向他學習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崇高精神,學習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他的先進事蹟不僅是物質食糧,也是精神上的食糧,必將對青年一代地礦人產生激勵和深遠影響。

學習楊衍忠心得體會推薦4篇 楊衍忠學習指南:知識的法寶,智慧的鑰匙 第2張

第2篇

楊忠,隋朝太祖皇帝(追尊),隋文帝楊堅之父,西魏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代北武川人,小字奴奴,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北魏將領,少年楊忠本該有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北魏末年的六鎮大起義徹底改變了這位小奴奴的人生軌跡,使他飽嘗了離家之苦,去國之痛。父親楊禎本是北魏建遠將軍,因討伐叛賊鮮于修禮(懷朔鎮兵)而戰死沙場,楊忠隨難民潮顛沛流離,客居山東泰山,即使如此,生活也沒有平靜下來,南樑出兵北魏,攻佔了楊忠所在的地區,楊忠又被擄掠到了江南,一呆就是五年,不知南朝的芳草羣鶯有沒有留住青年楊忠的心,反正當客居樑朝的北魏皇族元顥在樑朝陳慶之將軍的護送下回到洛陽時,楊忠以直閣將軍的身份(被元顥所封)正在元顥的部隊之中,元顥當初為北海王,因與北魏權臣天柱大將軍爾朱榮不和,索性投奔樑朝,梁武帝見他可用,便扶植他另立魏朝,派兵護送入洛,與原來的北魏爭奪領導權,楊忠隨之參加了與爾朱榮軍隊的作戰,與他交戰的對手中就有未來的同僚們(西魏的將領們許多曾是爾朱榮的部下),元顥好景不長,皇帝沒做多久,很快就被爾朱榮擊敗,元顥在逃亡途中死於非命,陳慶之削髮為僧,隻身遁回江南,楊忠卻成了北魏軍隊的俘虜,爾朱榮的同族兄弟爾朱度律見楊忠身材魁偉,相貌出眾,武藝絕倫,是當兵的好材料,就收歸帳下成了一名統軍,在爾朱軍隊中,楊忠遇到了一生的摯友獨孤信(後來兩人成了兒女親家),獨孤信早已在爾朱軍中聞名,在破葛榮的戰役中,獨孤信曾經匹馬單槍,出陣挑戰,生擒敵將袁肆周,大出風頭。加上人長的帥氣,穿衣打扮與眾不同,被軍中稱為“獨孤郎”,楊忠來到獨孤信手下,跟隨獨孤信轉戰南北。北魏分裂後,楊忠隨獨孤信加入西魏陣營,與高歡控制的東魏軍隊作戰。西魏初期,關中人少地瘠,抵抗之力有餘,還手之力不足,荊州被東魏所佔,荊州刺史賀拔勝不得已南下投奔樑朝,西魏復令獨孤信率軍收復荊州,獨孤信以楊忠、康洛兒、元長生三位將軍為前鋒,突襲荊州城,三將率軍來到城下,喝叱守門軍士:“現在我大軍已到,城中又有內應,你們要想活命,還不快走!”守門軍士一鬨而散,三將鼓譟入城,東魏軍被震懾,沒有人敢於抵抗,東魏刺史辛纂被斬殺,荊州歸於西魏之手。戰事並沒有由此停息,時隔半年,東魏派將軍高敖曹、侯景再攻荊州,高敖曹馬槊絕世,侯景狡猾多計,皆為當時名將,獨孤信敵不過,與楊忠一同投奔樑朝,荊州復為東魏所得。

楊忠又一次來到江南,過了三年的羈樑生活,梁武帝重視北朝來歸的將領,待遇十分優厚,賀拔勝、獨孤信、楊忠對此是很感激的,西魏大統三年,梁武帝應賀拔勝的請求,決定放三將回歸關中,並親自餞行於南苑,賀拔勝自此以後,每當遇到向南飛的鳥兒都垂弓不射,以報梁武帝知遇之恩。三將回到西魏首都長安後,不但沒有受到叛國的處罰,反而加官進爵,更受重用,賀拔勝官居太師(三公之首),獨孤信為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楊忠也遇到了一位英主,那就是西魏丞相宇文泰,宇文泰見楊忠生得美髭髯,相貌威猛雄壯,十分喜愛,便召到自己的帳下聽用。從此,楊忠開始了新的征程。幾次三番的俘虜生涯和客居異國的經歷使楊忠鍛煉出了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在以後的戰爭中屢屢表現出色。

