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7篇 "點燃教學燭火,燭之武助力退敵秦師"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本文介紹了一份微課教學設計,講解了中國古代名將燭之武如何利用智謀,成功退敵。這份教學設計涵蓋了歷史、策略、文化等多個方面,可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軍事發展和智慧文化。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7篇

第1篇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後,既非據理質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於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為什麼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為了一個“利”字。課文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無禮於晉”,指的是當年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文公亦不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年,鄭文公缺乏遠見,沒有理睬重耳。“貳於楚”,是指在晉楚城濮之戰以前,“鄭伯如楚致其師”(《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鄭國準備派兵幫助楚國對晉作戰,後來雖未參戰,卻因此得罪了晉國。“無禮於晉”也好,“且貳於楚”也罷,實際上都是秦晉兩國向東擴張,企圖把鄭國作為邊疆的藉口而已。既然秦國是為“利”而來,那麼,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為秦國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燭之武是就地理位置、歷史事實和邏輯推理諸角度,從四個層面進行“利害”關係的勸説的。

第一,“亡鄭”於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鄭在東,中間隔着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為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亡鄭”之後,鄭國的土地不為秦所得,反為晉所有,結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於秦可得實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鄭”,就是放棄鄭、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為“東道主”,那麼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麼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後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説,“君嘗為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為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為。晉君慾壑難填,已經在東邊向鄭國開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裏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盟,説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1.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後“受”,有什麼作用?

探究學習: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2.燭之武説:“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

探究學習:這句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是指責鄭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沒了他的才能。

3.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學習: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説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4.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探究學習: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後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敍事波瀾起伏,請結合課文,談談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探究學習:文章開頭寫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鄭伯的自責,又使故事有了轉機,增添了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就是這樣有張有弛,曲折有致,生動活潑,頗具感染力。

6.敍寫戰爭是《左傳》所長,而應對辭令也是《左傳》中富有文學意味的一部分。請説説本文説辭的特點。

探究學習:春秋時期,諸侯國往來頻繁,使臣是否善於辭令,不但關係到個人的榮辱,而且關係到國家安危。課文是記述、表現辭令的名篇,全部説辭僅125字,文章卻從四個不同角度,縱橫捭闔,將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盡致。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對晉人的戒備心理,從亡鄭以陪鄰,層層推進,一直説到闕秦以利晉,始終圍繞着秦晉間的利害衝突展開攻心戰。雖是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卻句句在理,字字動心,絕無故弄玄虛、危言聳聽之嫌。

7.文中“朝濟而夕設版焉”,這裏的“朝”“夕”是否實指?

探究學習:這裏的“朝”“夕”並不是實指,而是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了事態變化之速。類似的如“朝聞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為布衣,暮為卿相”等等。但也有實指的,如“朝為行雲,暮為行雨”。如何區別,要視具體語言環境。

1.在燭之武退秦師整個事件中,鄭國處於一種被侵略的地位,燭之武遊説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種愛國行為?請談談你的看法。

(1)順向思維,肯定其是愛國的行為。從當時國家的概念,政權的體制上看,君主與國家是同一體,大臣忠君、忠於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愛國”。

(2)反向思維,否定其是愛國行為。從廣義的“國家”的版圖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種表現而已。

2.秦晉兩個大國,歷史上世代通婚,但這兩個大國又經常兵戎相見。怎樣看待這一歷史現象?

從矛盾緩解的暫時性與爭奪霸權的實質性兩個方面進行辯證思考。

3.鄭伯在情急之下,誠懇地認錯道歉,又説“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樣評價鄭伯的這些言行?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7篇

第2篇

1、教材簡析:《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説退秦軍。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燭之武退秦師》是新編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3、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a、基礎知識目標:瞭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幾個生字,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b、基本能力目標: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c、思想教育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標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教學重點與難點:文章雖然作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內容生動有趣,語言也比較淺顯,且新大綱對高中階段文言文教學只要求具有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對藝術特色等作過多的分析。因此,我把該文教學重點確定為:誦讀複述課文,背誦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文章統一起來,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燭之武的説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短短125個字,卻説了四層意思,説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此定為教學難點。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所謂應變,就是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教師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3、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知識,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教學方法。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據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採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同時通過個性化語言以及動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來輔助教學,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b、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入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同學們,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大意是利用、製造敵人內部的矛盾,達到取勝的目的,這就是俗稱的"離間計",其實,在"三十六計"中稱作"借刀殺人"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説退秦軍,迫使晉軍也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那麼,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敵對情勢下,是如何説服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學習新課《燭之武退秦師》。

(二)預習指導:藉助《高中語文詞語手冊》,參看提示、註釋,通讀全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設置以上預習的依據是:①大綱要求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索。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體到具體。學習課文也是如此,先對課文整體感知,然後再精讀細研。

