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樹》有感8篇 深入樹的內心世界:讀《樹》感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W

《樹》是魯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説,以小説敍述的形式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民在壓迫和煎熬中所表現出的動人情感和英勇鬥爭精神,具有深厚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本文將對這部經典作品進行閲讀和思考,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示和思考。

讀《樹》有感8篇 深入樹的內心世界:讀《樹》感悟

第1篇

女孩“土豆”被美人樹“桑桑”的熱情和“真誠”所欺騙,借出了自己的雙腳,又在蜘蛛阿布和小雀阿單的議論中得知,這是“桑桑”的一個陰謀,於是她為自己的遭遇感到傷心欲絕,甚至不再相信任何人。

女孩“土豆”變成冬青樹“土豆”後,成天陷在壞情緒裏,不是傷心就是氣憤。

直到有一天一隻只有17天生命的知了對她説:“你上了當成了一棵樹,確實很不幸。可是,你的生命還在呀,生命是一件多麼珍貴的`禮物,你要珍惜。世界這麼美好,總會有奇蹟發生……。”

於是土豆冷靜下來不再抱怨和憤怒,靜靜地等待奇蹟的發生。

後來,桑桑來告訴她只要等到下一個真誠的女孩出現繼續欺騙就能變回人。“土豆”因為了解被欺騙的痛苦,不想讓謊言繼續,於是下定決心即使永遠當一棵樹也不去騙人!

故事最後奇蹟終於發生了,“土豆”在大家的幫助下,變回人形,回到了父母身邊。

我非常喜歡這個童話故事。一棵樹為了自己遠行的願望,美麗的謊言一個接着一個……。最終在勇敢的“土豆”這裏得以終止。

我幾乎是一氣呵成看完的,深深被小女孩受到傷害後的勇敢和善良感動了,我也要學習她那樣,遇到挫折不抱怨,永遠保持善良的內心!

讀《樹》有感8篇 深入樹的內心世界:讀《樹》感悟 第2張

第2篇

讀《和樹談心》有感 何 婷 和人談心是常,你嘗試過和樹談心嗎?不久我買過書叫《和樹談心》。 金波寫的《小青蟲的夢》讓我感動,小青蟲叫柔柔,她生活在一棵老樹上,她喜歡聽“小音樂家”蟋蟀唱歌,但“小音樂家”蟋蟀歌聲動聽,而小青蟲卻醜,不值也不佩聽自己唱歌,只會打擾它的眼睛,讓它心神不安,於是“小音樂家”走到小青蟲面前用厭煩的語氣對她説:“走開,走開,我唱歌的聲音優美,而你醜陋,快走開,不要待會我打你了!”説完,“小音樂家”還揮了揮自己強壯的拳頭。小青蟲依依不捨地走開了。

她爬上了樹,挑了可以聽見音樂的地方,那晚它聽着蟋蟀的歌聲,睡着了……睡了很長,她做了美好的夢,她夢見自己了美麗的.蝴蝶,可以隨時去聽蟋蟀唱的歌,醒來時,她自己了美麗的蝴蝶。 她試着飛入天在練歌的蟋蟀的震驚了,他為只美麗的蝴蝶……以後,她可以隨時去“小音樂家”的家裏。 讓人驚歎的故事呀,小青蟲以前沒有受天“小音樂家”的歡迎,她永不放棄、不懈的精神讓原本醜陋的小青蟲,了美麗的蝴蝶,可以隨時出入“小音樂家”的家。 是啊!在社會上你出眾,但只要你有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有你會你美好生夢想的。

第3篇

這學期,我們剛剛學了《去年的樹》這篇文章, 我很喜歡這個童話,尤其是為小鳥的誠實和守信感動着,小鳥為了找到自己的朋友大樹,歷盡千辛萬苦,小鳥執着的品質很值得我學習

課文主要講了:一隻小鳥和一棵樹是好朋友,小鳥天天給樹唱歌,樹也天天聽小鳥唱歌。冬天要到了,鳥兒不得不去南方過冬,他們約好明年小鳥一定回來再給樹唱歌。冰雪融化,春暖花開,春天來了,鳥兒迫不及待地回來了,可是,樹卻不見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根悲傷地站在那裏,小鳥問了很多人,飛過了很多地方,經歷了很多磨難,最後知道了樹變成了火柴,點燃了燈火。小鳥為了兑現自己的一句諾言,於是給燈火唱起了去年給樹唱的.歌,然後才戀戀不捨地飛走了。

這篇文章實在是令我感動呀!我覺得小鳥是多麼的誠實守信呀,雖然樹被伐木人砍倒了,拉走了,鋸成木條條了,又做成了火柴,火柴用完了,只有火柴點燃的燈火還亮着,但鳥兒還是把燈火看成了樹的化身,她滿含深情地給燈火唱了去年的歌,然後才無可奈何地飛走了,多麼有情有義的一隻小鳥呀!做為人類,我們更應該信守諾言。珍惜友誼。我們國小生更應該以誠實守信為本,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但要努力學習,更要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把它作為人生道路上的基石。