楊忠歸西魏後經常跟隨宇文泰狩獵於龍門,他能夠獨自捕捉猛獸,左臂夾住獸腰,右手拔掉獸舌,宇文泰見了也歎其勇敢,北朝語稱猛獸為掩贍(一説是揜於),便以此名作為楊忠的字,楊忠逐漸升遷為徵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在東西魏的河橋大戰中,楊忠與五位壯士擔任守橋之責,敵人見其勇猛,不敢進逼。邙山大戰中,又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因功升車騎大將軍,任都督朔燕顯蔚四州諸軍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景亂樑,逼死梁武帝,南朝力量削弱,宇文泰決心趁機開拓疆土,任命楊忠為都督三荊二襄二廣南雍平信隨江二郢淅十五州諸軍事,攻取了樑朝的齊興郡和昌州。樑朝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雖然歸附西魏,仍有異心,楊忠使了個疑兵之計,他在樊城搞了一次軍事演習,命令兩千名騎兵不斷變換旗幟來回交替奔馳,蕭詧登樓遠望,誤以為有三萬軍隊,遂不敢有二心。樑朝並不甘心丟失疆土,樑司州刺史柳仲禮率軍進攻襄陽,留部下馬岫守安陸城,宇文泰知道後派楊忠南伐,攻克隨郡,包圍安陸,柳仲禮聞聽,馬上回師安陸,楊忠手下將領擔心一旦柳仲禮援軍到達,難以攻下安陸,請求立即攻城,楊忠分析説:“敵人憑城固守,短期很難攻下,我軍容易腹背受敵,不是良策,南人擅長水戰,不善野戰,仲禮回援安陸,我半道而襲,敵人趕路疲憊,我軍士氣正旺,一戰可勝,安陸則不攻自破,其他諸城也可以傳檄而定了。”這就是兵家常用的圍城打援之策。楊忠挑選兩千精騎,銜枚夜進,於淙頭與柳仲禮部遭遇,楊忠身先士卒,擒獲柳仲禮,全部俘虜了柳仲禮的部隊,安陸守將馬岫知道柳仲禮被擒,不戰而降,安陸遂破。楊忠又連陷數城,盡取樑朝漢東之地,進爵陳留郡公。

西魏恭帝初年,宇文泰又策劃了一次大規模的遠征,目標是梁元帝蕭繹所在的江陵,江陵地處長江中上游,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地勢險要,物產豐饒,文華薈萃,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次西魏派出了豪華的將領陣容,由柱國大將軍於謹為統帥,中山公宇文護(宇文泰侄兒),大將軍楊忠、韋孝寬,驃騎大將軍王傑等輔之,興兵五萬,直撲而來,此時樑朝精兵猛將遠在長江下游,江陵空虛,蕭繹急忙向在建康的部將王僧辨求援,王僧辨不愧是名將,他想出了一招圍魏救趙之策,準備抄西魏軍的後路,斷其糧道,可惜這只是美好的設想,由於路途遙遠,江陵很快失陷,此計劃沒有能夠成功實施。於謹進兵迅猛,先令宇文護和楊忠佔據江津,切斷江陵與樑朝東部的聯繫,阻止援軍西來,樑軍將長刀綁於大象鼻子上向西魏軍衝鋒,楊忠以箭射大象,大象受驚,嚇得掉頭跑散。宇文護又攻克武寧,俘虜太守宗均。蕭繹命令環繞江陵城豎起六十餘里的高大木柵,以為藩籬,戒備森嚴,阻擋西魏軍前進,這種木柵對於西魏騎兵的防禦還是很有效的,西魏派步兵進攻,欲翻柵而過,柵內防守的樑軍使用長矛向魏軍亂戳,進攻的魏軍多被刺死,損失慘重,於謹命令王傑以箭射之,柵內守軍應弦而倒,魏軍藉機再次進攻,翻柵而入,勝利進軍,於謹高興的對王傑説:“成我大事的,就是公的神箭啊!”王傑因為作戰勇猛曾被宇文泰譽為“萬人敵”,此次又當是奇功一件,於謹令部眾縱火焚柵,烈焰將柵內數千民居燒燬,西魏騎兵蜂擁而入,已到江陵城下,西魏軍日夜攻城,樑朝大將胡僧佑戰死,這時城內有人偷偷打開西門,迎接西魏軍入城,蕭繹與太子及王褒、朱買臣等大臣退保子城,蕭繹見勢無望,焚燬古今圖書十四萬卷,並要投火自殺,被左右阻攔,遂遣人出遞降書,開城投降,於謹派人問蕭繹為何焚書,蕭繹答道:“讀書萬卷,仍有今日之禍,書有何用?所以我全都燒了。”此回答使人哭笑不得,書有何罪?罪在讀書的人,蕭繹也是一代英主,文武全才,卻如此不智,令人歎息。蕭繹後來被政敵蕭詧用土袋子壓死,未得善終。於謹驅江陵男女數萬口入長安,江陵為之一空,這是樑朝繼侯景之亂後又一次大劫難,樑朝的千古風華隨之飄散,前有梁武帝之難,後有梁元帝之災,禍亂至此,長江也會為之嗚咽。

