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扁鵲治病教學反思8篇 「探究扁鵲治病經驗:從中汲取反思成長」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扁鵲治病教學是中國古代醫學經典之一,其治療原則、方法和理論對今日醫學尚具指導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行反思和深化,以更好地服務於人民健康事業。

扁鵲治病教學反思8篇 「探究扁鵲治病經驗:從中汲取反思成長」

第1篇

好久不來了!人啊!一旦鬆懈了勤奮的腳步,就會越來越懶!

這些天在構思《扁鵲治病》的教學設計。當我“絞盡腦汁”終於完成了教案之後,卻無意間又重温了被遺忘很久的一本書《竇桂梅與主題教學》。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嚇一跳!其中她談到“如何喚醒學生、感染學生?”這一節時,這樣寫道:

“教者的作用顯得至為重要。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情感儲備和調動——悲喜哀樂,酸甜苦辣;教師必須讓自己、讓學生通過文字“怡情養性”,讓性情在“怡養”的狀態中健旺起來。可以打這樣的比方:如果説教材是“泉眼”,課堂就是一條有待引發出來的生命之河。既然是生命之河,“河水”的狀態一定是恆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熱的。為了這條河的暢通與靈魂,教師還要為它修築“岸”或“橋".有了岸的“約束”,橋的“搭建”,孩子們才如這生命之河中的.生靈——水草豐茂,魚蝦成羣,與天光雲影共在這源頭活水之中暢遊”。

“教師和孩子在一個良好的氛圍裏完全沉浸於學習之中,教師的激情並不在於渲染,也不是教師的刻意追求,激情只能緣於一種真實人的外露。那就是,無論什麼性格的教師,其眼睛裏流露的一定是對學生對語文的熱愛——而這,就是他(她)個體化的激情”。

“聽過太多的優質課,每次都能感受到熱鬧、喧譁,但極少讓人怦然心動。”

我常想着:語文課堂,我們到底應該留給孩子們什麼?是能力,是伴隨着他們一生的學習、生活的能力!這個答案今天再一次得到了理論提升!我也會朝着這個方向走下去!

扁鵲治病教學反思8篇 「探究扁鵲治病經驗:從中汲取反思成長」 第2張

第2篇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簡明,但道理深刻。因此在教學設計上要充分注意到體裁的特點,重點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悟,體會故事藴含的哲理和情感。幫助學習簡要概括故事的內容,練習講故事,再以課文為出發點,把學生目光引導課外閲讀中去,引導他們大量閲讀寓言故事,進一步激發讀書的興趣。

3.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體裁特點。

1.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位古代醫生扁鵲的故事,想聽嗎?

2.出示故事,師讀,生聽。聽完這個故事,你想説點什麼?

4.交流扁鵲資料:課件出示幻燈片1扁鵲圖片,介紹扁鵲。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畫自然段的的序號。

(3)檢查讀文,理清課文思路。(讀帶有“拜見理睬無能為力醫治”這四個詞語的句子。)

3.指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幻燈片3:藉助關鍵詞語概括)

1.帶着這個問題,我們從課文中去尋找原因。有這樣的名醫伴隨,蔡桓公怎麼會病死呢?讀課文找原因。

3.明明是有法可治,最後連名醫也無能為力,(幻燈片4)究竟是什麼要了蔡桓公的命?仔細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批註原因。

5.小結:我們發現原來是蔡桓公的不聽勸告和固執己見要了他的命。(板書:不聽勸告、固執己見)

1.面對這樣一個蔡桓公,此時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幻燈片5)(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3.春秋戰國時期,好多辯士都喜歡講些故事或引用熟語來勸説,你能在剛才的發言中用上一句這樣的熟語對他説説嗎?(幻燈片6)

1.聰明的人會把學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學們,聯繫我們的學習、生活,能説説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3.課文學到這,你覺得這個故事可信嗎?追究寓言的價值。

6.如何去讀懂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本身只是一個跳板,我們要學會藉故事去明白寓意。每則寓言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引導自讀寓言故事,從故事中明白道理。

1.推薦閲讀《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老馬識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扁鵲治病》或自編寓言故事。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以故事為主題,編排了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讀故事體會做事做人的道理。我執教的《扁鵲治病》是本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寫了扁鵲三次拜見蔡桓公,請求為他治病,而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拒絕治療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以致最後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劇的結局,警示人們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有問題及時改正,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堂課的設計力圖通過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並聯繫有關詞句,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中所藴含的道理,從而感受寓言的特點。再以課文為生髮點,把學生目光引到課外閲讀中去,引導他們大量閲讀,激發學生讀故事、講故事的.慾望。