我愛這隻小鳥,我更欣賞小鳥這種誠實、守信的品格。

第4篇

從前有一棵樹,它是一棵蘋果樹,還是一棵有愛心的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

兒童時期的小男孩喜歡在大樹上盪鞦韆、爬樹、捉迷藏,喜歡收集愛心樹的落葉,喜歡吃樹上的蘋果,吃飽了就在樹上打盹。

青年時期的小男孩已經長大了,好久沒來看愛心樹了。一天,小男孩向愛心樹要錢買玩具。樹説:“我沒有錢,但是你可以把我身上的蘋果帶走,拿到城裏去賣。”於是小男孩把愛心樹上的蘋果都摘下來了,拿去城裏賣了,樹很快樂。

中年時期的男孩已經長成大人了,樹很想念男孩。男孩回來了,愛心樹很高興。男孩説:“我要一幢房子,妻子和孩子需要一個住的地方。”愛心樹説:“孩子,你把我身上的樹枝砍走吧。”男孩把樹枝砍走了,樹很高興。

老年時期男孩回來了,愛心樹高興得幾乎都説不出話來。男孩説:“我想要一艘船離開這裏。”樹説:“孩子你把我的樹幹砍走吧。”男孩想也不想直接把愛心樹的樹幹砍走了,樹非常開心。

很久以後,男孩又回來了。樹説:“抱歉孩子,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只有這個矮小的樹墩。”男孩説:“我現在只需要能坐的地方。”男孩在矮小的樹墩上坐了下來,男孩對愛心樹説他一路上的經歷,呆呆地在那坐了好久好久……

有一棵大樹,我們春天倚着它幻想,夏天我們靠着它談心,秋天我們繞着它收穫,冬天我們依着它看雪。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家是温暖的港灣,家是呵護人心靈的庇護所……

讀完這篇作文,我感覺心裏暖暖的,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不要讓父母像愛心樹那樣為我們付出一切卻一直忍受着孤獨,我們要多陪伴他們,孝順他們。

第5篇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説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説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生活中,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説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第6篇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自幼學習舞蹈的女孩連瑜,因高中入學的一次意外摔跤而懷疑自己的傷情會影響以後的 跳 舞,接下來的情節都圍繞這樣一個“懸疑點”延展開來。家長的“言之灼灼”,學校舞蹈社的“門庭冷落”,以及朋友的“中途退場”,來自各方的壓力讓她陷入了一種為夢想而戰的水深火熱之中。也許是因禍得福,這次受傷經歷反而讓她的父母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豁然開朗。最終她又可以為夢想而舞了,婀娜地舞成一朵燦爛的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夢想的道路上充滿阻礙,然而只要堅持到底,終究你就會綻放屬於你的.獨特美麗。

我在連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初學古箏,我連琴絃都找不準,經常捱罵,淚眼婆娑的盯着琴絃。沮喪,氣餒,中途也多次想放棄,但我仍堅持下來。靠的是什麼?信念!靠的是相信自己能夠學好的那種信念。只要你堅持,相信自己的夢想就能夠實現,並努力地訓練,追求夢想,哪怕是父母的百般阻撓,也不能動搖你追求夢想的決心。

就如本文的題記:年華旖旎,但是我們的夢想卻很沉重,信念沒有變,卻有了更大的壓力。手心的掌紋出其不意地蠕變。也許這只是一個過程,終有一天,我們會綻放最美的笑靨。

第7篇

今天課間操的時候,趙老師給我們講了《愛心樹》的故事。

?愛心樹》講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男孩小的時候,總愛爬樹,盪鞦韆,大樹很快樂。男孩長大一點了,大樹還把自己的蘋果送給男孩,後來男孩需要一座房子,大樹就把它的枝幹送給了男孩,大樹就只剩樹幹了,可是它還很快樂!(我問:大樹為什麼只有樹幹了還很快樂?貝貝説:老師説因為大樹幫助了別人很快樂!)等男孩老一些了想去遠方需要一條船,大樹就把它的樹幹給男孩做船了。大樹就只剩下樹墩了。等男孩老得走不動的`時候,坐在樹墩上。

大樹幫助了別人,犧牲了自己。我都被大樹感動了,差點哭了。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貝貝突然説課間操看《愛心樹》的故事了,説大樹讓她很感動,差點掉下眼淚。我問她大樹哪點讓她感動,她説大樹犧牲自己幫助別人讓她感動。晚上,因老師説可以把讀後感寫下來,就讓她説一下,可她説着説着就不願意説了,我聽她的聲音有點想哭的感覺,我想她可能怕自己哭了,就匆匆結束了。

沒想到這本書會讓孩子有這麼深的感受,我一定也買一本,孩子多看兩便也許會有更多的感受!