(三)檢測預習,出示練習:完成教學目標a中關於文學常識以及識記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要求,結合第一自然段,瞭解故事背景。教師小結,補充。

1、教師範讀全文,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這是教法一的再落實。

2、自讀全文,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詞句,批註有疑問的內容。

這一步要對學法a進行指導,是完成教學目標a中熟讀課文的主要一步。設計此程序能充分調 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貫徹大綱"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育理論。

3、組織討論找出的疑難詞句,這是完成教學目標b的第一步。教師要顧及全體學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動手(寫)、動腦、動口,培養思考分析能力,對學法b進行初步指導。

4、着重根據"思考練一",用現代漢語複述故事內容,這是完成教學目標b的第二步。這步程序由中等學生來完成,以此帶動兩頭。

(一)複習上堂課內容,歸納要點,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同學們,上節課的結果是燭之武説退了秦師沒有?對,説退了秦師。那麼燭之武在國家危急關頭,是否是毛遂自薦,挺身而出,主動地擔當起這個重任的?在大軍壓境,敵我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情勢下,燭之武又是採取什麼方法使一心想借此擴張自己勢力的秦穆公改變態度的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繼續學習《燭之武退秦師》。

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人物個性。這步程序是教學目標b的再落實。用教法2中語言激情的方法來感染學生,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矗

把本篇中所需要積累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加以歸納,再次落實教學目標a。引導分析燭之武説辭的四層意思,體會高超的語言藝術。這樣,既把握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

概括課文情節,根據情節要點分析人物形象。這是完成教學目標c的第一步。

第一段總共二十五個字,交代了哪幾個問題?(明確:當時形勢,戰爭起因,秦、晉駐軍方位。)

第3篇

1.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説、若、夫、微、之。並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學習這篇課文,可用六個字來概括,這就是:讀、解、辨、理、賞、背。

讀:朗讀課文,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可多讀幾遍,把文章讀流暢,並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瞭解。

解:理解詞語,可與讀同步進行。要認真查看課文註釋,必要時還應翻閲有關字(詞)典,以準確把握有關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辨:分辨詞義。要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具體語境,認真分析比較,對文中的一些多義詞作義項歸納。

理:梳理課文。可根據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據文章順序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敍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麼?(課文題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麼情況下“出場”的?(是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3.燭之武為什麼能臨危受命?(一是鄭伯態度誠懇,勇於自責,並曉之以理;一是燭之武深明大義,有愛國思想且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4.燭之武為什麼能夠説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燭之武善於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着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5.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並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説退秦師的成功。)

賞:欣賞特色。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就是描寫燭之武説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為此,可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説服秦穆公的?這説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點撥:燭之武為了説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説來分為五步: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這段説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説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為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説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説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説服力。

這説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背:熟背全文。背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説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詞句和內容特點等),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閲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要注意,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越國以鄙遠”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無利於晉 b.焉用士鄭以陪鄰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以亂易整,不武

2.下列詞語中“濟”字的意義和“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濟”相同的一項是:( )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夫晉,何厭之有 c.秦伯説,與鄭人盟 d.失其所與,不知

4.對下列句中“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句的是:( )

6.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指出它們的用法並解釋意義:

第4篇

2、文言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虛詞、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燭之武的遊説藝術,學習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識和過人膽識。

一、與學生一道探討本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點(教師板書主要內容)

板書內容:背景知識,文學知識,文言文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文言實詞、虛詞,特殊文言句式),課文朗誦及文意理解,燭之武的遊説藝術及對燭之武的評價。

?左傳》(見課下註解):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指導學生關注介紹中的關鍵信息,可適當展開,如“編年體”與“國別體”“紀傳體”之比較)

評價:“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經文考》)

五、講讀課文一、二段,強調對關鍵詞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講讀第一段:強調“以”“於”“軍”等詞語及狀語後置句。

⑴ 學生中較難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⑵ 結合文句,強調“於”“使”“之”“是”等詞及省略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主要寫燭之武奉命出使秦軍。(歸納:臨危受命)

一、齊讀課文一、二段,小結主要內容,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⑵ 強調“既”“越”“鄙”“焉”“為”“李”“濟”“之”“封”“闕”“以”等詞語及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等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寫燭之武遊説成功。(歸納:智退秦師)

強調“微”“夫”“因”“敝”“與”“武”“其”等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

⑶ 越國以鄙遠(表目的或結果。又如“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

⑷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與“為”連用,把……作為)

⑸ “何以戰”(憑,憑藉。又:“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⑴ 以其無禮於晉(對。又:“若亡鄭而有益於君”等)

⑵ 且貳於楚也(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不譯)

⑶ 皆以美於徐公(形容後,引進比較對象,相當於“比”)

⑵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無實義)

⑶ 鄰之厚,君之薄也。(結構助詞“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⑸ 送孟浩然之廣陵(動詞,到……去。又:“輟耕之壟上。”)

⑴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

⑶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哪裏。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間焉?(句末疑問語氣。又“萬鍾於我何加焉?”)