北周王朝建立後,楊忠出鎮軍事重鎮蒲阪,時北齊王朝的司馬消難請降,楊忠和大將軍達奚武出兵迎接,深入北齊境內五百里,三次派出使者聯絡都沒有迴音,達奚武懷疑事情有變,建議回軍,楊忠堅定的説;“有進死,無退生。”率騎兵繼續向前,終於迎得司馬消難,楊忠領三千騎兵殿後,掩護司馬消難西退。軍隊來到洛水以南,楊忠令將士解鞍而卧,休息片刻,北齊兵追到洛水以北,雙方隔河而望,楊忠安慰將士説:“不要怕,吃飽些,敵人不敢渡水來當我們的兵鋒。”齊兵試探性的要渡河,楊忠翻身上馬縱橫奔馳,作出進攻的姿態,齊兵果然不敢進攻,慢慢退走了,楊忠及眾將士安然而還,達奚武知道後感歎的説:“達奚武自以為是天下健兒,今天算是服了。”達奚武曾經夜闖高歡大營,可謂一身是膽,但比起楊忠還是有所不如。北周保定二年,朝廷準備聯絡突厥共同伐齊,眾人都以為北齊國富兵強,又有大將斛律明月(即斛律光,時人稱“落雕都督”,“射鵰手”),沒有十萬的兵力不宜出兵,唯有楊忠不以為然,説道:“大軍勝利在人和不在人多,有一萬騎兵足夠了,斛律明月這個小子又能怎麼樣?”保定三年,楊忠被任命為元帥,統轄楊纂、李穆、王傑、田弘、慕容延等十餘員大將,由北路伐齊,又令達奚武率馬步軍三萬,由南路伐齊,兩軍預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會合,楊忠路過故鄉武川,拜祭先人,犒勞將士,而後攻陷北齊二十多座軍鎮,保定四年正月,與十萬突厥兵會攻晉陽,正值大雪紛飛,寒風凜冽,北齊集中了所有的精鋭部隊展開進攻,突厥兵害怕,引兵不戰,周軍兵少,也擔心起來,楊忠為眾人鼓氣説:“事勢自有天命,不在人數多少。”親自帶七百人步戰,損傷大半,由於達奚武另一支部隊沒有如期趕到,周軍不得不退兵了。這一年,北周再次伐齊,權臣宇文護親自攻打洛陽,令楊忠出沃野鎮接突厥兵,當時軍糧已經很少了,眾人都憂心忡忡,楊忠想了一個辦法,他找來稽胡首領們聚會,暗地裏指使王傑整裝鳴鼓而來,楊忠假裝問他有什麼事情,王傑説:“大冢宰(指宇文護)已經平定洛陽,天子聽説稽胡騷動,派我來協助您討伐。”,不久又有突厥使者快馬來報,假稱突厥可汗已經攻入晉陽,現陳兵十萬於長城下,如有稽胡不服,願來討之。稽胡首領聞之極為恐懼,爭相表示效忠,然後籌集糧草,以資軍用,楊忠的智謀可見一斑。這次伐齊仍然沒有成功,宇文護自洛陽西還,楊忠也罷兵回鎮。北周天和三年,楊忠生病回到京城長安,周武帝和宇文護親自到楊忠的家裏看望,足見這位元勛的分量。不久,楊忠病死,時年六十二歲,兒子楊堅襲爵隋國公。