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故事引入,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並在學生自主讀文後,以詞語為抓手,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與此同時教給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從而突出了重點。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多個層次、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感受扁鵲的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由此引發“為什麼有扁鵲這樣的名醫,蔡桓公還是病死了?”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自主探究,在深入研讀中最終明白:“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是蔡桓公喪命的根本原因,突破了難點,使體會寓意,水到渠成。

從課堂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來看,教學的設計還需改進,這要求教師具有更高層面的對課的把握,才能使課堂更具創新、更有活力。

第3篇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比較易懂,學生基本上能通過自讀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閲讀文本去理解、體會。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具體安排了3個環節:一是導入課題、激發興趣。我能夠引導學生從瞭解扁鵲醫術入手,緊扣主題,給學生營造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學生熱情度高,積極回答問題。課前讓學生蒐集扁鵲的資料,介紹扁鵲,以達到了解扁鵲的目標,併為接下來課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二是,以扁鵲四次給蔡桓公看病為主線,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運用體會、想象等形式抓住重點內容進行有提升的讀。通過研讀蔡桓公的反映,來探究文本,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通過想象來豐富文本。並且從中體會扁鵲醫術的高明,醫德的崇高;體會蔡桓公固執己見和不聽正確意見的性格,以達到明理。三是通過表演來回顧課文內容,達到複述課文的目標,通過跨越時空的對話,來拓寬學生的.思維。教法、學法靈活,學生展示比較精彩。在表演這一環節中,我抓住時機讓學生演一演的方式,達到了複習課文內容,理解人物性格的目的。尤其值得的一提的是,就連平是不喜歡錶現的學生也積極地參與到表演中來。

缺點:課堂調控能力不夠強。第一輪表演指導不到位。寓意提煉急促,還應側重聯繫學生實際用寓意導行。在第一輪表演結束後,應該讓學生點評一下,哪些角色需要改進,指導學生演好人物角色。總之,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自己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如何使自己快速地成長起來,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是我今後工作的重點,我將更加努力錘鍊自己。

第4篇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中的一篇。本文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説故事。主要寫扁鵲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這篇寓言故事耐人尋味,有着多元的寓意,從蔡桓公的身上,我們分析出:剛愎自用、太過固執就沒有好的結果;還可以讀出應該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它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嚴重。

一次次通讀課文後,中的兩條主線顯現出來:一條是扁鵲勸蔡桓公的句子,一條是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卻不傾聽別人建議的幾次語言和神態的表現。教學中,兩條主線並進,更能深入理解所藴涵的道理,對於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的閲讀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四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基本達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文是古文翻譯而來的這一特點,引入古文,讓學生和古文來一次“親密接觸”,使學生體驗到學古文的樂趣。

1.正確認讀 “拜見、腸胃、湯藥、骨髓、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並能用關鍵詞語把課文主要內容補充完整。

2.通過讀重點句段、分角色朗讀,能説出人物的內心想法,讀出扁鵲勸説時的誠懇耐心,讀出蔡桓公態度的變化。

3.結合“諱疾忌醫、防微杜漸”等詞語,説一説從寓言中受到的啟發,並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一談。

通過讀重點句段、分角色朗讀,讀出扁鵲勸説時的誠懇耐心,讀出蔡桓公態度的變化,瞭解“諱疾忌醫、防微杜漸”的意思,明白寓意。

出示“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的圖片,學生猜

(中段的課程標準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積累詞語,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關注詞語的積累,還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詞語進行歸類整理。)

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有一定難度,改變提問的方式,把生硬的“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換成了“用簡單的話告訴我們故事在講什麼”,在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思考方法的指導,降低了難度。)

1、最能表現課文主要內容的是那些句子?默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

看來同學們都把治病的過程找出來了,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扁鵲那時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醫的手法,也就是望、聞、問、切。(出示四診法)它是扁鵲創造出來的。望就是看氣色,聞就是聽聲音,問就是問病情,切就是按脈搏。。

4、扁鵲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種方法呢?自己讀讀這些句子。

5、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點紅:站了一會兒、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

你的觀察很仔細。是啊,望這種方法是最難的,扁鵲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領可真是( ) (板書:醫術高明)

6、我們再來看看扁鵲勸説蔡桓公的.這幾句話,你還發現什麼?自由讀讀。

8、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分三次逐次指導朗讀,一個讀好才到下一個讀,最後齊讀)

10、小結:醫者父母心,可見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 )。(板書:醫德高尚)難怪書中説他是一位(名醫)

1、可是這位名醫最後有沒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麼回事呢?