⑴ 夜縋而出。(表修飾。又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⑵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表承接關係。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濟而夕設版焉。(表並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錶轉折。又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第5篇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説、若、夫、微、之。並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晉國是西部的一個古老國家。晉國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兒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於黃河與汾水之間,方圓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時手握“虞”字,就以虞為名,字子於。尚在孩提時,成王桐葉封弟,封叔虞於唐。唐叔虞後代於此繁衍生息,就是後來的晉國。到了春秋時代,晉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鬥爭,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歷經衞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重耳在各國遭遇不盡相同。齊國是以厚禮相待,而在經過鄭國時,鄭國大夫叔瞻勸鄭君説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殺了。重耳到了楚國,受到優厚的招待,並許諾楚王,有朝一日兩國交戰先退避九十里。後來秦穆公出於政治投機,派人把重耳請到秦國,並把女兒嫁給重耳,秦晉結下姻親關係,這就歷史上的秦晉之好。今天兩家要聯姻,還説欲結秦晉,當由此而出。再後來,秦穆公派兵把重耳護送回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 630 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題目點明瞭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第三段:説退秦師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鋭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説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拉攏引誘,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然後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 )

(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説》)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②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⑥如果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③疲憊(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

燭之武怎樣一步一步説服秦穆公? 説明這一人物的什麼特點?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本文是一篇記述古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泰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命説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説辭,使説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派兵助鄭國防守,致使晉軍不得已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本文突出的寫作特點有二。其一,波瀾起伏跌宕有序的情節展示。其二,説理透闢,善於辭令的語言。從這些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到《左傳》較高的文學價值。左傳寫了 400 多次軍事行動,著名的大戰如城濮之戰、殽之戰、邲之戰、鞌之戰、鄢陵之戰等都寫得非常出色。《左傳》寫戰爭,是放在大國爭霸的背景下來展開的,把描寫的重點放在戰爭的性質和起因、戰前的策劃和戰後的影響等上,對戰場的正面交鋒則採用略寫。這樣寫既寫出了某種歷史的必然,也有利於刻畫人物。《左傳》寫戰爭也非常注意謀篇佈局,情節曲折細緻,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有時在緊張的氣氛中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情節,使文氣優遊不迫,搖曳多姿。

第6篇

1、 掌握實詞:若、鄙、説、辭、知等,虛詞:之、以、於等。瞭解相關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在掌握字詞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答案。

2、 填空《左傳》是我國第一部體史書,傳説是春秋末年所著,由於它是對史書《》所作的傳注,所以又稱《》,國中我們曾學過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語有。

4、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先自己對照註釋研讀課文,對難解之處相互討論,然後集中提問,老師解疑。

1、秦晉為何圍鄭?(用原文回答)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結:説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埋下了伏筆。

2、鄭伯是怎樣説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3、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並作分析)

提示:(1)以退為進;(2)曉之以弊;(3)許之以利;(4)巧施離間。(詳見教學論文《淺析t;燭之武退秦師>的論辨藝術》

4、鄭伯説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説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5、晉文公為何不願攻秦?(用原文語句回答)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啟示?

(3)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古代如此,現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是對我國主權的公然挑釁和侵犯,而我國政府沒有感情用事,而是從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這一事端是完全正確的。(此題可引導學生自由討論,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1、找出本文中之、於、以的不同用例,並解釋,然後再找出以前所學課文中與此相同的例句。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學課文中實詞“鄙、若、知、説、辭”的用例,並解釋。

孫權襲荊州(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襲荊州殺關羽),先主(劉備)大怒,欲討權。雲(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竊取帝位),當因(順應)眾心,早圖關中(泛指函谷關以西一帶),據河(黃河)渭(渭河)上游以討凶逆(叛逆,指曹魏勢力),關東(函谷關以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放在一邊)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聽。

討論:趙雲的話有道理嗎?先主為何不聽?結果怎樣?這對你有何啟示?

筆者以為在文言文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下三點:一是多讀多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強文言語感;二是抓住字詞,新舊聯繫,建立文言詞彙網絡;三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學即如是。

第7篇

九月十三日,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説:“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鄭文公説:“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當夜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説:“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左右。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再説您也曾經施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他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裏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呢?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委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自己就率軍回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餘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説:“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衝突來代替聯合,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的軍隊也撤離鄭國。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