楊忠外剛內柔,忠勇可嘉,雖一生飽嘗艱苦,但男兒自強,終成一番事業,可鑑後人。

第3篇

?中共大連市委關於追授孫德忠同志“模範共產黨員”稱號並開展向孫德忠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發佈以來,孫德忠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市直機關中產生強烈反響,向孫德忠同志學習的熱潮迅速掀起。

市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副處長劉仁飛表示,孫德忠同志用樸實的為人做事風格和數十年如一日踏實肯幹的堅持精神,成為踐行“三嚴三實”的楷模。他認為,學習孫德忠同志,就要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踐行“三嚴三實”,不能靠空談,重在有所行動。首先要加強道德修養,用思想指導行動。作為取決於修為,落實“三嚴三實”,就是要嚴修身、勤修身,實實在在做人、謀事和創業,遵紀守法,防微杜漸。要堅持優良作風,良好的作風能凝聚起正能量,是幹事創業的保障,是把改革落到實處的強大動力。要激發昂揚精神,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進取意識,在新的歷史時期,鋭意創新、鬥志昂揚是各級黨員幹部的重要品質和必備能力。劉仁飛表示,將用孫德忠同志堅定理想信念、敢於擔當和勇於作為的精神激勵自己,努力做“三嚴三實”的忠實踐行者。

市外經貿局外國投資管理處處長劉世偉深有感觸地説,孫德忠同志勤勉工作、踏實肯幹的作風,切實服務羣眾的公僕情懷,是共產黨人宗旨意識的充分體現,更是對我們今後工作的一種鞭策。他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幹事創業上,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我們應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自覺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講規矩,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腳踏實地不漂浮、埋頭苦幹不張揚,自覺守住清清白白做人的底氣、乾乾淨淨做事的底線。面對外貿經濟新形勢,我們要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通過實幹把握機遇、破解難題,結合當前的“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以“嚴實”精神為準繩,求真務實,嚴於律己,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市外經貿局綜合處副處長崔文東表示,孫德忠同志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奮鬥精神,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把組織的需要作為自己的選擇,以“嚴”的精神、“實”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始終保持無私忘我的精神境界。我們要學習他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的堅韌意志,學習他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切實把寶貴精神和優秀品質發揚光大。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工作在外經貿一線,我們要增強大局意識和改革開放前沿意識,勇挑重擔、砥礪前行,忠誠敬業、鋭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切實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切實學習先進,立足本職,為對外開放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第4篇

楊國忠是唐朝時期的宰相,掌權時期獨攬大權,專權誤國,任用奸臣,導致朝綱紊亂。楊國忠是由楊玉環一路提攜上來的,兩人是親兄妹嗎?楊國中對於和楊玉環交好的安祿山又是什麼態度呢?

楊國忠楊貴妃兩人是祖兄妹關係,兩人同曾祖兄,關係很疏遠,不屬於直系親屬,楊國忠之前是一個市井無賴,品行不端,不學無術,吃喝嫖賭樣樣來,30歲的時候發憤圖強,從軍混前途,但是沒有受到重要,後來被人舉薦進宮,那時候的楊貴妃已經深得皇寵了,同時還有幾位楊氏姐妹也受到了寵愛。

楊國忠溜鬚拍馬將楊氏姊妹們伺候的服服帖帖,還沾親帶故。楊國忠在楊氏姊妹的幫助下,可謂是順風順水,女人的枕邊風比任何表現都好用,加上楊國忠把唐玄宗吃的死死的,這在朝廷中還有能抵抗他的人。巴結還來不及呢,於此同時楊國忠與朝中權貴互相勾結,這也奠定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志大才疏的楊國忠憑藉楊貴妃之力,繼任右丞相兼管財賦收支,權傾天下。而這時,安祿山的軍政實力已十分強大,也不把楊國忠放在眼內。大唐最有權勢的將領和大唐宰相之間的對抗已無法扭轉,一個手握重兵,控制了北方和東北的邊鎮;一個控制着京師和朝廷,於是,矛盾便開始向對抗演變。

實際上,玄宗雖然不過問政事,但也知道楊國忠是個草包宰相,所以,他寧可相信安祿山,也不願意去相信楊國忠。楊國忠打定主意,要採取極端的手段,逼迫安祿山造反,以造成既成事實,取信於玄宗。這個不學無術的大唐丞相,為了一己私恨,開始把大唐帶向一個苦難的深淵。