第8篇

噹一聲響亮的啼哭劃過世界的一角,一個鮮亮的、純潔的、充滿希望的生命誕生了。睜開亮晶晶的眼睛,第一個出現在眼前的,正是他們那欣喜、激動的雙眸,即使他們知道,這個生命意味着他們一輩子的操勞,但是,他們心甘情願。

就像這顆蘋果樹一樣。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天天和樹玩,但隨着男孩漸漸長大,他不再和樹玩了,樹很難過。一天,他回來了,他需要錢,就把樹的蘋果摘個精光去賣。過了很長時間,他又回來了,他需要蓋房子,就把樹枝砍了個精光去蓋。又過了很長時間,他再次回來,他想去划船,就鋸下樹幹去造船。多年之後,他老了,回來見樹,坐在樹那僅剩的的樹根上歇腳,樹高興得熱淚盈眶。對於男孩的每一次索取,樹心甘情願,甚至心滿意足。男孩從孩子變成老人,樹也因他的索取從枝繁葉茂變得只剩下那枯老的根……

你可能覺得男孩對樹太無情,然而我們誰又不是這般對待自己的父母的?

有這樣一則耐人尋味的公益廣告:一位母親一步步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從幼年到上學,從漸漸成熟到參加工作,但慢慢地,孩子越走越遠了,回頭望去,母親呢?回到參加工作,回到漸漸成熟,回到上學,回到幼年,回到那最開始的地方,已是白髮蒼蒼的母親,一動不動地站着,渾濁的眼睛望向遠方,痴痴地等待着孩子回來……看過這則廣告,我不禁潸然淚下。是啊,我們的成長何嘗不是如此?

當我們放學回家時,馬上就會有香噴噴的飯菜;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可以隨便發脾氣,還會有他們的安慰;當我們正處那愛攀比的時期時,可以隨意揮霍他們的血汗錢;當我們變得叛逆時,可以對他們冷漠,任憑他們擔心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回顧我們的成長,這過程中的每一件事都對他們太不公平。他們總是默默地付出着,寬容我們的一切。想想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向他們索取了多少?而我們又真正體諒過、理解過他們幾次?

我見過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他是我家曾經的鄰居,沒有考上高中,在外面打工幾年後,因為一次與顧客的吵架被開除,從此心灰意懶,窩在家裏整天睡在沙發上不是看電視就是玩兒手機,還經常數落他的母親。他的衣食住行全部靠母親那點微薄的退休金來支持,就連那個名牌的手機也是用退休金買的,為此,母親50多歲了還不得不到菜市場去賣菜,還經常低着頭向鄰居家借錢——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她來我家借錢的場景: 臉憋得通紅,不斷地搓着手,露出一絲蒼白的笑。“那個……最近寬裕不啊?我家沒錢了,有……有沒有錢借點兒啊……要是沒有就算了算了,就不用了……”當把錢借給她後,她不斷地鞠着躬,“真謝謝你們了……”即使當時的我只有6歲,看着也十分心疼。後來他的母親左借右借,湊夠錢給他上了一所技校。但他不用心學習,反而在外面結交了許多不三不四的人,更是整天不務正業,剛回來拿上些錢,坐都不坐就走了。需要的時候才回家,不需要的時候早已把這個家拋到了九霄雲外。那位可憐的'母親,每天站在家門前,含淚望着遠方,呆呆的,好像在回想兒子小時候的樣子。那個兒子啊,即使是回家拿一點錢,換一下衣服,母親也會喜出望外,還問這個問那個。可兒子呢?不耐煩地“哦”兩句,就像這夏天的風一般的,走了,頭都不回一下。

後來我家搬走了,到現在都不知道那位母親怎麼樣了。我常常會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手託下巴愣愣地望着遠方,想着那位母親。到現在,她已經快70歲了。然後,再看看正忙碌的父母,不禁淚如雨下。

我之所以要重點舉這個例子,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在社會上真的太常見了。父母為兒女操勞了一生,苦了一聲累了一生,所有的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可結果呢?孩子只有需要自己的時候才會回家,但這都讓他們雀躍萬分!他們的孤獨,他們的寂寞,又有誰能體會啊!是的,家確實是我們的避風港,但我們不能只把它當做一個避風港,它,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理所當然,沒事兒就要回去的家。

再回到樹的故事上,我們就像那個男孩,當我們年少時,我們喜歡跟父母玩,整天纏着他們,那是最美好的日子;當我們長大後,我們離開了他們,走得越來越遠;只有當我們有求於他們或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才會回到家。無論如何,父母總是一如既往,有求必應,想方設法讓我們開心。

是啊,父母是那顆樹,用盡一生在那個永恆的地方靜靜等待着我們,守護着我們,讓我們隨時隨地地依靠。可我們往往會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那棵樹,只是有困難的時候才會想起。常常回到那兒看看他們吧,永遠,永遠,都別忘記那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