2、讓我們看看扁鵲幾次為蔡桓公治病時,蔡桓公有什麼表現?找出相關語句,劃一劃。

想像一下,蔡桓公説這句話時表情是怎樣的?(引導:所以你不以為然地説、毫不在意地説——)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讀(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説話,課文是怎樣表達的?(沒有理睬)

嘴巴不説,可心裏怎麼想呢?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指名説一個,讀一次。

③這一次(指着扁鵲説的第三句話)蔡桓公又有什麼表現呢?指名讀(出示第三句)(作為一國之君,扁鵲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三翻四次説自己有病,這回蔡桓公可真生氣了,他會對扁鵲説什麼呢?)引出成語“諱疾忌醫”

5、蔡桓公一開始的皮膚病是微不足道的(板書:微),由於他不聽勸告導致病情漸漸加深而死的。(板書:漸)假如對細微的小病能積極防治的話(板書:防),就能杜絕它漸漸發展(板書:杜),以致釀成大錯,這就是(防微杜漸)

1、聰明的人會把學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學們,聯繫我們的學習、生活,能説説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推薦閲讀《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老馬識途》《三人成虎》等等)。

這節課我緊緊抓住詞語教學設計所有的活動,在每個學習環節的設計都清楚明白的告訴學生要做什麼?如何去做?對中段的閲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學習、積累詞語,訓練語言得到落實。一開課從寓言的複習引入,再通過圖畫激發學生興趣整理學過的寓言,然後通過課題的學習歸納出關於醫生醫術高明的詞語,讓學生抄寫積累。

接着通過重點段落對詞語的歸類學習,讓學生對扁鵲的病所在部位、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歸類體會,反覆朗讀體會病情的日漸變化。又從病情的變化引出三次對話,通過反覆研讀讓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了立體感知,從而得到飽飽滿滿的體驗。總結課文也抓住重點詞語諱疾忌醫、防為杜漸總結課文。在最後環節拓展活動時也是緊緊圍繞詞語的訓練活動進行。通過各個活動讓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得到有效落實,讓學生知道學習語言不能僅僅關注故事情節,而要學習語言,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不足之處:本節課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環節抓得不夠,只停留在了表面,學生沒有讀出扁鵲的着急與擔心,我也沒有做進一步的引導與示範。以後要重視範讀,自己要先讀好,才能指導好孩子。

第5篇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説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

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説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訴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啟示好比是靈魂。”當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説:“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因此,寓言又被稱為“理智的詩”“穿着外衣的真理”。

作為選入教材的寓言,我們在教學時該如何體現語文味呢?幾次執教《扁鵲治病》,我一直在琢磨。最後選定了以表格為支架,以體會人物形象為載體。

預習課文時,安排學生去填寫表格。橫向是治療時間、病症程度、治療方法、治療結果,縱向是時間的變化。

目的是藉助表格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反饋交流時,學生就能借助表格,清晰完整地講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回顧總結查找信息的方法,進一步提高閲讀技能。在此基礎上,要求借助課題,簡潔地進行概括,學生也能順利完成。

理清文章脈絡後,我讓學生思考“從哪裏看出扁鵲不愧為名醫”,到文中圈圈、畫畫、寫寫,從字裏行間去感受扁鵲的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如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課文中描寫扁鵲的句子集中出示: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説:“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説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説:“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裏,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通過分析扁鵲的一系列的行為、語言,人物的形象就不會是“碎片式”的。很顯然,學生就容易從“一次又一次”的拜見中──“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來天”“拜見”等詞語中,體會到的對病人的高度負責的精神,這是高尚醫德的體現;從“站了一會兒”“老遠”“只看了幾眼”以及蔡桓公果然不幸被言中等內容中,可體會到扁鵲望聞問切的.功力之深厚,真不愧是──神醫呀!尤其是微課“關於三的文化現象”,讓學生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學生讀懂了扁鵲不愧是一代名醫的基礎上,我再次呈現表格,要求學生用縱向角度去觀察表格內容,説説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很快就看出:時間越來越長,病情越來越重,治療方法越來越複雜。進而領悟到第一層寓意:防微杜漸。

這樣一位名醫為何救不了蔡桓公呢?表格再次出現,讓學生到文中查找相關語句,找到關鍵詞語,學生通過捕捉關鍵信息,分析人物態度和治療過程,深化了第二層寓意:不能諱疾忌醫。