此時,身在范陽的安祿山收到身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密報,得知楊國忠派人包圍了自己在京的住宅,暗中處死了自己的門客李超,既恨且懼。唐朝廷再派使者來時,他總是以生病為由,不出門迎接。即使相見也是盛陳武備,戒備森嚴,如臨大敵。此刻,玄宗已經開始坐不住了。種種跡象表明,他一向信任的安祿山並非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思慮了很長時間,玄宗都沒有采取任何軍事上的防範措施。安祿山本來一直感激玄宗的厚遇,想等玄宗死後作亂,但見楊國忠一心在置自己於死地,覺得已經危在旦夕,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起兵謀反。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説安祿山造反是楊國忠逼的。

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李林甫病死。志大才疏的楊國忠憑藉楊貴妃之力,繼任右丞相兼管財賦收支,權傾天下。而這時,安祿山的軍政實力已十分強大,也不把楊國忠放在眼內。楊國忠沒有能力控制安祿山,便只能對玄宗説:「安祿山威權太盛,必為國患。」

可玄宗不以為然,他安撫楊國忠説:「祿山有祿山的權,你也有你的權。你們二人,一個主內,一個管外,互不相犯。再説你們都是我的左膀、右臂,相互間理應精誠合作,共商大事!」

可楊國忠並不死心,一心要對付安祿山。天寶十二載(753年),楊國忠又屢次在玄宗面前提到「安祿山必反」。玄宗仍不相信,楊國忠就煞有介事地説:「陛下若不信臣言,試遣使徵召祿山,看他敢不敢來。」於是玄宗就派使者徵召安祿山。

安祿山因提前得到留在京師的耳目的通報,所以一接詔令,便立即進京。這件事使楊國忠在玄宗面前的信譽大大降低。從此玄宗更加相信安祿山,對楊國忠所説的「祿山必反」之類的話,根本不聽。

然而,大唐最有權勢的將領和大唐宰相之間的對抗已無法扭轉,一個手握重兵,控制了北方和東北的邊鎮;一個控制着京師和朝廷,於是,矛盾便開始向對抗演變。

實際上,玄宗雖然不過問政事,但也知道楊國忠是個草包宰相,所以,他寧可相信安祿山,也不願意去相信楊國忠。為了誆騙安祿山進京,好收集謀反的證據,楊國忠聯合吏部侍郎韋見素上奏,提出讓安祿山為宰相,派賈循去鎮守范陽,派呂知海去鎮守平盧,派楊光翽去鎮守河東。

玄宗想到安祿山能入朝為相,立即批准。但詔書草就後,玄宗又留中不發,先派宦官輔璆綝去窺探祿山是否願意入朝為相。輔璆綝帶着玄宗賜贈祿山的珍奇異寶,到范陽去見祿山。祿山事先接到長安密報,早知輔璆綝的來意,於是以厚禮賄賂輔璆綝。輔璆綝回京復旨,大説安祿山赤心為國、三鎮防務任重難離之類。

玄宗也明白過來,楊國忠此舉無非是要對付安祿山,便拂然不悦,對楊、韋二人説:「朕推心置腹地對待祿山,祿山為人誠樸,絕不能反叛。你們這些人就是心胸狹隘,容不得祿山。今後,你們就不用管安祿山的事了,省得憂慮,由朕獨自決斷。」楊國忠和韋見素只好唯唯而退。

從此以後, 楊國忠打定主意,要採取極端的手段,逼迫安祿山造反,以造成既成事實,取信於玄宗。這個不學無術的大唐丞相,為了一己私恨,開始把大唐帶向一個苦難的深淵。

此時,身在范陽的安祿山收到身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密報,得知楊國忠派人包圍了自己在京的住宅,暗中處死了自己的門客李超,既恨且懼。唐朝廷再派使者來時,他總是以生病為由,不出門迎接。即使相見也是盛陳武備,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此刻,玄宗已經開始坐不住了。種種跡象表明,他一向信任的安祿山並非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思慮了很長時間,玄宗都沒有采取任何軍事上的防範措施。

安祿山本來一直感激玄宗的厚遇,想等玄宗死後作亂,但見楊國忠一心在置自己於死地,覺得已經危在旦夕,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起兵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