再次藉助表格對比了扁鵲和蔡桓公的不同人物特點之後,我安排了想象寫話: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痛不欲生。如果你是他的母親、他的最信任的大臣、或者是他的孩子,你會對奄奄一息的蔡桓公説些什麼呢?請挑選其中一個人物,展開想象,寫幾句話。這樣的寫話則是將孩子對寓意的理解內化,個性化。

當然,除了以上主要方法外,既然是寓言教學,還要善於尋根求源,回到寓言那裏。我國春秋戰國時流傳下來的寓言,往往是小故事套在大故事裏,且用文言文寫成,《扁鵲治病》就是如此。我採用故事還原法、對比閲讀法進行教學,拓展了寓言體文本的教學視域。

第6篇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衞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從問題入手,對學習這篇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這樣一個道理。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雖然在備課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整節課也達成預期的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之,但是還存在一些遺憾。如給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多;教學語言不夠充滿激情,不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雖然用了但是顯得蒼白無力。

今後,在教學中一定加強自己在教學語言這方面的訓練。

第7篇

?扁鵲治病》取材於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説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由“皮膚上有點小病”發展到“皮肉之間”,繼而到“腸胃裏”,最後“深入骨髓”,渾身疼痛而死。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在質疑中培養學生深入探究文本的興趣。

這樣一個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很有影響力的故事,學生們讀得津津有味。我想,這篇課文情節很簡單,不用在細節上多耽誤時間,可以直奔故事揭示的深刻道理。於是,我請同學們説説自己閲讀當中最大的疑惑是什麼。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有的同學説蔡桓公為什麼幾次三番不相信扁鵲呢?有的同學説扁鵲第四次見到蔡桓公為什麼要跑掉呢?還有的同學説蔡桓公的病扁鵲怎麼能夠預測得那麼準確呢?

同學們的一個個問題激起了更多同學的探究意識,於是第二輪的默讀,同學們都讀得很深入。有幾個同學還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圈出來,在課本中上上下下地反覆地找答案。接下來的交流也變得活躍起來。

寓言故事大多比較言簡意賅,但是,本組課文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複述課文。要把故事講得生動具體,讀好人物的語言是關鍵,而讀好人物的語言必須通過聯繫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內心。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想象扁鵲每一次勸蔡桓公時的想法,透過蔡桓公的態度猜他的想法,瞭解扁鵲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和蔡桓公高傲固執的態度,體會扁鵲的高尚醫德。又通過朗讀時語氣對比和語言對比(將每次病情的發展後果提前告知結果又會如何?),發現扁鵲的話語含蓄、謹慎、機警是為保障自我安全,人物語言的朗讀就顯得活潑生動起來,學生富有個性的見解也大放異彩,課堂氣氛也被大大激活,避免了為複述而朗讀的被動記憶,讀活人物語言是本課教學一大重點,通過各種手段讓朗讀完成了記憶、思維等多種訓練。

這則寓言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簡潔明瞭,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為理解寓意做鋪墊,然後根據單元導讀要求能複述課文。既能讓複述課文的方法的引領能無痕且紮實而有效,又不使課堂學習枯燥、僵化,是我對本課教學的追求。所以在執教時,我以複述課文為教學主線融概括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寓意理解為一體進行教學。

第8篇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蔡桓公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故事篇幅短小、發人深省。

本節課上課伊始,我以兩個詞語做引子,並播放關於扁鵲的視頻,使學生有一個直觀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簡短的句子概括出自己所蒐集的資料,使學生產生要攝取重要信息的意識。順勢引出課題,並請同學根據課題質疑,教師梳理問題,使學生掌握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這兩個環節注重了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巧妙將單元訓練重點融入其中。藉助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的信息傳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接下來的環節中,課件出示本課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髮現詞語規律,明白這些詞語是和治療方法以及身體部位有關的詞語,並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填空,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為下面課文的理解打好基礎。緊接着,讓學生將這四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説給同桌聽,達到訓練複述的作用。這幾個步驟融為一體,既然學生掌握了重點詞語,又完成了本單元訓練重點——複述的練習,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節課上,教師有效利用幻燈片出示重點句子,通過分角色朗讀、默讀、指名讀、齊讀形式,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悟,體會故事藴含的'哲理和情感。

課堂結束時出示《扁鵲見蔡桓公》文言文,再次以課文為生髮點,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外閲讀中,並通過投影儀讓學生自主交流課外閲讀過的寓言故事,增加信息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度,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雖然在備課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整節課也達成預期的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如給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多;因自身問題,在多媒體與課程融合中還純在很多問題。

今後,在教學中一定加強自己這方面的訓練,努力提升自己。